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柿绵蚧又称柿绒粉蚧、柿毡蚧、柿绒蚧。近年在陕西省延安市的柿树上大发生。据调查 ,一般柿园虫果率 2 0 %~ 30 % ,重者可达 70 %~ 80 % ,严重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柿绵蚧以雌成虫及若虫为害柿树的嫩枝、幼叶和果实。雌成虫及若虫最喜欢群集在果实下面及柿蒂与果实相接的缝隙处为害。被害处初呈黄绿色小点 ,逐渐扩大成黑斑 ,使果实提前软化脱落 ,降低产量和品质。1 发生规律 柿绵蚧在延安一年发生 3代。以第三代的二龄若虫分散固着在 2~ 3年生枝条皮层裂缝、粗皮下及干柿蒂上的介壳中越冬。翌年 4月中下旬柿树发芽抽梢时开始出蛰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省,柿绵以主要在闽中、闽西、闽北等地为害较严重。在福建古田县1年发生5代。以若虫在二三年生枝皮层裂缝、老皮下及柿蒂越冬。4月上旬越冬若虫爬到嫩芽悄、叶柄、叶背等处吸食汁液,以后在柿蒂和果面固着为害,5月上旬成虫交配产卵。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旬、10月上旬为各代著虫孵化盛期,10月中、下旬若虫开始越冬。第1、2代主要为害嫩消和叶片,第3、4代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全年以7~8月份(即第2、3代)为害最严重。被害树,第2、3次消极不整齐、极弱.甚至不抽发第2次消,叶片受害早落.果实受害提前软化脱落,枝…  相似文献   

3.
桑白蚧又名桑盾蚧、黄点介壳虫。为害多种果树和林木,以成虫及若虫寄生树枝,以口针刺入皮层吸食汁液。据调查,在西安市灞桥区猕猴桃园,受害轻的果园有虫株率在20%-30%,受害重的有虫株率达70%-80%。受害轻的树植株长势减弱,发芽率降低,受害重的整株枯死。1发生规律在陕西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寄生在树枝上越冬。早春树液流动后开始取食,虫体迅速膨大,介壳逐渐鼓起。越冬雌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产卵,4月底第1代若虫孵化。初孵若虫比较活跃,在树枝上快速爬行,经过几小时后开始固定下来,不再移动。雌若虫第1…  相似文献   

4.
绿盲蝽已成为我区苹果、桃树的主要害虫。叶片、幼果均可受害,严重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品质量。在我区主要为害苹果、桃、梨、山植等。以成虫、若虫口器刺吸为害。刺吸过程中分泌毒汁,吸收营养汁液。主要为害果树生长点和果实。一头绿盲蝽一生中能为害多个新梢和果实。在多个被害梢上只能找到1头绿盲蝽。被害新梢、叶片呈网状,果实受害部位木栓化,果面凹凸不平,出现畸形果。被害桃果面凹陷、流胶。绿盲蝽一年发生4~5代。以卵在短枝、顶芽鳞片间越冬,在芽萌动时,随鳞片落到树下。4月20日左右(花期)在地面孵化,然后上树为害。5…  相似文献   

5.
柿绒蚧在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陕西、福建、广东等省分布。以若虫、雌成虫固着寄生于柿树枝条、叶片、叶柄、果实和果蒂表面,刺吸汁液,使虫体固着处的组织凹陷变黑,受害重者叶面畸形,造成落叶落果。 一年发生4代,主要以2龄若虫分散固定在柿树树干、枝条的皮层纵裂缝中,包藏在半透明的蜡壳中越冬。2月下旬末到3月上旬开始活动,离开越冬场所到被害部位固定为害。雄虫主要分布在越冬场所(树皮表面可见大量雄虫介壳),为害叶片的主要是雌虫。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虫体表面形成完整的白色绒状介壳。越冬代雌成虫于…  相似文献   

6.
1998~ 2 0 0 0年 ,笔者对莱阳市桃园主要蚧类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与观察 ,并对蚧类的防治做了初步探讨。1 主要蚧类及其生物学特性1 1 朝鲜球坚蜡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1代。以二龄若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 3月上中旬从蜡堆里的蜕皮中爬出 ,此后雌雄分化。 4月上旬雄若虫羽化并与雌成虫交配 ,5月上旬雌虫产卵 ,卵期 2周 ,平均每雌虫产卵 10 0 0粒左右。 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 6月中旬后雌雄难分 ,越冬前蜕皮一次 ,蜕皮包于二龄若虫体下 ,至 10月中旬越冬。1 2 桑盾蚧。又称桑白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2代。以第 2代受精雌虫于枝条上越冬…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94~1997年在广西全州县国营咸水林场的哈姆林甜橙园对柑桔褐圆蚧进行了连续观测和防治试验。结果如下。 1 发生规律 褐圆蚧活动型虫态出现在5月下旬至10月下旬,有4次若虫孵化高峰期。各次若虫初见期与始盛期相距6~10天,初见期到上果(叶)固定取食为10~12天。褐圆蚧以受精雌成虫和二龄若蚧在被害枝、叶上越冬。雌成蚧产卵前固定不动,卵产于母体下。产卵结束,待大部或全部幼蚧孵化后,成虫身体便干缩死亡。产卵量与虫体大小及寄生部位不同有明显关系,虫体较大或寄生于果上的雌成  相似文献   

