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根据十几年对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探讨,明确了柑橘木虱在台州橘林的发生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分析了柑橘木虱虫株率和带毒率与黄龙病、黄龙病与柑橘产量损失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柑橘黄龙病预警和柑橘木虱防治指标,建立了不同管理方式下的疫情扩散模型预测橘林经济寿命,提出了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和可防可控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台州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十几年对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探讨,明确了柑橘木虱在台州橘林的发生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分析了柑橘木虱虫株率和带毒率与黄龙病、黄龙病与柑橘产量损失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柑橘黄龙病预警和柑橘木虱防治指标,建立了不同管理方式下的疫情扩散模型预测橘林经济寿命,提出了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和可防可控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2006年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阐述柑橘园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动态及其运动轨迹模型,分析了柑橘木虱"株虫量"与虫株率的关系:m=0.0302MP-0.1145(n=9,r=0.9771··),柑橘木虱虫株率与柑橘黄龙病病株率的关系:P=0.8960MP-4.5754(n=36,r=0.9479··),柑橘木虱带毒率与柑橘黄龙病发病率关系D=0.5085P+3.5167(n=7,r=0.7507··);测定了柑橘黄龙病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Y=3.1469P-0.5354(n=6,r=0.9979··).在拟定经济允许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柑橘黄龙病策略性防治指标为株发病率1.0%,预警指标为柑橘木虱带菌率4%;提出了柑橘树新梢(春梢、夏梢、秋梢)抽发初期为柑橘木虱防治适期,其防治指标为带菌柑橘木虱"株虫量"(东西南北中5梢合计的有效虫量)0.1头.经应用验证,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山黄皮上是否有柑橘木虱为害,为开展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寄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面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南的龙州县、宁明县及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南宁)的山黄皮、黄皮、柑橘上柑橘木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2个点中,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的山黄皮上发现有柑橘木虱,其他调查点山黄皮上未发现有柑橘木虱。【结论】山黄皮上有柑橘木虱,但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的寄主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山黄皮上是否有柑橘木虱为害,为开展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寄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面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南的龙州县、宁明县及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南宁)的山黄皮、黄皮、柑橘上柑橘木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2个点中,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的山黄皮上发现有柑橘木虱,其他调查点山黄皮上未发现有柑橘木虱.[结论]山黄皮上有柑橘木虱,但山黄皮是否是柑橘木虱的寄主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柑橘木虱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之一,也是毁灭性病害一柑橘黄龙病的传病媒介昆虫,目前该虫在福建省永春县柑橘主产区的发生与为害,2008年来通过人工观测方法,已在绝大多数的果园观测到柑橘木虱成虫、卵、若虫等,数量多,分布广。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田间传播的唯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矿物油乳剂(petroleum-based horticultural mineral oils,HMOs)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 (Hemiptera: Liviidae)的防治效果,在封闭空间的柑橘苗上分别设计喷施清水及0.25%、0.5%、1%、2% 4个体积分数的HMOs,调查柑橘木虱成虫在柑橘植株上的定殖率,以同样的药剂设计进行田间柑橘木虱若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喷施1次HMOs后移入柑橘木虱,1~2 d柑橘木虱在柑橘植株上的定殖显著(P<0.05)降低,在9 d内显著(P<0.05)降低柑橘木虱在柑橘叶片上的产卵量,但在后期失去控制效果;喷施2次HMOs持续控制柑橘木虱在柑橘苗上的定殖效果优于喷施1次HMOs;喷2次HMOs后移入柑橘木虱22 d,2% HMOs处理柑橘木虱定殖比为0.15。在喷施2次HMOs后移入柑橘木虱、在移入柑橘木虱前后喷施2次HMOs和移入柑橘木虱后喷施2次HMOs的方案中,以移入柑橘木虱后喷施2次HMOs的方案最佳。田间试验表明,喷施1%和2% HMOs后2~14 d对柑橘木虱若虫防效均保持在100%,0.5% HMOs处理的防效在87.15%~90.81%,而0.25% HMOs处理防效在25.81%~34.73%,0.5%~2% HMOs处理对柑橘木虱若虫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在柑橘黄龙病发生区,柑橘木虱发生高峰期时,采用0.5%~1% HMOs 2次以上,隔1周喷施1次,可有效控制柑橘木虱。  相似文献   

8.
