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空心鸡蛋     
正自从和妻子离婚后,男人就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工作,养活女儿。而女儿也乖巧听话,每天放学回家,总是按照父亲的吩咐煮好两碗面条,一碗给父亲,一碗留给自己。只是,父亲爱吃煎蛋,而女儿喜欢吃煮鸡蛋。于是,在父亲的那碗面条上,总是放着煎好的鸡蛋;而自己的这碗面里,总是埋着一个煮好  相似文献   

2.
正有一对老夫妻,相互扶持过了大半辈子。老爷子对老太太有一样不满,就是老太太总把面条煮得太烂。他已经不止一次叮嘱老太太:"不要把面条煮那么烂,只要煮5分钟就好了。"可每天早上起床一看,餐桌上放的还是一碗软烂的面条。有一天,老爷子决定自己亲自煮一碗面条,只煮5分钟,面条刚刚好。他连忙去叫还在卧室里的老太  相似文献   

3.
李元峰近几年增加送粮油到居民区、压面条、做烧饼3个与粮油相关的经营项目,“1 3”的生意模式让他每月收入由600元增到2800元。李元峰在县城开了家零售粮油小店,由于同行多,每月只收入600多元。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送粮油到居住区叫卖。于是,他让妻子照看粮油店,自  相似文献   

4.
河北农民许某前些年买了一台玉米脱粒机,专为周围农户脱玉米粒,每小时收费10元,生意不错。可是后来购玉米脱粒机的农户多了起来,竞争激烈,脱粒加工费跌到每小时3元。这时,许某发现农户在玉米脱粒后,玉米芯大多丢弃在院墙一角,于是他上网查阅信息,得知玉米芯是糠醛厂的主要原料,便立即与一家收购玉米芯的糠醛厂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山珍海味已不再是吸引顾客的特色佳肴 . 饭店、餐馆到处可见 , 生意难做已成现实 . 我有一堂弟在银川开了一家饭馆 , 一年多来生意平平 , 难以维持 . 回来一见到我就说 : “ 现在的人真怪 , 给他好的他不吃 , 非要吃粗粮 . ”原来是城里有一熟客让他在乡下给弄一些玉米面做的 “ 钢丝面条”尝尝 . 于是 , 我脑子一动说 : “ 你为何不开个粗粮饭馆 . ”他想了想说 : “ 行 !试试看 . ”……  相似文献   

6.
<正>也许您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会说哪里还有这么好做的生意?我们郑重告诉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这是经过王国宏本人亲自验证过的,每天可以赚200~500元,并且他的很多客户朋友在他那里进货,在各地实施均取得了成功。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年近八十的老年人(中老年人更适合)。他们每天至少可以赚到200元,多的一天可以赚上千元,最多的创造了日赚3600元的记录。  相似文献   

7.
<正>也许您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会说哪里还有这么好做的生意?我们郑重告诉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这是经过王国宏本人亲自验证过的,每天可以赚200~500元,并且他的很多客户朋友在他那里进货,在各地实施均取得了成功。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年近八十的老年人(中老年人更适合)。他们每天至少可以赚到200元,多的一天可以赚上千元,最多的创造了日赚3600元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河北某村农民许某前些年买了一台玉米脱粒机,专为周围农户脱粒玉米,每小时收费10元,生意不错。可是后来购玉米脱粒机的农户多了起来,竞争激烈,脱粒加工费跌到每小时3元,几乎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这时,许某发现农户在脱粒玉米后,玉米轴大多丢弃在院墙一角,于是上网查阅信息,得知玉米  相似文献   

