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筛选出防治稻飞虱的有效药剂,于2016年进行了4种新农药防治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新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呋虫胺的防效为最好,且持效期长;烯啶虫胺和噻虫嗪的防效相对次之;氯噻啉的防效较一般。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崇明区防治稻飞虱的药剂,选用7种药剂开展了对稻飞虱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20%呋虫胺悬浮剂、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5 d防效均达到83%以上。说明这些药剂均可作为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防治稻飞虱常用农药品种的田间实际防治效果,选用烯啶虫胺10%水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呋虫胺20%可溶性粒剂、吡蚜酮50%水分散粒剂、吡虫啉10%可湿性粉5种药剂进行了防治稻飞虱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10%水剂、噻虫嗪25%水剂、呋虫胺20%可溶性粒剂与吡蚜酮50%水分散粒剂4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好,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和延缓稻飞虱产生抗药性,该研究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烯啶虫胺水剂4种药剂进行了防治稻飞虱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4种药剂防治稻飞虱防效均较为理想,且持效期长,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防治稻飞虱时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12种常用水稻稻飞虱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目前使用较多的12种水稻稻飞虱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参试的12种防治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水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水稻稻飞虱防效在86.11%~93.22%,其中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种药剂对稻飞虱药后3 d防效均在80%以上,药后14 d防效在90%以上。[结论]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6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试验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10%烯啶虫胺水剂、10%醚菊酯悬浮剂、25%吡蚜酮悬浮剂4种药剂防效较高,可以作为田间防治稻飞虱,特别是褐飞虱的药剂使用,建议进行交换轮替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白背飞虱药剂使用,不能用于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使用次数,建议1季水稻用1次。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药剂对稻飞虱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0%吡蚜·速灭威可湿性粉持效期长,对水稻防效好,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和25%吡蚜酮·噻虫嗪可湿性粉剂速效性好,均可在稻飞虱防治中推广使用,适宜用量应根据田间虫量选择。  相似文献   

8.
几种新农药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乙虫腈悬浮剂、48%噻虫啉悬浮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防治稻飞虱,通过试验得知,48%噻虫啉悬浮剂对水稻稻飞虱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对稻飞虱的防效为44.0%,药后3 d对稻飞虱的防效为81.9%,与烯啶虫胺有显著差异,速效性稍差,但7 d后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5.2%,与烯啶虫胺、乙虫腈无显著差异,持效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9.
进行多种药剂防治水稻后期稻飞虱的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哌虫啶·吡蚜酮、25%噻虫嗪、20%烯啶虫胺对稻飞虱具有较高的防效,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并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结果表明:30%吡蚜酮·仲丁威悬浮剂、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速效性及持效性表现均好,且防效较高,在生产上可替代吡蚜酮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用量为30%吡蚜酮·仲丁威悬浮剂900 g/hm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60 g/hm2;21%噻虫嗪悬浮剂防效较对照药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低,且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生产上如果作应急防治药剂时,需加大药量,将其提高到375g/hm2;40%噻虫胺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效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1.
新药剂环氧虫啶对稻飞虱的杀虫活性和田间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丰富稻飞虱控制药剂种类,延缓害虫对当前生产上常用药剂抗药性的产生,本文对由华东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进行了室内活性和田间控害效果研究。利用浸苗法比较了环氧虫啶与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等其它烟碱类杀虫剂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作用活性,并评价了上述药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种烟碱类药剂中,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室内活性以环氧虫啶最高,其次分别为烯啶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其中25%环氧虫啶可湿粉对褐飞虱的作用活性显著高于烯啶虫胺,吡虫啉对褐飞虱的活性显著低于其它药剂;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活性表现与对褐飞虱不同,几种药剂中吡虫啉活性最高,其次为噻虫嗪、环氧虫啶和烯啶虫胺,其中吡虫啉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3种药剂,噻虫嗪的活性显著高于环氧虫啶和烯啶虫胺,后两者活性相当。在田间以白背飞虱发生为主时进行了控害效果评价,发现环氧虫啶对以白背飞虱为主的稻飞虱田间控害效果不突出,和吡虫啉、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相当,其可作为一种防治褐飞虱的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12.
