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果树铁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果树铁营养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近年来的最新进展,包括铁对果树的生理功能、缺铁对果树生产的影响、环境因素与果树缺铁的关系、果树吸收利用铁的机理、果树铁营养失调的诊断和矫治途径及铁高效果树基因型的筛选等,总结了果树铁营养研究的方法,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一、果树缺铁失绿是全球性的植物营养问题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都相继有果树因缺铁引起黄叶病的报道。在美国明尼苏达的苹果树,加利福尼亚的梨树,佛罗里达的柑橘树,亚利桑那的桃树,犹他州的各种落叶果树等都不同程度地受缺铁失绿的影响。北美大陆、地中海沿岸、原苏联的南部  相似文献   

3.
缺铁失绿秋白梨树强力树干注射铁肥的效果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树缺铁失绿是果树生产上的一种重要营养失调症。本文报道了向缺铁失绿秋白梨树树干强力注射不同剂量硫酸亚铁矫治缺铁失绿的效果。注铁后10天开始复绿;至43天,不同注铁处理都有一定程度复绿,其中剂量≥6克/株的处理最好,失绿完全消失并且一直持续到秋季休眠落叶。不同注铁处理使叶片叶绿素和叶子铁(Fe)含量显著增加,并对叶片结构有明显的修复作用。通过与其它已有的缺铁矫治技术相比较,强力树干注射铁肥法是一个简便易引,高效、速效而且经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江伟 《吉林农业》2003,(11):22-22
一、缺铁症状 果树黄叶是由缺铁引起的。盐碱地或石灰质高地区的果树发病较多,发病从新梢上幼嫩的叶片开始,叶色变黄,但叶脉仍为绿色,叶呈绿色网纹状。严重时,新梢顶端叶片枯焦,呈枯梢现象。  相似文献   

5.
1.铁肥的现状绿色植物缺铁黄花的生理病害相当普遍,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更为严重,树木、牧草、大田作物均有发生,果树尤为突出。果树缺铁黄化,植株生长迟缓,易染病,产量低,品质差,严重者树叶黄花至白化,树梢干枯,不得不挖掉重栽。作物缺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阻,表现为新生叶叶肉组织褪绿黄化或黄白化,严重时,整个作  相似文献   

6.
用花铁含量作为苹果和桃缺铁诊断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防治果树缺铁黄叶病,本研究对山东肥城市肥桃主栽区的25个桃园130棵桃树和泰安、德州、烟台3地区的18个苹果园263株苹果树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桃和苹果盛花期花全铁含量和变幅显著高于5-6月、7-8月、10月叶片。桃树花全铁含量与5月、10月桃树叶片全铁和叶绿素之间密切相关,但与7月叶片全铁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性不高。同时,桃花活性铁与5月10月桃叶片活性铁含量相关性较高,但与7月叶片相关性不高。苹果花全铁含量与5-6月,7-8月和10月叶片全铁和叶绿素含量之间均密切相关。初步表明用苹果和桃花全铁含量更容易区分正常果树和缺铁果树,能更好地预测果树生长早期铁营养状况和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作为果要对缺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1果树缺铁症1.1症状。果树缺铁时首先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片黄化,俗称"黄叶病",先由新梢顶端叶片发病,随病情加重,叶片上出现褐色枯斑,逐渐枯死脱落。发病后树体衰弱,花芽形成不良,坐果率也较低。多发生于含钙较多的碱性土壤中,在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都会  相似文献   

8.
1症状诊断 1.1缺铁症.又名黄化病,在多种果树上均有发生,造成这种病的原因是由于果树缺铁,叶绿素不能形成,致使叶片黄化,发病时从新稍叶片开始,叶色由淡绿色变成黄色,仅叶脉保持绿色,严重发生时整个叶片发黄白色,在叶缘形成焦枯坏死斑.新梢顶部叶片发病重,基部老叶发病轻.  相似文献   

