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接卵方法对鲤鱼产孵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通过漂浮巢、底铺巢、孵化桶三种不同方法鲤鱼产孵效果的试验,进行了接卵率,受精率,出苗率,成活率的比较。得出接卵率:孵化桶>底铺巢>漂浮巢;受精率:底铺巢>漂浮巢>孵化桶;出苗率:孵化桶>底铺巢>漂浮巢;成活率;孵化桶>底铺巢>漂浮巢。并综合评述了三种不同方法在鲤鱼产孵中的优缺点,提出生产单位根据实际条件,采用孵化桶或底铺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鲤、鲫、鲂等鱼类的卵具有粘性,利用鱼巢采卵孵化时,由于气候、水质、虫害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孵化率很低。为了提高孵化率适应生产的需要,西湖村渔业队今年在鱼苗孵化工作中,认真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社员们首次对鲂鱼进行了人工授精脱粘孵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一批催产10组鲂鱼,出水花130多万(从环道排水孔中流失了一部分卵末计算在内),第二批催产2组,出水花30万左右。  相似文献   

3.
随着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养殖对象的不断增加,鲤、鲫、鳊、鲂等粘性卵鱼类的人工繁殖逐渐用脱粘孵化取代了附巢孵化。尤其是近年来杂交鲤的推广应用,脱粘孵化更加显示出它在生产上的价值。脱粘孵化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建立在人工催产的基础上,采取先授精、后脱粘、流水孵化的技术,因而具有受精率高,孵化管理方便,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较小,孵化效果好而稳定,可以成批获得规格整齐的鱼苗。我们曾采用滑石粉、奶粉、尿素、鞣酸  相似文献   

4.
鲤鱼卵“干法”孵化1993年3月15日,笔者在沪县艾大桥水库进行了“干法”孵化鲤鱼卵的试验。本试验结合传统的孵化方法,但又不同于淋水孵化,故取名为“干法”孵比。试验用鲤卵40万粒,受精率为70%,孵化率76%,获得鲤鱼水花20万尾,畸形率0.5%。。...  相似文献   

5.
正在淡水养殖鱼类人工繁殖的科研生产领域,如何提高产出率、受精率、孵化率,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努力研究的方向。在鲤鱼、鲫鱼、团头鲂等产粘性卵的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传统孵化方式都是将受精卵放置在孵化环道、网箱或苗池的水体中孵化。存在水质污染造成死卵、坏卵多,孵化率低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本文通过一系列孵化对比实验,探索一种创新型的挂卵孵化方式,实现了受精卵在雾水中孵化。该技术可以控制孵化温度,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华鳖亲鳖场的选址修建、亲鳖的选购、亲鳖的饲养管理、掌握亲鳖发情交配产卵、鳖卵的收集、检查鳖卵的受精情况及鳖卵的孵化等环节开展试验,取得了成功,中华鳖卵的受精率达到了900%以上,孵化率达到了85%以上,孵化出壳的稚鳖成活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7.
3种龟卵的孵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三线闭壳龟每只雌性亲龟每年产卵1窝,窝卵数平均3.6枚,受精率50.9%,孵化率83.3%,乌龟每只雌性亲龟每年产卵2-3窝,窝卵数平均4.9枚,受精率74.6%,孵化率86.9%,黄喉似水龟每只雌性亲龟每年产1-2窝卵,窝卵数平均2.9枚,受精率70.5%,孵化纺82.8%,三张闭壳龟卵为最大和最重,乌龟的产卵窝数,窝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高,3种龟卵卵重与卵长径及卵矩径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们场进行家鱼人工繁殖,由于设备条件限制,均以人工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几年来受精率偏低,且不稳定,同时同尾亲鱼,同批卵粒、同质精液授精的卵(分放于几个孵化缸)中,出现不少受精率高低悬殊的情况。为了查明原因,我们今年在排除卵、精子质量和其它因素的前提下,从授精方法的各个环节上着手找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过去由于人工授精工作量大,操作工序衔接不协调,盆放卵量太多,  相似文献   

9.
胭脂鱼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鱼1组,♀鱼重8.3kg,♂重8kg,经2次催熟,4次催产,共获卵43600粒,受精率约80%。卵粒放孵化篓置孵化槽中流水搅拌孵化,出苗率86%。胭脂鱼最佳有效催产期只有3-5d,针距及效应时间均较长,鱼卵粘性弱。孵化过程要防止鱼苗平卧期堆积在一起导致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鱼类繁殖绝大多数为卵生,按照卵的比重及黏性强弱又可分为浮性卵、黏性卵、沉性卵和漂流性卵。其中,黏性卵在孵化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受精后结块过厚,很容易造成受精率低、培育过程中局部缺氧、坏死卵容易引发水霉病等病害。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每个地区都结合自身设施及自然条件,对黏性卵的孵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黏性卵孵化主要分为脱黏孵化和不脱黏孵化两种,在脱黏孵化中,  相似文献   

