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谭垦  Liu  T.P 《蜜蜂杂志》1992,(2):25-26
根据英国罗斯曼思特实验站B.V.Ball博士报导,现知蜜蜂身上的病毒有18种,它们当中大多数病毒晶体的等角距为30nm。由于它们的体状相似,鉴别起来就很困难。结果,它们当中有些最常见的病毒最近才被研究发现。蜜蜂孢子虫同三种蜜蜂病毒(即黑王白病毒、蜜蜂病毒у和蜜蜂丝状病毒)有密切联系。现在对病毒感染的蜜蜂还没有直接的治愈方法,但是通过控制蜜蜂孢子虫可间接抑制上述三种病毒对蜜蜂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李继莲 《中国蜂业》2006,57(1):48-48
以前研究蜜蜂病毒的人只有少数几位,这可能是由于鉴定这些病原体较为困难,病原体引起疾病的症状不明显或重要性不大。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改变,随着狄氏瓦螨(Varroa destructor)在世界各地的发生和传播,给养蜂业造成巨大危害。研究人员发现造成蜂群毁灭性的危害不是直接由蜂螨引起,而是蜂螨携带的蜜蜂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3.
由病毒引起的蜜蜂疾病叫做蜜蜂病毒病。蜜蜂病毒病对蜜蜂危害很大,例如囊状幼虫病造成我国中蜂大量死亡,因此,研究蜜蜂病毒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毒是一类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它必须在一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绝大多数病毒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分辨。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毫微米(μm),大的病毒可达450μm,而最小的病毒仅有7—12μm。用负性染色技术和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病毒的形态结构。成熟病毒颗粒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着单分子核酸构成,某些病毒外边还有蛋白质膜套组成的包膜。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或是DNA,或是RNA,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病毒寄生的寄主不同可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蜜蜂病毒属于昆虫病毒一类。  相似文献   

4.
冯峰 《蜜蜂杂志》1999,(8):18-19
蜜蜂疾病是养蜂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不仅是由于病原生物直接侵害蜜蜂机体,造成蜜蜂死亡,导致蜂群群势下降,影响蜂产品的产量;同时降低蜜蜂为农作物和经济林木授粉增产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防治蜜蜂疾病用药不当,造成药物污染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外贸出口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蜜蜂疾病与蜂药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意见。1蜜蜂疾病的主要种类在我国发生较普遍的蜜蜂疾病有以下几种:1.1蜜蜂寄生螨包括体外寄生螨、大蜂螨和小蜂螨,这2种蜂螨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不作介绍。另一种是体内寄生螨,又称…  相似文献   

5.
蜜蜂病毒病(二)[加拿大]斯科特—杜普雷,C.等急性蜜蜂麻痹病毒急性蜜蜂麻痹病毒(AcuteBeeParalysisVirus;ABPV)于1963年首次被发现。尽管其性质与CPV十分相似,但它们是两种极其不同的病毒。ABPV的毒力较强,作为一种隐性...  相似文献   

6.
蜜蜂丝状病毒(Apis mellifera filamentous virus, AmFV)是20世纪70年代首次在美国发现的一种DNA病毒,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途径在蜂群中扩散。急性感染的蜜蜂,血淋巴变为乳白色,失去飞翔能力,严重的可致蜜蜂死亡。由于该病毒多以隐性感染的方式存在,养蜂生产中不易被察觉,严重影响了蜜蜂的健康和蜂群的发展。本文对蜜蜂丝状病毒的病原特征、宿主范围、地域分布、发病特征、传播途径、诊断方法以及防控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预防蜜蜂丝状病毒的发生以及实现该病害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促进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般病毒感染到目前为止,只描述过早先从蜜蜂分离出来的16种病毒。只有其中少数几种病毒对养蜂真正有问题,而大多数病毒对蜂群都不是致命的,这更给检测工作造成困难。囊状幼虫病病毒(SBV)和慢性麻痹病病毒(CPV)对西方蜜蜂为害最大。但囊状幼虫病对意蜂不是一种流行病。一般的蜂场,蜂群很少出现带典型外部症状的囊状幼虫病。1963年贝利通过感染试验证实,要在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四川省东方蜜蜂主要病毒病:蜜蜂黑王台病毒(BQCV)、畸翅病毒(DWV)、囊状幼虫病毒(SBV)、克什米尔蜜蜂病毒(KBV)、急性蜜蜂麻痹病毒(ABPV)和慢性蜜蜂麻痹病毒(CBPV)的感染状况。采用RT-PCR方法对来自四川省9个地区共270份东方蜜蜂样品进行快速病原学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东方蜜蜂群中有5种病毒的感染;其中,BQCV总阳性率为17.8%,KBV总阳性率为3.0%,SBV总阳性率为1.1%,ABPV总阳性率为1.9%,CBPV总阳性率为2.2%。在被调查的9个地区中,有7个地区蜂群存在至少1种以上病毒病感染的现状,表明四川省东方蜜蜂群疾病感染状况较为严重,其对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危险需要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作为危害蜜蜂幼虫和成蜂的病原体,被记载的病毒不下15个种类,其中大多是核糖核酸病毒。蜂群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危害,可因若干因素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感染的病毒种类、蜂群的群势、气候条件、季节和饲料的情况,等等。但在亚太地  相似文献   

