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贺国强  王磊  邓志平  李华敏  高淼  陈三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875-3876,3888
[目的]为小麦田间施用微生物菌剂提供参考。[方法]在小麦菌剂浸种萌发试验中,分别以清水、菌剂W6、菌剂C4、菌剂S20、菌剂Yu62、复合菌剂A液(W6、Yu62、S20等比例复配)、复合菌剂B液(C4、Yu62、S20等比例复配)、复合菌剂C液(W6、C4、Yu62、S20等比例复配)对小麦种子浸种后,测定种子芽、根的长度、单株鲜重、单株干重、种子发芽指数、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活力指数。在小麦田间试验中,分别将菌剂W6、菌剂C4、菌剂S20、菌剂Yu62、复合菌剂A液、复合菌剂B液、复合菌剂C液于小麦苗期、分蘖期根部浇施接种于小麦,并以清水作为对照,统计小麦株高、籽粒千粒重及产量。[结果]小麦菌剂浸种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除菌剂C4处理外,单菌W6、S20、Yu62处理及复合菌剂处理A、B、C均在小麦种子发芽率、芽长、根长、单株生物量干重、单株生物量鲜重、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方面较对照有所提高,且以复合菌剂C处理效果最好。小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均可以促进小麦生长,使小麦增产,其中复合菌剂A、B、C处理产量分别增加8.39%、8.06%、14.49%。复合菌剂A、B处理千粒重及株高均高于对照,千粒重分别增加5.6%、0.8%,株高分别增加2.93%、1.51%。[结论]复合菌剂C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增产达14.49%,有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外源菌剂处理秸秆还田对小麦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麦盆栽和原位处理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了外源菌剂H-1、R-1和T-1处理秸秆后对小麦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施菌剂处理的小麦苗期各形态指标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施菌剂处理的小麦叶绿素含量和小麦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不施菌剂的处理.施菌剂处理的小麦分蘖数、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用H-1还田处理的千粒重最高;叶绿素在小麦各生育期变化明显;各处理小麦整个生育期内根系活力总变化趋势相同,幅度大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小麦多功能微生物菌剂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本试验研究了该菌剂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对土传病害的防效和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功能微生物菌剂不仅可以提高小麦单株茎数和次生根数量,还能提高小麦产量;对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的防效均高于空白对照;可明显提高肥料偏生产力,且对氮肥平均偏生产力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等作用,为微生物菌剂复配和小麦土壤改良、病害防治和高产优产等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设置无菌水(CK)、抗倒伏(A)、促早熟(B)、防病促生功能菌剂(C)4个处理,通过田间浸种试验,采用测定小麦的生长、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 与CK处理相比,添加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茎秆鲜重以抗倒伏菌剂最高,增幅为6.47%,其余2个处理均降低;促早熟菌剂株高呈增加趋势,增幅为4.78%,其余2个处理均降低;茎粗以抗倒伏菌剂增加最多,增幅为15.07%,其次是防病促生菌剂,但增幅仅2.74%,而促早熟菌剂则没有差异。添加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小麦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影响,3种菌剂处理pH值有降低趋势,但总盐含量均呈显著增高趋势;施用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其中有机质含量A、B、C处理分别比CK处理显著提高了8.64%、6.46%和12.69%,全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3.54%、8.30%和25.16%。Biolog结果显示,3种不同功能微生物菌剂处理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15.10%、1.88%和13.95%;Shannon丰富度指数分别增加了2.13%、0.97%和1.80%;不同菌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功能菌剂处理改变了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论】 不同微生物菌剂由于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对小麦的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也不同,需要将其进行组合,优势互补,才能达到发挥其各自优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菌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及用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2016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用量微生物菌剂"麦地宝"对小麦生长指标、产量、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及纹枯病发生的影响,并根据该菌剂有效产投比,确定其最佳用量。结果表明,菌剂用量为300 kg/hm~2时小麦生长指标最佳;菌剂用量为300 kg/hm~2时解磷效果最佳,菌剂用量为450 kg/hm~2时解钾效果最佳,越冬期的速效磷含量、成熟期的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26.95、190.67 mg/kg;菌剂用量为150 kg/hm~2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控效果最佳,成熟期防效高达80.7%;菌剂用量在150 kg/hm~2时有效投入产出比最高,产量为8 207.3 kg/hm~2,增产率最高,为22.0%。综上可知,菌剂用量150 kg/hm~2为小麦田间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6.
