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脾脏是一个网状内皮系统的器官,有极丰富的血液循环.胚胎时期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造血器官,通过血窦发挥血库作用,脾内有无数固定和游离的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破坏衰老的红细胞等作用.脾脏是产生抗体的地方,还可以调节骨髓造血功能.临床上犬脾肿大的疾病较为常见,因病理变化不同,其致病性也有很大差异,脾功能亢进所致的充血性脾肿大,脾质较脆,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即可发生脾破裂,造成急性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在犬病防治方面,根据脾肿大的指征,采取有效措施,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兽医临床上的巨脾症见于血孢子虫病、炭疽、马传贫、马血斑病、犬利什曼原虫病等。猪脾肿大多见于猪丹毒、沙门氏菌病,但猪巨脾症少见,发生感染性与药物性的二源性巨脾症则未见专门报道。笔者于2007年元月见到5例,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兽医临床上的巨脾症见于血孢子虫病、炭疽、马传贫、马血斑病、犬利什曼原虫病等。猪脾肿大多见于猪丹毒、沙门氏菌病,但猪巨脾症少见,发生感染性与药物性的二源性巨脾症则未见专门报道。笔者于2007年元月见到5例,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子宫积脓是指发情间期内脓性物在母犬子宫腔内蓄积。子宫积脓是子宫腔和子宫内膜的疾病,最终会导致子宫内壁的完全增厚,并会引起动物的全身症状。根据阴道是否有分泌物,子宫积脓可分为"开放型"和"闭锁型"。开放型子宫积脓,脓汁连续不断地从阴道流出,但分泌物的量多少不定。近几年子宫积脓的病例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大黄古称"将军",或称"锦纹大黄",其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为攻积导滞,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源于此,本人在小尾寒羊温热病诊疗工作中,尤其热衷于对其诸多功效的临床实践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就辨证应用情况介绍如下。1应用病症1.1治热积治疗小尾寒羊热结便秘,如三承气汤依据"痞、满、燥、实"四症,通过配伍构成泻下峻剂、轻剂及缓剂,其药物组成中均包含大黄  相似文献   

6.
鸡大肝大脾病是肉用种鸡常发生的一种病毒病,以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本文结合多年兽医临床经验,从本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方面进行的介绍,希望能对本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7.
孙溥泉  孙健慧 《养猪》2011,(6):66-66
猪脾为猪科动物猪的脾脏,别名联贴(《纲目》)、草鞋底(《随意居饮食谱》)。猪脾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本草图经》)。宋徽宗时官方编篡的《圣济总录》记载:猪脾“治脾胃气弱”。明代医家刘天和编写的《保寿堂经验方》认为猪脾“治脾积痞块”。  相似文献   

8.
所谓巢外挂脾,是指蜂箱内蜂巢外侧,<即隔板外边>挂一张蜜脾。巢外挂脾,我在春繁期间已应用4年之久(1987~1990年)。但在养蜂同行间,颇有争议。积4年之实践,我认为巢外挂脾对早春蜂群的繁殖,大有好处。现浅淡如下,以供蜂友们探讨。1.有利于扩大产卵圈。早春气温低,幼蜂出房少,越冬老蜂死亡多。此时,巢内不宜加脾。有时还得相应减脾。这样,造成了巢内巢房既要育儿、又要贮蜜。巢外挂  相似文献   

