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农桑系列等5个新桑树品种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农桑系列等5个新品种的品比试验表明: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盛东1号、育71.1和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发芽率分别高25.4、20.1、22.2、14.8、16.2个百分点,生长芽率分别高18.6、15.6、17.0、12.0、10.3个百分点;以建园后进入盛产期的2005-2006年2年的667m2桑园全年产叶量的调查结果看,农桑8号、农桑12号、农桑14号、盛东1号、育71—1较对照品种湖桑32号分别高34.3、31.5、29.0、28.8、27.4个百分点,参试的5个桑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种。5个新品种的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均较为优良,适宜楚雄彝族自治州推广栽植,栽植时以农桑8号为主栽品种,农桑14号、盛东1号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2.
新疆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9204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倍体有性杂交(2X×4X),单株系统选育,定向选择和定向培育,区试鉴定,育成适宜干旱蚕区栽培的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经多年实验室鉴定和多点区试结果:(1)9204桑树品种每公顷产叶量比新桑1号增产45.61%,公顷产茧量增加38.26%;比湖桑32号产叶量增产70.78%,产茧量增产151.81%。(2)9204桑品种万蚕茧层量比新桑1号高3.97%,比湖桑32号高31.72%;9204桑品种种茧育成绩产卵数高于湖桑32号、与新桑1号相仿;良卵率均高于湖桑32号和新桑1号。(3)9201桑品种秋叶硬化期为9月下旬,比湖桑32号晚20天、比新桑1号晚30天;枝条枯梢率比新桑1号高3.94%,比湖桑32低11.12%。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在多年不同区域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性强,增产幅度大,遗传性能稳定,可在新疆干旱蚕区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3.
按照《桑品种国家鉴定工作细则》和《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品种鉴定工作细则》的要求,根据1994年第六届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会议精神,于1996年开始进行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三批桑品种协作鉴定工作。目前本批桑品种鉴定工作已经完成,现综述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鉴定点和参鉴品种参加本批品种协作鉴定的单位(鉴定点)有陕西所(周至)、山东所(烟台)、山西所(夏县)、河北所(承德)和陕西安康所(安康)等4省5地5个鉴定单位(点)。参鉴的品种有陕西所选育的陕桑305(4个鉴定点)和陕桑402(2个点),山东所选育的8639(4个点)和鲁诱1号(3个点),山西所选育的晋选7号(3个点),河北所选育的物45(3个点)和杂105(2个点),辽宁所选育的辽育16号(3个点)和辽育164号(2个点),加上对照品种湖桑32号共计10个品种,因苗木数量不足等原因,各点鉴定品种不尽相同。 1.2 栽植建园情况参鉴品种采用随机排列,3~4个重复,密植,低干养型,鉴定项目和方法基本统一,桑园管理结合当地生产习惯进行。  相似文献   

4.
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嘉陵20号的选育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嘉陵 2 0号是用化学诱变与人工杂交相结合的染色体工程育成的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 (2n =3x =4 2 )。母本为 792 0 (2n =2x =2 8) ,父本为人工四倍体西庆 4号 (2n =4x =5 6 )。该品种营养生长旺盛 ,枝条直立粗长 ,叶形大 ,叶肉肥厚 ,全年公顷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 32号 (2n =2x =2 8)增加 31 81%。养蚕试验万头蚕产茧层量比对照提高 5 84 % ,4 - 5龄蚕 10 0kg桑叶产茧量比对照提高 7 4 5 %。桑叶 (干物 )蛋白质含量 2 7 5 2 % ,比对照高 4 14百分点 ;可溶性糖含量 5 5 3% ,比对照高 1 0 4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早生桑品种育151、育237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杂交方法育成早生桑品种育151、育237,具有发芽早、产叶量高,叶质较优、抗黄化型萎缩病较强等特性,发芽期比早青桑捉早2-3天.比湖桑32号早8天左右.产叶量提高6-41%.  相似文献   