丁钱华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794-1797
秸秆还田作为新耕作方式能够显著保留土壤肥力。但是,有研究报道指出,秸秆还田会富集土壤病原体,增加土壤病害的发生率。本研究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分别单独和复合施用3种芽孢杆菌,以评估其对小麦抗病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能够激发小麦免疫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小麦抗病性、达到可观的病害防治效果。单独施用胶冻样芽孢杆菌(39.7%~50.9%)对小麦病害的防治效果优于单独施用枯草芽孢杆菌(17.9%~24.8%)和巨大芽孢杆菌(7.5%~18.2%)。并且,复合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进一步优化防治效果,3种菌剂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微生物菌剂用于秸秆还田后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为落实国家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液体微生物菌剂拌种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麦47和尧麦16种子为材料,经9种不同的稀释倍数(分别为原液,稀释10倍、100倍、1000倍、2000倍、3000倍、4000倍、5000倍、10000倍)的液体微生物菌剂浸泡,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稀释倍数下的液体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速率以及根部分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液体微生物菌剂稀释4000倍对旱地小麦(晋麦47)比较适合,对小麦的萌发率、根部分蘖程度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小麦萌发率为97.36%,比对照组提高了7.76%,根部分蘖数与对照组相当,小麦芽长比对照组提高了0.43cm;将液体微生物菌剂稀释10000倍对水地小麦(尧麦16)比较适合,用该稀释倍数的液体微生物菌剂拌种后,小麦的萌发率比对照组提高了5.37%,根部分蘖程度提高了0.8个,芽长高出对照组0.45cm。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固氮芽孢杆菌C_2菌剂的施用剂量对小麦生长和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得出C_2菌剂最佳施用剂量,通过盆栽试验,设计C_2菌剂0.5、1.0、2.0、3.0、4.0 g/kg的不同施用剂量处理,20 d后取土样,测定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全氮含量以及小麦的出芽率,同时测量小麦株高和主根长。结果表明,固氮芽孢杆菌C_2菌剂的施用剂量在0.5~4.0 g/kg之间时,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的主根长明显增加,差异极显著,但小麦的出芽率、株高在各剂量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施用剂量在1.0~4.0 g/kg时,与不接菌对照组相比,土壤有效磷、全氮含量极显著增加,对速效钾含量影响不大。施用固氮芽孢杆菌C_2菌剂在一定施用剂量范围内能明显提高小麦主根长,增加土壤的有效磷、全氮的含量,但对小麦出芽率和株高影响很小。综合考虑,C_2菌剂对小麦的最佳施用剂量为1.0~2.0 g/kg,可为下一步大田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菌剂大田试验对开发适用于农业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前期筛选获得的两种固氮芽孢杆菌菌剂进行小麦-玉米轮作区的大田试验,并对试验效果进行评价。与对照相比,两种菌剂对小麦和玉米的开花、结穗时间均没有影响,对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的株高和鲜重均具有显著提高作用。在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固氮芽孢杆菌菌剂1可显著提高千粒重,而固氮芽孢杆菌菌剂2可显著提高穗数,两种菌剂均显著提高小麦总产量,最高达到(6 211.24±92.95) kg·hm-2,比对照增产16.23%,其中固氮芽孢杆菌2在减施15%氮肥的情况下,产量达到(6 056.27±24.14) kg·hm-2,相较于减15%氮肥的对照处理增产23.20%,比正常对照增产13.84%。两种菌剂对玉米株高、叶长和叶宽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生长作用;在收获期,玉米株高和植株鲜重也显著增加。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面,与减氮15%的对照相比,两种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提高玉米穗鲜重、穗干重、穗长、穗宽和百粒重,固氮芽孢杆菌菌剂1处理后产量达到(8 56 6.27±157.87)kg·hm-2,固氮芽孢杆菌菌剂2处理后产量达到(8 602.70±122.79) kg·hm-2,比减氮对照分别增产18.58%和19.09%。与正常施用氮肥的对照相比,两种菌剂处理后分别增产9.30%和9.78%。上述结果为丰富我国微生物肥料品种资源提供研究基础,为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微生物肥料的田间施用技术推广提供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新型抗线虫复合菌剂在大田施用条件下抗小麦孢囊线虫的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及增产效果,以田间试验为基础,设计7个处理,包括100、200、300、400、500 kg/hm~2等5个不同剂量的施肥处理及0.5%阿维菌素颗粒剂30 kg/hm~2和不施肥的空白对照,研究其对小麦生物学性状、成产因素、产量及对小麦孢囊线虫防效的影响。底施新型抗线虫复合菌剂剂量为300~500 kg/hm~2时,拔节孕穗期对小麦的生物学性状有一定影响,并且剂量为500 kg/hm~2时能显著提高小麦次生根数和孕穗数。在收获期,底施新型抗线虫复合菌剂的处理与不施肥的空白对照相比,虽对小麦的株高、穗长、单位面积穗数及千粒质量影响不显著,但是施用剂量为400 kg/hm~2时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在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均以施用500 kg/hm~2新型抗线虫复合菌剂的防效最好,并且收获期与空白对照相比平均有效孢囊数减少70.73%,与施用30 kg/hm~2 0.5%阿维菌素颗粒剂的处理相比平均有效孢囊数减少47.83%。结果表明,小麦底施供试新型抗线虫复合菌剂剂量为400~500 kg/hm~2时,不仅能显著改善小麦的部分生物学性状,并有较好的增产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防治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并以施用剂量为500 kg/hm~2时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油菜华油杂62的秸秆为供试作物秸秆,复合菌剂A[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产紫篮状菌(Talaromyces purpureogenus)]、复合菌剂E[欧洲链霉菌(Eurotiomycetes sp. genotype 631 JMUR-2016)+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为供试复合菌剂,在盆栽模拟秸秆还田试验中测定复合菌剂对秸秆降解率、土壤及小麦生长的影响,为提高油菜秸秆直接还田的秸秆利用率、实现绿肥作物还田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结果表明:两种复合菌剂的施用均能够提高油菜秸秆降解率,对小麦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效果,且有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电导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微生物菌剂真正是农业增产、农民致富的好帮手!"这是日前在河南龙腾高科实业公司举办的产品施用座谈会上,河南省漯河市小麦育种专家王书正发出的感慨,他当场展示了两株施用和未施用微生物菌剂小麦长势的明显差异。此次座谈会上,来自河南郑州、平顶山、南阳、周口、信阳、驻马店、漯河等地的种植大户,展示了施用微生物菌剂喜获高产的"公斤茄子"、韭菜、包菜、芹菜、大蒜等多种产品,一些企业还摆放了施用和未使用微生物菌剂大田作物的生长情况对  相似文献   

13.
