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四川农业科技》2009,(8):58-58
去冬今春气候十分有利于桃生长,虽然前期有旱情发生,但对桃生长影响不大。2009年我省桃产量较去年增产5%左右,总产量将超过40万吨。其中,早熟桃12余万吨,占30%;中晚熟桃占70%。由于加大了配方施肥、改进修剪等新技术推广力度,改善了树体营养条件和光照条件,提高了果实品质,优质果率大幅度增加,加之近年引进的优新品种效益开始初显,桃销售价格高且畅销。  相似文献   

2.
为给相关杀菌剂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病叶率和病情指数2个指标,研究了5种杀菌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该病害具有较高的病叶率防效和病指防效,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防效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枣树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简称桃小,是为害枣树,影响枣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害虫。虫果率一般为30~50%,严重的高达70%以上。为了尽快掌握桃小的防治技术。发展枣果生产,于1985~1990年,对其主要生物学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经大面积示范,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明芳 《农友》2002,(2):15-15
最近,我们在陕西陇县北部山区麦田调查,小麦条锈病病田率达30%,最严重的田块病叶率15%~20%,最轻的病叶率9%~lo%.预计今春有流行趋势,要抓紧防治。  相似文献   

5.
浅议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米小斑病:一般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和小斑病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当病株率达70%时,病叶率才开始自下而上的发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就晚.在病株率70%、病叶率20%时,若遇见中到大雨后,15天左右暴发.当病株率100%、病叶率30%时,又遇连阴雨天气,就要进行防治.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喷洒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锰锌800倍液等.  相似文献   

6.
桃树简约化长枝修剪技术 四川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桃产区,其中以成都龙泉驿区水蜜桃栽培历史最为悠久,为我国著名桃产区.果实畅销国内外,每年一度的国际桃花节远近闻名,极大地促进了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和农民增收.但是,我省桃树在修剪上,一直都采用传统短枝修剪方法,修剪技术复杂,费工费时,技术普及率低;其次是留枝量多,加上夏季修剪不及时甚至不修剪,造成树冠内枝量大而干枯死亡、病虫害发生严重,致使树冠扁平、内膛和下部光秃、结果部位快速外移、产量不高、经济结果寿命短.近年来,随着桃树栽培技术的发展,四川省农科院开展了"省工省力、易学易懂、提质增效"的简约化长枝修剪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显著提升了桃产量和品质,节省了修剪用工1/3~ 1/2,得到各地广泛采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宪超 《农友》2002,(7):15-15
借鉴果树修剪方法对辣椒进行修剪,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增产新方法。据笔者试验,辣椒修剪后可增产15%~20%,效益可观,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对振兴农业、发展农业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潜力。我国每年大约能培育出各种农作物新品种100个,这些新品种大多数能够增产10%左右;改革耕作制度和运用模式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等能使作物产量增加10%~60%;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可使化肥利用率提高10%左右,增产显著;改大水漫灌、串灌为沟灌、畦灌,可节能30%~40%、节水30%左右,而且减少了占地1%~1.5%;农作物病虫害采取推广综合防治可挽回损失10%~20%;畜牧业发展,已逐步朝着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其它技术措施配合下,畜禽良种的增产作用达20%~30%。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走访普查以及对5个自然村10块桔园地采样调查,发现柑桔炭疽病在云南省马关县塘房村委会辖区内发生比较严重,平均病株率达69%,平均病叶达52.3%,每年损失柑桔产量210 t.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病原基数、栽培管理及砧木品种有关;发生严重的原因可能是农户管理粗放、重施化肥、不进行合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缺乏针对性和协调统防意识等.同时,笔者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彭兰凤 《新农村》2004,(9):11-11
目前景宁县梨的栽培呈发展态势。然而,梨的病虫害在老的梨园普遍发生,危害较为严重,有的病叶率高达60%~70%,病虫果率达40%~50%,成为制约梨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外舍乡农技站几年来承包了县农业开发总公司的1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梨园基地,积累了一定的梨树病虫害防治经验。一是调整品种布局,把易感病品种调控在栽培总量的2%以下;二是强化施肥管理.增强树势;三是实施农药有效综合防治技术。使正常年份梨树病叶率控制在2%左右,虫伤病果率接近零。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保护地哈密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当地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2004年发病田率23%,病叶率6%:2006年发病田率43%,病叶率21%;2008年发病田率94%,病叶率62%,严重田块病叶率达100%。笔者通过田间调查,总结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桃王九九的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定植、整形修剪、生长季节修剪、疏果、果实套袋、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昭通及其他地区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棉花进入结铃吐絮期,常发生烂铃烂桃现象。一般田块烂铃烂桃率达10%~15%,严重田块达30%以上,常造成棉花减产和品质降低。 防治烂铃烂桃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 除虫防烂:主要是防治好棉铃虫、红铃虫。对棉铃虫可采用杨树枝把或性诱剂诱娥及在卵孵盛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优质桃品种岱妃在大连市的试栽表现,总结了岱妃桃栽培技术,包括苗木选择、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在大连市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辣椒病毒病是露地辣椒(小辣椒)、棚室大青椒栽培中的常发病害,也可为害黄瓜、烟草等。据2011年调查,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保护地栽培均有此类病害发生,一般病株率3.2%,最高20%;病叶率28%,最高60%;病果率15%,最高29%。病情指数3~7,轻者损失5%-10%,严重时损失30%-50%。为了便于识别,更好地防治病毒病的发生,减少损失,就辣椒病毒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为害症状常见的发病症状有3种类型,以花叶形为主。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玫瑰露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在当地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佻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名桃蛀果蛾,属鳞翅目果蛀蛾科。它的寄主较多,主要有枣、桃、李、杏、苹果、梨和山楂等。若不及时防治,虫果率可达50%~70%,严重时几乎无好果。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新川中岛"桃在台州地区的种植推广,经试种示范,总结了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建园、栽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期指导"新川中岛"桃的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9.
结合在维西县多年绿色雪桃生产种植经验,从雪桃建园种植、肥水管理、修剪整形、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绿色雪桃生产种植的技术措施,旨在为维西县扩大雪桃生产规模与提高生产效益奠定基础,为绿色雪桃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枣等果树的主要害虫。据调查,海城市大屯镇梨果被害率为5%~8%,个别果园虫果率高达50%以上。因此,有效地防治桃小食心虫,是保证南果梨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