药剂呋虫胺20%可湿性粉剂30g/亩、吡·噻35%水分散粒剂20g/亩、烯啶虫胺60%可湿性粉剂15g/亩防治小麦蚜虫,由试验结果表明,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防效达95%以上,持效期长达20d。其中呋虫胺、烯啶虫胺速效性好,药后3d防效达90%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药剂与目前常用药剂吡蚜酮进行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白背飞虱)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毒死蜱乳油、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10%醚菊酯乳油、10%哌虫啶悬浮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0%乙虫腈悬浮剂、20%异丙威乳油、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等药剂药效较高,均可作为田间防治稻稻飞虱(白背飞虱)的药剂使用,建议进行轮换用药。大面积使用时,从防效和成本上考虑,建议于稻飞虱若虫高峰期,按用药量对水450 kg均匀透彻喷施。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扬州市苏灵农化有限公司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以及对水稻安全性,于2014年进行了防治稻飞虱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防治1次,药后3 d,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7.50~15.00 g/hm~2对稻飞虱平均防效分别为71.92%、80.57%、85.29%;药后7~21 d,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7.50~11.25 g/hm~2对稻飞虱平均防效都在80%以上,15.00 g/hm~2处理分别达到90.55%、94.66%、96.09%,对照药剂先正达公司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5 g/hm~2平均防效为86.55%、89.34%、91.68%。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虫剂防治单季晚稻5代稻飞虱田间药效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几种药剂防治单季晚稻5代稻飞虱,2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中10%烯啶虫胺水剂防治褐飞虱效果理想,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21d防效分别为80.3%~99.8%,但对灰飞虱防效不佳.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对褐飞虱、灰飞虱防效均较差;25%吡蚜酮町湿性粉剂防治褐飞虱、灰飞虱持效性较好,药后3~21d对褐飞虱防效在35.5%~90.4%,对灰飞虱防效在68~91.3%.  相似文献   

16.
进行烯啶虫胺防治水稻褐飞虱的小区试验及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4 g能有效控制水稻褐飞虱,其防治褐飞虱的速效性与持效性均显著优于常用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0g/L乙虫腈悬浮剂,且对水稻安全;示范区比对照区稻谷产量高6.2%;建议烯啶虫胺与当地普遍使用的稻飞虱防治剂丁硫克百威·吡虫啉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00 g/hm2和50%唏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50 g/hm2在田间均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00 g/hm2药后3 d和25 d防效分别为92.49%和92.11%。50%唏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50 g/hm2药后3 d和25 d防效分别为92.59%和82.84%。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速效性较好,但其持效性较差。因此,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和50%唏啶虫胺可湿性粉剂既有速效性,又有持效性,能快速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在大面积生产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防治芝麻田烟盲蝽的有效药剂,开展了6种药剂对烟盲蝽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WG和70%啶虫脒WG的速效性较强,在施药后1 d防效就分别为86.84%、84.21%;25%噻虫嗪WG、20%烯啶虫胺WG和20%呋虫胺SG持效性好,药后7 d平均防效为81.52%~92.39%,其中以20%呋虫胺SG的防效最佳;10%吡虫啉WP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烟盲蝽的防治中效果最差。结合试验结果和生产实际,建议在云南芝麻南繁区烟盲蝽大爆发时将20%呋虫胺SG和50%氟啶虫胺腈WG复混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选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等几种单剂及复配剂防治七(4)代水稻褐飞虱,调查药后1、5、10、15 d防效。调查结果表明,药后1 d和5 d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褐飞虱防效优于其他药剂,都在70%以上;药后10 d和15 d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效都在80%以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效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寄主范围广,危害各种蔬菜、花卉及农作物达200多种。本研究针对重庆奉节烟草种植区大爆发的温室白粉虱,开展五种药剂对不同虫态温室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为烟田粉虱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于成虫和若虫,阿维菌素速效性较强,在施药后第3天能达到最高防效,若虫60.32%,成虫60.41%;烯啶虫胺和噻虫嗪持效性较长,在第10天达到最高防效,成虫防效分别为65.76%、63.64%,若虫防效分别为76.67%、83.86%;对于卵,噻嗪酮防效最好,第10天达到最高防效52.58%,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噻虫嗪在第10天防效分别为45.30%、45.30%、43.64%,吡蚜酮防治效果最低。阿维菌素、噻虫嗪、烯啶虫胺是防治烟田粉虱较为高效的药剂,噻嗪酮对卵有较好作用,可配合其他药剂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