于2018年调查了湖南省江永县柑橘园的柑橘木虱种群发生动态,并在防虫网室内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活史和习性。结果表明:椪柑园和夏橙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数量较高,香柚园的则相对较低;果园抽梢期柑橘木虱发生严重程度,椪柑园表现为夏梢秋梢春梢,夏橙园表现为秋梢春梢夏梢,香柚园则主要在春梢和秋梢期发生;失管或管理不当果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数量远大于正常管理的果园;若持续有寄主新梢,柑橘木虱在湖南地区一年可完成10个世代,卵—若虫的历期通常为15~26d,在甜橙和九里香上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综合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和柑橘的栽培特点,一年中有2个防治柑橘木虱的重要时间点,分别在冬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9.
柑橘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媒介昆虫,通过对木虱各个时期的观察,为掌握最佳防治木虱的用药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柑橘木虱是柑橘嫩稍期的一种重要害虫,成虫在老叶和嫩叶上吸食,若虫群集柑橘嫩稍、幼叶和新芽上吸食危害,被害嫩稍幼芽干枯萎缩,若虫排泄撒布枝叶上会引致煤烟病和影响光合作用。柑橘木虱危害果树后,由木虱导入的病原体在果树体内有一个从传染、繁殖、累积的过程(即病变过程),这一病变过程完成后果树病状才得以显现,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因气候、果树的品种和树势不同而已,一般一至三年不等。柑橘木虱危害果树后,不立即表现病状,因此导致了许多果农认识上的失误,有的果园对柑橘木虱放任自流,在木虱防控上不设防,有的只是象征性的用药,导致柑橘木虱群体增长迅速,这几年由于果农思想上认识不高,不重视,防治上不到位,导致了果园黄龙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对柑橘木虱的认知和防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对干、湿热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柠檬园柑橘黄龙病及其媒介昆虫的发生及分布进行调研.结果表明:黄龙病在滇西的干、湿热区均有分布;低海拔地区柑橘黄龙病及亚洲柑橘木虱发生严重;随着海拔的升高,柑橘黄龙病及亚洲柑橘木虱的发生逐渐降低,而柚喀木虱危害逐渐加重,海拔1100 m以上的地区仅观察到柚喀木虱的发生;幼年柠檬果园间种高杆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和活动行为的影响,为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高温环境,研究40、42、44、45和46℃高温条件下亚洲柑橘木虱的死亡率;研究36~46℃逐渐升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活动行为的影响;在45℃下,研究不同光照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的影响,以及36与45℃循环变温对亚洲柑橘木虱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在40、42、44、45和46℃高温条件下50%亚洲柑橘木虱死亡时间(LT50)分别为138.038、17.140.、11.695、10.593和0.337 h;95%亚洲柑橘木虱死亡时间(LT9s)分别为181.970、26.978、18.843、14.718和0.500 h:在36~46℃逐渐升温过程中,亚洲柑橘木虱的活动逐渐增强;高温(45℃)条件下暗处理的LT50和LT9s分别为6.353和8.913 h,均小于正常光照处理的10.593和14.718 h,而36与45℃循环变温的LT50和LT95分别为13.740和18.967 h,均大于恒温处理的10.593和14.718 h.[结论]高温导致木虱种群生存时间缩减是亚洲柑橘木虱在高温季节出现种群消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柑橘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昆虫。2015—2018年连续4年对失管或半失管果园柑橘木虱发生动态监测,2016—2018年开展防治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板+性诱剂'诱捕效果最好,9%阿维·唑虫酰胺SC2500倍液等5种药剂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在木虱发生高峰期采取统防统治等防控措施后,2016—2018年管理果园共诱集到柑橘木虱18头,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雌雄成虫交配前期和雌虫产卵前期的时长及成虫交配、产卵和羽化的昼夜节律,为探索更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柑橘木虱防控措施和性诱防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活体九里香幼苗和成株为试验材料,以自制塑料杯及养虫笼为试验载具,在室内控制环境条件及室外自然状态下对柑橘木虱成虫的繁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柑橘木虱成虫繁殖行为前期及繁殖行为昼夜节律数据.