9.
<正>1果树缺铁症1.1症状。果树缺铁时首先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片黄化,俗称"黄叶病",先由新梢顶端叶片发病,随病情加重,叶片上出现褐色枯斑,逐渐枯死脱落。发病后树体衰弱,花芽形成不良,坐果率也较低。多发生于含钙较多的碱性土壤中,在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都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缺铁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全球大约有 40%的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容易出现缺铁黄化症,其中,桃树比较容易发生缺铁黄化病。导致桃树缺铁黄化因子较多,因此,深入研究引起桃树缺铁黄化的原因对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基于安徽砀山桃区的缺铁黄化问题,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和螯合 Fe肥,在桃上市期对桃区的土壤、叶片和桃样品进行采样,对安徽砀山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和叶片营养元素以及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探究桃树缺铁黄化的主导因子并评价其矫治效果。【结果】(1)土壤高 pH、高HCO3-含量和高盐分是当地桃树缺铁黄化的主导因子,pH 较高抑制了土壤中铁的有效性。(2)施用调理剂和螯合 Fe肥使得黄化症状显著改善,主要表现在土壤中的 pH、EC、HCO3-和 Cl-含量降低和有效 Fe含量增多,全 N 和速效 P 含量降低,叶片中的活性 Fe 和叶绿素含量增多,N 和 P 元素含量降低。【结论】施加土壤调理剂和螯合 Fe肥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果树黄化问题。综合来看,施用...  相似文献   

11.
提高植物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植物对缺铁的适应性反应,铁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以及植物体内铁再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研究小组的工作,对提高植物体内铁再利用效率的途径及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维生素A(VA)缺乏对生长期大鼠生长发育及铁吸收的影响.方法将52只雄性sD大鼠,21日龄,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只,Fe及VA正常对照组(Ⅰ组),Fe正常VA完全缺乏组(Ⅱ组),Fe正常VA轻度缺乏组(Ⅲ组),Fe和VA轻度缺乏组(Ⅳ组).实验动物喂饲8周,实验期末,进行72h代谢实验,记录大鼠的进食量,并收集粪便.代谢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VA、粪铁含量,计算铁表观吸收率.结果各组动物除啪动物性情暴躁、易激惹外,一般状况良好,维生素A缺乏可以使大鼠铁表观吸收率下降(P<0.05).结论维生素A缺乏可能通过影响铁吸收来影响体内铁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三价铁还原酶(Pb FRO2)基因和铁转运蛋白(Pb IR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采用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水培杜梨的方法,研究了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Pb FRO2和Pb IRT1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根系铁和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 FRO2蛋白具有还原酶特性,Pb IRT1蛋白属于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家族—ZIP家族;缺铁胁迫9 d内,杜梨根系Pb FRO2和Pb IRT1的表达量整体上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胁迫3 d表达量达到最高点且与对照(加FeEDTA)差异显著;缺铁胁迫30 d,杜梨根系中铁含量比对照降低77.46%,而锌含量提高1 139.40%。综上可知,缺铁胁迫可诱导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量升高,进而促进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的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库尔勒香梨叶片营养诊断中"铁素黄化悖论"问题,测定了库尔勒香梨正常绿叶和失绿黄化叶片的全铁、有效铁和质外体铁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全铁和有效铁的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梨叶片产生缺铁黄化的直接原因是缺乏有效铁;缺铁黄化的叶片有时全铁含量相比于正常绿叶并不低;以叶面积为底数来表征香梨叶片铁含量,可以消除"黄化悖论"迷局;香梨叶片中铁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质外体中占58%~64%。  相似文献   

15.
酥梨缺铁黄化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北地区酥梨缺铁黄化症年周期发生规律和自流式树干注射防治缺铁黄化症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新梢速生期为黄化症迅速发生期 ,新梢完全停长期为缺铁黄化症的发病高峰期 ;在年周期内 ,防治时间愈早 ,防治效果越好 ;在试验注射量下 ,Fe SO4 以 5 g/ L的浓度为好 ,既能复绿又可避免药害 ;在不同含铁化合物中 ,有机铁、Fe2 +和 Fe3+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以 Fe2 +最为理想 ;不同 p H注射液 ,其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矫正石灰性土壤上存在的果树缺铁失绿症,进行了该试验。根系输液条件下,N-Fe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矫正果树缺铁失绿症。红色邻二氮杂菲铁示踪结果表明:二价铁肥根系输液以二价态由根被动吸收、运输到根、茎、叶和主脉内,运输部位是靠近形成层的木质部。室内营养液培养的西府海棠苗用59Fe示踪结果表明,断1、2、3条根59Fe在叶中分配的比例分别为57.9%、63.6%和68.0%。树干强力高压注射铁肥以二价铁主要沿中央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大部分向下运往根系,致使根中贮存大量的铁,向上运输稍难。矫正缺铁失绿症的速度比根系输液慢,但由于根中贮存大量的铁,持效期较长。铁可以通过枝条和叶片进入树体并且运输。  相似文献   

