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松毛虫以幼虫在树下越冬,翌春上树继续为害。根据这一生物学特性,用毒环法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一)“毒笔”毒环:“毒笔”是由石膏、滑石粉做载体,配以速灭杀丁等菊酯类农药,加入适量防雨剂和水,调制加工成笔状制剂。在秋季幼虫下树前或春季幼虫上树前5天,于树干胸高处刮去老皮30—40厘米宽,用“毒笔”在上面划两道闭合环,即可触杀上、下树的幼虫。  相似文献   

2.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越冬的马尾松毛虫幼虫上树取食期(4月),喷施含孢量110亿/克,活孢率82.9%,施菌量为37.5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感染白僵菌的马尾松毛虫,每平方米11.3头,蛹期死亡率42.0%,第二年蛹期死亡率26.1%。在马尾松毛虫下树越冬期(11月),喷施含孢量48亿/克,活孢率76%,施菌量为30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越冬期间,马尾松毛虫死亡率32.2%;第二年白僵菌致死率63.3%;第三年白僵菌致死率13.3%。  相似文献   

3.
利用部分食叶害虫具下树越冬习性,于其秋季下树或春季上树时,在树干上绑菊酯类农药毒绳阻杀上、下树幼虫效果好,成本低,适于远山、高山及水源困难地区推广。三年来锦州地区推广1.51万公顷,防治松毛虫、天幕毛虫、柳毒蛾及榆紫叶甲等,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松毛虫系枯叶蛾科松毛虫属,我国共有28种,是世界上松毛虫种类最多的国家。松毛虫的为害被喻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毒绳防治松毛虫是利用松毛虫幼虫下树越冬习性,在树干上设置药物屏障毒杀越冬幼虫。具有对其它有益生物伤害小,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不受环境限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摘选     
根据松毛虫下树越冬来年上树取食的习性,将牛皮纸带(宽1.5—2.0厘米,长视树干粗细而异)1000—1500条捆成一束,浸于20%速灭杀丁乳油和柴油混合液中1分钟,混合比例1:15或1:30,亩用量分别为1—2、28—30毫升。取出挤去液滴装入塑料袋内扎口备用。选容易操作处或最低活枝下面,用纸带缚绕树干一周,接头处用大头针钉牢,防治效果98.29%以上。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研究,松毛虫在生活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弱点: 一、幼虫下树越冬是松毛虫最大的薄弱环节,也是防治松毛虫的关键时期。在每年10月上旬至下旬,林内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幼虫即开始下树,爬到树根周围3尺范围内的石块下、石缝、杂草或树干基部较深的树  相似文献   

7.
冬季病菌或害虫一般都进入休眠状态,这时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方法如下: 1.诱杀与毒杀:对于有下树冬眠习性的害虫,可在树干上绑草把引诱害虫越冬,然后烧毁草把。对松毛虫等一些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可在其冬季下树前或春季上树前在树干上涂上毒药环或绑上毒绳毒杀。  相似文献   

8.
辉南县森防检疫站应用速杀丁和滑石粉制成毒笔,每年四月下旬在越冬代幼虫上树前和十月上旬越冬代幼虫准备下树越冬时,用毒笔在树干下部画两道毒环。两环间相距10—15cm为宽。该站在500亩落叶松人工林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防治效果达到86.8%。每只毒  相似文献   

9.
目前,防治松毛虫多采用喷雾、喷粉等作业方式,对高山远山、缺乏水源、树木高大的林分,还缺少有效的防治途径。毒绳的研制,是根据我国北方松毛虫春季上树取食、秋末下树越冬的习性,研究的一种阻隔毒杀松毛虫的方法。经多年的试验证明,残效期较长,抗雨性能良好,特别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原理,对秦皇岛市松毛虫越冬虫上,下树始期、始盛期与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关联度较大的因子,建立了松毛虫上、下树时期的预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原理。对秦皇岛市松毛虫越冬幼虫上、下树始期、始盛期与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关联度较大的气象因子,建立了松毛虫上、下树时期的GM(I.N)预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2.
1 目的意义松毛虫是松林的主要害虫,多年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在化学药剂防治中,多采用喷雾、喷粉等方式施药,不仅造成了药剂的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杀伤了天敌,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为了克服这些弊病,根据我国北方松毛虫幼虫下树越冬的习性,选用高效低毒、击倒力强的菊酯类药剂,研制了毒笔。经过1982年春、秋两季对上、下树  相似文献   

