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8.4℃,最高气温40.9℃,最低气温-31.1℃;无霜期159天;全年日照时数28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71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1.2%,年干旱频率为66.7%.年平均蒸发量为2822毫米.是降水量的6倍。  相似文献   

2.
杨敬青 《甘肃农业》2004,(12):62-62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 ,属黄土丘陵沟壑去区第五副区干旱贫困县之一。海拔高度 1 45 0~ 2 45 0米 ,境内年平均降水量 43 2 .7毫米 ;年蒸发量 1 5 5 9.3毫米 ,是总降水量的 4倍 ;全年日照时数 2 5 2 0 .3小时 ,年平均气温 6.4℃ ,无霜期1 3 6~1 5 7天。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 7~ 9  相似文献   

3.
正清水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湿润区,海拔1112—2201m,年平均气温10.4℃,年降水量总量465.4mm,全年无霜期172天,由于年内月季间降水分布极不均衡,农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4—6月份降水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0%左右,降雨与农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严重错位,春、伏旱经常发生甚至发生冬、春、夏持续干旱,干旱成为清水县旱作区发展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7,(22)
<正>黑山县位于辽宁西部,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冬春季风沙较大,全年平均气温8~9℃,年降水量平均为540~640mm,无霜期160~179.5 d,是干旱少雨地区,具有十年九旱的特点。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使玉米生产经常受到前期干旱、中期多阴雨、后期秋吊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进一步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5.
有机紫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孙家滩开发区位于宁夏中部,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3000 h以上,全年太阳辐射高达700 k J/m~2,年平均气温8.8℃,无霜期17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93 mm,年蒸发量约2013 mm~([1])。孙家滩开发区距离市区约  相似文献   

6.
<正>张家口市地处冀西北冷凉区,大致处于北纬41°~42°之间,海拔1 350~1 600 m,全年无霜期100~110天,年均气温7.8℃,5~9月日平均气温11~20℃,年降水量340~450 mm,年日照时数2 800~3 200小时,北部与内蒙古草原相连,生态环境良好。优越的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生产半耐寒性蔬菜甘蓝,形成了天然的错季(7~9月)蔬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日光温室结构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山东省日光温室发展概况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位于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11~14℃,全年日平均气温在-3~27℃,年日照时数2300~2900h,日照率52%~69%,光照全年分布较均匀。年平均降水量5 5 0~9 5 0mm,多集中在6~9月份。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内陆地区220天。冬季一般有140~150天,夏季72~108天,  相似文献   

8.
沙湾县位于我区西北部,处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属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5.0℃,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600小时,全年降水量在140~200毫米,年蒸发量在1237~1770毫米。灾害天气主要有大风、干热风、干旱、冻害、霜冻、冰雹等。  相似文献   

9.
<正>凌源市玉米种植区属于东北春玉米区,位于寒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无霜期140~160天,全年降水量450~5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全年日照2565小时,大于10度积温3200~3400℃,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与玉米生育期进程同步,为玉米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朝阳市玉米生产主要基地之一,也是朝阳市玉米繁种的良好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凌源市玉米种植区属于东北春玉米区,位于寒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无霜期140~160天,全年降水量450~5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全年日照2565小时,大于10度积温3200~3400℃,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与玉米生育期进程同步,为玉米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朝阳市玉米生产主要基地之一,也是朝阳市玉米繁种的良好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凌源市玉米种植区属于东北春玉米区,位于寒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无霜期140~160天,全年降水量450~5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全年日照2565小时,大于10度积温3200~3400℃,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与玉米生育期进程同步,为玉米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朝阳市玉米生产主要基地之一,也是朝阳市玉米繁种的良好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部,是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一部分,境内海拔高度1 100~1 700m,年降水量450~580 mm,平均海拔1 456 m,年平均气温10.5℃,无霜期140~184天,≥10℃有效积温2 600℃,年平均日照时数2 800小时,属典型的偏干旱半湿润旱作雨养农业区,适宜种植西瓜、冬油菜。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镇原县积极探索新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其中西  相似文献   

13.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带的边缘,为中温带半干旱到干旱过渡地区,年平均气温5.3℃,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427.9mm,主要集中在7、8、9月,这3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9%。西吉土壤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钙、钾、锌、硼等矿质营养,气候冬暖夏凉,早春气温回升快,秋季气温下降缓,  相似文献   

14.
<正>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左右,年降水量350~530 mm,无霜期110~150天;现有耕地面积798万亩,可利用耕地面积68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30万亩、占可利用耕地面积的33.8%。2014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85.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52.91万亩;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282.6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5.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属半山区,地处松花江流域,这里土质肥沃,日照充沛,全年光照总时数为2300~2500小时,盛产优质水稻,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10毫米,5~9月份平均气温为18·7℃,有效积温为2650~2750℃,无霜期为130天左右。特别适合种植绿色水稻。1优质米的一般特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长白山蜂群分布区系长白山区及长白山余脉区域,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相邻。分布区内山岭起伏,河谷环绕。长白山主峰海拔2691m,山区盆地海拔80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6.3℃,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42.6℃;无霜期110~153天。年降水量636~998mm,全年相对湿度70%~72%。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寒冷,蜂群也停止了巢外的活动,开始进入越冬期,其中  相似文献   

17.
张寒秋 《河南农业》2014,(17):55-55
<正>泌阳县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全县有耕地面积9.67万hm2,适应多种农作物种植。全年平均气温14.6℃,历年最高气温40.4℃,最低气温17.6℃,无霜期218d。年平均降水量921.3mm,1年内往往先旱后涝,旱涝交替,旱灾比较突出,旱灾发生率在56%左右,大旱3~4年1遇,涝灾5年2遇,在全省属半干旱地区。影响种植业的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风雹、霜冻、病虫草害等,病虫  相似文献   

18.
利用吉林省长岭县1956—2005年降水量、蒸发量、土壤含水量等气象、水文资料对长岭县干旱特征进行研究。根据气象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对长岭县气象、水文资料包括降水量趋势、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蒸发比、土壤含水量、水文干旱指数及社会经济需水与供水进行分析,得出长岭县的干旱特征。结果表明:长岭县干旱以气象干旱为主;1956—2005年共发生6次气象干旱,平均每7~8年发生1次;季节性气象干旱平均每2年发生1次;每3~4年出现1次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决定于用水量的多少,可人为调节。  相似文献   

19.
<正>宣汉县位于四川省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幅园面积4 271km,耕地面积76.52万亩,海拔275~2 458m。全年平均气温16.70℃,≥10℃有效积温5 250℃,无霜期296天,相对湿度80%,年日照小时1 596.8小时,年降水量达1 312.5mm。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适宜种植地区375~1 450m。自1997年起引进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通过近15年生产实践研究,至2013年全县水稻轻简高效旱育秧技术推广占水稻育秧面积95%以上,为我县水稻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韩倩  邱林  陈海涛  荆燕燕 《农业与技术》2014,(1):187-187,197
利用河南省1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资料,分别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和Z指数,对河南省干旱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干旱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河南省干旱主要集中在冬季,年际间干旱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北部地区发生干旱,特别是较为严重干旱事件的频率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