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流行特点本菌的自然宿主是鸡和火鸡。人工接种时小鸡和鹅是易感的。鸡的自然感染曾见于6日龄,但急性感染一般见于4~16周龄的鸡和10~24周龄的火鸡,偶见于成年鸡,在急性感染期后出现的慢性感染可持续达5年或更长。慢性感染可见于任何年龄,有些群慢性感染并不是先有急性感染的。本病主要表现为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和蛋传播,尽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滑膜炎是由滑液囊霉形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然宿主是鸡和火鸡。人工接种时雉和鹅是易感的。鸡的自然感染曾见于6日龄的鸡.但急性感染一般见于4~16周龄的鸡和10~24周龄的火鸡.偶见于成年鸡。该病主要表现为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和蛋传播.孵出的病雏可以在雏鸡中造成很高的感染率。此外.还可通过空气、衣服、车辆、用具等远距离传播。  相似文献   

3.
鸡球虫病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十分严重,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 1流行特点球虫的宿主有特异性,即侵袭鸡的球虫不会侵袭火鸡等其他家禽,而感染其他家禽的球虫不会感染鸡。各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1日龄雏鸡对本病也敏感,但有母源抗体保护,所以10日龄以内很少发病。15~50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对球虫也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4.
1 临诊新特点 发病日龄明显变宽,且病程延长.鸡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2~18周龄的鸡群均能感染发病,其中3~6周龄的鸡最易感染.各品种的鸡都有易感性,但以轻型较高.根据多年的临诊经验可知,3~6周龄为最易感的时期已有明显的提前和推后趋势,最早发病为5日龄,最迟发病为90日龄.  相似文献   

5.
<正>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的鸡传染病。该病主要引发关节肿胀、腱鞘炎、滑膜炎症等症状,导致鸡跛行、卧地等现象。MS的自然宿主是鸡和火鸡等。鸡的自然感染最早可发生于1周龄,但急性感染通常见于4~16周龄的鸡。急性感染偶见于成年鸡。在急性感染期之后出现的慢性感染可持续终生。慢性感染可见任何日龄,在有些鸡群,慢性感染并非继发于急  相似文献   

6.
鸡白痢是一种雏鸡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幼龄雏鸡下痢和死亡高为特征.1流行特点鸡、火鸡、鸭及鹌鹑都易感,幼龄最易感染,7~12日龄雏鸡多发,15日龄左右出现死亡高峰,3周龄以后发病减少.成年鸡多呈慢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近年来,鸡的养殖量逐渐扩大,饲养密度越来越高,鸡的发病日龄也有所变化.一是发病日龄前移,多发于2~3日龄的雏鸡群;二是育成鸡屡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原因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病原鸭肝炎病毒(DHV)属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该病自然宿主是鸭,所以该病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鸭,1周龄雏鸭发病率可达95%以上,死亡率达80%左右,1~3周龄的死亡率在50%左右,鸡和鹅都不能自然感染发病.但在实验感染时,可引起鹅、珍珠鸡和野雏鸡的感染,并引起死亡,雏鸡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8.
1 流行特点 鸡是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各日龄的鸡均可感染本病,肉鸡比蛋鸡更易感,2~3周龄雏鸡易感性最高-该病可以垂直和水平传播。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它免疫抑制性药物均能降低母源抗体水平,增加鸡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给火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球虫病极其普遍 ,但往往难以诊断。尤其当该病对火鸡日增重和死亡率影响不明显时 ,对混饲抗球虫药的防制效果则难以判定。因此 ,一旦怀疑球虫病发生时 ,就广泛采用常规混饲抗球虫药的方法进行“诊断性治疗”。一般 3~ 5周龄左右可能是火鸡球虫病的第1个高发期。但最近有报道表明 ,7周龄左右也可发病 ,但早期暴发过球虫病的鸡有可能产生抵抗力。在德国进行的 1次球虫病试验中 ,把 1群健康火鸡放入 1栋曾严重感染过球虫病的火鸡舍 ,为确保自然感染 ,此鸡舍仅采取了简单消毒措施 38d后 ,将这批火鸡从试验场地被移到铺…  相似文献   

