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目前农村适度规模养鸡的农户大多数不是自己孵化雏鸡,因此购进和饲养雏鸡显的尤为重要,他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从这几年农村养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看,要想最大限度的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本文就目前农村养鸡生产过程中雏鸡阶段应注意的技术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供参考。1育雏前的准备1.1确定合适的育雏季节鸡一年四季均可育  相似文献   

2.
育雏是养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性能。因此,加强在育雏期的管理,是提高雏鸡(6周龄以内)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的基础。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及常见病防治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1育雏方式 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鸡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相似文献   

4.
育雏是整个肉鸡饲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此阶段雏鸡生长发育旺盛,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发病,死亡率高,且影响后期的生长性能,影响养鸡效益。因此必须抓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雏鸡饲养管理是养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雏鸡的成活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必须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雏鸡成活率,这样才能尽可能高的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1育雏前的准备1.1育雏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正>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1育雏方式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鸡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相似文献   

7.
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鸡成活率以及育成期的鸡体生长发育状况,将会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因此、养好雏鸡是决定养鸡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出健壮的鸡苗、是现代科学育雏所追求的目标。结合几年来在鸡场工作实践、就雏鸡饲养阶段所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作一些探讨,愿与养鸡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肉鸡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而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欢迎。但是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肉鸡养殖中,必须做好育雏准备和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肉鸡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秋季气候温和,正是养鸡的最佳季节,但同时也存在雏鸡成活率低的问题.因为雏鸡的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不强,所以,雏鸡在育雏阶段对环境和饲养水平的要求非常高,雏鸡的饲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因此,必须重视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现将提高秋季雏鸡成活率的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据笔者调查,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极为细致而重要的工作,与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和养鸡效益有着密切关系。但有不少养鸡场(户)反映,育雏期死淘率较高,原因众多,严重影响着养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重视。1雏鸡死淘率高的原因分析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问题。据笔者调查,一般进雏后的前3 d死淘率多与1日龄雏鸡质量有关。3 d后的死淘率则取决于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育雏是养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性能。因此,加强在育雏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做好以下几点:一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舍的清扫与消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养鸡效益好,养鸡生产不断升温,但由于部分专业户在育雏管理上粗放,致使育雏阶段死亡率高,影响养鸡生产效益。现就农户育雏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一、运输不当,导致死亡农户从孵房接鸡一般用纸箱装,冬季用无棚车运输,途中因保温不好或保温材料被风吹掉,使雏鸡突然  相似文献   

13.
在养鸡生产中,培育好雏鸡是关系养鸡成败的关键.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但有些养鸡户在饲养鸡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科学育雏知识或管理不善而造成雏鸡大量死亡,使得饲料成本增加,影响了经济效益和养鸡积极性。本文就育雏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以提高育雏成绩。  相似文献   

14.
通常将0~7周龄雏鸡的饲养阶段称为育雏期.养鸡的关键在育雏,育雏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及其生产性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育雏期间必须满足雏鸡对水、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为雏鸡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  相似文献   

15.
要想使土鸡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提高,饲养管理、营养和免疫是关键。就土鸡的饲养及常见病防治应做好以下几点。1.饲养管理1.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时期,育雏好坏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成鸡的生产性能。一是选好育雏期,育  相似文献   

16.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养鸡生产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养鸡生产实践中,只有认真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才能有效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蛋鸡的饲养和管理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 1 育雏期的饲养和管理 育雏在养鸡生产中是一项非常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的发挥及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育雏期的饲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  相似文献   

19.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养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饲养管理工作对于培育出成活率高,发育正常,体重达标,均匀度高的后备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雏鸡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规模化鸡场的效益,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养殖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雏鸡缺乏体温调节能力且消化能力差、抗病力弱,容易发病,死亡率高,若管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后期生长速度,进而影响鸡场的效益。因此,在整个养鸡过程中,育雏期极为关键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