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代果品物流冷藏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品物流冷藏链是指在低温条件下,从果品采收、包装、装卸、运输、仓储到销售各环节间各种冷藏作业过程的总和,其销售环节已扩展到了家庭。果品物流冷藏链模式中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尤其是冷链运输温度。目前,在我国发展果品物流冷藏链模式要重点加强果品冷藏链的关键技术研究及运输工具与设备建设。加强果品物流冷藏链的关键技术研究果品从采收直到消费者冰箱,冷藏链的预冷保鲜、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特殊的果品冷藏链专业技术和先进的供应链综合管理技术给予支撑,使整个果品冷藏链完全保持在一个完整的低温链中。荩预…  相似文献   

2.
乳制品包装是乳品加工厂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乳制品包装成品袋的质量好坏,对产品冷藏、运输都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生产厂家的产品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对企业产品的销售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GB12693《乳品厂卫生规范》3.1,乳是“从哺乳动物中挤出的正常乳房分泌物,无添加物且未从其中提取任何成分”。“灭菌乳”顾名思义应该是“以乳为原料。经灭菌工艺制成的液体乳制品”。按照上述定义,以浓缩全脂乳或/和乳粉、奶油等与水为原料,勾兑成与乳相近的液体不是乳,只能称为“复原乳”或“再造乳”。“灭菌乳”现行国家标准和正在修订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把复原乳列入灭菌乳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3月3日,乌鲁木齐市奶业协会召开了我区特种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审稿)征求意见会。会议由市奶协秘书长徐敏主持,地方标准编制组的专家们和来自全疆特种乳及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代表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特种乳和乳制品过去没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2008年我区发布了《驴乳粉和调味驴乳粉》地方标准,其它特种乳制品均按企业标准组织生产。2015年10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  相似文献   

5.
1白盐水干酪的发展现状 干酪是以牛乳、绵羊奶、山羊奶、水牛奶、奶油、部分脱脂乳、酪乳或这些产品的混合物为原料,经凝乳并分离乳清而制成的新鲜或发酵成熟的乳制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西藏自治区某养殖场内的同一头健康哺乳期牦牛的原料乳作为试验对象,分别置于-20、-40、-80℃等3种不同温度进行冷藏,分析和探讨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品质的影响。结果:-80℃冷藏的牦牛乳p H值和热稳定性显著高于-20℃和-40℃冷藏(P<0.05),-80℃冷藏的牦牛乳菌落数显著低于-20℃和-40℃冷藏(P<0.05),且冷藏温度越低,乳pH值和热稳定性越高,乳中菌落数越少。-20、-40、-80℃冷藏的牦牛乳脂肪粒径分布宽度、蛋白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含量、总蛋白含量、红—绿强度和亮度均差异显著(P<0.05)。-20、-40、-80℃冷藏的牦牛乳组织状态、滋味和色泽差异显著(P<0.05);冷藏温度越低对牦牛乳气味感官评价越好。结论:-80℃冷藏条件下的牦牛乳品质最佳,为今后延长牦牛乳货架期和乳制品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生鲜奶是刚从奶牛体内挤出并未作杀菌处理的乳汁。农业部《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中严格要求:挤奶完成后,生鲜乳应当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并及时做降温处理,使其温度保持在0℃~4℃之间,超过2h未冷藏的,不得销售。卫生部《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生鲜牛奶不能直接  相似文献   

8.
三大牛奶生产品标准尚在起草过程中,行业内部已是硝烟四起.陷入一片“口水战”中。为严控乳制品质量,由卫生部牵头,对乳制品的《杀菌乳安全标准》、《灭菌乳安全标准》和《生鲜乳安全标准》,俗称三大国标,进行重新制定,其征求意见稿很可能于近期公示。而这三大国标的起草者为国内两大乳制品巨头:蒙牛和伊利。三大标准的起草缘何引发热议?标准又如何保证公平性?处于相对信息弱势的消费者能从奶业的争论中获益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要结合中国现行大环境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9.
我国牛奶消费主要集中在液态乳、酸乳和乳粉这3个种类上,干酪的消费量比较低,但随着干酪市场在中国的起步,干酪年消费量的增长势头将十分迅猛,在2009年新修订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第7章产品结构中也提出要:"逐步改善以液体乳为主的产品类型单一局面,鼓励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要的功能性产品、干酪等,鼓励开发特色乳制品"。  相似文献   

