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 我省小麦从二月中旬前后返青,到四月中下旬挑旗,称为春季生育阶段。这段时间是形成小麦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因此,根据春季生育特点,实行看苗管理,对促使小麦穗多、穗大和夺取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一、小麦春季生育特点开春后气温回升,麦苗迅速返青、拔  相似文献   

2.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麦田管理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春季麦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小麦土传黄花叶病毒病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发育及降低小麦产量的问题,本试验采用“EM+有机肥”制成EM菌肥进行土壤处理,研究EM菌肥对小麦生育进程、抗病性、群体状况、产量性状的影响及防治土传黄花叶病毒病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EM菌肥处理过的田块较未处理田块春季病株率减少70个百分点,小麦春季分蘖、春季单株次生根和春季总茎数分别增加56.3%、29.7%和34.6%,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分别增加20.8%、17.6%和42.2%。综合研究结果表明,EM菌肥能显著降低小麦春季发病率、增加春季群体数量,显著增加成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对黄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显著。EM菌肥的应用为小麦土传黄花叶病毒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春季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成大穗、多成穗的关键时期,麦苗生长快,变化大.小麦返青后,幼穗生长发育快,发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麦穗的大小与粒数的多少,而穗粒数又是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因此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春季小麦幼穗的分化进程与生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舞钢市其相关性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是决定小麦成穗数和穗粒数,并为增加粒重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自去年十月下旬以来,安阳县已有近一百天无有效降水,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小麦发生干旱、群体偏大、  相似文献   

7.
春季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成大穗、多成穗的关键时期,麦苗生长快,变化大。小麦返青后,幼穗生长发育快,发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麦穗的大小与粒数的多少,而穗粒数又是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因此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春季小麦幼穗的分化进程与生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舞钢市其相关性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正>春季是小麦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时期,也是形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对夺取夏粮丰收意义重大。由于去年冬小麦苗后期出现强降温降雪天气,气温下降迅速,持续偏低,小麦提早停止生长,抗  相似文献   

9.
免耕晚播小麦亩产450kg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免耕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出苗时间长,前期分蘖慢,分蘖率低;而春季分蘖力强,免耕晚播小麦的第一个分蘖高峰在春季;拔节——抽穗期活动积温相对稳定,后期灌浆速度快,单株绿叶数多,维持时间长,有利于提高光合生产率。但免耕晚播小麦春季分蘖成穗率低,重点以主茎成穗为主。栽培上首先应根据品种确定适宜亩穗数,根据所需亩穗数来确定适宜基本苗及播量;施肥上,增磷补氮;管理上控前促后,抓好化控及植保工作,促使免耕晚播小麦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市针对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播种质量差造成田间缺苗断垄、导致亩穗数少、产量低,冬春季寒旱影响造成土壤裂缝、干土层较厚不利小麦安全越冬,农户对结合化学除草、吸浆虫和蚜虫防治喷施叶面肥等一喷多用技术掌握不全面,以及对小麦苗情、墒情把握不准、春季肥水运筹不科学、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等问题,2013年北京将重点推广以下四项核心技术,为北京市小麦高产创建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从返青至挑旗的这段时间为春季生长阶段,其生育特点是由以营养生长为主转化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这一阶段是决定667m^2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所以,搞好小麦的春季管理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周超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243-244
春季是小麦生长中重要的时期,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等决定穗数、粒数等产量要素的生育时期都在春季进行,因此,小麦春季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科学施肥、早春锄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介绍了安徽省淮北地区春季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春季是小麦管理的重要时期,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特别是小麦从返青到拔节阶段,是促分蘖成穗的关键时期,决定小麦亩穗数的多少。针对小麦春季管理要求和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小麦春管四项关键技术。一、春季小麦冻害防治与补救1、预防措施。对于旺长麦田要及早进行镇压,可以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抑制过快生长,提高抗寒能力。早春寒流到来之前,叶面喷施壮  相似文献   

14.
播期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群体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参照四水平五因素正交L16(45)设计,研究品种、播期与密度对小麦总茎数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密度对小麦基本苗影响最大,播期对分蘖数和总茎数影响最大;春季,品种对单株茎数、总茎数和成穗数影响最大。品种对产量三要素影响显著,播期对穗数和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密度对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均不显著。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品种,密度影响最小。适宜的播期在10月4日至10月10日,随着播期后移,小麦产量明显下降,中麦895是本试验中获得高产的最优品种。合理的种植密度为210万~270万/hm2,小麦处于最佳品种、播期、密度组合时,小麦冬前、春季群体总茎数最多,小麦获得最高产,产量达9 000kg/hm2。  相似文献   

15.
春节前后,气温回升,小麦进入返青期,这是影响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和提高粒质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抓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整地播种质量、播种期、播种量、土壤墒情、天气情况、长势长相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科学调控,确保小麦丰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永年县小麦生产克服冬前阴雨雾霾低温冻害,春季干旱少雨等不利气象因素影响,狠抓播种基础和统一供种关,落实播后镇压、春季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夏粮丰收在望,预计小麦产量与去年持平略增。据农技人员调查,全县50万亩小麦平均亩穗数44.7万,穗粒数33.2粒,按千粒重42克、亩产529.8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较低种植密度条件下杂交小麦的节水特性,为杂交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种植方案。[方法]采取春季不灌水(W_0)、灌1次水(W_1)和灌2次水(W_2)这3种限水灌溉方式及多点比较的试验方法,在低密度条件下比较了杂交小麦的比叶重、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结果]在春季不灌水条件下,低密度种植的杂交小麦抗旱丰产性突出,产量水平显著高于常规小麦;在春季仅浇灌1次拔节水的情况下,W_1处理产量与W_2处理无明显差异;限水条件下,起身期和拔节期总茎数分别高于常规小麦10.7%和15.9%;W_2、W_1和W_0这3种灌溉方式下,杂交小麦分蘖成穗率分别为52.3%、48.7%和39.7%,对杂交小麦产量形成的直接影响从大到小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论]低密度种植条件下,杂交小麦具有突出的节水抗旱优势,较高的分蘖成穗率是杂交小麦实现节水高产的基础,穗数是实现杂交小麦稳产丰产的主要贡献要素。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是决定小麦、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关键时期,是争取小麦有效穗粒数,增加油菜有效分枝,确保优质、高产的重要时期。种是基础,管是关建,尤其是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各种灾害对小麦、油菜正常生长影响较大。所以,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工作在其生长过程中尤为重要,认真搞好春季小麦、油菜田间管理工作,是防止小麦、  相似文献   

19.
大穗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6个大穗型小麦品系和2个多穗型品种配成28个组合,采用Griffing交配设计,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及亲本配合效应。结果表明,冬季分蘖、春季分蘖、穗数的一般配合力达显著水平,以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较低;株高、穗长、小穗数、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水平,加性、显性效应较重要,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遗传力较高,选择效应较大。大穗型小麦品  相似文献   

20.
免耕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免耕晚播小麦出苗时间长,前期分蘖慢,春季分蘖力强;拔节至抽穗期活动积温相对稳定,后期灌浆速度快,单株绿叶数多;免耕晚播小麦春季分蘖成穗率低,以主茎成穗为主。栽培上首先应根据品种确定适宜单位面积穗数,并据此确定适宜基本苗及播量。施肥上增磷补氮;管理上控前促后,抓好化控及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