9.
每逢夏季.人们时常见到有人用摩托车或三轮车拖着自制的凉糕走街串巷叫卖。由于天气热、口渴,在外做生意、干力气活的人最喜欢来块凉糕。一个单纯做凉糕生意的人.每天能卖成品凉糕50公斤.按每公斤4元计算.一天能收入200元.除去成本80元.每天净赚120元.市场上一般卖的都是单纯用普通大米制作的凉糕.如果加上瓜果、红薯等原料做成特色凉糕,那就更味美诱人了。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姜克俊今年21岁,他高中就辍学,一度以摆小地摊为生。他不懂什么营销方法,在资金、货源、技巧等方面都无优势,但他从2006年11月开始开网店,一年时间的交易量超过50000笔,现在每天保持在200单生意,这应该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1.
如今天然食品愈来愈受到消费者青睐,其中油炸小虫子知了(蚱蝉),就深受欢迎,经常供不应求。去年夏季来临,我村村民刘能联系几家大饭店,干起了本小利大的购销知了生意。精明的刘能深知,捕捉知了不需本钱,该生意效益不错,十分兴隆。周围几个村的孩子也纷纷向刘能交售知了。每天可收购知了2000~3000只,每只可获利1角钱。他每天的购销纯收入可达200~300元。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沈丘县刘庄店镇刘东妇女主任张翠荣慧眼识金,粗粮细作,把人们用作饲料的玉米,通过生物酶化技术加工成玉米面条,成为城乡居民喜食的美味佳肴,让当地百姓足不出户走上致富路。中饭吃惯了面条的北方人,都希望能吃到改样爽口的玉米面条。张翠荣围绕这一需求动开了脑筋,他四处搜集信息,多方打听有关工艺。当她从某经济刊物上看到利用生物酶化技术可将玉米改性信息后,立刻和经销单位联系,随后贷款购回一台。开始,她自己在家里做实验,加工出来面条后让家人和亲朋好友品尝,等技术成熟,可以熟练地操作机器,通过近两年的反复实验,研制成玉米特强…  相似文献   

13.
王强 《湖南农业》2003,(11):20-20
据报载,一位在广东某服装厂打工的青年,看到每天都有大量的碎布被拉出厂,于是他就萌生了碎布再利用的念头。他以每公斤0.55元的价格从厂里购买了50吨碎布,和几个同乡打工仔一起回乡办了碎布加工厂,专门从事儿童服装、椅垫、拖把、窗帘、玩具等的制作,生意还比较红火。最近,媒体又报  相似文献   

14.
我镇的孙成荣,卖玉米膨化果一直卖了三年,在这三年当中,他的生意一直很红火.别人看到他干这门生意来了.由此,不到一月的时间,卖玉米膨化果的人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样,孙成荣的玉米膨化果很快就销不动了.  相似文献   

15.
湖南浏阳市社港镇的刘辉打工多年,积蓄了一些资金,于是回家在镇上开起了一家小吃店,但生意冷冷清清。开店一年多,他亏损万余元,无奈之下,只好将店子转、让给了周红明。周接管后,仍然是搞小吃,然而很快生意便红火起来了,为何换个老板就能让生意起死回生呢?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玉米、高粱等制作面条,不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病等患者喜欢吃,普通人也大都喜欢。五谷杂粮面条有一定市场空间。投资分析(以加工玉米面条为例)。购1台五谷杂粮加工设备,约需3000元。生产成本。生产0.5千克玉米面条的成本,是在原  相似文献   

17.
<正>一、种植前合理选种玉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食物,它是属于一年生谷类植物,随着人们对谷类粮食需求的增加,玉米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所以近年来,玉米种植户一直在研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玉米是高株植物,根茎十分强壮,在种植玉米的时候,首先最先考虑的就是玉米的选种,日后玉米能不能健康的成长,能不能高产,种子的健康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种植玉米前,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选种,这样才能保证玉米  相似文献   

18.
工人刘师傅2004年下岗后,从事过许多行当,都没赚到钱。今年初他开上了出租车,可生意也不行。他分析市场,发现不少新建成的小区里有些双职工的低龄小孩上学路远,无人接送,骑车或乘公交车又有困难。于是他征得小区物业同意贴出了广告:"可以每天准  相似文献   

19.
时下,“赠品促销”在经营活动中已是屡见不鲜,高明的赠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促进产品的销售。李亚明就是用赠品促销的方法把他的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下岗职工李亚明每天上午在家做蛋卷或小糖人,中午和下午骑三轮车到学校、幼儿园门口现场做棉花糖。他对买棉花糖、小糖人的顾客赠送蛋卷品尝,而对买蛋卷的顾客送小糖人,结果,买蛋卷的顾客回来买棉花糖,买小糖人的顾客又回来买他的蛋卷。每天学校一放学,他的三轮车就被大人小孩围个水泄不通,个把小时,就进账60多元,一天下来,平均收入200元,扣除成本,可以纯赚140元,每月可以稳赚3500元…  相似文献   

20.
感恩面点     
在一条偏僻的小街上,有一家面条店。开店的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姓黄,原先是一家工厂食堂的厨师。因为企业被兼并,他下岗了。为了维持生计,他开了这家面店,名字就叫"老黄面店"。他起早贪黑地忙。但因为地段不好,面条店生意清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