10.
《广东饲料》2003,12(4)
为了加强饲料行业管理,规范饲料行业的质量认证、检验和安全评价等工作,农业部饲料办最近编写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修改意见。另外,为加强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管理,保证饲料产品安全卫生,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向各级饲料管理部门、监督检验部门和企业征求意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是指以动物为原料用作饲料的产品,包括肉骨粉、骨粉、肉粉、鱼粉、血及血制品、乳及乳制品、动物下脚料粉、皮革蛋白粉、水解蛋白粉、动…  相似文献   

11.
自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曝光以来,国家出台了《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条例》对奶畜养殖、生鲜乳收购、乳制品生产、乳制品销售、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做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条件和标准,明确提出生鲜乳实行收购许可证制度,规定了生鲜乳收购主体,加大了对奶厅、奶站整治和取缔力度,奶畜养殖场(小区)将成为生鲜乳收购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干酪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乳制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乳制品中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我国干酪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过去3年的干酪进口量增长了近一倍,干酪被认为是当前我国乳品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以干酪加工工艺流程为主线,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原料乳预处理技术、凝乳酶和发酵剂技术、干酪促熟和风味改进技术、乳清综合利用技术、干酪包装和储藏技术,以及在线检测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生鲜乳中致病微生物污染严重影响乳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本文分析了致病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并对生鲜乳中可能携带的对消费者健康有影响的37种病原微生物综合其致病性和耐药基因传播进行危害分析,明确了需优先管控的致病微生物风险排序,为我国生鲜乳全产业链中致病微生物认知、防控、风险评估提供技术参考。同时结合我国生鲜乳不同生产模式,提出影响消费者健康的致病微生物消减措施:养殖环节要加强饲料、牛舍和牛体的微生物控制;挤奶环节加强挤奶工具、挤奶员工、和药浴时的微生物控制;贮运环节要加强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这些针对性防控策略建议,将促进相关方及时跟进生鲜乳质量安全控制,降低乳制品消费风险。  相似文献   

14.
摘要:冷链对发酵乳制品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我国发酵乳的冷链现状进行了调研,总结出发酵乳制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配送、销售等环节中存在以下问题:冷链控制水平参差不齐、地区间差异大;乳制品“断链”问题严重,并且存在几个主要的温度节点,即0-4℃、8-10℃、12-15℃、18-23℃、26-30℃。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乳制品中酸奶、乳粉、炼乳类、奶油、干酪等乳制品的生产工艺、特点、特性、标准及重要过程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乳业科学与技术》2019,(3):I0001-I0001
<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干酪》(以下简称新标准)等2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前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了解到,从2015年起,我国就已经启动了干酪标准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的干酪新标准中,最为明显的修订为取消了此前常被业内诟病的酵母菌、霉菌的限量指标。与欧盟成员国人均干酪年消费量达到18.7 kg相比,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乳品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食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乳制品在进货、贮存、销售、退市的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的乳制品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乳制品安全的前提是保证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原料乳的安全卫生,所以,原料乳的安全是乳制品生产环节安全的前提。影响原料乳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有害微生物及人为因素等,这些不安全因素贯穿于整个原料乳的原料产出、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对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2份传统奶油制品进行了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经过氧化氢酶试验、革兰染色和16S rDNA分子鉴定,共分离15株乳酸菌,被鉴定为1个属4个种,分别为1株类布氏乳杆菌、3株植物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和7株副干酪乳杆菌。该研究拟为内蒙古传统乳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及优良发酵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9.
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从6月1日开始,凡是不采取冷藏运输的鲜、冻畜禽产品将不得进入北京市场销售。5月31日夜6月1日早晨,北京市工商局对崇文区左安门、朝阳区大洋路、丰台区新发地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部分进京路口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持果品的优良品质 ,从果实采后到消费之间需要维持一定低温 ,即新鲜果品采收后在流通、贮藏、运输、销售一系列过程中实行低温贮藏 ,以防止鲜度和品质下降 ,这种连贯的低温冷藏技术体系称为“冷链”贮运系统。1 应用现状我国劳动人民早在公元前 10 0 0年就已经开始利用天然冰雪贮藏果蔬 ,但这种原始的冷藏方法无法有效地控制果蔬贮藏中的温度。日本 196 6~ 196 7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 30 7次 2 2 55t大规模的低温运输试验 ,并陆续在各县的试验场销售单位作了大量试验 ,证明“冷链”贮运效果优良。目前日本和欧美国家逐步实现了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