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冷害是北方水稻容易受自然灾害之一。介绍了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的定议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和防御能力技术。  相似文献   

2.
低温冷害是北方水稻容易受自然灾害之一。介绍了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的定议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和防御能力技术。  相似文献   

3.
浅谈水稻栽培条件与冷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水稻生产中低温冷害常易发生,平均3~5年发生一次.冷害分为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延迟型冷害主要是指水稻营养生长期(有时包括生殖生长期)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危害.障碍型冷害是指在水稻生殖生长期,遭受短时间异常的相对强低温,使花器的生理机制受到破坏,造成颖花不育,形成大量空壳.混合型冷害是指在同一年度中,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同时发生,生育时期遇低温延迟根茎叶的生长发育和分蘖、迟缓稻穗分化;孕穗、抽穗、开花期又遇低温则造成颖花不育或部分不育,延迟成熟,产生大量空秕粒.可以说低温冷害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4.
水稻由于低温所引起的生理性障碍称为冷害,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延迟型冷害水稻在营养生长期遭受低温的危害,造成生育期显著延迟而导致减产的现象叫延迟型冷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低温冷害对于水稻生产的影响程度、低温冷害的主要类型两方面的阐述,对水稻抗低温冷害栽培技术进行阐述、分析,并对水稻抗低温冷害栽培技术的大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2003年米泉市水稻低温冷害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米泉市春季遇到低温,水稻育苗、插秧推迟,先遭受到延迟型冷害,后期又遇到异常低温,导致了严重的障碍型冷害.给稻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多家单位对冷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冷害发生的原因与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预防冷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抽穗开花期的低温冷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近十几年来,由于复种的增加以及迟熟品种的推广,冷害问题越加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水稻低温冷害的机制、规律、指标及防御措施进行研究,为水稻生产上防御低温冷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稻低温冷害是寒地稻作区的重要灾害,认识和了解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诊断,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一、低温冷害的类型及其症状表现 北方水稻冷害的类型主要有3种:一是延迟型冷害;二是障碍型冷害;三是2种冷害类型在同一年份发生的混合型冷害。东北地区在过去50年中主要是延迟型冷害,对水稻生产危害较重。近年来,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防御延迟型冷害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气候的改变,特别是7~8月份常常出现阶段性低温,障碍型冷害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冷害类型,也是今后生产上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昭通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昭通粳稻区每10年就会遭受4~5年中等程度以上的“8月低温冷害”而致使粳稻减产。对1951~2001年昭通粳稻区遭受“8月低温冷害”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通过引试和培育生育期较短的优良粳稻新品种、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提早播期及移栽节令等措施,以期使昭通粳稻区水稻抽穗扬花期能有效躲避8月低温,消除冷害对水稻授粉和结实的影响,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是重要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为降低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遥感影像结合气象数据和水稻生长观测资料等,提取水稻种植面积、识别生育期,用冷害监测指标、植被指数与遥感反演数据结合构建监测模型,并进行监测精度评价,提供时...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地理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年际变化较大。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笔者从低温冷害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促进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延边地区受低温冷害影响,常导致水稻大幅减产。本文对低温冷害的概念、主要类型进行总结,针对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分析了1991—2016年延边地区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当地水稻生产中减轻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磐石市是北方寒冷稻作区,水稻栽培过程中四季分明。春季低温多雨寡照,水凉、地凉、气温低,缓苗慢,分蘖少。夏季虽然雨多、气温高,但是阶段性低温引起障碍性冷害频繁。秋季晨夜温差大的同时气温下降明显,容易贪青晚熟。因此在水稻栽培上核心技术主要围绕战低温、抗冷害为目的进行。北方稻区战低温、抗冷害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很多,其中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栽培技术就是一项很好的抗冷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地理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时常受到低温气候的侵袭。这种低温冷害气候常常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特别是在决定水稻是否丰产的秧苗期,倘若遇到低温冷害天气,将会给水稻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本文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低温冷害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吉林省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冷害空间地理分布及发生规律,总结出吉林省防御水稻低温冷害的主动性防御措施和应急性防御措施,对吉林省科学预防水稻低温冷害,指导低温冷害年安全生产,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影响,减少农民经济损失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东北地区水稻低温冷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温冷害是影响东北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本文利用东北1:400万地理信息数据和东北三省76个气象站20 a的气候资料,采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回归分析以及气候资源的小网格推算方法,提出东北水稻冷害的指标,建立冷害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并根据冷害分级指标,将东北划分为轻冷害和中度、重、极重冷害等4个冷害区,并对分区结果进行分析和建议,更好地了解东北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规律,并为东北水稻生产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稻低温冷害是低温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通化稻作区近年来时有发生,特别是2006年发生较重,有些品种甚至绝收.水稻低温冷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均有发生,其发生类型和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低温冷害是当地水稻生产一大障碍.因此,选用抗冷高产品种,采取综合防御措施,避免及减少冷害的发生是夺取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秋季低温对山区水稻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是温带、亚热带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河南水稻常因秋季低温而减产。探索冷害规律是水稻生产的重要一环。我们自2001年在淮河流域发展高产稻和90年代推广釉型杂交稻以来,对障碍型冷害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巴南区低温迹象对当地水稻生长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水稻低温冷害,是指水稻遭遇到生育最低临界以下的低温影响,从而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水稻冷害主要有延迟型、障碍型和混合型三类,巴南区主要遭遇的冷害为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导致水稻空秕率增多,造成稻粒青米较多,千粒重显著下降,不仅减产严重,且米质较差。在低温冷害的条件下,不同秧苗素质对产量影响不同。为了客观分析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巴南区通过在建立定点跟踪调查田块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了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的专题调查工作。现将主要结果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为指导今后巴南地区水稻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