以‘晋麦9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稀释10倍、100倍、1 000倍的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小麦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发方面,稀释1 000倍的菌剂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增加8.30%、8.30%和5.94%,但稀释10倍的菌剂抑制显著;在生长发育方面,稀释100倍的菌剂显著促进小麦幼苗的株高、两侧根长和根系活力,分别增加9.78%、21.59%和56.60%;稀释100倍、1 000倍的菌剂均能提高其干重、鲜重、可溶性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其中1 000倍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秸秆的腐熟效果及对下茬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水稻秸秆原位还田的条件下,通过秸秆失重试验和田间调查,研究了两种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秸秆的腐熟效果及对后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增施"中鹰"牌土壤生物调节剂2 kg或"谷霖"牌有机物料腐熟剂2 kg均能加速水稻秸秆的腐解,降低秸秆拉力,增加秸秆失重率,并能促进稻茬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较秸秆还田不增施微生物菌剂的产量分别增加5.8%和4.9%。  相似文献   

15.
不同载体催腐剂应用于秸秆还田的微生物区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环境中分离得到降解纤维素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将其制成具有协同作用的不同载体的降解纤维素复合菌剂—水剂和粉剂。设计不同处理,研究其在小麦秸秆还田后不同时间内各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了秸秆催腐复合菌剂的处理比不添加秸秆催腐复合菌剂的对照更有利于小麦秸秆还田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生长,粉剂对小麦秸秆还田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的增加作用优于水剂,而水剂中的施用量90 L/hm2优于30 L/hm2,粉剂的施用量30 kg/hm2优于9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固氮芽孢杆菌、固氮巨大芽孢杆菌、解磷假单胞菌、巴西固氮螺菌组成的复合菌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构建16SrRNA克隆文库及采用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酶切分析(ARDRA)的方法,以文库库容值(C)、Rarefaction曲线(R)对克隆文库进行评价。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对照及菌剂处理样品均检测到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8个细菌类群,并且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接种菌剂后小麦根际土壤检出了绿弯菌门、蓝藻门、产水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而梭杆菌门未被检出。假单胞菌属由1.59%增加至21.28%。芽孢杆菌属由未检出增至3.05%。两样品中均未检出固氮螺菌属。多样性分析表明,接种菌剂后,小麦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提高。因此,接种菌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类群的组成及所占比例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增产菌是植物保健益菌。用于作物有促进发芽、提早成熟、改进品质、提高产量和防病作用。1985年以来,我们连续在小麦上试验、示范,均取得良好效果。一、试验设计供试增产菌为北农大生防室提供的固体菌剂A—12、A—47、83—10、混合型、小麦专用及广谱型液体菌剂。1.不同使用方法试验(1)1985—1986年进行了小麦专用固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添加菌剂的升级产品的增产节肥效应,河南省冬小麦产区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添加生物菌剂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原配方都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减肥150 kg/hm~2可保持不减产,从而证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符合国家推动其化肥零增长计划的新型肥料品种。  相似文献   

19.
荧光93菌剂防治冬小麦全蚀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93是通过细菌接合作用,将转座子 Tn5引入荧光假单胞菌染色体内,获得的对小麦全蚀病有明显防治效果的基因工程菌剂。1989~1991年试验表明,应用荧光93菌剂防治冬小麦全蚀病具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田间小区试验,菌剂处理比对照白穗率低73.94~79.05%,防治效果为72.19~73.57%,增产21.95~32.59%;大面积示范,菌剂处理区比对照白穗率降低72.30~78.41%,增产27.1%~32.4%。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信息》2006,(7):35-37
企业名称: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通用名称:微生物菌剂 产品商品名称:硅酸盐菌剂 形态:粉剂登记技术指标:有效活菌数≥1.2亿/g 适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烟草、西瓜 登记证号:微生物肥(2002)准字(005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