10.
盲肠肝炎俗称黑头病,通常认为是属于火鸡的疾病,火鸡发病后自然死亡率常较高,鸡、野鸡、鹌鹑等虽也可感染发病,但死亡率一般不高。我们曾发现一起48日龄宝星父母代鸡发生该病,并引起死亡。现把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我市某鸡场引进宝星父母代鸡2500羽,笼养育雏,饲喂雏鸡一直用配合饲料,1—  相似文献   

11.
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常见肿瘤性疾病。除了鸡、火鸡为MD的自然宿主外,国外报道的尚有雉、孔雀、天鹅、鹦鹉等。国内尚未见到关于观赏鸟类感染MD的报道,我们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对某市人民公园动物园的观赏鸟类作了MD检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1易感动物 鸡霉形体的宿主范围大,鸡、雏鸡、珍珠鸡等10多种禽类均可感染。自然感染主要发生于火鸡,传染源是正在发病或隐性感染的鸡、火鸡或其他禽类。鸡霉形体与其他传染性病原因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在普遍认为鸡是IBV的唯一自然宿主,并表现临床症状。也有小稚感染发病的报道。所有年龄的鸡均易感,雏鸡表现最严重且能引起死亡。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有一定的抵抗力(约4周龄)。随着日龄的增长,鸡对致肾炎、输卵管炎病变及死亡的抵抗力增强。饲养管理在本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过热、严寒、拥挤、通风不良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元素缺乏以及疫苗接种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  相似文献   

1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圆形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该病常发生于秋季,主要由库蠓和蚋叮咬而传播.我国南方发生于4~10月份,是地方性流行,北方发生在7~9月份,各种日龄的鸡都能传染,该病感染3~6周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可高达50%~80%,8~12月龄的成年鸡较雏鸡更易感,但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程度渐轻,死亡率也降低.成鸡发病后死亡率约5%~10%.  相似文献   

15.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多种禽类盲肠和肝脏寄生虫性机能紊乱的疾病。该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亦称为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雏火鸡和雏鸡易感,野鸡、孔雀、珍珠鸡及鹌鹑等有时也可感染。火鸡和鸡对该病的易感性随日龄而变化,3~12周龄火鸡和4~6周龄鸡最为易感,死亡率也最高,成年鸡多为带虫者。近年来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对肉种鸡和蛋鸡的危害大,除导致死亡和淘汰率高外,还长期影响鸡的产蛋性能。现将一起雏鸡暴发组织滴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康娟 《动物保健》2014,(6):50-51
(一)流行特点鸡是IBD病毒的主要宿主,火鸡也可感染,鸭可感染并有分离出病毒的报道,鹌鹑和鹅在接种IBDV后的6~8周,既无症状也无抗体应答,各种哺乳动物都能抵抗本病。本病以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成鸡和10日龄以下的雏鸡很少感染。一年四季均可见其流行。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污染物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本病潜伏期短,呈尖峰式死亡,感染2~3d即可出现临床症状,3~5d达到死亡高峰,5~7d死亡减少。  相似文献   

17.
1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养鸡业。鸡是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鸡都易感,但主要发生在2-3周龄的雏鸡,其中1-7日龄的雏鸡最易感,自然条件下以肉鸡更易感。随着日龄的增加,其易感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鸡新城疫(ND)在自条件下除鸡感染外,也不同程度的感染其它禽类。关于火鸡对ND的感染性问题,国外有不同的报道:有人认为火鸡与鸡对ND具有相同的易感性;而另有报道,火鸡对ND的易感性不如鸡敏感,鸡群中流行ND时,与病鸡接触的成龄火鸡出现轻微的临床经过而康复;也有报道雏火鸡感染ND后死亡率高,而3月龄以上的火鸡很少死亡,人工感染时,多数火鸡仅呈轻微经过。鉴于当前我省养火鸡单位和农家不断增加,为保证火鸡业的发展,在生产实际中迫切需要制定出火鸡的ND免疫程序。为此,首先用标准毒株在实验室内感染火鸡和火鸡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几率不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鸡蛋传播。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有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的死亡率较高。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正病毒性关节炎鸡病毒性关节炎又称病毒性腱鞘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关节滑膜、腱鞘及心肌的传染病。其特征为关节滑膜、腱鞘和心肌损伤,轻和跗关节上方的腱索肿大。1流行特点鸡和火鸡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各种日龄、品系的鸡均易感,1日龄雏鸡最易感,但主要发生于4~7周龄的肉用鸡(日龄越大,敏感性越低)。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