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营山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5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流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影响全县粮食生产的丰欠。近年来,稻瘟病在营山县大发生频率增加,特别是2004年大流行,叶瘟发生0.62万hm^2,穗颈瘟发生0.69万hm^2,损失稻谷1.42万t。2005年入夏以来,受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和水稻品种抗性较差等冈素影响,水稻叶瘟发病早、来势猛、病点多、分布广,穗颈瘟呈大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2.
早稻穗瘟流行程度预测技术研究陈观浩陈少兰(广东省化州市病虫测报站525100稻瘟病是我市水稻上的重要病害,特别是早稻穗瘟发生面积大,大发生频繁,损失严重。做好穗瘟的预测预报,准确地指导防治,是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1991年我们对稻穗瘟流行程度开展了...  相似文献   

3.
安义县稻瘟病一般年份主要在早稻发生危害,晚稻很少发生。而2000年晚稻稻瘟病发生较多,面积1万hm^2,特别是穗颈瘟在培两优288上危害严重,在局部地区重发生,减产40%以上的面积近133.4hm^2,绝收面积33.3hm^2,是有记载的晚稻稻瘟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为此笔者对该年度晚稻稻瘟病流行作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瘟病是四川省水稻的主要病害,实践证明,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981年开始,植物病理工作者与遗传育种工作者经过20年的协作攻关,研究制定了一套适合四川生态特点的有关病菌生理小种、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的规范化技术和评价体系,探明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和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规律,筛选出200多份稻瘟病抗源材料,育成穗颈瘟1-5级的抗病品种(组合)27个,累计推广面积达2750万hm^2,有效地控制了稻瘟病的流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重点研究领域和抗病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5.
1994~1996年结合稻瘟病的流行预报研究,对穗颈瘟进行系统调查,在水稻黄熟期,每块田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30~35丛,共计300穗以上,逐穗记载病级,然后计算各块田普遍率和严重度。共调查不同发病程度的病田95块。根据3a的水稻穗颈瘟普遍率(x)...  相似文献   

6.
寒地水稻主栽品种稻瘟病流行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四大主要病害之一。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研究了黑龙江省抗、感不同和熟期不同的6个生产主栽品种稻瘟病的流行规律,分析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雨日数以及初始发病率等多种流行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品种,感病品种叶瘟及穗颈瘟发病时间早、发展速度快、发病程度高,发病时间比抗病品种早7~10 d,供试品种田间稻瘟病的流行规律可用Logistic模型描述。分别建立了不同抗、感品种的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的预测模型,其中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季节雨日和相对湿度对田间稻瘟病的流行速度影响最大,是稻瘟病流行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一生中,稻瘟病的发生有3次高峰。即秧田(苗)4叶后的苗瘟(叶鞘、叶瘟);本田分蘖(或分蘖盛、末)期的叶瘟(叶片、叶鞘、叶枕瘟);抽穗后乳熟期的穗瘟(穗颈、穗轴、枝梗瘟)。据此,进行以下的论述。一、云南稻瘟病发生危害特点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具有立体气候及立体农业的特点,导致了稻瘟病的常发性。云南常年栽稻谷(包括水、陆稻,水稻为主)。100多万公顷,常年发病约34万公顷,约占稻谷面积的1/3。又由于云南各地自然条件气候悬殊,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又导致了该病点片式危害严重。常年重病田约1万至3万公…  相似文献   

8.
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稻瘟病是水稻上主要的病害,在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常年发生程度在中等以上,后推广杂交抗病品种Ⅱ优品系和福优品系,稻瘟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2007年在杂交水稻上大发生,其发生、危害程度及产量损失是近1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穗颈瘟的大流行,造成了水稻严重减产,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和经济收入。全县8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穗颈瘟发生,涉及到20多个品种,一般田块病穗率10%-50%,严重的达100%,产量损失在20%~80%,最严重的颗粒无收。现将其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883年,晚稻稻瘟病在我市大面积流行,尤以穗瘟造成的损失严重。据统计,全市晚稻稻瘟病发生面积6.38万hm~2,占晚稻种植面积的69.6%,其中穗瘟发生4.41万hm~2。占晚稻稻瘟病发生面积的69.2%,成灾面积3740hm~2。为了摸清其流行为害和损失情况,我们会同孝南、云梦、应城、汉川等县、市、区植保站,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并走访座谈了农户。通过田间调查与走访农户,给我们以下启示: 1 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是控制病害流行为害的有效措施。汉川县麻河镇高湾村农民吴汉强,鄂晚5号与9022种植在同一块田,同样的管理,在防治上  相似文献   