[结果]柑橘木虱雌雄成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10.64±2.25和9.84±1.79 d;雌虫的产卵前期为12.58±2.90 d.成虫交配、产卵和羽化活动主要在2:00—21:00进行,其活动高峰期分别为9:00—10:00、11:00—12:00和9:00—10:00.[结论]柑橘木虱雌雄成虫交配、雌虫产卵和若虫羽化集中在白昼进行,雌雄成虫交配前期和成虫羽化日节律存在两性差异现象.可根据柑橘木虱成虫繁殖行为日节律的特点对其进行防治及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127-128
介绍潮汕地区网室饲养观察柑橘木虱周年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柑橘木虱1年发生4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蕉柑春梢期(3—4月)和秋梢期(7—8月)。  相似文献   

15.
<正>一、柑橘木虱的危害和发生特点柑橘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是柑橘树重要的嫩梢期害虫之一。以成虫、若虫在桔橘树嫩芽、幼叶上吸食,引起嫩梢干枯、萎缩,新叶扭曲畸形。柑橘木虱若虫在取食嫩叶、嫩芽时,从腹末肛门排出含糖分的白色分泌物,洒布枝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滴灌施药防治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的可行性,为田间控制柑橘黄龙病传播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通过室内模拟滴灌施用噻虫胺,测定了噻虫胺在土壤中的分布以及柑橘叶片中含量,研究了滴灌施药对柑橘木虱防治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检测分析了柑橘叶片中噻虫胺含量。【结果】在室内条件下,一次滴灌施药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可长达4个月;噻虫胺在土壤中以滴头为起始点在土壤中呈半圆形迁移分布,当柑橘叶片中噻虫胺质量分数大于0.64 mg·kg–1时,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80%。田间试验表明,在药后7~63 d柑橘上部叶片中噻虫胺的质量分数大于0.64 mg·kg–1。【结论】滴灌施用噻虫胺能有效防治柑橘木虱,是田间控制柑橘黄龙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柑橘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有害昆虫。2016年江西省信丰县开展了采用载人直升机进行防治柑橘木虱的工作,结果表明,利用载人直升机进行柑橘木虱统防统治效果较好。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防控,降低了虫口密度,对黄龙病的预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0年对传播媒介柑橘木虱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系统监测和柑橘黄龙病疫情普查,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季节性消长规律主要呈三峰型曲线变化,其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年度之间和果园之间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峰值峰次差异却较大,主要受初见期、基数和气温等三要素影响所致,并建立柑橘木虱时序成若虫数量与其气温关系模型:D=0.018T+17.365(n=36,r=0.356 3*)。针对柑橘木虱传播柑橘黄龙病的特征特性,摸索集成了"一挖两治"防控策略和"三防五关"防控技术,经过3年多的全面应用,将柑橘黄龙病发病面积持续控制在5%以内,2008-2010年将株发病率分别控制在0.07%,0.06%,0.04%,基本得到了持续控制效果,保障了全市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平乐县柑橘木虱的发生情况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印平  邹丽霞 《农技服务》2009,26(8):84-84,95
阐述了柑橘木虱的生活习性及为害方式,并根据对广西平乐县柑橘种植园区木虱的为害调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柑橘木虱(Diapnorina citri kawayama)是柑橘主要虫害之一,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媒介昆虫。1980年以来,广西柳州柑橘木虱由南部区域逐渐迁移北部区域,诱发柑橘黄龙病和煤烟病危害。为寻求治理对策,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现将该虫在当地的发生特点和绿色防控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