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不同亚麻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不同亚麻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以5个亚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对亚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5个亚麻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PEG胁迫对亚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较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亚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降低。不同亚麻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反应不同,其中坝亚11和坝亚12的发芽势、萌发指数随着PEG质量浓度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而坝亚7的发芽势在100、150、200g/L PEG处理下比未进行PEG处理的CK分别提高12.8%、14.0%、11.6%。220g/L PEG处理时,坝亚7和坝亚12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较高。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不同亚麻品种的抗旱性为坝亚7号>坝亚12号>坝亚11号>坝亚9号>坝亚3号。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百农3217、郑麦9023、周麦18、矮抗58、百农207为材料,采用20%PEG 6000营养液培养模拟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贮藏物质转运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萌发12 d的小麦种子相比,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籽粒质量随着培养天数增加而下降;根长度、根数量、幼苗和根系生物量随着水培天数延长而增加,轻度干旱能够促进根的伸长,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小麦根系数量和根系长度受到抑制。干旱胁迫抑制了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从20世纪80年代审定的百农3217到2013年审定的百农207,小麦品种间发芽势、发芽率表现为由高到低再升高的趋势;干旱胁迫对周麦18、矮抗58发芽势、发芽率影响较大;百农207在干旱胁迫下一直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及根冠比;百农3217的籽粒利用效率较高。综合各项指标来看,20世纪80、90年代的品种抗旱性高于现代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小麦品种‘西农100’和‘周麦18’的抗旱特性,采用大田和盆栽组合试验,通过测定根部性状、萌发率、生理指标和显微结构等,分析其抗旱性。结果表明:‘西农100’的根质量、平均根数、根表面积与体积显著低于‘周麦18’,在水培25 d时,‘西农100’的总根长与最大根长显著高于‘周麦18’。两个品种在PEG胁迫下的发芽率都达到了90%以上,苗期抗旱性等级均为极强。两个品种在苗期干旱胁迫下的幼苗存活率较高,相对含水量无显著差异。‘西农100’在水分临界期受到干旱胁迫后,其产量显著低于‘周麦18’;两个品种的旗叶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渗透调节物质(Pro、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小麦的抗旱性呈正相关,复水后抗氧化酶活性随时间逐渐降低至对照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降低;‘西农100’和‘周麦18’在干旱胁迫下的叶片均出现明显结构变化;总体来说,在水分临界期‘西农100’抗旱性整体弱于‘周麦18’。  相似文献   

4.
以20%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人工水分胁迫对4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PEG6000胁迫处理后,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胚芽鞘长度、胚根长度以及小麦幼苗鲜重都呈下降趋势,其中郑麦9023的下降幅度最大且与矮抗58、周麦18和豫麦49品种间差异显著,说明郑麦9023在种子萌发期抵御干旱的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品种周麦18种子为材料,在不同浓度多胺(精胺、亚精胺、腐胺)溶液浸种后,利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聚乙二醇(PEG)溶液所造成的渗透胁迫来模拟干旱条件,观察周麦18种子的萌发过程,分析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10%、15%PEG渗透胁迫下,0.05 mmol/L多胺溶液浸种对种子抗逆以及萌发的促进作用比0.2 mmol/L多胺溶液浸种效果好;在20%PEG渗透胁迫下,0.2 mmol/L多胺溶液浸种效果显著好于0.05 mmol/L多胺溶液浸种;多胺浸种提高了植物的抗胁迫能力,这可能与多胺能维持原生质膜在干旱条件下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小麦品种抗旱性的评价标准不够标准,认识不够统一的问题,介绍了应用于国家旱地小麦品种区试的小麦品种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幼苗期反复干旱法抗旱性鉴定、种子萌发期PEG胁迫法抗旱性鉴定评价的技术规程,以期能在统一标准下鉴定品种的抗旱性,为小麦抗旱育种和抗旱品种的筛选鉴定及可比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适宜浓度褪黑素(melatonin)对小麦幼苗的抗旱生理效应,为旱地小麦高产提供依据。【方法】用PEG-6000模拟干旱,选用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济麦22(抗旱性一般)和衡观35(抗旱品种)为试材,设置对照(CK)、20% PEG(PEG)、20% PEG+10 μmol/L褪黑素(T-10)、20% PEG+100 μmol/L褪黑素(T-100)、20% PEG+300 μmol/L褪黑素(T-300)5个处理,研究褪黑素对小麦种子发芽和形态的影响,选择有明显改善PEG胁迫的褪黑素浓度,研究褪黑素对小麦幼苗的抗旱调控作用。【结果】T-100和T-300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PEG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指标和种子形态,尤其T-300可显著提高PEG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苗干质量,使其迅速恢复至对照水平;显著提高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含水量,但未恢复至对照水平。T-10对干旱胁迫小麦发芽状况无显著改善。T-300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济麦22的蒸腾速率和衡观35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Fm′,降低了衡观35的Fo。衡观 35的蒸腾速率明显低于济麦22,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济麦22。 T-300显著降低了干旱胁迫下济麦22的MDA含量、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而显著增强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衡观35本身抗旱性强,干旱胁迫下的MDA含量未升高,POD活性低于济麦22;施加褪黑素后SOD活性、根系活力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至对照水平。【结论】300 μmol/L 褪黑素可明显改善PEG干旱胁迫下的小麦发芽状况,是改善干旱胁迫下小麦萌发的有效浓度。衡观35在褪黑素调节下抗旱恢复能力强于济麦22。  相似文献   

