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给水稻高产优质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优质粳稻"宝农407"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本试验田块土壤较肥沃,不同施氮量处理间"宝农407"的高峰苗数、有效穗数、成穗率、叶龄、株高无显著差异,产量差异也不明显,稻米的糙米率、粒长、透明度、整精米率、垩白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也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肥力较好的田块内种植水稻时,不宜施用过多氮肥,以每667 m~2纯氮施用量在10 kg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优质粳稻"宝农407"栽培中基蘖肥与穗肥的适宜施用比例,特进行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宝农407"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穗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产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株高、稻米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的影响均不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当纯氮施用量为240 kg/hm~2时,以基蘖肥∶穗肥为8∶2的水稻实产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水稻"浦优22"在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比例下的产量规律,探索该品种的最佳施肥模式,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对"浦优22"的产量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上。在氮肥运筹方面,拔节孕穗期适当增加氮肥投入量能增加每穗总粒数,从而提高产量。综合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植水稻"浦优22",每667m~2纯氮施用量宜为18kg,基蘖肥∶穗肥以7∶3为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2012年在怀宁县高河镇骑龙社居委进行了单季稻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在水稻生长前期可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水稻叶色加深,茎秆粗壮;在后期可延缓水稻早衰;可促进水稻分孽,增加穴穗数,减少每穗空壳粒数,增加每穗实粒数,与喷清水的对照相比,可显著提高稻谷产量;在氮肥用量减少10%的情况下,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水稻产量与不减施氮肥并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处理的产量相接近,并显著高于不减施氮肥而喷清水处理的产量,既节省成本,又保护环境;水稻喷施"华徽佳宝"牌氨基酸水溶肥料,每667㎡可增加纯收入1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品系哈04-34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水稻生长环境,探讨了有机污染物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能够降低水稻的产量,但不同的有机物对水稻不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并不同。硝基苯处理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及每穴穗数均有降低,每穗粒数降低幅度最大;氯苯处理对降低水稻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每穴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随着萘处理浓度的增加,每穴穗数和每穗粒数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对结实率没有影响。用有机污染物污染的水灌溉水稻,只要能生长并成熟,其植株和籽粒中的残留经检测均没能超出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6.
选取东北地区76份不同基因型水稻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氮效率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两个肥力水平下,不同水稻基因型的产量表现出显著差异。根据产量变化情况,确定辽盐2号、吉粳803、辽星1号等22份水稻材料为氮高效型水稻品种,通35、沈稻12、长白15等27份水稻材料为氮低效型水稻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两种肥力条件下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施氮条件下,产量与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氮肥主要通过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氮高效型水稻品种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氮低效型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7.
颜贞龙  张勇  赵捷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1963-1965
研究氮肥不同用量和运筹方式对杂交稻甬优7850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为4:2:3:1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单位面积分蘖数和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但成穗率降低,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氮肥施用量为210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氮肥后移可以提高水稻成穗率和每穗实粒数,氮肥施用量为270kg·hm-2时,氮肥施用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为3:2:3:2时,水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长后期不同施氮量对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水稻生长后期不同氮肥水平对稻谷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增施氮肥,能提高水稻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增加水稻产量。但保花肥纯氮用量超过10 kg/667m2产量构成因素有下降趋势。后期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糙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稻米的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  相似文献   

9.
在紫云英-单季晚稻轮作模式下,研究减量化肥条件下紫云英翻压对水稻产量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紫云英替代对水稻千粒重、株高和每穗实粒数都有一定影响,对有效穗数影响不大,每穗实粒数以紫云英+80%氮肥的效果最好。以不显著减产为标准,甬优9号冬季种植紫云英可以替代40%的氮肥,紫云英替代能提高氮肥的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精量机条播和人工撒播水稻产量形成的规律,明确直播稻最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特做了不同前后氮肥比例对精量机条播和人工撒播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条播的最优氮肥运筹比例为7∶3,人工撒播的最优氮肥运筹比例为6∶4;精量机条播比人工撒播产量高的主要优势在于有效穗不减少,而穗型变大;后期氮肥比例增加促进二次枝梗的数量,提高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能明显促进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氮肥施用量(300 kg·hm-2、350 kg·hm-2、375 kg·hm-2),研究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和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以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应用垦鉴稻6号和空育131,氮肥施入量为350 kg·hm-2的处理产量均最高,并且对每穴穗数有显著提高,对每穗着粒数(垦鉴稻6号)、千粒重(空育131)提高效果较好。此外,氮肥施入量为350 kg·hm-2的处理可明显增加LAI、上三叶LAI、上四叶LAI和每穴穗数,且应用空育131品种的产量与LAI、上三叶LAI、上四叶LAI呈极显著正相关,应用垦鉴稻6号的产量与每穴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着粒数、千粒重和穗长呈显著正相关。试验条件下,总施氮量350 kg·hm-2,是水稻实现高产的理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2.
