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肝胆综合症是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的鱼类疾病。近年来,因水质污染、高密度放养、使用劣质配合饲料、水产药物的不规范使用等原因导致主要养殖淡水鱼类肝胆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该病已见于全国各地。由于肝胆类疾病易被忽视或误诊,一旦发病治疗比较困难,而且难以根治,往往给广大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诊治实践和调查,将淡水鱼类肝胆综合症的流行惰‘况、主要症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大、水产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原因,导致养殖鱼类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较为常见,即我们一般常说的肝胆综合症,给水产养殖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现就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疾病特征、流行情况、疾病诊断及防治方法作简单的阐述。一、发病原因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有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我们称为鱼类肝胆综合症。二…  相似文献   

3.
草鱼肝胆综合症具有发病早、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征,应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经过本地区的实践和调查分析,笔者总结出了草鱼肝胆综合症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供养殖户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危害北方地区四大家鱼养殖的一种严重的鱼病。文章通过对鲤科鱼类肝胆综合症症状,发病病因以及案例分析,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其防治方法进行一系列探讨,制定了多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鱼类肝胆综合症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宝林 《水产养殖》2006,27(2):41-41
鱼类肝胆综合症是近两年在鱼类养殖中频繁发生的一种新的鱼病症状,今年我区也大面积的发生了此病,其发病面积占全区养殖面积的60%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自己近两年在鱼病防治中心工作中所遇到的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情况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鱼类肝胆综合症是近两年在鱼类养殖中频繁发生的一种新的鱼病,其主要危害对象是青鱼、草鱼、鲫鱼、鲤鱼、闭头鲂。2005年我区也大面积发生了此病,其发病面积占全区养殖向积的60%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自己近两年在鱼病防治工作中所遇到的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情况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鱼类肝胆综合症致病机理及饲料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肝胆综合症是鱼类集约化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疾病。鱼类肝脏代偿能力强,肝胆综合症早期病症不明显,但患病群体大。患病鱼体肝脏、胆囊等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造成鱼类采食量下降,甚至出现不摄食现  相似文献   

8.
李好琴 《河南水产》2007,73(4):23-24
因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养殖水体日益恶化,加之药物使用不当、饲料营养不平衡等诸多因素,导致近几年本地区以肝胆病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较为常见,即我们常说的肝胆综合症。肝胆综合症死亡率高,难以治疗,在生产中的频繁发生,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我们在诊治过程中,初步探查了该病的病因、症状、流行情况及综合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草鱼、鲫肝胆综合症发病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养殖病害,危害性大,草鱼、鲫的成鱼和鱼种都有发生。且较难治疗,又因其常伴有烂腮、赤皮等症状,容易误诊,常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现结合我区目前的池塘发病情况介绍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份起,在迁西县大黑汀水库小黑汀库湾,用网箱养殖鲟鱼400箱。在生产实践中,网箱养殖鲟鱼肝胆综合症具有发病早、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征。应当引起广大养殖者高度重视。笔者就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与防治做一下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以来。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危害逐年上升,又因其潜伏期较长,不易被养殖户察觉。而前驱期和发展期十分短暂。每当看到病鱼在水表和岸边无力游动时,1-2d内即会死亡。加上外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损失惨重,广大养殖户为之恐惧。我市科技人员通过5年的调查分析,诊治了近千个病例.结合兄弟省市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鱼类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受到水源污染,过度投饵,不科学施肥,放养搭配不合理,盲目乱用药物的影响,引起水质恶化,池泥深厚发酵,鱼类体质下降,生长缓慢,疾病越来越多等,特别是近年来鱼类肝胆综合症暴发迅速而蔓延,已成为制约鱼类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认识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发病规律,掌握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鲤鱼是银川市水产品养殖的主导品种,银川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通过对养殖户的长期跟踪服务,对鲤鱼肝胆综合症防治有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一、症状 在鲤鱼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大量使用颗粒饲料的养殖户经常遇到下列现象:1.鲤鱼早期出现少量死亡,外表无明显症状;中期死亡量增加,有轻微烂鳃、赤皮、肠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鱼类病毒病、细菌病、营养代谢病、水质污染及长期大剂量使用同一种抗菌药物造成耐药性等都会引起鱼类肝胆发生病变,尤其是二龄草鱼患此病的几率较高,往往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大的经济损失。一、鱼类肝胆病变症状鱼类患肝胆病变,通常外表正常,主要问题在内脏。其主要症状表现为:1.肝脏颜色发生变化,有的肝脏为白色、粉红色、土黄色、黄褐色或紫黑或红黄交叉呈花斑色,甚至肝脏变为绿色。2.肝脏病理发生变化,肿大、水肿、萎缩,或变为网状、肝脏组织中有白色颗粒,或肝脏呈豆腐渣。3.肝脏有出血点,并肝硬化,脾脏肿大有出血点。4.胆囊变大、胆汁由正…  相似文献   

15.
鱼病防治是养鱼成败的关键,也是实现高产稳定的根本保证。初夏鱼类开始大量摄食,进人快速生长时期,但这时的水温更适宜各种病原的滋生、繁殖,也是鱼类发生疾病的高发期。广大养殖户们,应及时做好初夏时期的鱼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路典敬 《内陆水产》2006,31(9):20-21
鱼类肝胆病又称肝胆综合症,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鱼类疾病,其致病原因到目前还没有具体明确,但其危害性日显突出。自2003年首次在本地区发现鱼类肝胆病以来,该病现已与暴发性出血病一并成为危害水产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且呈现越来越猛的发展趋势。经调查分析:该病的发生有60%的原因与饲料使用不当有关;有20%的原因与水质恶化有关;另有  相似文献   

17.
鱼类肝胆病又称肝胆综合症,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鱼类疾病,其致病原因到目前还没有明确,但其危害性日益突出。自2003年首次在辽宁省辽中县发现鱼类肝胆病以来,该病现已与暴发性出血病一并成为危害水产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且呈现越来越猛的发展趋势。经调查分析:该病的发生有60%的原因与饲料使用不当有关;有20%的原因与水质恶化有关;另有20%的原因与药物施用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18.
葛海波 《科学养鱼》2005,(12):59-59
我县今年发生多起一种以前所未见过的鱼病,后经有关资料查证:此病为鱼类肝胆综合症。该病发病面积广,死亡率不是很高。笔者的5亩养殖池塘也发生了此病,后来成功治好了此病,现将具体情况以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据了解,鱼类肝胆综合症近年不仅在隆安县发生,而且在周边左右江水系邕江水系的养殖水体也大量发生,区外的渔业大省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也有大量的病例报道。其实此病在2004年前后各地已偶有发生,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其症状与草鱼“三病”略有相似,以前通常被误诊为草鱼“三病”。这里,本人就自己近来的鱼病诊治实践所得谈谈对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泰国笋壳鱼肉质细嫩、骨刺较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市场需求大、售价高等优点,在我国南方人工养殖初见成效,有关该鱼的病害防治少有报道。笔者在2007年9月、10月到广东珠三角一带搞技术服务时,对该鱼的病害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肠炎、肝胆综合症等病时有发生;特别是后者引起批量死亡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探索出有效的防治方法,现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