10.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克)和常规药剂40%稻瘟灵乳油对稻瘟病进行药效防治对比试验,评价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10g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迭95.28%.比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每667mz用60mL的防治效果81.15%提高14.13个百分点:每667rn2产量385.76kg,比40%稻瘟灵乳油对照区每667m2产量345.69kg,增产40.07kg,增产11.59%。每667m2减少施药用工10元.增加经济效益94.14元。建议在生产中每667m2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曲10g对水50奴于稻瘟病发病初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索并掌握化州市水稻纹枯病流行规律,提高病害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利用化州市1986—2014年早稻纹枯病病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早稻纹枯病发生程度与4—6月水稻生长季降水日数、相对湿度、降水量、降雨系数、温湿系数、温雨系数等呈正相关,而与日照时数、气温呈负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发生程度预测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为0.9327,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预报符合率为95.9%.利用预测模型对2015—2018年化州市早稻纹枯病进行预测,平均试报符合率达95.0%,预测和试报效果均较理想.[结论]所建立的气象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应用于生产中水稻纹枯病的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是湖北省近4年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稻瘟病总发生面积约62.02万hm2,其中叶瘟42.09万hm2,穗颈瘟19.93万hm2。一般发病田块病叶率在10%左右,严重发生田块病叶率达80%以上,少数田块"坐蔸";穗颈瘟发生严重田块病穗率达70%,一些田块绝收。我们对部分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县市进行了调研,并将调研情况、日常田间调查情况及收集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整理,就2014年稻瘟病的局部流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用42%咪鲜·甲硫灵WP进行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咪鲜·甲硫灵WP使用量1050g/ha时对叶瘟的防治效果为81.74%,优于传统药剂40%稻瘟灵WP防效(76.33%)和6%丙多·多WG防效(62.24%),与20%三环唑WP防效(82.15%)无显著差异;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为91.34%,与各处理药剂...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稻飞虱是继2006年大发生之后的又一个大发生之年,发生面积40万hm^2(次),其中第2代8万hm^2(次),第3代20万hm^2(次),第4代12万hm^2(次)。防治面积达到100万hm^2(次),每hm^2平均挽回水稻损失2640kg,19.53万hm^2水稻共挽回水稻损失5.16亿kg,折合挽回经济损失8.25亿元。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稻瘟病的常发区之一,在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常年发生程度在中等以上,后推广杂交抗病品种Ⅱ优品系和福优品系,稻瘟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2007年穗颈瘟在杂交水稻上大发生,造成了水稻严重减产,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和经济收入。全县8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穗颈瘟发生,涉及到20多个品种,一般田块病穗率10%~50%,严重的达100%,产量损失在20%~80%,严重的颗粒无收。现将其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彭洪江 《植物保护》1994,20(4):25-26
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随着品种汕优63在我地连续多年单一种植,近年发生日趋严重。在目前尚缺新品种替代前,根据该病流行特点,提高药剂防治效果,乃是控害增产一大措施。为此,作者进行了穗瘟化控策略筛选试验。 1.材料与方法 在常发重病区选田设病圃系统观察病情消长动态。品种汕优63,适期播栽,治虫不治病。秧田期调查苗叶瘟1次,本田叶瘟自移栽后定5点,1点2丛,5天调查1次。抽穗后,除继续调查叶瘟外,同时调查穗颈瘟,直至成熟期止。 在此基础上,设(1)移栽时浸秧,(2)治叶瘟2次,(3)治穗颈瘟2次,(4)浸秧,治穗颈瘟2次,(5)治叶瘟、穗瘟各2次,(6)浸秧,治叶瘟2  相似文献   

17.
田间试验显示,50%瘟克星可湿性粉剂900g/hm2,对早稻叶瘟的防效为80.35%,穗颈瘟防效为79.78%.在稻瘟病的防治工作中可选用50%瘟克里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1粮食、油料等作物病虫害1.1小麦锈病(褐锈病、黄锈病、杆锈等)预防田间发病。(1)选用当地适应性强的抗病耐病良种。(2)药剂防治:三唑酮25%可湿性粉剂每hm^2125g。多菌灵10%可湿性粉剂+代森锰59%可湿性粉剂(250g+1.5kg)/hm^2。也能防治自粉病。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我市水稻上一种流行频率较高、危害严重的病害,在测报工作中历来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连晚穗瘟防治工作的成败、经济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报的准确性,素为人们所重视。连晚穗瘟发生程度的预测,过去一般以菌源、气象预报和品种抗病性等进行定性分析,准确性较差。1985年开始,我们应用浙江省台州地区农科所1984年根据8月下旬至9月上旬空中孢子捕捉量和后期穗瘟相关性建立的幂函数曲线预测式 Y=0.4712x~(0.7216),SY·x±1.64进行预报,经5年应用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完全符合,准确率高,在生产上有很  相似文献   

20.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威胁极大的流行性病害,其发展速度快、危害重、损失大。近年来该病在昭平县一些品种组合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叶瘟、穗颈瘟的大流行,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4.00%~48.41%,造成了水稻产量局部严重损失,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县的产量损失总体上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以下,稻瘟病的综合防控在实践上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研究总结稻瘟病暴发成灾的原因,掌握稻瘟病发生流行的规律,建立相关应对机制,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对水稻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