10.
旨在了解我国东方蜜蜂及西方蜜蜂中病毒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发生差异,并分析不同地区、不同饲养环境对蜜蜂感染病毒的影响。2012—2013年从8省市采集东方蜜蜂50群和西方蜜蜂108群,利用RT-PCR技术检测残翅病毒(DWV)、黑色王台病毒(BQCV)、囊状幼虫病毒(SBV)、克什米尔蜜蜂病毒(KBV)、慢性麻痹病病毒(CBPV)、急性麻痹病病毒(ABPV)以及以色列急性麻痹病病毒(IAPV)等7种病毒在蜂群中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东、西方蜜蜂均被KBV之外的6种病毒感染,其中BQCV最为流行,其次为DWV。SBV对西方蜜蜂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东方蜜蜂(P0.01),CBPV、ABPV以及IAPV对两蜂种的感染率均较低,无明显差异。在东方蜜蜂的4个取样省份中,IAPV只在辽宁和海南发现,CBPV只在福建和辽宁发现,而ABPV只在广东检测到。在西方蜜蜂的7个取样省市中,DWV、BQCV及SBV均有分布,但SBV在福建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地点(P0.01),在新疆、北京和辽宁检测到5种病毒,在山西、山东、海南和福建则检出4种病毒。3种类型的蜜蜂饲养区中,在西方蜜蜂饲养区检测到6种病毒,东、西方蜜蜂混养区检测到5种病毒,而在东方蜜蜂饲养区只检出3种病毒。两种蜜蜂同时感染多种病毒较为普遍,多数样品被DWV、BQCV两种病毒或DWV、BQCV及SBV三种病毒共同感染。以上结果表明,中国东、西方蜜蜂中流行的病毒以BQCV与DWV为主,感染的6种病毒在不同采样地及不同类型饲养区的分布及感染水平不同,但普遍存在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刘楠楠 《中国蜂业》2009,60(10):49-50
由黑色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简称BQCV)引起的一种蜜蜂蜂王幼虫病害,大多感染西方蜜蜂,弱群易受侵染。研究证明,健康的蜂群有可能隐藏病毒。例如,2004年研究人员在1只工蜂体上发现4种病毒,93%蜂王被检测到存在2~5个病毒潜在感染。  相似文献   

12.
蜜蜂慢性麻痹病是由蜜蜂慢性麻痹病毒引起的对蜂群造成毁灭性破坏的病毒病,该病的发生与蜂群的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明确蜜蜂慢性麻痹病的感染情况,有利于该病的预防。研究采用实地考察和高效灵敏的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市意大利蜜蜂蜂场的蜜蜂慢性麻痹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蜜蜂慢性麻痹病毒感染率为7.5%。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山东省蜜蜂慢性麻痹病的防控以及养蜂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蜜蜂麻痹病     
蜜蜂麻痹病蜜蜂的麻痹病是由两种不同病毒引起的急性蜜蜂麻痹病和任性蜜蜂麻痹病。其中急性蜜蜂麻痹病的病毒已经从感染蜂群的大蜂螨体和感染大蜂螨的欧洲蜜蜂体内分离出来。一般来说,患急性蜜蜂麻痹病的蜜蜂多不表现明显的麻痹症状,貌似正常蜜蜂。而患慢性蜜蜂麻痹病的...  相似文献   

14.
董秉义 《蜜蜂杂志》1997,(10):22-23
蜜蜂螺原体病的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董秉义1.蜜蜂螺原体的发现与蜜蜂螺原体病蜜蜂螺原体是在研究植物类菌原体病害过程中发现的。它被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早在1898年从牛胸膜肺炎病组织中分离出来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的微生物,它无一定形态,无细...  相似文献   

15.
<正>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在世界各地大范围的蜂群损失现象已引起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其健康状况与东方蜜蜂(Apis cerana)相比明显较劣。东方蜜蜂群内可检测到的病原体和寄生虫相对较少,即它们对于生物威胁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即便是面对异种入侵的新病原(如蜜蜂残翅病毒)。群体抵抗病原能力的不同被认为是造成这一蜂群健康状况差异的主因,卫生  相似文献   

16.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蜜蜂病毒病(一)[加拿大]斯科特──杜普雷,C.等迄止目前已鉴定出20种蜜蜂病毒。在美国和加拿大约有12种病毒侵染蜜蜂。病毒的鉴定是昂贵的,大多数养蜂者只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症状进行诊断。以下对已知存在于北美大陆的较重要的蜜蜂病毒引起的症状、传播方式和现...  相似文献   

18.
李继光 《蜜蜂杂志》2003,(10):38-39
蜜蜂常常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危害后 ,易诱发多种疾病 ,有的蜂友在蜜蜂遭受病害后 ,由于只注重防疫治疗 ,而忽视蜜蜂病后消毒 ,结果易使蜜蜂病愈后又交叉或重复感染发病。因此 ,在养蜂生产中 ,不仅要对蜂场进行定期消毒 ,蜜蜂感染疾病后 ,切莫忽视消毒工作。1 .蜜蜂蛹病的消毒措施 蜜蜂蛹病是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该病主要是由蜜蜂蛹病病毒所感染诱发 ,死亡的蜂蛹多呈干枯状 ,也有的呈湿润状 ,病毒在大幼虫阶段侵入 ,发病幼虫失去自然光泽和正常饱满度 ,体色呈灰白色 ,并逐渐变为浅褐色至深渴色。死亡的蜂蛹呈暗褐色或黑…  相似文献   

19.
辽宁地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RT-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地区蜜蜂发病原因浅析吉林省养蜂所(132108)纪立清吴常茵蜜蜂美洲幼虫病、爬蜂病、白垩病是近几年长白山区对蜂群危害最严重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发病率高、患病后很难根治,严重影响了蜂群的繁殖和生产。针对这三种疾病的发生,1992年以来,我们走访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