8.
桑白蚧同翅目,盾蚧科,又称桑盾蚧、桃白蚧,是桃、梨、梅等核果类果树的重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的兜丽果林园,马甲镇的梅岭等地种植的低需冷性水蜜桃、台湾甜脆桃、美国红桃品种上普遍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对我区的桃果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当前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1发生特点桑白蚧在我区一年发生4~5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桃树枝干上越冬。翌年2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取食危害,虫体迅速膨大并产卵,卵产于雌介壳下,每头雌虫可产卵数百粒。4月上旬产卵结束。第1代若虫于3月下旬始见,初孵若蚧先在壳下停留数小时,后逐渐爬出分…  相似文献   

9.
柿长绵粉蚧 ,又名柿绵粉蚧、柿粉蚧 ,俗称柿虱子 ,是河南柿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 ,柿长绵粉蚧在全国各地发生日趋严重。笔者于 1998~ 2 0 0 0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1 分布及为害 柿长绵粉蚧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和江苏等地 ,为害柿、苹果、梨、枇杷、无花果和桑等 ,以若虫和成虫聚集在嫩枝、幼叶和果实上吸食汁液。枝叶被害后退绿而枯焦变褐 ;果实受害部位初呈黄色 ,逐渐凹陷变为黑色 ,受害重的果实最后软化脱落。受害树轻者树势衰弱 ,落叶落果 ;重者枝梢枯死 ,甚至整株死亡 ,严重影响柿树的产量和果实品质。远…  相似文献   

10.
皖北故道地区是砀山酥梨的主产区。梨小食心虫 (简称梨小 )是砀山酥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 ,梨小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为害连年加重 ,部分梨园的虫果率达 30 %以上。笔者调查分析了梨小的发生特点及发生加重原因 ,探讨了防治对策。1 发生为害特点梨小在砀山地区主要为害桃、梨、苹果和杏等 ,受害最重的是桃和梨。在桃树上为害嫩梢与果实 ,在梨树上则为害果实。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梨小为害日趋严重 ,90年代初 ,由于化学农药大量使用 ,为害有所减轻 ,90年代后期 ,梨小发生又呈上升趋势。梨小在本地区一年发生 5代 ,以第 5代老熟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11.
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 4~ 5代 ,越冬后第一代成虫发生在 5月上旬 (暖冬年份在 4月下旬 ) ,第二代成虫发生在 6月上旬。这两代幼虫主要为害桃形李果实。以后几代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以老熟幼虫在这些作物上越冬。成虫白天静息 ,夜间交尾产卵。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光性 ,一般每果实产卵 1~ 3粒 ,多者达 2 0粒左右。一般一果一虫 ,多者一果数虫。2 防治方法冬季及时处理玉米、高粱等作物残株 ,消灭越冬幼虫。果园忌种以上转株寄生作物 ,合理修剪与疏果 ,及时疏去密生枝与密生果 ,使枝间、枝果间及果间互不交接 ,减少产卵场所。…  相似文献   

12.
永泰县核果类果园面积达 1 2万hm2 ,占果树总面积的 72 %以上。近年来 ,由于根粉蚧暴发 ,我县李、青梅、桃等核果类果园大面积被毁坏。虽然在国内外根粉蚧引起为害的严重性报道甚少 ,但我县的调查表明 ,根粉蚧是核果类果园最严重的虫害之一 ,应引起重视 ,并积极加以防治。1 发生 永泰县一年发生 4代。各代若虫期分别为 :第一代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第二代 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第三代 7月中旬至 8月上旬 ,第四代 9月中下旬至 10月上旬。此虫以成、若虫为害 ,以若虫在地下根部越冬 ,到第二年气温回升适宜时 ,若虫取食成长为成虫 ,然后繁殖 ,…  相似文献   

13.
1 猕猴桃主要害虫发生规律1 1 桑白蚧。河南省伏牛山南麓西峡县猕猴桃产区发生较严重。成虫和若虫寄生枝干 ,以口针刺入皮层内吸食汁液。一年发生 2代 ,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 ,翌年 5月产卵于母壳下 ,6月孵出第 1代若虫 ,初孵若虫爬行在 2~ 3年生枝上固定下来 ,开始分泌灰白色蜡质介壳 ,第 2代卵产于 8月中下旬 ,9~ 10月出现第 2代成虫。1 2 草履蚧。西峡县部分猕猴桃园发生较重。以若虫刺吸枝叶汁液为害 ,使树势衰弱。一年发生 1代 ,以卵在土中越冬。 3月上中旬孵化若虫出土 ,1龄若虫不活跃 ,常在隐蔽处群居 ,3龄以后 ,气候温暖时…  相似文献   

