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尾松全光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1996年以来,利用现有山场的马尾松幼林作为穗条来源,采取人工间歇喷雾管理法进行马尾松全光扦插育苗。结果表明: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穗条平均成苗率是清水处理的1.5~2.1倍;半木质化穗条的成苗效果好于尚未木质化的;3~5年生幼林可做为穗条来源。对22个高产脂家系和6个速生无性系单株的扦插育苗,成苗率分别为37.8%~77.5%和5.9%~92.7%,从中选出14个高产脂家系和3个速生无性系单株的扦插苗上山造林,提高扦插成苗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2.
对马尾松进行扦插育苗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穗阑剪顶促萌时间以7月25日至8月10日为宜,剪顶高度以8cm为宜,可产合格穗条600万条/hm^2;培育扦插苗先于1999年12月15日至2000年1月15日在沙床寄插,然后于2000年3月20日至4月10日移栽到苗圃培育。2001年2月出圃时,平均苗高22.6cm,地径0.44cm.扦插苗造林5年生幼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实生大田苗造林),幼林树高、当年高生长量、胸径、地径、冠幅、单株材积各项生长指标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扦插苗〉容器苗〉大田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脂马尾松扦插苗、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2~5年,两种林分平均保存率均达到95%以上;3、4年生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4年生时扦插苗的幼林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平均分别高于同龄实生苗的13.11%、24.95%、18.53%和69.81%,说明利用优良无性系繁殖扦插苗进行造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四年系列的杉木扦插育苗试验研究衣无性繁殖苗造林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杉木扦插繁殖育苗,不但能比实生育苗取得较多的生物产量,还能节约成本12.23%左右,苗木产值提高19.84%左右,2.在冬、春季采穗扦插,并用ABT生根粉处理,能进一步提高苗木产量,一年生扦插苗平均高可达到30cm以上,平均地径可达到0.5cm左右;3、所筛选出的黎平25、松桃40、松桃41三个无性系,优1、优4、优8三个家  相似文献   

5.
刘金江 《沙棘》2003,16(4):21-22
在全光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网袋状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5%以上,较普通全光雾沙床扦插对照(CK)提高5.75%,主根数、虚根数均较对照(CK)增加1.02条,5.86条,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增加4.33cm,0.07cm;容器扦插苗用于造林,其成活率较对照(CK)增加25.0%,当年株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CK)增加18.70cm,0.30cm;而且容器苗便于运输,可在整个生长季节随时移栽。  相似文献   

6.
杉木扦插繁殖的保幼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用杉木优良家系实生苗造林和用第3代扦插苗造林,二者生长量很接近,7年生时单株材积分别为0.0459m^3和0.0463m^3;用杉木不同繁殖代数扦插苗造林,生长差异不同繁殖代数扦插苗造林,生长差异亦不显著;矮杆采穗圃坚持年年更新老杆换新杆,保持了采穗母株的幼年状态,坚持用其根际萌芽条的扦插苗营造矮杆采穗圃,能有效防止多代扦插繁殖引起的衰退。  相似文献   

7.
结果表明:采用55年生以下母树嫩枝扦插生根率达80~98%;扦插苗春季移栽成活率达97%;2年生扦插移栽苗平均高57.8cm,平均地径0.8cm,90%以上的苗木可用于造林。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用杉木优良家系实生苗造林和用第3代扦插苗造林,二者生长量很接近,7年生时单株材积分别为0.0459m3和0.0463m3;用杉木不同繁殖代数扦插苗造林,生长差异亦不显著;矮杆采穗圃坚持年年更新老杆换新杆,保持了采穗母株的幼年状态,坚持用其根际萌芽条的扦插苗营造矮杆采穗圃,能有效防止多代扦插繁殖引起的衰退。  相似文献   

9.
云南红豆杉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云南红豆杉是一种容易扦插繁殖的树种,但是,扦插季节、扦插基质、穗条的药剂预处理及穗条年龄等因素均影响着扦插插条的生根率和生根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温室(棚)是扦插的必要条件;相同地区、相同条件下,春插生根率高达95.83%,比夏插(84.50%)高11.33%;穗条的药剂预处理不但对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加速生根,其中1000ppm吲哚丁酸效果最好;扦插基质以壤土较为理想;穗条年龄以1-2年生最佳。  相似文献   

