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及产量有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玉米的农艺形状、籽粒产量、穗部形状、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各个不同的生长期的玉米生长的指标进行测定的方法进行。通过研究种植密度与不同品种的玉米的各种形状的相关性,从而可以确定出在生产中适合不同品种玉米的最适宜的密度,为生产中的合理密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将在分析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基础上,简要谈谈对不同玉米品种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希望能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种植密度对农作物尤其对玉米是一个重要的栽培技术指标,密度对倒伏和产量有重要影响。倒折率与倒伏率是玉米生产最主要的灾害因素,近年风伴雨造成的倒伏现象频发,给玉米生产带来绝产、减产或难以机械化收获的问题。因此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对倒伏及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生产上3个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密度种植,调查各品种抗倒特性,设计6个密度进行3次重复种植,旨在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性状的影响规律,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规律,以及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大致数量程度,明确试验品种生产应用种植密度,以期为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密度区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1,(10)
玉米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种植密度的影响,由于密度上的差异性会造成产量上的差异,而且玉米种类的不同也会导致玉米生长和产量的不同,这些差异性体现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各个玉米品种最为理想的种植密度,促进玉米产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玉米品种森玉1号、盛农2号、毕单18号和毕单19号进行研究,判断这些玉米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玉米种植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株高的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在研究时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了登海品种的矮秆玉米、郑单品种的中秆玉米、鲁单品种的高秆玉米三种玉米,在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不同的种植区域内进行种植,通过对单一变量的控制分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株高的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吴观菊 《河南农业》2016,(35):20-21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性状产生的影响,选择丹3363玉米品种和丹玉86玉米品种作为试验研究材料,观察、统计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与各种性状的异同性.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丹3363的产量达到最高和最低的种植密度分别为7 50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玉米品种丹玉86的产量达到最高的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且该种植密度下棒3叶宽度和面积达到最大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两种品种玉米植株的倒佚率和空秆率均表现为上升趋势,茎粗、株高、穗高以及叶片数等的变化不显著.结论种植密度除了会对玉米种植的产量产生影响之外,同样会对玉米的棒3叶宽度和面积等性状产生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结合所用玉米品种等条件来合理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确保可以提升玉米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为材料,研究了4种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影响显著,产量随密度增大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9 184.5 kg/hm2),先玉335在密度为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8 770.5 kg/hm2)。  相似文献   

7.
青贮玉米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贮玉米品种龙辐2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处理之间生物产量差异显著。通过对各处理的生物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确定该青贮玉米品种的最佳密度为7.6万株·hm^-2。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6,(1):8-9
为了扩大我公司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推广面积,开展优质杂交玉米品种不同密度比较试验,寻找合适密度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玉米杂交品种金玉838、贵单8号和金玉819为供试材料,研究4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小区产量表现来看供试品种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而金玉819在贵州中高海拔上种植随密度增加而产量增幅不大。在同一栽培水平下,供试品种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金玉838产量最高,贵单8号其次,金玉819产量最低;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密度与品种的互作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玉米品种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影响不同,而种植玉米品种金玉838产量最高,其最佳栽培密度是60000株/hm~2-69000株/hm~2间为宜。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的差异性往往会对玉米品种的生长、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不同玉米品种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影响具体体现为干物质积累、光合性能、穗部形状、籽粒产量以及农艺形状等各个方面。通过深入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能够明确各个品种玉米最为理想的种植密度,从而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以玉米品种先玉335、沈玉21以及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品种M1、M2为例,分别分析了种植密度对上述玉米品种生长、产量的影响,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对宁夏引黄灌区主栽的6个玉米品种设置3种不同种植密度进行产量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先玉335、正大12、宁玉524、LB-5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郑单958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东单60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且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综观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差异可以看出,宁夏引黄灌区主栽的6个玉米品种产量范围为14 553.00~19 181.10kg/hm2,LB-5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较其他品种的产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国内外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但合理的密植范围受品种及种植技术等的影响.本试验旨在分析种植区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进一步发挥品种和栽培密度之间的增产优势,筛选出适宜在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株行距配置及密度.本试验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品种、行距(宽行、窄行)、株距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穗粒数影响因素次序为品种>宽行>株距>窄行,对百粒质量影响因素次序为品种>株距>宽行>窄行,而对产量影响因素次序为品种>窄行>宽行>株距;玉米种植较优水平组合为A3 B3 C2 D2,即品种为迪卡159、宽行为80 cm、窄行为30 cm、株距为18 cm.在此条件下,迪卡159在种植密度为10.1万株/hm2(宽行80 cm、窄行30 cm、株距18 cm)时可获得较高产量,为实现西北玉米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48-551
为确定山西主推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试验,并对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农艺性状、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空秆率、倒伏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高;净光合速率、单株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因品种不同,其净光合速率达到峰值的生育时期不同;郑单958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玉米群体产量最高,分别为13 657.83,12 998.50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群体产量的高低与适宜种植密度密切相关,因此,适宜种植密度的选择可为玉米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最为重要的栽培因子之一,合理密植是玉米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根据密度和产量的关系,合理调控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产量是玉米高产研究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八五○农场采取不同种植密度,对德美亚3号玉米品种进行研究,以探讨该品种在八五○农场种植的最佳密度,以使玉米获得最大效益,进而确定玉米高产栽培模式,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粮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玉米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随着不断发展和培育,当前的玉米已经成为了世界3大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对于玉米的种植、生长及产量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及产量影响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随着种植密度的不同品种在生长和产量上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玉米的农艺性状、籽粒产量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一研究有助于在种植不同品种玉米时能够准确的选择最为合适的种植密度,保障玉米的生长与产量,对于不同玉米品种的生产实践有着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宜单964为试验材料,在9种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玉米品种与密度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品种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产量不断提高,但达到一定密度时产量降低。郑单958在种植密度为6 000株/亩时亩产量最大,为626.70 kg;宜单964在种植密度为5 500株/亩时产量最大,为643.37 kg。  相似文献   

16.
桂中地区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玉米品种太平洋98在桂中地区最佳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2010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开展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太平洋98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免耕栽培方式(A2)比常规耕作(A1)的农艺性状较好,千粒重、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分别提高3.23%、6.25%、7.89%;同时在栽培方式相同的条件下,在一定播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A283即免耕栽培下种植密度为5.25万株nm2,玉米产量最高(8.57t/hm2)。可见,免耕栽培方式下,适当增加播种密度,是挂中地区玉米品种太平洋98比较理想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早熟玉米杂交种南北73 为试验材料,在6 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南北73 玉米品种农艺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73 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在每亩密度为5500 株时产量 最高,达到了501.9 kg/亩;株高、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 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早熟玉米杂交种南北73 为试验材料,在6 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南北73 玉米品种农艺 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73 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在每亩密度为5500 株时产量 最高,达到了501.9 kg/亩;株高、穗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株产量明显 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辽西地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选择适合该地区的高产玉米种植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有机肥施用量、耕作方式),利用Matlab软件中的anova1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通过试验测得不同因素在不同设置下的玉米产量和生物产量数据,将数据带入Matlab软件计算得到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结论]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有机肥施用量均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应进行适当选择;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可以在玉米种植中适当减少耕作次数。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密度种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6个品种4个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从而探索出6个玉米新品种在博州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DK5111种植密度为65株/亩时,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