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引种是解决短期内大豆优良品种缺乏的有效措施。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三组对33个引进的大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产量超过对照的高产品种(系)有10个,结合生育期的要求,,筛选出适合当地麦茬复播的高产大豆品种(系)3个,分别是汾豆79、秦豆10号、齐黄34;而汾豆56、Gd102和特大粒三个品种(系)可以作为当地果园推荐的大豆品种。晚熟高产品系阜04035、山宁17、蒙1001、中黄39和中黄48等具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株形收敛,单株粒重较高,丰产潜力较大等特点,可以考虑作为高产亲本,与当地生育期较早的亲本杂交,培育新的高产大豆新品种。研究结果对于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和相关育种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核桃幼园套种条件下的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好的大豆品种,以期提高商洛地区大豆的播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采用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回归系数、高稳系数、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了6个大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显示:陕垦豆4号、陕豆125、齐黄34共3个品种为核桃幼园套种条件下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的品种,且类群I(陕垦豆4号、陕豆125、齐黄34)平均株高为66.10 cm,平均单株荚数为81.53个,平均单株粒数为152.61粒,平均百粒质量为28.45 g,平均生育期为133.67 d的大豆品种及其类似品种在商洛核桃幼园套种条件下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陕垦豆4号、陕豆125、齐黄34,以及与其类似的品种可在商洛同类生态区核桃幼园中作为高产稳产大豆品种适当加以应用。本研究为商洛核桃幼园套种条件下大豆品种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漯河市夏大豆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大豆是喜温喜光作物,其生育期适宜温度为15~28℃,由于夏播大豆生长期短,适时早播、保证一播全苗是夺取高产的基础。漯河地区大豆种植为麦收后铁茬直播,由于麦收时机械碾压和秸秆还田,播种条件较差,因此,在栽培过程中一些关键性技术措施必须落实到位,才能取得高产。1播种准备1.1品种选择选用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本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如中黄系列、驻豆19、齐黄34、徐豆系列等。  相似文献   

4.
正选取黄淮海地区推广的10个大豆品种(中黄37、冀豆17、齐黄1号、齐黄34、齐黄35、齐黄42、菏豆19、徐豆14、郑92116、皖豆28),研究其苗期、花期和全生育期的耐涝性。结果表明,苗期、花期和全生育期淹水对大豆生长发育均造成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叶片黄化、株高降低、生长发育延后、主根腐烂、不定根代替主根行使功能、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其中花期和全生育期淹水对产量影响大,苗期影响较小。在所有供试品种中,齐黄42对三个时期淹水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汾豆5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汾豆56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了汾豆56号大豆的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小区试验,对10个参试大豆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10个参试大豆品种在环县大豆生产区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齐黄34折合产量3 535.4 kg/hm~2,张豆1号折合产量3 383.8 kg/hm~2,中黄30折合产量3 181.8 kg/hm~2,冀豆17号折合产量3 030.3 kg/hm~2,汾豆78折合产量2 878.80 kg/hm~2,这5个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沈豆6号,建议在环县大豆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靖江地区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靖江市大豆生产中品种多乱杂、低产低效等问题,进行了淮豆4号(CK)、齐黄34、嘉豆51、嘉豆23等4个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嘉豆51和淮豆4号在靖江地区土壤气候条件下产量潜力可达3000 kg/hm2。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通过对榆阳区地质地貌的深入了解,初步对大豆品种:24Ax中21、圆黑豆、小黑豆、24Ax南早、晋豆48、H3AxN早、汾豆79、汾豆78、晋遗53、晋豆19、晋遗31、晋遗51、晋科3号、晋遗30、晋遗50、丰稷大豆、汾豆93进行观察种植,并从种植选地、作务、收获等田间管理进行观察比较,对产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参照试验结果,发现汾豆、圆黑豆、晋遗53三个品种适宜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高蛋白大豆品种间作种植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淮海地区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菏豆12、冀豆12、冀豆21、齐黄34为研究对象,采用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研究间作模式对高蛋白大豆农艺性状、产出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齐黄34和冀豆12在分枝、节数、有效荚、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方面稳定性效果好、耐萌性强,间作产量和纯利润较高,齐黄34间作产量和纯利润分别为1 268.90 kg/hm~2、为11 908.12元/hm~2,冀豆12间作产量和纯利润值为1 285.70 kg/hm~2、11 125.34元/hm~2。[结论]高蛋白大豆品种齐黄34和冀豆12与登海605间作下,农艺性状稳定性好,间作大豆产量及纯利润较高,适宜鲁西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  相似文献   