10.
1990-1994年,在福建平潭、长乐、莆田等地采用福建省林科所和华东农业大学的科技成果,开展了速生、抗病木麻黄良种无性系育苗、造林技术推广工作。5年共培育水培苗99.875万株,造林399.2hm^2,成活率在905以上,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可达2m,比常规实生苗的高重复一提高2倍。造林一年后,幼林保存率比当地实生苗高34.5%,幼树高生长比当地实生苗高0.71m,地戏增粗0.72cm。5年的试验,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立地类型及管理条件下,用马尾松营养袋苗造林,可比用1年生大田裸根苗造林成活率提高10%;幼树当年的地径和树高生长量也大19%和44%。马尾松1年生大日裸根苗造林前用钙镁磷处理根部,可促进其当年生长;用3号ABT生根粉处理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木荷容器育苗营养基质及播种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木荷采用6种不同营养基质配方及2种不同播种方式的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苗木的高度、地径、根系总量、主根长度、最长须根长度、须根平均长度、叶片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9个生长性状的影响;选出较佳的营养基质配方为腐殖质土20%、厩肥20%、火烧土20%和黄心土40%,另加过磷酸钙3%;播种方式以移芽上袋法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从昭通市引进美国竹柳进行插条扦插育苗、营养袋苗上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扦插育苗未用药剂处理,成活率达100%。在保证水湿条件,只施一次肥的粗放管理条件下,7个月苗高达1.5~2.5 m,地径1~2 cm。在造林后只铲一次草的粗放管理条件下,裸根苗在洼子地造林的成活率较高,达90%,在干旱坡地造林的成活率低,仅为17%;组培营养袋苗在干旱坡地造林的成活率最低,仅为10%。造林1年后,组培营养袋苗在干旱坡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28.1 cm和0.32 cm;扦插裸根苗在洼子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74 cm和1.7 cm;扦插裸根苗在干旱坡地的年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为30 cm和0.4 cm。试验表明:水湿条件或灌溉条件是保证美国竹柳引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对沙黄松人工幼林的林分特征与结构、年生长规律、幼林生长进程以及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沙黄松人工幼林与马尾松同龄林相比,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林分生长整齐、林分结构较稳定、形质性状优良的特点,沙黄松人工造林效果较好,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闽东南湿地松生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闽东南湿地松的生态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适应性强、能速生丰产,适宜作为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树种在闽东南地区推广营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沙床和容器2种方法进行马尾松扦插繁育试验,选取珍珠岩、河沙及河沙+黄心土+草木灰混合进行不同基质扦插对比,在母树下部、中部及上部采集穗条扦插比较,生根剂不同浓度及处理方法进行扦插,研究表明:①以河沙、黄心土、草木灰混合或珍珠岩为基质进行容器扦插培育马尾松无性苗,其成活率和成苗率高,扦插苗生长快,起苗容易,苗木根系损伤小,造林成活率得到保证;②马尾松穗条扦插存在位置效应,母树中上部穗条与下部穗条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中上部穗条扦插成活率达90%以上;③用低浓度生根剂处理插条后蘸取含有相应浓度生根剂泥浆扦插,能大幅度提高马尾松穗条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论证杨树1年生整株苗造林树体控制技术中最适宜的截干高度以及后期采用何种主干控制技术能使苗木获得较好的生长,本研究采取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截干高度和不同主干控制方式两个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整株苗造林树体控制技术的苗木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7.4%以上,显著高于常规整株苗造林的平均成活率;合理截干高度...  相似文献   

18.
沙旱生植物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育苗时间的确定、选定育苗设施、繁殖材料(种子或插穗)处理、容器的选择、育苗基质的配制、育苗、温湿度控制、喷施营养液、容器苗的移植等多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容器育苗的主要技术内容;介绍沙旱生容器育苗造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马尾松苗木质量和造林质量,本文分析了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切根对马尾松苗木及造林初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马尾松切根苗苗高、主根长不如对照组,但地径、侧根数、侧根长显著优于未切根苗,径高比的改善提高了苗木质量,有利于提高马尾松造林保存率。造林3年后,切根苗木高生长与未切根苗木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