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旱地小麦增产节水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增产效果,阐述了旱地小麦增产节水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杨春 《油气储运》2010,(6):48-48
☆粮食类☆ 一、小麦 1.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 2.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 3.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4.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5.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 6.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三、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 "早"是指旱地小麦早施重施底肥,"深"是指深耕并将肥料施入深层土壤,"平"是指平播种植不起垄,以提高肥料和水分利用效率,保证足够的苗、株、穗、粒数,提高粒重,使旱地小麦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小麦旱地节水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秸秆覆盖、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小麦种植户进行旱地节水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粮食增产的一个突破口。国内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始于1980年,以甘肃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等地为先,截至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甘肃省的“小麦覆膜栽培技术”、山东省的“旱地周年覆盖栽培技术”和山西省的“小麦地膜覆盖膜侧栽培技术”三大技术体系,以上覆膜技术均以节水增产为目标。河南省小麦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次试验示范是关于豫北晚播各小麦覆膜栽培对产量的影响机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6.
小麦旱地节水灌溉高产模式是指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核心,配套优良品种、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小麦旱地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丘陵旱地、盐碱地带和高寒山区麦田因干旱、盐碱和低温冻害等原因导致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河南省自1996年开始,对小麦地膜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证明了地膜小麦是一项增产效果、经济效益和抗旱节水作用都十分显著的突破性栽培技术,适宜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一)转变耕作方式,推广节水品种新乡市旱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01万hm~2,主要分布在辉县市、卫辉市。近年来,新乡市农技部门主要推广了百农207、矮抗58、周麦16等品种,逐步实现了旱地小麦主导品种更新换代。在栽培技术方面,新乡市主要推广精细整地、充分镇压、配方施肥等技术,起到节水保墒、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机械覆膜穴播节水抗旱高产栽培技术是我们经多年研究、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并已成为我国北方旱地小麦抗旱节水实现高产的突破性栽培技术,其优点是将条播—盖膜—揭膜改为覆膜穴播用机械一次完成,全生育期不再揭膜,从而使节水抗旱增产效果较为明显。1998年是历史罕见的大旱之年,项目区2000公顷地膜小麦获得丰收,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到241公斤,比对照增产103公斤,增幅42.7%,其中地膜冬小麦样板田平均产量达403公斤,个别地块达489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123公斤和220公斤。1999年全市推广5000多公顷…  相似文献   

10.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秦安县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水分利用效率偏低、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等问题,研究探索出了一套旱地小麦综合抗旱节水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破解基本农田灌溉条件不完善、小麦增产不明显的难题,自2011年起,陕西省蓝田县农技中心开展了对旱地小麦旱作节水增产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对示范区旱作节水设施不断进行升级和改造,初步形成了以半固定式喷灌为核心的旱作节水增产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破解基本农田灌溉条件不完善,小麦增产不明显的难题,自2011年开始,蓝田县农技中心开展旱地小麦旱作节水增产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对示范区旱作节水设施不断进行升级和改造,初步形成了以半固定式喷灌为核心的旱作节水增产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是采用覆膜穴播机,改旱地条播小麦为覆膜穴播。该技术能够增强小麦抗旱能力,加快小麦生育进程,提高出苗率和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穗数.提高干粒重,增加产量。一般667平方米(1亩)可增产100公斤以上,且节水效果显著,667平方米可节水60~80立方米,增加纯收入约10076。适宜在我国北方麦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针对豫西丘陵旱作区小麦生长期内降水少,土壤干旱,施肥量少,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小麦耕作管理粗放,产量低而土稳的实际,分析了旱作小麦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了实现旱作区小麦增产的主要技术:深耕蓄水、以肥调水、以种节水、以管保水的“四水一早”栽培技术,和“开沟点播、地膜覆盖、干籽寄种”旱地小麦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岐山县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岐山县地处陕西关中西部,常年种植小麦43万亩,其中旱地小麦10多万亩。“九五”以来,本县农业科技人员针对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水分利用效率偏低、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等问题,研究探索旱地小麦综合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2004~2006年,全县旱地小麦连续三年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16.
武安市旱地小麦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深翻土壤、品种选择、增施肥料、培育壮苗、沟播碾耱等方面探讨武安市旱地小麦节水栽培技术,以为该市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富平县旱地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补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陕西省富平县建设标准化旱地小麦水肥一体节水补灌技术示范区133.33 hm~2。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节水、节肥、补灌技术,总结形成一整套抗旱保墒增产小麦技术规程等模式,改善耕作制度,实现旱作区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结果表明示范区小麦较大田节水40%、节肥20%、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旱之年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田间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旱地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以其突出的聚水、保墒性能,明显改善了麦田的水分条件,促进了小麦个体生长发育,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并使旱地小麦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好于露地播种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小麦实现高产稳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是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生长期缺水问题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招远市丘陵旱地小麦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山东省招远市丘陵地干旱缺水、土层浅薄、肥力低下、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特点,通过多年实践研究,总结提出了单产3 750 kg/hm2左右的丘陵旱地小麦节水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2005,(3):8-8
适于河北省晚茬麦田、旱地麦和春播小麦广泛应用。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甘肃省农科院研究成功的夺取旱地小麦和晚播麦高产的突破性技术,具有抗旱、节水、增温保墒、促根增蘖、增加群体,发育加速、穗层整齐、穗大粒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