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鸿耀 《甘肃农业》2012,(12):39-40
近年来,甘肃针对陇中地区干旱少雨、旱灾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大面积农村梯田建设。但是由于当地严酷的自然条件,好多人选择了外出务工或异地搬迁等,导致大面积梯田地出现了搁荒现象。针对目前现状,作者就提升实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减轻农业劳动强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生产条件上缩小城乡差距,有力地推动旱地农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进行调查探讨。  相似文献   

2.
卜海金 《甘肃农业》2014,(14):47-48
梯田工程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水力、肥力以及土地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本文通过对渭源县近年来梯田建设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状况 多年来,我省坚持不懈地推广应用梯田建设旱作农业技术,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由于长期的农田基本建设,交通便利的缓坡浅山区耕地大面积已修成梯田,目前所剩农坡地的坡度大,交通不便,修梯田的成本和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4.
马泽波 《农业考古》2019,(1):251-259
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瑰宝的哈尼梯田农耕文化面临无人传承危机。本文利用哈尼梯田生态区4县8镇16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并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动因。研究发现:仅有28.7%的农户愿意传承梯田农耕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传承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收入水平、耕地面积、农耕技术培训及城镇化率对农户传承意愿具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年龄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为了减缓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可以从政府、企业及农民三个层面同时发力,着力改善生态区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发挥保护和传承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各地着手培养、培训了大批农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针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现状,特别是针对主要粮油作物,进行大面积的测土配方施肥探索.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上进行了大量种植技术的研究,包括:施肥效益探讨、农业生产环境研究、肥料类型研究、生产栽培技术研究、农作物品种改良和适应环境研究等,包括也进行过一些测土配方施肥的研究.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减少生产成本投入,提高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因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在这种形势下,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有机地把这些技术结合起来,探索出农业生产的新途径很有必要.测土配方施肥,正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新覆地膜、一膜两年用、新修梯田地等玉米种植要点及农资打假、农业保险、废旧地膜回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为大面积的推广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梯田水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海艳  李凤博  方福平  徐春春  周锡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189-17191,17194
在系统梳理梯田水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针对梯田生态补偿的补偿类型、补偿标准、补偿模式、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构建粮食生产型、种养结合型和旅游开发型梯田等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以保护梯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申子萌  王希  徐悦  陈丽 《农学学报》2021,11(6):90-95
邯郸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地的旱作梯田不仅具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独特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文文化。涉县旱作梯田是千百年来农民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了农事下的乡村民情与乡村文化。笔者从农业文化入手,将梯田文化、石头文化、驴文化等与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相结合,凸显农业文化的重要性。笔者提出在农作物方面,通过改善旱作梯田种植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深加工农产品、打造高端品牌、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乡村景观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独特风景,发展旅游业,保护与开发石头村落、改善村庄环境。从而达到提高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甘肃省500万亩梯田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天水市秦州区扎实推进以坡改梯为重点的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不仅使甘肃省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地提高。截至2012年底,秦州区共完成梯田面积16.55万亩,投入建设资金1.45亿元,全区16乡镇中玉泉、中梁、杨家寺等3个乡镇均达到梯田化乡镇标准,420个行政村中202个行政村实现了梯田化,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52.91万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城市和建设美丽新农村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该文基于山东省2013—2020年统计年鉴数据,对山东省无棣县农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条件以及农业发展环境进行了SWOT分析,发现无棣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着生产条件制约、农业品牌建设不强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基本社会职能 1.将在本地区拥有资源利用优势和国内外市场开发前景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生产是一种生物再生产,它整个过程都要受到自然和经济资源条件诸多因素的制约.由于地域问的差异,一项新引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必须在本地区通过多年份和多地点的试验示范,以系统进行应用效果及稳定性、适应性和应用条件等项鉴定,并在原有耕作栽培技术体系的基础上,重新优化组装配套,消化为当地农民可以接受利用并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适用技术,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我省旱粮生产,加快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省大面积推广的步伐,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高产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在娄底、邵阳、益阳、常德等地进行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天水市政府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主要措施来抓,通过突出行政推促,强化领导靠实、突出整体规模,发挥示范效应等做法,实施了梯田建设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尤溪联合梯田为例,分析了尤溪联合梯田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其次对在尤溪联合梯田的保护过程中政府、当地居民、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其他各利益相关主体所起作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成立多方参与的联合监督管理机构、制定保护政策、提高保护意识、培养专业性人才以及发掘企业优势资源等多方参与路径,以利于有效促进多方共同参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力度,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然而,在以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为特征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推广理念、推广内容、推广方式、运行管理等依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不相适应,亟待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2009年12月,应日本自然农法国际研究开发中心邀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培训团一行8人在日本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考察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运转、有机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管理.本文分析总结了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作机制的经验,对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 山区发展都市型农业的途径 1 1 利用生态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县域内农业生态类型多样,在农业生产中与周边地区相比有独特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利用各种农业生态类型发展都市型农业生产,事半功倍,见效明显.如我县的白马和石林镇等海拔高度相对较高的乡镇,夏天气候较为凉爽,此时,正是都市市场蔬菜淡季,可利用这特殊的气候条件,大面积发展高山蔬菜. 2001年,全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已达 4 600亩,总产量达 5 370余吨,产值达 483.3万元.  相似文献   

17.
南非的农业发展和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我参加以省农业办公室副主任王向规同志为团长的贵州省农业考察团,于2003年12月23~31日对南非农业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等地考察了南非国家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干旱农业节水灌溉生产区、鸵鸟养殖场。以及农场主经营的大面积玉米、柑橘和葡萄生产加工情况。考察期间,在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粮食的主要来源,而粮食又是人类生存最根本的条件。在国民经济中,农业占的比重比较大,农业的发展状况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生产条件会直接的影响到粮食的生产总量,进而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何勇 《甘肃农业》2004,(11):64-65
1995年白银市恢复建市以来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后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来抓 ,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 2 0 0 3年底 ,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 90 9.9平方公里 ,治理程度达 2 4 .31 % ,其中 :兴修水平梯田 1  相似文献   

20.
甘肃旱作农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经过全省上下多年的不懈努力,甘肃省旱作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初见成效,抗灾能力和科技抗旱水平显著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旱作农业的路子。(一)农业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梯田面积占全省旱地面积的84.3%,干旱山区人均梯田面积达到2亩左右,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使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减少了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