6.
优良桑树新品种鲁诱1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秋水仙碱处理成龄桑诱导四倍体技术 ,对桑树品种选 792进行诱变处理 ,诱导选育出以四倍体细胞为主 ,并混有少量二倍体细胞的混倍体鲁诱 1号。表现出嵌合体效应 ,既有四倍体叶质优的特点 ,又对四倍体长势弱产叶量低的弱点有所改善。鲁诱 1号是优良的种茧育桑树品种。突出特点是饲育原蚕的制种成绩单蛾产卵量比湖桑 3 2号提高 1 0 %以上 ;养蚕成绩万蚕产茧、万蚕茧层量提高 6%以上 ,吨桑产茧量提高 1 0 %以上。而且产叶量高 ,抗寒性强 ,抗桑黄化型萎缩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桑品种育72—1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新桑品种。与现行当家品种湖桑32号比较,通过4年调查亩产叶量提高15.02%:2年4期养蚕叶质鉴定成绩,优于湖桑32号,叶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以来,射阳县蚕桑站和陈洋镇蚕桑站在陈洋镇开洋村一组,运棉河堤共同培育品种育711号。该品种培育栽植后,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育711号这个品种在我地区适应性较强、生长优势多,深受当地广大蚕农的欢迎,该品种具有如下五个优点:1发芽早,发芽率高,投产快根据生长调查对比,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育711号燕口期在4月6日左右比湖桑32号要早3天,开1叶育711号在4月13日左右,同样比湖桑32号早3早,开5叶育71-1号为4月21日左右,比湖桑32号早4天。其次是发芽率高,在土、肥、水、管等管理措施的相互配合下,每亩年饲养量可多增养1张蚕种。据试验…  相似文献   

9.
桑树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ISSR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农桑8号、湖桑199号、湖桑197号、育71-1、育2号、湖桑32号等6份二倍体品种和经秋水仙碱化学诱变得到的同源四倍体之间的DNA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桑树不同材料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之间的ISSR多态性有明显差异;农桑8号、湖桑197号、育2号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间的扩增条带完全一致,无差异;湖桑32号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ISSR多态性最高,达到了23.53%。说明不同桑树材料经秋水仙碱诱变后产生的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桑树新品种7946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有性杂交 ,经 2 0年的选育 ,育成了桑树新品种 794 6。品比试验及北方蚕区协作鉴定表明 :该品种发芽率高 ,生长势旺 ,比湖桑 32号春季产叶量提高 2 5%~ 30 % ,全年提高 2 0 %左右 ,叶质较优 ,品种性状稳定 ,适应性强 ,适宜北方蚕区推广。 1 亲本选配794 6的母本是湖桑 32号 ,父本是山东的地方品种黑鲁采桑。湖桑 32号属鲁桑种 (M .mul ticaulisPerr) ,二倍体 ,综合性状较优 ,适应性广 ;黑鲁采桑亦属鲁桑种 ,具有春季产叶量高 ,叶质优 ,抗旱耐寒性较强等优良性状[1] 。2 选育经过1979年采用人工有性杂交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1.
对12个桑品种三年六期的产叶量调查结果表明:年亩桑产叶至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的品种有晋选4号、晋选5号、晋选6号、各选3号、鲁34;显著高于湖桑32号的品种有鲁达2号和鲁46;差异不显著的有晋选1号、晋选2号、鲁选1号和黑格鲁。  相似文献   