11.
王冯粤  孙辉 《淡水渔业》2005,35(4):40-41
通过对鲤产卵时常用的浮性巢(浮巢)和底铺巢(底巢)进行着卵与孵化实验,对其着卵率、受精率、出苗率、成活率和水霉感染率进行比较,综合评述了两种方法在鲤孵化中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大银鱼卵授精和孵化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卵质量、授精和孵化操作均对大银鱼受精率和孵化率有重要影响,作者根据实践经验,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鱼类孵化船在珠江水系西江段开展广东鲂的人工孵化情况。试验运行2个月,共孵化广东鲂苗100多万尾,为今后在江河开展经济鱼类孵化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银鱼移植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层塑料袋向许家崖水库移植大银鱼受精率30万粒,放卵后用木制孵化箱进行孵化,孵化率67%,大银鱼产卵时间可从11月中旬持续到翌年1月底,高峰期为12月28日至翌年1月4日,平均怀卵量8000粒,雌雄比3:5。选择成熟亲鱼,进行人工受卵授精,受精率为75%,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因国内领先水平,在大银鱼人工繁殖方面,对亲鱼成熟度的鉴定,别鱼选择,人工授精技术,受精卵的贮存,运输技术等有创新点。  相似文献   

15.
陈熙春 《内陆水产》2001,26(11):15-15
大多鱼类为卵生,根据卵的粘度可分为粘性卵和非粘性卵;按照比重可分为沉性卵、浮性卵及半沉性卵。在淡水养殖鱼类中,鲤鱼、鲫鱼、鲴鱼、鲂鱼及大口胭脂鱼等均产粘性卵和半沉性卵。鱼苗生产时大多采用自然产卵、自然受精、自然孵化。作者以建鲤F7为研究对象,将收卵这一环节作为突破口,在产卵巢(鱼巢布置方式上作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鱼建鲤F7代成熟亲鱼,注射催产剂促其产卵。1.2产卵池1.2.1旧式产卵池普通的池塘。1.2.2新式产卵池圆形,直径6米,深2米,底部设坡度为5%,中间低漏斗型出…  相似文献   

16.
江波  王震  卞秋云 《水产养殖》2012,33(5):32-33
2009-2011年,笔者在陕西省合阳县黄河滩新民良种场进行了黄河野生乌鳢微流水人工繁育保种试验.其中:2009年催产亲鱼15组,集卵9万粒,受精率很低,未孵出鱼苗.2010年催产亲鱼30组,集卵50万粒,受精率56.7%,生产水花28.3万尾,1龄鱼种5万尾;2011年,对注射剂量和孵化流程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共催产亲鱼48组,集卵18万粒,孵化水花鱼苗11万尾,受精率达到61.1%;经过2阶段(水花-夏花,夏花-鱼种)培育,生产1龄鱼种2万尾,平均规格75 g/尾,总产量1 500 kg,667m2均产量500 kg,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4.孵化阶段此阶段的管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照料受精卵和小鱼苗,另一方面还要照料亲鱼。(1)初产卵可以加铁丝罩网保护后由其在产卵缸内孵化,由于受精率肯定不高,不必太多的照料。到亲鱼产第3批卵时,一般受精率已经比较高了,孵化要认真对待。有两种孵化方式可供选择:一种是上  相似文献   

18.
1998年5月28日至6月5日,温室催产2批鲶共160组。第1批60组,产卵率90%,获卵55万粒,受精率100%,孵化率90%,获苗50万尾。第2批100组,产卵率98%,获卵120万粒,受精率100%,孵化率96%,获苗115万尾。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水温对鲶产卵孵化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河北渔业》2005,(3):55-56
近日,河北省滦南县会达水产养殖公司组织的欧鳎苗种繁育取得巨大突破,第一批亲鱼经过驯化和诱导已于2005年4月8日成功产卵,到5月10日已经孵化出2cm的苗种4万尾。卵的受精率60%,受精卵孵化率55%。  相似文献   

20.
摘要详细报道了中华鳖亲鳖培育、产卵、收卵、鉴别、孵化、稚幼鳖培育技术。探讨了亲鳖怀卵量与体重的相关关系,给出回归方程式,并分析了亲鳖年龄与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卵重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