8.
利用PEG-6000不同浓度模拟干旱胁迫对6个地域的8个品种小茴香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域小茴香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都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呈下降趋势;发芽高峰期也随PEG-6000浓度增加而延后,浓度增大到150 mg/m L时没有明显的高峰期;小茴香种子萌发的临界PEG浓度在150~200 mg/m L。海原1号小茴香可作为海原小茴香主栽区主要品种进行推广,五原、民勤和大同小茴香抗旱性较差,不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利用PEG鉴定烤烟品种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的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烤烟品种K326和红花大金元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PEG的浓度为20%时,两烤烟品种均不能正常萌发生长。当PEG浓度在12%~16%之间对不同烤烟品种进行抗旱性筛选鉴定较为有利。在该PEG浓度范围内进行干旱胁迫处理,K326在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耐脱水力等干旱敏感指标上均明显高于红花大金元。研究表明,PEG浓度为8%左右,K326的一些萌发和生长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陈军  高贵珍  方雪梅  吕晓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360-5361,5389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小麦萌发期POD、CAT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豫农51、周麦22、济麦19、淮麦22等几个小麦品种,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不同干旱程度,测定了小麦POD、CAT酶活性。[结果]小麦萌发期在0~120h期间,5%、15%PEG6000胁迫下小麦POD、CAT活性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15%PEG6000胁迫下小麦POD、CAT活性比5%PEG6000胁迫下其活性增幅大,25%、35%PEG6000胁迫下小麦POD、CAT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另外,胁迫时间对小麦萌发过程POD、CAT活性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干旱作为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逆境因素,会严重影响种子萌发。近年来,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常被作为渗透剂应用于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中,操作简单。基于此,探究不同浓度PEG模拟干旱胁迫对蓟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了解蓟的抗旱性,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0%的PEG处理下,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抗旱指数均最高;低浓度PEG可以促进蓟种子萌发,高浓度PEG会严重抑制蓟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2.
以10个不同抗旱性差异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PEG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冬小麦胚芽长度、胚根数、胚根长度、芽鞘长度等4个生长指标,评价不同冬小麦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能。结果表明,冬小麦萌发期抗旱性鉴定首先应选PEG25%浓度,依据致死程度确定出具有明显抗旱性差异的品种,然后在20%PEG浓度的胁迫下,根据各生长指标来综合分析品种的抗旱性差异。各生长指标对干旱环境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为胚芽鞘长度、胚根长度、胚根数、胚芽长度,表明胚芽鞘长度可作为萌发期抗旱性最佳鉴定指标。与对照(无PEG胁迫)相比,陇鉴19、陇鉴196、西峰20号、陇鉴127等4个品种在25%PEG浓度下未发生致死,且在20%胁迫下胚根数、胚根长度、胚芽鞘长度、胚芽长度的变幅较小。因此,这4个品种抗旱性能强,为适宜的耐旱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芸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以"60天还家"芸豆种子为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的方法,以不同浓度PEG(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芸豆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EG干旱胁迫对芸豆种子萌发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低浓度(5%~15%)的胁迫作用小,高浓度(15%以上)的胁迫作用大。芸豆种子萌发期的不同指标对不同浓度胁迫反应不同,尤其种子发芽指数及种子活力指数的反应最为显著。15%PEG浓度对芸豆种子各指标均产生显著抑制,是PEG模拟芸豆干旱胁迫的有效浓度,可作为芸豆萌发期利用PEG进行抗旱性鉴定的试验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萌发期POD、CAT活性的变化。[方法]选取豫农51、周麦22、济麦19、淮麦22等4种小麦品种,用不同浓度 PEG6000模拟不同干旱程度,分别测定其 POD、CAT酶活性。[结果]小麦萌发期在0-120 h 期间,5%、15% PEG6000胁迫下POD、CAT活性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15%PEG6000胁迫下 POD、CAT 活性比5%PEG6000胁迫下其活性增幅大;25%、35%PEG6000胁迫下 POD、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时间对小麦萌发过程POD、CAT活性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2种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蒙古沙冬青和新疆沙冬青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PEG6000(0%、4%、8%、12%、16%、20%和24%)胁迫处理下,研究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经PEG6000处理后复水种子的萌发恢复能力。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蒙古沙冬青和新疆沙冬青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日相对发芽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萌发进程推迟,胚芽长和胚根长也受到抑制,萌发种子含水量下降。总体来看,PEG6000浓度越大,各指标受抑制程度越明显,另外,在同等条件的干旱胁迫下,蒙古沙冬青受抑制程度小于新疆沙冬青。经PEG6000浸种处理的种子复水后仍具有较高的恢复萌发率,新疆沙冬青在24%PEG6000处理下无种子萌发,复水后萌发率较高。由此得出,蒙古沙冬青的抗旱性高于新疆沙冬青。  相似文献   

