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正>水土保持产业是90年代继小流域经济这个有挑战性的术语问世之后又一个标志着水土保持事业新发展的术语.这一术语的提出是水土保持同仁思想观念的又一次大飞跃,说明水土保持的两重性——具有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和具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已被实践认同.水土保持产业的兴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必然.下面就水土保持产业问题谈一些认识,与同仁们商榷.1 要进一步突破旧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正>水土保持已被实践证明是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具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公益事业(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水土保持的服务功能,经济效益、自身效益是水土保待的发展功能,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更好的眼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土保持要做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自身效益四者相结合,水土保持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必然是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和实现行业致富的根本出路.水土保持产业既包括以小流域为单元的规模治理、区域开发.又包括水土保持部门所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以及为水土保持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的一系列配套服务,这两者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3.
<正>水土保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在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发展水土保持事业和行业,就成为摆在我们水保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钮茂生部长在《中国水土保持》1995年第1期上发表的题为《水土保持也要进入市场》的文章中指出:“各地水利水保部门要在国家政策允许下,加强水保队伍自身建设,在不太长的期间内,努力做到‘三有’(有房子、有车子、有基地).在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服务中做到‘群众富、集体富、行业富’,否则,水土保持事业不可能兴旺”.1996年又在《中国水土保持》第1期《水土保持也要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着两大突出矛盾,一是千家万户分散的治理开发经营方式和越来越连通一气的大市场之间如何衔接;一是水土保持周期长、见效慢,比较效益低,使水保工作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呼唤着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要求,能够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新路子.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水土保持行业特点,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水土保持产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水土保持必须深化改革,向水土保持产业化方向发展.发展水土保持产业就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水上保持事业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是世界举目共认的经济、国防和科技等方面的强国之一.水土保持事业也较其他国家起步早,成就大,对世界各国水土保持事业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较为健全的水土保持法规,是美国水土保持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以下基本按时间顺序,将60年代和60年代以前的概况,予以概括介绍,仅供同行同志们参考.1 国家资源评审会(1776~1934)美国的水土保持事业,也是经过了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事业,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这一社会性公益事业,已由山区向城市拓展,其效益多元化已成为社会经济网络的重要经纬,也就是说水土保持的内涵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升华.水保与水利、水保与林业、水保与生态农业、水保与气象、水保与环保等循环链的构成,把水土保持延展到了一个深层次的产业领域.  相似文献   

8.
2016年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不仅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监督管理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贯彻落实,而且监测和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水土保持改革扎实推进,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2017年是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化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依法严控人为水土流失;推进重点工程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年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任务;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发展活力;积极推动地方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着力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工作;加强行业廉政建设,为水土保持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中的一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土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更加尖锐,水土保持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即显得日益重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完全依靠国家投入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事业必须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水土保持在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上保持转变中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飞跃,是符合中国实际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土保持发展的有益实践.1 实现产业化是水土保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水土保持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社会公益性很强,效益回报率很高.改革开放以来,水土保持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水土流失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和社会的稳定.一个产业的形成,是指某一科学领域内出现重大理论突破,并遵循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轨道,围绕着该项科技成果出现了一个新的产品群而导致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出现.水土保持行业拥有大量的水土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水土保持产业的公益性功能体现,经济效益与水保部门的自身效益是水土保持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新体制下,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和行业致富的根本出路,关键在于以水土保持基地为依托,积极发展水土保持产业,走水土保持产...  相似文献   

11.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全面吹响了加快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军号角,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准确把握中央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紧紧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要着力从以下五方面抓紧落实:一是以贯彻新水土保持法为主线,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二是以加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三是以加强基础工作为切入点,夯实水土保持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四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五是以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为载体,努力构建有利于水土资源保护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地,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市之一。直辖以来,全市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不断增强,但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水土流失仍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三峡工程长治久安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入新时代,重庆市水土保持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肩负着新的发展使命和重要任务。为此,要注重预防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管,坚决遏制水土流失增量;突出综合治理,提升水土保持综合功能,加快减少水土流失存量;完善监测体系,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精准把握水土流失动态变量;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行业能力建设,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滨州市水土保持规划(2017—2030年)》实施以来,滨州市加强了制度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和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市水土保持率持续上升、水土流失强度不断下降、水土保持社会认知度显著提升、遥感监管工作卓有成效,但也暴露出资金不足、机构和人员短缺、行业发展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下一步急需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健全水土保持投入机制,科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提升制度执行能力,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力度,以推进滨州市水土保持事业长远发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山地农业与水土保持相关产业的地位和配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牧草业开发的生态经济性、粮食生产的战略性和林业建设的生态性 ,决定了这些行业在山区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应从区域生态资源实际出发 ,按照林草建设疏林化 ,粮果生产梯田化 ,刈割草场轮作化 ,森林利用畜牧化 ,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战略原则和技术要求 ,镶嵌配置。达到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开发相结合 ,这是实现山地农业和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 水土保持作为水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既是基础设施、又是基础产业的两重性的特点.目前,由于水土保持产业经济发展滞后、比较效益低等原因,其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往往被忽视.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以效益为中心的竞争经济,生产要素总是按优胜劣汰的原则向高效益产业集中.只有大力发展水上保持效益工程,加快产业经济建设,使其成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自主产业,提高综合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水土保持事业的稳定发展.1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4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8万km~2,其中修筑基本农田500万hm~2,营造水土保持林800万hm~2,人工种草200万hm~2,新建治沟骨干工程 800多座和淤地坝400余万座,扩大灌溉面积3.33万hm~2,保护耕地13.3万hm~2,综合措施累计增产粮食593亿kg,产枝柴350亿kg,产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 10年来的水土保持实践表明 ,领导的重视 ,要靠业务部门积极工作、主动争取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同时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 ,树立行业权威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敢于执法并带头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 ;水土保持宣传要坚持不懈、注重实效 ;在新形势下 ,要不断创新 ,以改革促发展 ;小流域治理要突出水的作用 ,体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载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要突出工作重点: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坡改梯和坡面水系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和发展庭院水保;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加强预防监督.要加强新机制,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水土保持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监测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在水土保持实践中发展起来,并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地面径流泥沙观测场和小流域综合试验区水土流失观测,在监测、科研、示范、推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预报,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重要依据;监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日益健全,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为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公告提供了基础保障;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不断丰富和完善,业务应用系统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公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及发展推动了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理论的突破和水土保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创监测工作新局面。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着力提高水土保持对改善民生的保障水平;二是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全面覆盖、提高功能、规范运行;三是注重创新,全面建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体系;四是进一步加强监测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赣南水土保持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和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颁布,为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回顾赣南水土保持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摸清家底,明确目标和任务;切实建立市、县、乡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把水土保持工作融入政府重要的工作议程;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履职能力;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提升水土保持‘三率’;以科技示范为载体,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联动执法机制,扫除执法‘红灯区’"的水土保持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