14.
榴绒蚧( Eriococcus lagerostroemiae Kuwana )在攀西地区1年发生3~4代,以4代为主,有明显的世代重叠。大多以末龄若虫越冬,少数以卵越冬。树龄8~12年的石榴树被害严重,多以若虫、雌成虫群集于树干、枝条、果柄等部位为害,一般不为害叶片或果实。该虫在攀西地区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是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红点唇瓢虫对榴绒蚧种群数量的增加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冬天气温偏高 ,加上南方雨量多 ,湿度大 ,很多病虫种类无明显越冬休眠期 ,年发生世代增多 ,发生历期缩短 ,一些次要病虫变为重要病虫 ,同时诱发新的病虫。桑白蚧就是目前我国南方落叶果树中为害日益严重的害虫之一。桑白蚧又名桑盾蚧、桃介壳虫等。一般一年发生 2代 ,第 1代若虫 5月中下旬出现 ,7月第 1代成虫出现。第 2代若虫 8月出现 ,9~ 10月出现第 2代成虫。而现在桑白蚧在南方一年发生 3~ 5代。在福建 ,4~ 5月第 1代 ,6月第 2代 ,7~ 8月第 3代 ,9月第 4代。若冬天气温偏高 ,还可能发生第 5代。防治方法 :以若虫分散转移期药…  相似文献   

16.
1越各场所在枝稍顶芽及其附近越冬的害虫。以卵粒越冬的有疣蚜;以幼虫越冬的有顶梢卷叶蛾、白卷叶蛾。 在1~2年生小枝上越冬的害虫。以卵粒(块)越冬的有苹果红蜘蛛、黄蚜、蚱蝉和天幕毛虫;以幼虫或老熟幼虫越冬的有枯叶蛾、梨圆蚧、球坚蚧、黑星蚧、梨潜皮蛾、茶翅蝽、苹枝天牛、黄刺蛾、大蓑蛾;以蛹越冬的有苹果剑纹蛾;以成虫越冬的有桃介壳虫。 在枝干及老翘皮隙内越冬的害虫。以卵粒(块)越冬的有苜蓿红蜘蛛、大青叶蝉、黄斑叶蝉、苹果根绵蚜、康氏粉蚧、柿毛虫、褐纹毒蛾;以幼虫或老熟幼虫越冬的有桃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17.
白蜡蚧又名日本龟蜡蚧(C.japonicus Greem),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或老熟若虫越冬.此虫在江西南昌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产卵孵化若虫.近几年来,我所白蜡蚧发生危害较重,为寻找有效防治白蜡蚧的方法,在室内做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茶翅蝽 (HalyomorphapicusFabricius)又名臭木椿象。原是梨树的次要害虫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为害程度逐年加重 ,近年已上升为梨树的主要害虫。据调查 ,菏泽地区梨园受害果率一般 10 %~2 5 % ,高的达 35 %以上 ,严重影响梨园经济效益。1 为害 茶翅蝽在山东菏泽地区 9县 (市 )梨园均有分布 ,为害均较重。该虫食性较杂 ,可为害梨、苹果、桃、杏、山楂、石榴、柿等果树和榆、桑、泡桐等林木 ,还为害大豆等作物 ,但以梨园发生为重。该虫以成虫、若虫吸吮叶片、嫩梢和果实的汁液。正在生长的果实被害后 ,呈凹…  相似文献   

19.
1 虫害1 1 荔枝椿象。成虫和若虫吸食荔枝嫩梢、花穗和果实的汁液 ,被害部出现褐色斑点 ,引起落花落果。此虫在我区一年发生 1代 ,越冬成虫 3月中下旬开始在小枝分杈处或花穗上取食 ,交尾产卵 ,4月上旬卵开始孵化 ,4~ 5月若虫大量出现 ,5月上旬以前 ,大部分若虫处于 3龄以下阶段 ,抗药力下降。 4龄以上若虫抗药力增强。1 2 荔枝蛀蒂虫。幼虫蛀食荔枝花穗、果实和新梢 ,造成荔枝花穗干枯和落果。此虫 6~ 7月间为害荔枝最严重。成虫羽化、产卵等活动均在夜间 ,卵散产于幼果中下部、成熟前果实的果皮凹陷处或嫩叶的叶腋间。孵化后侵入果实…  相似文献   

20.
葡萄斑叶蝉又称葡萄二星叶蝉,近年来在甘肃清水发生日趋严重,受害率达90%~100%,成为当地葡萄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此,笔者在清水县开展了3年的调查研究。葡萄斑叶蝉以成、若虫在叶背刺吸汁液,受害叶易提早干枯脱落。主要为害葡萄、苹果和梨,还可为害桃、山楂、樱桃等果树,以及毛苕子等杂草,以葡萄受害最重。葡萄斑叶蝉一年发生3代,10月中下旬以成虫在园内外的土缝、石缝、杂草和落叶中越冬,其中在树盘内越冬虫量最多。翌年3月成虫出蛰后,先在园内苹果、杂草等寄主上活动,4月上旬葡萄展叶后,迁移到葡萄上产卵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