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流转应选择计划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应建立和培育包括土地所有权市场、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在内的完整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必须有相应的配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有效开展农地流转市场建设。介绍了4个发达国家农地流转市场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总结分析发现,发达国家农地流转的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土地私有制、政府扶持、市场调节等。并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集中建设农村居民小区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积聚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阐述土地流转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指出目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土地产权界定不清、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流转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要加快制度创新,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要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来支持土地流转;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和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4.
杨希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86-2388
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推动河南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以流转促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土地流转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有效开展农地流转市场建设。作者介绍了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农地流转市场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农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得益于明晰的土地私有产权、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政府的扶持等。最后,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有效开展农地流转市场建设。作者介绍了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农地流转市场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农地流转的健康发展得益于明晰的土地私有产权、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政府的扶持等。最后,对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现状及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上的双轨制管理,造成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之间的割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前提。以当前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现状分析为基础,重点探讨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当前重庆市綦江区隆盛镇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和研究分析,认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农民土地流转意识薄弱、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土地产权界定模糊、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依法规范土地流转,通过培育发展新的土地经营主体、建立完善而配套的土地流转市场、创设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与管理的现实思路,以期对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持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现象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土地流转缺乏市场信息和中介服务,致使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流转带有明显的自发性、盲目性与随意性,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不能保障,成为农村不稳定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农村土地流转主体的利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设、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土地财富银行加强信贷支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辽宁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发展历程以及流转现状,主要利用沈阳、大连、铁岭、丹东4城市土地经营权流转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的差异情况。总体上,当前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并非很强烈,而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流转市场等方面的不同,各地区在流转价格、流转合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作为沿海城市的大连市和丹东市,土地流转价格水平较高,同为内陆城市的沈阳市和铁岭市比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沈阳市,其流转价格则明显高于铁岭市;流转市场建设较好的沈阳市,土地流转合同比其他城市更规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分析了成都市温江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中的困境,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弱"市场化、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简易容易引发纠纷、政府介入土地流转过程效果不理想等,并提出制定相应政策协调土地流转中农户与政府关系、全面系统建设土地市场化流转的交易市场、成立土地流转市场培训营加强对农民培训等对策,以期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大量土地零租金流转现象的影响机制值得深入探究。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3 690户土地流转数据,分析了家庭人口禀赋视角下的土地零租金流转的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人口数量对土地无偿流转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人情关系网络、经历过拆迁和住房出租的对土地的依赖性逐渐降低,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支出也促使农户无偿流转土地给转入方经营,主要归咎于土地产权安全的考虑。建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保险和担保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培育土地流转中介市场,构建土地流转定价机制;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愿有偿退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主要问题与政府作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岑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08-14310
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必然性,土地流转是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契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律法规不明确,农村土地流转缺乏相关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无法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农民群众和地方政府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土地流转政策执行难;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成熟。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府作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转变地方官员的思想和作风,引导农民形成科学的土地流转观;大力推进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土地都是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产生了比较尖锐的矛盾。针对这个矛盾提出了土地流转的措施。土地流转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遵循市场规律,利用市场竞争手段来解决问题。文章以城镇化建设为背景,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问题加以研究和分析,如:流转市场不够成熟和健全,流转程序尚未实现规范化,土地产权主体不够明确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土地流转规范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踺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贯彻落实好上述关于。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精神,就要弄清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只有明白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含义。才能知道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贯彻落实好上述关于"建立腱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精神,就要弄清什么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只有明白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含义,才能知道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流转市场.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温岭市和天台县、山东省莒南县145份土地流转实地调研问卷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农户土地经营与流转现状、农户对于土地流转政策认知情况、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地承包户户主的年龄普遍偏大,平均达52.6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农户平均拥有耕地面积1 800 m~2,耕地利用的细碎化现象比较严重,农地的家庭小规模经营模式仍然是主流;浙江省天台县的土地流转最活跃,温岭市其次,山东省莒南县较差;多数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不熟悉或了解不多,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为农户之间的自主流转,通过中介机构或流转市场的比例很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需要加快;多数农户表现出不愿意流转土地的态度,更不愿意放弃土地经营权。  相似文献   

18.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户决策行为分析与政策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已成为"三农"政策的热点问题.根据成本收益理论和Logistic模型有关原理,针对影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决策行为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及具体分析,从市场建设、政府服务和外部环境建设等3个方面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出路.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了关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一科学命题。这个命题包含有五个重要内容:一是我国土地流转的本质与特点;二是土地流转的客体,它规定了流转土地的范围与界限,什么样的土地可以流转,什么样的土地不可以流转;三是流转土地的主体,它规定了参与土地流转入的权利;四是土地流转的形式,它规定了土地流转的交易方式;五是土地流转市场的管理。从理论上真正弄清这些内容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把握中央提出的“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精神实质,在实际工作中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效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土地流转制度逐步推进,土地流转规模逐渐扩大,土地流转市场逐渐完善,全面研究土地流转后效应对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却忽视了对土地流转后效应的研究,缺乏对受土地流转影响下的直接要素对间接要素影响的研究。鉴于此,综述了土地流转对农村组成要素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三农"问题做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