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独具特色,对营造现代园林景观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特点,对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影响,并给出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以期营造出更具特色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2.
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审美观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和与之相应的造景艺术手法。所有这些特点构成了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独特的文化理念。通过回顾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历史,剖析了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广泛性,对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特征与手法,园林意境的创造与植物造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梅花的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分析了梅花独具魅力的景观效应;通过对梅花广泛运用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论述了梅花在古典园林中的造景作用,进而对梅花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加以阐述。提出梅花造景是园林造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梅花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4.
芍药作为我国传统名花,具有很好的景观美学价值,是园林造景的重要资源。本文在分析芍药独具魅力的景观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对芍药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进行考察和分析,论述了芍药在古典园林造景中的作用,对其在现代园林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岚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5):187-188,192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及现代园林特色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将其理解为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对现代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举例说明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如何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焕发新姿。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5期丁岚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风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想与功能、园林建筑、植物造景、园林小品4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风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独具特色,将其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既是传统园林景观造景手法的再现,又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基于此,本文分析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提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她所创造的意境渗透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它所倡导"天人合一"思想使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了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儒学之外,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也是中国园林的美学渊源之一。道家思想在园林上的最大体现就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而又不单纯模仿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与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学、山水画等艺术紧密相联,不仅更形象地体现了园林的诗画情趣,同时也深化了园林意境的涵蕴,并再次开拓意境创作的更高领域。分析和讨论中国古典园林内在的文化底蕴及美学价值,对于我国现代园林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的山石造景艺术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邹志荣  卢涛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1):161-164,182
通过大量的史料,从历史发展和传统山水审美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山石造景的发展历程、山石的种类、选石的标准及山石造景的艺术手法等内容,旨在学习其精华,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建筑风格独树一帜,自身特有的内涵丰富,中国古典园林诠释出古代绘画意境与古代绘画美,论述古典园林中的古代绘画美及思想价值和作用,梳理有关古典园林中的古代绘画艺术的研究,全文以古典绘画艺术、美学、园林理论为基础,其中涉及到建筑学、园林景观等相关专业,从调研到理论的顺序展开论证。通过解读园林和山水画的关系,以及对社会背景的追溯,与古典园林的对比分析。解读古典园林建筑美的形成原因~([1])。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扬州个园作为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表达方式。提出了意 境表达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和文学艺术形式为线索,诱发游赏者对园林空间景物产生情感激动和理念 联想的观点,进而使园林意境得以顺利、准确的表达。并在此基础得出意境在中国园林中的主要美学 特征,以便对今后的园林造景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承德避暑山庄作为选址、造园艺术极为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其中山近轩是山庄内的大型山地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与代表意义。通过对其营造手法与造景手法进行研究以供现今建造山地建筑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国敏  陶瑞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63-13465
解读了盆景与园林同源相生的涵义,认为盆景是把园林景观结合起来的艺术产物,园林是盆景的模本,而盆景又是园林的小样。探讨了盆景与园林的美学思想,解析了盆景和园林的形式美原则,并从主题与立意,布局与构图,变化与统一,主次与均衡,点题与题咏方面,总结了盆景与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梅文化及梅花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梅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梅文化深厚的意蕴对梅花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梅花与园林要素结合,可形成"情"、"意"、"景"、"趣"交融的环境;此外,梅花与雪、月、鸟禽等结合,更能烘托梅花的清新明艳,提高园林审美情趣。在现代园林中,梅花应成为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园林造景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梅花造景的优良传统及其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分析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古代特有的文化影响,归纳出中国古典园林是运用植物形式、意境、季相等方面特性来进行造景的,并结合史料记载和现存的植物造景实例对植物造景的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得出植物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四大要素之一,对于表达园林意境、划分园林空间、营造园林景观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李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01-19002,19027
从植物造景形成的思想粮源入手,从天时、地利、人文3个方面介绍了传统植物配置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特征表现,并结合天津城市绿化的实例,阐述传统植物造景的特征与缺陷,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传统植物造景理念在现代城市绿化应用中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粉墙花影景观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造景形式,在园林应用中屡见不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艺术作用。笔者首次提出了"粉墙花影"景观的概念,并对其理论依据、现实应用进行了探讨,力求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都诞生于中国传统五千年文化艺术的沃土里,现以美学艺术中的"留白"为载体,结合我国山水绘画和古典园林分别量化分析留白艺术在其中的占比以及重要性,发现美学艺术"留白"在中国画里表现手法、意境研究与古典园林创作手法、造园理念的相似,进而探究留白艺术在当代园林设计中的价值体现。文化历史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笔巨大财富,而留白艺术于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当代景观设计师要充分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文化中留白艺术的精髓,把握好留白艺术便可赋予现代园林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及其审美意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深远。笔者先从早期儒学与园林肇端的交融谈起,说明儒家主导思想及审美意识与中国古典园林的交融,主要体现在礼乐人格塑造、山水比德思想、隐逸出世思想等方面,挖掘中国造园思想的哲学、美学根源,及其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郁敏  张亚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54-5257
从现代景观设计的角度分析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思想精髓,总结出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四态”———生态、文态、形态、心态的概念及内涵,以及初探现代园林种植设计在此四方面的继承和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