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胡宗英  孙泽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37-12538
种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在植物生活史繁殖过程中,种子萌发起着关键作用。萌发的好坏直接关系农作物生长的优劣。因此,探讨影响农牧作物种子萌发的外在和内在因素,提高种子发芽率和萌发态势,对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铁路风沙危害的特点及植物防沙应用实例2个方面分析了植被恢复对防治铁路沙害的作用,并从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及植冠种子库对沙区铁路植被恢复的重要性2个方面评述了植冠种子库对沙区铁路植被恢复的意义。指出铁路沿线沙区段的植被恢复对于铁路的安全畅通至关重要,沙生植物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对铁路沿线沙区段植被恢复的意义不容忽视。并提出应针对铁路沿线的沙生植物植冠种子库,在种子脱落动态、不同尺度上植冠种子库对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的影响、种子库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调节作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从植冠种子库角度揭示铁路沿线沙区段沙生植物的特殊繁殖适应对策,分析其对铁路沿线沙区段植被恢复的生态功能,探讨植冠种子库所体现的生态功能在铁路建设植物防沙措施中的意义和价值,为沙区铁路建设的沙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冷湿层化·光照和温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高寒草甸植被的恢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初步研究了冷湿层化、光照和温度变幅3种生态因子对15种常见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根据15种植物对3个因子的响应,将其分别划成不同功能反应类型。[结果]冷湿层化、光照和温度变幅分别对67%、67%和60%参试植物的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矮草对任何因子或组合都无反应,其种子萌发率均为0。冷湿层化对10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香薷、披针叶黄华的萌发率与光照呈正相关。莓叶萎陵菜的萌发率在所有条件下均较低,但光照下可显著提高。温度对9种植物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且高温变幅提高其种子萌发率。[结论]3个因子对参试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且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山地典型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比较了喀斯特山地典型植被恢复过程中处于不同生态演替序列的坡耕地、1年弃耕地、灌草地、15年疏林地、25年次生林地的土壤种子库特点.结果表明,研究区典型植被恢复过程中的5个样地土壤种子库共萌发植物46种,土壤种子库组成总体上以草本植...  相似文献   

5.
种子植物幼苗的定居过程是植物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期间影响其生理过程的因子也有很多,诸如光照、温度、水分等。通过对国内外幼苗定居现状的研究,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个阶段来研究种子植物幼苗定居的生态学过程,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水平,以期为今后的种子植物幼苗定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与比久浸种处理对波斯菊矮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波斯菊的种苗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徒长现象。研究了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比久对波斯菊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多效唑667 mg/L处理2 h的波斯菊种子发芽率与喷清水的接近,且矮化效果最佳,比久对波斯菊矮化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消落带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消落带植被恢复,该恢复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为国内消落带植被恢复相关研究及工程实施提供参考,综述了消落带人工植被恢复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及特点、消落带类型的划分、植物的选择及配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消落带类型的划分和植物的选择及配置是决定消落带植被恢复成败的2个最关键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两种沙棘属种子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变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特点和不同盐浓度下种子的耐受性,为该属植物的种子繁殖、开发利用和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5/2℃低温完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温度的升高对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俄罗斯沙棘与中亚沙棘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均为30/15℃。盐胁迫条件下,两种沙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与盐浓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低于0.15 mol/L的NaCl溶液对俄罗斯沙棘、中亚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大于0.15 mol/L时发芽率显著下降。当NaCl溶液大于0.30 mol/L时,沙棘种子萌发表现为全部抑制,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仍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恢复萌发率表现为随盐溶液前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分析表明中亚沙棘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于俄罗斯沙棘,种子萌发期的耐盐能力与生境土壤盐分含量的高低表现出一致性,这可能与两种沙棘所处的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9.