10.
大豆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的隶属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盐渍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开展大豆品种耐盐性评价在提高大豆产量、扩大其种植面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测定Na Cl处理下大豆萌发率、芽长、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供试15个黄淮海大豆品种(系)的耐盐性评价,鉴定出阜107-3、徐豆10、齐黄34、山宁17、临豆10、齐黄35、菏豆21、嘉豆43共8个耐盐性较强的大豆品种(系),同时初步研究了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的综合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豆的裂荚性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栽培豆中豆荚开裂特性的遗传学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山东栽培豆(山宁11、山宁17、齐黄34、齐黄35和鲁0305-1)及山东野生豆(东营野生豆1、2号和山东野生豆1、2号)作为试验材料,根据已有报道,通过PCR扩增克隆了一个大豆抗裂荚基因SHAT1-5,并对该基因的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山东栽培豆和野生豆在SHAT1-5基因区约1 599 bp位置处,各自出现不同倍数的TAA重复。山东栽培豆与野生豆在SHAT1-5基因启动子上游4 kb关键调控区极度保守,栽培豆中不存在20 bp的缺失,这些结果与前人报道的东北栽培豆和野生豆中的情况有所不同。这表明,山东栽培豆与野生豆的裂荚性可能受其他基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花期干旱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齐黄34和汾豆79为试材,在大豆花期以正常灌水为对照,设置轻度、中度、重度3个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SOD、POD、CAT和A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中度胁迫时达到最大值,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13.
砂姜黑土地区栽培大豆,常因土质差、栽培管理不科学等因素而导致产量低而不稳。选用耐肥、抗倒、优质、高产品种菏豆12号、齐黄28、齐黄31、鲁豆12号等,通过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料、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产量可由1 600 kg/hm2左右提高到2 400 kg/hm2左右,实现低产变中产。  相似文献   

14.
通豆3号大豆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通豆1号为亲本,经系统选育而育成的淮南夏大豆新品种,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商品性优良,适合在淮南地区种植.该试验以播种密度为主区, 施肥量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播种密度和施肥量是通豆3号实现高产的关键,揭示了二者对通豆3号大豆产量的影响及其最佳组合模式,提出了通豆3号高产栽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嘉祥县是2005年农业部建设的优质大豆良种繁育基地, 并在山东圣丰种业设有大豆育种院士工作站,技术力量雄厚,为做好大豆苗头品种测试,为大豆大田大面积用种推广提供试验数据,进行了品种测试和田间调查,筛选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大豆品种。测试表明中黄37、中黄42、齐黄34、齐黄35、徐豆18、圣豆5号、冀豆17、山宁17适合在本地区种植。进一步推广将会产生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黄琴 《农技服务》2023,(6):47-50
为息烽县大豆玉米品种带状复合种植提供参考,通过玉米品种金玉932和4个大豆品种(齐黄34、渝豆11、黔豆11、黔黄5号)进行复合种植试验,比较各大豆品种生育期、植株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最佳复合套种组合为金玉932-齐黄34,套种复合产值为3 952.59元/667m2,且大豆、玉米综合表现良好。其中,玉米品种金玉932的生育期为138 d,株高256 cm,穗位高94 cm,穗长16 cm,穗粗4.6 cm,穗行数15.2行,行粒数31.5粒,秃尖2.0 cm,百粒重37 g,出籽率为83%,产量为705.82 kg/667m2,高抗小斑病,对大斑病、锈病、茎腐病免疫,虫害率为1%;大豆品种齐黄34产量最高,为185.28 kg/667m2,生育期为121 d,百粒重26.6 g,对花叶病毒病免疫,虫害率为1%;各品种大豆和玉米均无倒伏或倒折现象。  相似文献   

17.
抚豆系列大豆新品种是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豆研究所多年选育而成的。突出特点是高油、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而且抗、中抗、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同时针对东北地区缺少高产、高油及适应广的大豆品种,从2002年开始重点以人工有性杂交为主,先后育成了超高油大豆抚豆17,三高大豆抚豆18,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抚豆29、30、31、33、34等共计20个大豆新品种。其中选育的高油大豆专用品种,通过进行多地栽培试种、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今后开发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大豆品种资源和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现代山西早熟夏大豆适宜种植密度,本试验以具有代表性的汾豆101为试验材料,设置密度处理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探索大豆品种相关性状的最优配置,明确山西早熟夏大豆及该品种最佳播种密度和范围。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呈增高趋势,茎粗、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指数表现特征,而60.0万株/hm~2到71.25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为汾豆101的最佳种植密度范围,其产量表现为3 274.32~3 277.09 kg/hm~2。相关性分析表明,密度是优化大豆群体结构的重要措施,维持合理的种植密度,同时适当提高单株粒数,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该研究为山西早熟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豆品种齐黄34近几年来在盐都区大面积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性强、耐涝、抗倒、效益高等特点。本文作者从做好播前准备、搞好种子处理、提高播种质量、狠抓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入库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措施,以期为该品种日后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机械收获是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大豆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以耐密、高抗倒伏的品种汾豆96为试验材料,在密植栽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2种模式下,研究了大型联合收割机、间套模式收割机和山地割晒机3种收获方式配套的栽培技术指标,计算机械收获带来的利润,为农民节时省工、提质增效提供理论支撑,并从种植密度,底荚高度、喷施药剂及最佳时期给出建议。结果表明,机械化收获品种汾豆96,底荚高度在15~20 cm,种植密度可选择27万株/hm2;V7时期用200 mg/L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和促进熟期提前,有利于机械化收获;最佳收获时期为完熟初期,此时收获机械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