13.
根据积累8a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建立赤松毛虫下、下树进度预测数学模型。当发现该虫上、下树始见期时,可根据这些模型预测上、下树始盛(16%)、高峰(50%)和盛末(84%)日期。  相似文献   

14.
Bt乳剂是一种广谱微生物杀虫剂,属苏云金杆菌系列。用BT乳剂200ml/亩,防治越冬2~3龄马尾松毛虫,15天平均药效为78.39%。防治第一代3~4龄马尾松毛虫,7天平均药效为71.04%。BT乳剂有抑制下代马尾松毛虫繁殖量的作用,对寄生无效影响较少,经济成本低于白僵菌、赤眼蜂等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省邵阳市所辖5县,对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树高是影响越冬松毛虫分布的主要因素,在高大松树上(树高>7m),97.04%的越冬幼虫分布在树干上:而在矮小松树上(树高<7m),只有72.14%的越冬幼虫分布在树干上。越冬松毛虫在树干上的垂直分布,符合威布尔分布,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进行越冬松毛虫虫情估计。  相似文献   

16.
巧治树木病虫十法一、束草诱杀在树干上适当位置束上稻草一把,可把害虫引诱到稻草内越冬,然后烧毁稻草把害虫消灭。此法适用于有下树越冬习性的松毛虫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二、毒签熏杀把竹签蘸上磷化锌胶糊(磷化锌1份、桃胶2份、水适量配成),阴干后再蘸上草酸胶糊...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 ,赤峰地区油松毛虫在树干垂直方向自下而上虫口分布百分率呈递减趋势 ,树干不同部位越冬松毛虫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山坡不同坡向之间 ,山坡与平地之间树干上越冬松毛虫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 ,树干上越冬的松毛虫仅占越冬总虫口的 3.7% ,且保持了 98%的高死亡率 ,不足以对冬季防治松毛虫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石块防治油松毛虫保护松毛虫脊茧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了解当地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和松毛虫脊茧蜂Rogas dendroliml(Matsumu-ra)习性和行为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种简单而易行的油松毛虫防治方法和保护天敌松毛虫脊茧蜂的有力措施,即冬季在油松毛虫下树越冬前利用林地内的石块,采取在树干基部摆放石块的方法,集中引诱73.7%的油松毛虫及被松毛虫脊茧蜂寄生的油松毛虫到石 块下越冬,然后采取人工、化学方法,杀灭油松毛虫。  相似文献   

19.
赤峰地区油松毛虫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 iu在树干垂直方向上虫口分布百分率呈递减趋势 ,树干不同部位越冬松毛虫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山坡不同坡向之间 ,山坡与平地之间树干上越冬松毛虫死亡率也无显著差异 ,树干上越冬的松毛虫仅占越冬总虫口的 3.7% ,且保持了 98%的高死亡率 ,不足以对冬季防治松毛虫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应用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赤松毛虫林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松毛虫严重危害油松、赤松、落叶松的正常生长,为了选择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林间开展赤松毛虫的防效试验。通过抽样调查卵期赤眼蜂寄生率、2龄幼虫病毒感染率、幼虫下树前死亡率和越冬后幼虫死亡率,对直接喷洒传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利用赤眼蜂为媒介传递该病毒的防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赤松毛虫卵期赤眼蜂寄生率比对照提高25%左右。直接喷洒CPV病毒的防效要优于利用赤眼蜂携带CPV病毒进行防治的效果,2龄幼虫病毒感染率、幼虫下树前死亡率和越冬后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20%、4.1%和4.0%,二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