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更好地提升盐池县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机械化方向发展,2017年9月中旬,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中卫综合试验站联合盐池县拓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拓明农业开发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举办中药材黄芪、甘草机械覆膜、铺设滴灌带、精量播种一体化种植技术及机械除草和机械采挖等机械操作技术培训班。中药材产业发展主要受机械化程度低、种植不规范、生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作为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中药资源优势显著。中药材产业是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到地形地貌、分散种植模式等因素制约了中药材产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笔者分析了当前四川根茎类中药材收获现状,探讨了制约机械化发展进程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为四川省根茎类中药材收获装备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以其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种植中草药现已成中国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中药材收获,尤其是长根茎类中药材收获装备的开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文章简述了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临沂市是中药材生产大市,中药材种植已成为临沂市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阐述了临沂市中药材产业化现状,分析了当前中药材生产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种植是我国多地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药材收获后贮藏是中药材保值增值的重要环节。本文选用密封塑料薄膜帐进行贮藏,给塑料帐内充入氮气,置换帐内空气,杀死帐内微生物和害虫,降低药材氧化变质,实现中药材绿色安全长期贮藏。在低氧高氮密封贮藏帐中气体浓度的监测报警是极其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本文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中药材养护贮藏智能监测系统,方便实用,准确可靠,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田清香 《新农业》2023,(10):41-43
随着贸易融合环境的扩大,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态势,针对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进行探讨,可以帮助我国药农、企业明确技术实施重点,掌握种植技术内容,从而为企业的完善创造条件。结合当前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资源优势、政府支持、龙头企业领导、药材市场逐渐完善的环境下,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将会获得极大的发展,在我国形成一支重要的经济发展队伍。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秦州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全省中药材生产重点县区。近年来,秦州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为进一步加快秦州区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秦州区中药材产业生产现状、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渭源县会川镇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当归生产、加工与销售基地,当归、黄芪和党参等中药材是该镇的支柱性产业,占农民总收入的60%。因此,提高当归的产量和品质成为该镇中药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归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必须从种植技术开始研究,包括种植范围、土壤好坏、种子的选用、播种育苗、种植管理、挖苗、储存、移栽、病虫害防治和收获加工等。  相似文献   

9.
正6月13~15日,柳河县农业综合执法队组织了为期3天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班。全县15个乡(镇)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等100余人参加了培训。在13日的理论培训班上,特别邀请了吉林农业大学尹教授进行了药材种植知识的讲解。14~15日培训班,先后到安口镇、向阳镇药材种子基地进行了零距离考察学习。通过这次培训,参训人员开阔了眼界,扭转了思路,进一步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为该县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促进农民脱贫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中药材需求量大增,一些中药材种植地区乘势引导广大农户结合市场需求种植中药材,取得了明显成效。中药材产业作为云南特色现代农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促进昭通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实现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5月20日至22日,"科技列车云南行"昭通科技服务小分队专家,为昭通市带去了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对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21,(10)
正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中药材种植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药材种植是一项产业扶贫、产业致富的优势项目,相比于传统农业,中药材种植的效益高很多。谷城县地处秦巴山脉,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具有适宜中药材繁育的优越气候、土地等自然环境条件,目前县域内发现的中药材品种多达539个,收购经营的品种有221个,主要品种82个。近些年,谷城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始终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来抓,县内各乡镇也因势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技术对常德市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常德市中药材种植产业推广物联网技术的有利条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物联网技术服务常德市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思路,为常德市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当前农机化作业水平全面提升的关键环节,是目前县乡两级农业、农机部门的重要工作,对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有很大的促进。当前人工收获玉米成本高出机械收获,再加上玉米收获技术逐步完善,政府补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同时机械收获减轻了农民朋友的劳动强度,这些因素都促进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县的玉米机械化收获已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机械化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玉米机械收获特别是粒收水平低是制约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筛选熟期早、脱水快的品种尤为重要,通过对13个品种机械粒收特性进行分析,初步筛选出7个品种。生产对机械粒收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强,须要继续完善品种、种植规模、种植模式、配套条件、收获机械等条件,克服粒收技术的制约因素,推动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是宁夏马铃薯的主产区之一,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隆德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是马铃薯生产全过程的主要环节,近几年,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技术在隆德县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如何正确使用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就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草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形成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同时为我们大力推广使用牧草生产机械化配套设备与技术提供了广泛的需求空间。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牧草种植、收获、加工三方面的配套机械化技术。一、牧草种植机械化技术牧草种植机械化技术主要是指利用机械化手段,通过合理配套机械,进行牧草种植、退化草场改良,从而增加牧草产量和优化牧草结构的生产技术。该技术除了机械作业可适合播种不同的牧草种子,还由于同时对草地的耕松、切碎、镇压和施肥作二、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械…  相似文献   

17.
奈曼旗是蒙药鼻祖"占布拉道尔吉"的故乡,是蒙药的发源地,为传承和发展蒙药文化,当地决心发展蒙中药材种植产业。面对当前蒙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环境,分析了奈曼旗蒙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出了奈曼旗蒙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全力推进蒙中药材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杂粮种植分散、栽培面积小、种植地区机械化作业差,再加上当前推广的小杂粮品种不适合机械化,农业合作社和农机户对小杂粮生产机械经济积极性差等原因,小杂粮的很多生产环节(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依然处于手工或传统农具作业阶段。小杂粮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的状况,农村劳动力匮乏难以支持人工种植、人工收获的小杂粮生产方法,昂贵的人工费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对小杂粮实施人工种植的积极性,对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否能够实现对小杂粮的机械化生产,即是小杂粮产业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重点对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针对小杂粮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旨在促进小杂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京郊中药材种植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郊中药材种植面积、模式、品种等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指出京郊中药材面积和技术稳步提高,道地和观光中药材占主导地位,种植区域也由平原转向山区,并以林药间作模式为主。同时查找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京郊中药材发展方向,包括制定中药材种植规划,筛选道地品牌、药食同源和观光生态中药材品种,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种苗繁育体系和开发多种农业功能。为京郊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以大都市背景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对象,分析了北京近三年来中药材种植现状,提出了大都市下中药材产业存在的种植规模小、产品开发不足、文化融合欠缺等方面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一是采取生态种植模式,产销一体规模经营,发展道地药材;二是采取景观种植模式,推进农旅产品开发,发展康养旅游;三是采取创意种植模式,打造中医文化基地,发展研学教育。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都市型农业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