以高产水稻品种明珠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氮素吸收、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实粒数随氮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稻谷和稻草的产量均随着氮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地上部单位面积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水稻稻谷产量与籽粒需氮量和养分内部利用效率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施氮240 kg.hm-2时,增产作用和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多效唑和氮肥用量对水稻品种盛泰优0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提高籽粒产量,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小。施用多效唑,水稻籽粒产量明显增加,增产幅度最高可达3.1%,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小幅增加,但用量过大时会减少有效穗数;适量施用多效唑可提高稻米品质,稻米整精米率明显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小幅上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所有降低;株高随多效唑用量增加明显降低,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适量增施氮肥和多效唑可提高盛泰优018的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水稻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和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特开展此试验。结果表明,因试验地土壤供肥能力有限,需辅助施用适量肥料来弥补地力不足,而水稻生产上施用氮肥可促进其植株生长发育,加快分蘖发生,增加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在化肥减施条件下,施用有机肥作基肥替代化肥,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施用有机肥还可起到改善土壤、提升稻米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松粳9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生长特性、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有利于水稻株高和分蘖的增加,但氮肥过多也会导致无效分蘖增加,增施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但会造成收获指数有所下降,氮肥能够促进每平方米穗数、穗实粒数以及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提高,同时建立了施氮量为依变量,穗数、实粒数、千粒重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不同控释氮肥用量对早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桂中双季稻区水稻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水稻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不同控释氮肥用量对该地区早稻生长性状、产量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施氮对桂中稻区早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地改善水稻的产量结构,与不施氮(N0)相比,两年早稻施氮处理的株高与有效穗数分别平均提高16.07%与28.76%,与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分别平均提高12.54%与1.34%,产量平均提高41.26%,当氮肥施用量>330 kg/ha时,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桂中稻区早稻施氮165~330 kg/ha,既能确保水稻高产,又能保证肥料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桂中地区早稻比较合理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桂中双季稻区水稻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水稻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不同控释氮肥用量对该地区早稻生长性状、产量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施氮对桂中稻区早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地改善水稻的产量结构,与不施氮(N0)相比,两年早稻施氮处理的株高与有效穗数分别平均提高16.07%与28.76%,与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分别平均提高12.54%与1.34%,产量平均提高41.26%,当氮肥施用量〉330kg/ha时,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桂中稻区早稻施氮165~330kg/ha,既能确保水稻高产,又能保证肥料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桂中地区早稻比较合理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其中以氮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最大。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百千克籽粒氮、磷、钾吸收量,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 4 个氮素(纯氮)用量, 分别为 270 kg/hm~2、 189 kg/hm~2和 135 kg/hm~2开展试验。 结果表明, 减施氮肥对水稻茎蘖数影响不大, 但是对叶龄影响较大, 减氮 50%条件下, 明显对水稻长势造成了不利影响。 施氮量189 kg/hm~2为最适宜施氮量。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减施氮肥造成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说明减施氮肥不利于穗数的形成,但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虽然增施氮肥有利于获得较多的穗数,但是施氮水平过高,反而不利于产量的稳定与提高,当施氮量为 270 kg/hm~2时,增穗、增穗粒数效果不明显,反而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产量低于施氮量为189 kg/hm~2的田块。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麦稻两季秸秆还田条件下,麦季不同氮肥用量(纯N 180、225、270 kg/hm2)和水稻不同氮肥用量(纯N225、300、375 kg/hm2)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氮肥用量对后茬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在每公顷施氮(N)180~270 kg范围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水稻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每公顷施N 225~375 kg范围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的增穗效果明显,3个施氮量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对每穗粒数的影响不大,但水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施N 375 kg/hm2的处理与225 kg/hm2、300 kg/hm2两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随着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但施N 375 kg/hm2与300 kg/hm2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