温度、光照及PEG-6000胁迫对绵枣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宿根花卉绵枣儿种子育苗高质量的技术流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聚乙二醇-6000(PEG-6000)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绵枣儿种子萌发的需光性为不敏感的中性特征,温度是决定绵枣儿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20~30℃变温为绵枣儿种子萌发最适温度,恒温抑制种子萌发;绵枣儿种子萌发过程体现其具有抗旱性,其随PEG-6000质量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降低,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绵枣儿种子经过PEG-6000(质量浓度为25 g.L-1)胁迫后复水萌发有利于提高其发芽率,保证出苗整齐,矮化种苗。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盐度对苦草、刺苦草和水车前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沉水植物苦草、刺苦草及水车前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其在不同盐度下的种子萌发反应。结果表明:盐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因子之一,对沉水植物种子的萌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水车前种子的累积萌发率显著高于苦草和刺苦草种子的累积萌发率,并且苦草和刺苦草种子的累积萌发率没差异。在湖泊沉水植被恢复与重建时,针对苦草、刺苦草以及水车前种子对盐度的耐受性和它们自生生活史特性,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恢复沉水植物。如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种植苦草和刺苦草;采取规划保护区的方式恢复水车前种群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黑果枸杞、沙冬青、沙蒿、霸王4种荒漠植物的种子生理特征以及沙埋深度(0、1、2、3、4、5 cm)对4种荒漠植物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较大的沙冬青和霸王种子萌发率与其重量、含水量、形状及活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体积较小的黑果枸杞、沙蒿萌发率与种子重量、含水量、形状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与种子活性负相关。随着沙埋深度增加,4种植物种子出苗率下降、首次出苗时间延迟,茎高、绝对株高和根长及根冠比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幼苗生长方面,黑果枸杞和沙蒿分别适宜于1~2、0~1 cm的浅层沙埋,均在沙埋深度5 cm时种子几乎不萌发;沙冬青、霸王则适宜于3~4 cm较深层沙埋,在沙埋0 cm时均不萌发。此外,在荒漠区采用这4种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时,除考虑种子自身性状外,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沙埋、降雨等条件,以提高出苗率、增大幼苗定植率。  相似文献   

12.
石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是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国内外将喷播技术用于石质边坡的植被恢复,取得了较好效果。以水泥为基质,研究了其不同配比量对植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水泥作为粘合材料的喷播基质时,随着水泥含量的增高,草种的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生长较差。在用低量水泥作为粘接材料基质种植狗牙根、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时,能基本成坪。基质中的4%水泥含量是临界点,4种草种在水泥含量〉4%的基质中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理想的菠萝杂交种子发芽基质和育苗技术,为菠萝的规模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菲律宾品种(母本)(×)澳大利亚无刺卡因(父本)杂交组合于2010年7月收获的菠萝杂交种子为材料,以MS基本培养基、滤纸和泥沙混合营养土为基质进行菠萝杂交种子发芽和育苗比较试验.[结果]以MS基本培养基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最高,达30.9%,小苗生长健壮,小苗移植成活率达91.4%;以滤纸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只有19.1%,小苗弱小,生长慢,小苗移植成活率为37.2%;以泥沙混合营养土为播种基质的处理成苗率为6.9%,小苗移植成活率为93.5%.[结论]采用MS基本培养基作播种基质的菠萝杂交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和移栽成活率均较高,发芽育苗效果较理想,是菠萝杂交种子发芽育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植被类型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混交林中青海云杉不同器官水提物及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根、枝、叶、果实水提取物及枝叶挥发油都含有化感物质,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水提物在高浓度时起到抑制作用,低浓度时表现起到促进作用,且低浓度(2 mg·mL-1)时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高浓度(30 mg·mL-1)时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在浓度为2 mg·mL-1时,青海云杉果实水提取物对油松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最强,种子发芽率提高了73.68%;青海云杉根水提取物对油松幼苗根长和幼苗鲜重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根长和鲜重分别提高了66.12%和163.89%;而对油松幼苗苗高促进作用最强的是其叶水提物,提高了149.39%;在浓度为30 mg·mL-1时,除青海云杉根水提物对油松幼苗根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外(提高6.95%),其他提取物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青海云杉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尤其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促进率达64.22%。说明青海云杉和油松混交,可能有利于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可为油松混交树种的选择、人工造林、森林培育及健康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局域物种多样性的形成与位点状况之间的关系,即物种多样性如何特异性地依赖于位点条件以及现实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如何影响新的建植。[方法]利用野外田间试验,在不同扰动、不同种子添加方式处理下对12种亚高山草甸植物出苗建植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不同程度的扰动使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形成不同大小、数量和类型的空白位点,创建特定微生境条件,满足了不同物种繁殖体萌发及其幼苗建植的需求,即扰动处理会影响绝大多数物种的种子出苗及幼苗的建植。在演替后期的自然植被区,出苗的10个物种中有7个在中度扰动下出苗及建植成功率最高;而在演替早期的撂荒地有4个物种在无扰动条件下,4个在中度扰动条件下出苗及建植成功率最高。[结论]大多数物种在重度扰动即空白位点最多的处理下没有最高的出苗及建植成功率,种子添加方式也对大多数物种的出苗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方式,研究了黄瓜、辣椒、番茄和白菜水浸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黄瓜、辣椒、番茄和白菜水浸液均有自毒作用;黄瓜水浸液抑制辣椒、番茄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白菜幼苗根系的伸长;辣椒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经辣椒水浸液处理过的番茄、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受到抑制;番茄水浸液促进了黄瓜、白菜幼苗生长,却对2者根系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经番茄水浸液处理后的辣椒种子发芽率、苗高、根长和鲜重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白菜水浸液抑制了黄瓜、辣椒、番茄3种作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通过隶属函数值可知,不同蔬菜作物的化感作用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白菜黄瓜辣椒番茄。  相似文献   

17.