16.
~60Co-γ辐照诱变处理下白三叶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白三叶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能,以聚乙二醇(PEG-4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水分胁迫条件,对6份白三叶品种60Co-γ辐照诱变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叶绿素和胚根水势等指标进行测定,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对胡衣阿品种的各PEG质量浓度胁迫的各测定指标值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PEG胁迫质量浓度,并以筛选出的PEG质量浓度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份白三叶品种的各测定指标予以鉴定筛选,然后再以筛选后的指标和最佳PEG胁迫质量浓度为根据,对各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EG120g/L为白三叶诱变种子萌发期的最佳干旱胁迫质量浓度,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为主要抗旱性鉴定指标,胡衣阿、瑞文德、铺地、库拉、海法和克尔利卡诺瓦品种的最佳辐照剂量分别为800、1 000、60、30、60和400Gy。  相似文献   

17.
PEG对小麦花药出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进行花药培养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PEG(聚乙二醇 )作为干旱诱导剂 ,探讨PEG对不同小麦品种花药出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加入 80~ 10 0mg·L-1的PEG ,能显著提高花药出愈率 ;在培养基中加入 12 0mg·L-1的PEG ,对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仍能促进花药出愈 ,对抗旱性弱的小麦品种有降低出愈的作用。因此 ,在高浓度的PEG胁迫下仍有较高的出愈率 ,可以作为小麦抗旱性筛选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作渗透介质进行干旱胁迫,对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和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Trin.)Link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披碱草和野大麦随着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平均发芽数均呈下降趋势,开始发芽天数和发芽高峰期均被推迟。两种供试材料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抗旱指数、发芽指数在干旱胁迫下均呈下降趋势,胚根/胚芽的比值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披碱草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萌发抗旱指数、发芽指数大于野大麦,披碱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大于野大麦。  相似文献   

19.
以‘鄂选1号’、‘鄂选2号’及‘川桐32号’3个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简称PEG)模拟干旱胁迫(0%PEG、10%PEG、15%PEG、20%PEG和25%PEG)的方法,通过对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和胚根的长度、幼苗生长量、幼苗根系活力、幼苗根系呼吸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干旱胁迫对山桐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了解不同品种山桐子抗旱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提高,各品种山桐子的种子萌发参数均明显下降,同时籽苗胚根、胚芽生长和籽苗鲜重均受到明显影响。在连续的PEG干旱胁迫下,山桐子幼苗根系活力和呼吸速率反映极为敏感,各浓度PEG处理中均下降明显。当PEG浓度提高到25%时,种子萌发籽苗胚轴无法生长,盆栽幼苗干旱处理到第7天时,部分枯萎焉死。  相似文献   

20.
以沙冬青为试验材料,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5%、10%、15%、20%、25%、30%、35%)聚乙二醇(PEG)、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350 mg/L)赤霉素以及赤霉素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与PE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79 9;低浓度(5%)的PEG能提高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当PEG浓度高于10%时,沙冬青种子的萌发率随PEG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且不同浓度的PEG胁迫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且沙冬青种子萌发率与赤霉素浓度呈单峰曲线,以200 mg/L浓度最佳。说明赤霉素对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的轻微抑制效应,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缓解和刺激干旱胁迫下的沙冬青种子萌发,未萌发的沙冬青种子复200 mg/L赤霉素后的恢复萌发率均达到40%以上。尽管200 mg/L赤霉素对解除干旱胁迫后的沙冬青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浓度超过25%的PEG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表明在一定范围的干旱胁迫下,沙冬青种子仍具有较高的萌发潜力,但PEG浓度过高会导致种子失活;结果还表明,幼苗鲜质量可作为赤霉素促进作用和沙冬青植株与干旱胁迫相抗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