12.
<正> 启东市现有桑园面积3800 hm~2,主要桑品种有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桐乡青、育151等,其中育71-1的栽植面积1130hm~2,农桑8号930hm~2,湖桑32号1300hm~2,其余品种的面积较少。这些桑品种的丰产性状在生产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探索和了解各桑品种的有关性状,探讨不同桑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我们对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等几个主要桑品种的性状进行了比较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场现有大批嫁接湖桑苗外销 ,品种有 :湖桑 32号、湖桑 197、育 71— 1号、农桑 8号、农桑 10号、农桑 12号。本基地是育苗新区 ,无检疫对象病虫害 ,叶节密、叶片厚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成活率高。另外 ,还有实生桑种、实生桑苗供应 ,同时可供 :石榴、李、桃、梨、苹果、柿、葡萄、无花果等果苗。地   址 :安徽省肥西上派镇孔岗村  邮   编 :2 312 0 0联 系 人 :赵康付          传真 电话 :(0 5 5 1) 8894 92 0   (0 ) 1395 6 0 78398开 户 行 :中国银行肥西支行     帐   号 :0 10 5 16 2 80 4 88…  相似文献   

14.
盐城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桑树品种比较单一,原当家品种“湖桑32号”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与“育71-1”相比,枝条弯曲、产叶量低、抗虫性差等,不适应当前新的生产模式的需要。“湖桑32号”的亩平发种量一直维持在3张左右,而“育71-1”桑园亩平发种量达4张以上,但“育71-1”桑品种也有二个显著弱点:一是春季易受晚霜危害;二是桑树易发生桑疫病。所以,选择推广抗逆性强、适宜条桑育的优良桑品种,提高亩桑经济效益、减轻劳动强度是当前蚕桑生产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3个山西优良桑品种二年四期叶质的养蚕鉴定和一年二期叶质的化学鉴定。结果表明,叶质显著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晋选6号和鲁选1号;叶质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选3号,晋选3号,黑格鲁和晋选1号;叶质劣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46,晋选4号和鲁34。  相似文献   

16.
<正> 不同的桑树品种,桑叶品质不同。合理搭配使用好若干桑品种对充分发挥优良桑品种的应有作用,提高养蚕制种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探讨了小蚕期、大蚕期不同桑品种搭配饲养原蚕的较优组合。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蚕品种:苏_5、苏_6。(二)供试桑品种:育151、新一之濑、7307、湖桑32号、湖桑199。这五个桑品种均栽植于东台蚕种场成片桑园中,各品种水、肥、土质条件比较一致(苏北沿海地区砂壤土)。(三)调查方法:苏_5、苏_6在1~3龄各设2个试验区,每区4克蚁量,采用早生桑育151和中晚生桑湖桑32号饲养。4~5  相似文献   

17.
新桑品种川 799系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采用辐射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培育而成。经多年室内观察调查及鉴定和 2年区试结果 ,农村示范推广应用 ,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 ,平均 1 /1 5公顷 (即每亩 )产桑叶 1 ,551 .53kg ,比对照湖桑 32号高1 1 .6 4%。 1 996~2 0 0 0年列为省科技厅“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选育研究”重大科技项目桑树主攻品种 ,2 0 0 0年1 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桑树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合格品种。现将川 799桑品种的性状介绍如下 :1 选育经过1 979年以油桑自然杂交种子经 6 0 Co -r射线 ,2…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激光诱变选出的优良单株台激761、激7681和丰产型鲁桑品种湘7920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该品种在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丰产性好的特点:枝条直立,节距密,发条能力强,生长势旺;全年平均产叶量为35 311.62 kg/hm2,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增产20.25%,并且秋叶硬化迟。该品种的养蚕试验成绩为万蚕产茧量18.38 kg、万蚕茧层量4.475 kg、4~5龄50 kg桑产茧量3.65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6.98%、6.04%、11.96%。新品种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于在四川盆地主要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9.
1989、1990年两年来,参试的14个现行及资源桑品种,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抗性反应所属品种如下:保坎61高抗;6031、塔桑、768-1、育2号、雅安3号抗;新一之濑、南1号、会东5号感;湖桑32、充场、名山6号中感;曲桑、石棉30号高感。  相似文献   

20.
抗萎缩病桑树新品种兖选三号是由大田造种选出的优良单株培育而成。其抗病性比我国现行品种湖桑32号高2-3倍。而且产量高,比湖桑32号提高17.29%。叶质优,养蚕成绩、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提高2-6%,100kg桑产茧量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