9.
猫的肾上腺皮质癌转移至脾在兽医临床非常罕见。在本报告中,描述了1例10岁田园猫,其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频繁呕吐,消瘦,有慢性肾上腺功能损伤病史,影像学检查脾肿大。对患猫进行脾摘除手术,并对摘除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分析。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脂质样空泡,细胞体积大,有丝分裂象多见,且肿瘤细胞已发生血管侵袭,细胞核浓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ynaptophysin、S-100和GATA4阳性表达。根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最后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癌的脾转移。首次报道了猫肾上腺皮质癌脾转移临床病例及病理学诊断,对于临床相关疾病诊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株番鸭源新型鸭呼肠孤病毒(QY株)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清远地区临床病变为发病鸭软脚,肝、脾肿大,有点/块状出血、坏死,其他各脏器不同程度出血的病死雏番鸭肝、脾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形态观察、核酸图谱鉴定、RT-PCR扩增、基因序列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为一株不同于以往番鸭呼肠孤病毒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并命名为DRV-QY株.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山东某种鸡场父母代种鸡出现产蛋下降、死亡率上升以及剖检所见肝脾肿大的原因,对发病鸡进行了PCR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PCR结果显示:被检10只鸡中8只为禽戊型肝炎病毒(HEV)阳性、5只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阳性,HEV与ALV-J双阳性有4只。HEV与ALV-J共感染鸡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细胞坏死和汇管区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同时部分肝内汇管区周围及肾脏间质可见髓细胞样瘤细胞,脑神经元坏死,肠绒毛脱落、坏死。检测结果提示本次蛋鸡大肝大脾病为HEV与ALV-J共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2.
痛泻要方为刘草窗所拟,是调理肝脾的方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久病畜体虚弱,如治疗不当,则积虚成损,故在治疗过程中,必需时时注意脾胃。一、痛泻要方的适应症与加减痛泻要方是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4味药组成,因治腹痛腹泻故名。本方具有柔肝补脾、缓急止痛、调气和中等作用,适用于脾弱肝旺、肝脾不和、脾湿不运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1 蛋传递性细菌性胚胎病 种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菌在蛋黄内大量存在和繁殖.胚胎早期蛋黄即发生变性和凝结,胚胎发育明显受阻.胚胎在孵化后期常出现大量死亡,死胚的肝、脾肿大,其心、肺、肝、脾等器官有许多细小的点状坏死病灶,尤其是肺背面的灰白色结节病变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卵黄囊、胚体和蛋黄膜上常有尿酸盐沉积,输尿管、肾、直肠和泄殖腔则更为多见.雏鸡肝脏有砖红色条纹状出血.  相似文献   

14.
正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是蜜蜂重要的害虫,其幼虫寄生于蜂巢内,喜上脾吞食蜂巢,善钻蛀隧,损坏蜂巢,又被称为"巢虫"[1]。大蜡螟危害严重时,中蜂群内会产生大量"白头蛹",导致子脾不能正常羽化[2],当无法得到控制时便会弃巢飞逃,其幼虫会破坏蜂群内所有空巢脾。而大蜡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以来,在澳大利亚的种用商品肉鸡中,发生了一种肝脾肥大病(Big Liver and Spleen Disease,简称BLS),其特征是肝、脾肿大、产蛋突然下降、死亡率增加,并且具有传染性.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分离到病原,但  相似文献   

16.
《蜜蜂杂志》2021,41(7)
正蜂群内插脾加础有4个原则:一是蜂群子脾不多不加脾,二是天气恶劣不加脾,三是蜜源不足不加脾,四是"分蜂热"期间不加脾。那么,如果不遵循这些原则,毫无节制的插脾加础会给蜂群带来什么后果呢?1插础要看条件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工蜂不造脾、咬脾。特别是中蜂,有的时候可以把巢础咬得惨不忍睹,箱底铺上一层碎末。我们有时还会责怪到巢础身上,误以为是巢础质量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犬传染性肝炎(ICH)是由犬Ⅰ型腺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型传染病,临床上以"马鞍型"高热、严重血凝不良、肝脏受损、黄疸、角膜浑浊等为主要特征,病理剖检以肝小叶中心坏死、肝脾肿大、胆囊壁水肿、肝实质细胞和上皮细胞出现核内包涵体为显著特征。该病是目前对犬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治疗效果良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8.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SPF鸡感染REV后出现生长迟缓,法氏囊、胸腺萎缩,脾肿大的症状。感染鸡出现法氏囊滤泡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胸腺出血,胸腺小体增多;脾小结明显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等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病毒在感染鸡法氏囊、胸腺和脾内均有分布,且持续存在。SPF鸡感染REV后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AIV灭活疫苗和NDV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下降。本研究为阐明REV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五脉、五季是中兽医五行学说中五行归类的主要内容,但其中的土行有"脾脉代"、"脾脉濡"、"脾脉缓"及"脾主长夏"、"脾不主时"等说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认为"脾脉代"、"脾不主时"最能反映动物生理征象,建议今后采用。  相似文献   

20.
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对5头患有附红细胞体病的仔猪进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病理解剖学主要变化是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全身皮肤及粘膜、脂肪和脏器黄染,肝、脾肿大;病理组织学主要变化是肝、脾、肾等器官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和广泛的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