鲁有均  陶诗顺  钟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42-17043,17047
[目的]研究旱育保姆包衣对旱育秧出苗和秧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3种粒型的杂交水稻为材料,在吸胀谷、露白谷、短芽谷和长芽谷4种萌发状态下进行包衣处理,以不进行包衣为对照,观察出苗数、出苗速度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不同粒型和不同萌发状态种子的出苗速度对旱育保姆包衣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无论粒型和萌发状态如何,包衣处理都能使其最终出苗率提高,尤其对发芽速度较慢的短圆粒型和粗长粒型的露白谷及短芽谷效果更为明显。包衣处理使秧苗株高降低,根系生长旺盛。[结论]旱育保姆包衣对不同粒型和不同萌发状态种子的出苗均有促进作用,作用大小与粒型和萌发状态有关;水稻进行包衣处理更容易获得壮秧。  相似文献   

18.
高粱耐盐种质筛选及耐盐种质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103份高粱材料的芽期和苗期耐盐性进行鉴定筛选,筛选出芽期耐盐材料22份、苗期耐盐材料7份,芽期和苗期均达2级以上的耐盐材料仅有1份。结果表明,高粱芽期比苗期表现出更好的耐盐性;58对SSR引物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共产生200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位点3.448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为0.337~0.816,平均为0.629。聚类分析表明,28份高粱耐盐性品种的遗传距离为0.060~0.505,平均为0.378,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认为耐盐鉴定一是要扩大材料筛选范围,筛选不同遗传基础的耐盐材料;二是用芽期、苗期同时进行盐胁迫或芽期、苗期不间断进行盐胁迫处理的鉴定方法,全面地反映高粱品种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以辽西北铁路沿线沙区段4种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方法]比较研究了植冠储藏种子重量形状和种子萌发特点,[目的]分析特殊生境不同蒿属植物繁殖对策的功能差异及其在植被更新进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万年蒿和大籽蒿的种子形状偏圆形、重量大,野艾蒿种子形状偏扁平、重量小,只有黄蒿种子不仅小且近圆形,推测黄蒿可能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万年蒿、大籽蒿、野艾蒿和黄蒿的种子萌发格局表现为前期萌发迅速,后期萌发缓慢;野艾蒿和万年蒿种子萌发持续时间长,具有分摊萌发风险的机制,大籽蒿和黄蒿萌发持续时间短且萌发速率高,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萌发条件适宜即能大量快速萌发。[结论]铁路沿线沙区段蒿属植物特殊的繁殖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种群生存的风险,使种群得以持续繁衍,所反映出的生态功能对铁路沿线沙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试剂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水稻种子为研究材料,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经Na Cl、Cu SO4、Ca Cl2、KNO3、Na2B4O7不同浓度试剂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在培养皿中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和计算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地上鲜重、根重、根长、苗高。[结果]除Cu SO4外,其他试剂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力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5%Ca Cl2作用最为显著;各处理均抑制了地上部叶片鲜重及根重的增加,但促进了根长的生长及苗高。[结论]不同试剂浸种处理对水稻发芽力影响不同,并且会抑制地上部生长,但促进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