17.
潜在性缺铁条件下注射黄叶绿制剂对酥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强力注射黄叶绿(YLG)注射专用肥对潜在性缺铁酥梨进行补铁试验。结果表明,施用YLG注射专用肥后,单叶面积增加13.23%,比叶重增加0.42干mg/cm^2,叶绿体各色素含量极显著增加,其中总叶绿素增加34.35%,净光合速率增加50.26%。叶片内N、P、Fe、Zn活性增加,其他金属元素下降,果实产量提高,品质变优,花芽分化率和花芽质量也明显提高。树干注射YLG可作为潜在性缺铁的一种补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磷素对水稻根表红棕色铁膜的影响及营养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磷饥饿能明显诱导水稻根表红棕色铁膜的形成。然而,磷素是如何诱导水稻根表红棕色铁膜形成并不清楚。【方法】论文在水培条件下,对24个不同来源的传统水稻品种培养21 d后,分别进行缺磷和0.1 mmol•L-1 Fe2+处理,测定其根长、根表面积、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及根表铁含量,从而筛选出根表铁膜含量较高的水稻品种“天优998”,并以此为材料,设置不同养分元素缺乏试验(缺氮、缺磷、缺钾及其交互等8个处理)、分根试验(两边根系同时进行正常磷处理;一边根系缺磷处理,另一边根系正常供磷处理;两边根系同时进行缺磷处理)和不同磷铁比试验(磷浓度为0.0125-0.4 mmol•L-1;铁浓度为0.1-3.2 mmol•L-1,按磷铁比为1﹕1;1﹕3;1﹕5;1﹕8处理设计了4个小试验),测定了水稻根表铁膜浓度、根表无机磷浓度、根内无机磷浓度、根系和地上部磷、铁含量,探讨了磷素对根表红棕色铁膜形成及其营养效应。【结果】不同水稻品种根表铁膜浓度存在明显差异,24个水稻品种幼苗根表铁膜浓度范围为3.67-9.78 mg•g-1,水稻根表铁膜含量与根长、根表面积、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不同养分元素缺乏试验表明,水稻根表铁膜由红棕色铁膜和非红棕色铁膜组成,仅缺磷处理都能诱导水稻根表红棕色铁膜的形成,而缺氮和缺钾处理却不能。分根试验处理表明,缺磷处理根系侧并不能诱导正常供磷处理侧根系根表形成红棕色铁膜,根表红棕色铁膜形成主要受根表外源无机磷的影响,与根内无机磷无关。不同磷铁比试验表明,根表红棕色铁膜形成与根表磷铁比有关,根表DCB-Fe浓度与根系溶液中铁浓度有关;只有当磷铁比≤1﹕3时,根表才会形成明显的红棕色铁膜,随着磷铁比的降低,根表红棕色铁膜颜色加深;随着根系溶液中铁浓度的增加,根表DCB-Fe浓度逐渐增加,最大值为36.50 mg•g-1。最后进一步对磷铁比处理形成的根表红棕色铁膜水稻根系和地上部磷、铁吸收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发现,根表红棕色铁膜的加深有利于水稻根系和地上部磷、铁的吸收。【结论】内源磷信号并不能诱导根表红棕色铁膜的形成,仅外源磷缺乏才能诱导根表红棕色铁膜的形成,根表红棕色铁膜的形成与根系周围环境中磷铁比有关,而根表DCB-Fe的形成仅与溶液中铁浓度有关。形成的根表红棕色铁膜在根系周围充当营养库的功能,有利于植物对磷、铁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橡胶树容器苗缺铁黄化的因素及矫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橡胶树容器苗缺铁黄化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使用不同补铁方法对缺铁黄化进行矫正效果比较。结果表明:缺铁黄化全年均可发生,以高温季节发生严重;培养土配方塘泥/园土=1/4(V/V)能减轻黄化;砧穗组合东方93-114/云研77-4对缺铁最敏感;使用0.2%螯合铁灌根矫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绢纺厂废水为对象,用硫酸亚铁作为水处理剂,将处理绢纺厂废水后的沉淀污泥作为铁-氮复合肥,对经缺铁营养液水培后的缺铁大麦进行了补充铁元素的试验.结果表明:缺铁大麦用这种污泥补铁1周后,即可改善症状,两周后,无论是外观还是叶片铁含量都已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