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冀西北地区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冀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和化肥不合理施用问题,进行了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户传统水肥管理措施相比,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明显增加春玉米产量,提高春玉米的肥料偏生产力;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虽增加了地膜、滴灌设备的费用,但可实现播种、施肥、覆膜、铺设滴灌带、喷施除草剂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可节省用工费和水电费。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春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在冀西北地区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几种蔬菜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是集局部灌溉、限量灌溉、水肥耦合技术和环境优化技术为一体的高产高效节水技术。膜下滴灌时,灌溉水集中在根系分布的主要区域内,有利于灌溉水的有效化,而地膜覆盖通过降低蒸发量,既产生了保水效应,同时防止了温室中高湿度引起的病虫危害。肥水一体化技术中,不同营养成分的配合不仅能增加作物根系的总量,提高根系活力,扩大吸收水分、  相似文献   

3.
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水、省肥的双重功效,有很好地推广应用前景。本文作者着重介绍了冀西北地区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整地、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要点以及该技术优势,并指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实现马铃薯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浅析葡萄膜下滴灌节水节肥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地葡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葡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与常规种植处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葡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节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正向日葵膜下滴灌增产技术是先进灌水技术和施肥技术的集成,它既发挥了覆膜栽培提高地温、减少蒸发的作用,又可实现向日葵按需灌水、施肥,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根部附近的土壤,供根系吸收,提高水肥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目的。近两年推广结果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栽培的向日葵,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  相似文献   

6.
<正>谷子是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等地的主要农作物,多年来,传统种植方法费时费工,产量较低,效益低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各地普遍推广了谷子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把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滴灌施肥的节水节肥优势配合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从而达到节水、节肥、高产、优质的目的。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不仅为谷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掌握钢架大棚辣椒种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步伐,进行了钢架大棚辣椒滴灌水肥一体化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水肥一体化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效果,能够增加产量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节约16.33%的灌溉用水,产量增长率达20.80%。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的辣椒植株生长整齐,定植后不用缓苗,比膜下沟灌提前5 d上市,收获期比膜下沟灌长14 d。  相似文献   

8.
通过种植玉米试验,研究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共用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及水分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有相互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及水分生产效益,尤其是在遭遇严重干旱天气时,相互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玉米产量、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益均在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共用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 560.5 kg/hm~2,35.55 kg/(mm·hm~2),46.35元/(mm·hm~2);N,P,K利用率在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共用时分别提高了53.04%,58.25%,44.79%。  相似文献   

9.
博州膜下滴灌玉米水肥药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州通过多年来试验研究,总结出适合博州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膜下滴灌种植方式、滴水、滴肥、滴药各项技术措施,实现了水肥药一体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甘薯产区大多分布在降水偏少地区,水资源极为有限。甘薯水肥一体化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将高产、高效生产与水肥的高效利用密切契合,集成抗旱品种、薯苗处理、合理密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条件下,通过膜下滴灌实施节水灌溉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水溶性肥或者杀虫、杀菌剂,通过水肥、水药同步滴灌,提高肥料及农药的利用率,在提高甘薯产量、改善商品品质的  相似文献   

11.
<正>甘薯水肥药一体化栽培技术以膜下滴灌为基础,将可溶性肥料、杀菌剂、杀虫剂等,随水滴灌到甘薯根系。具有许多优势:可以显著减少水的用量;滴灌施肥施药只施在根部,显著提高肥料和农药利用率,降低肥料和农药用量;大量节省劳力,施肥施药速度快;能做到精准浇水施肥施药;显著地增加甘薯产量,提高品质;在不便于灌溉的丘陵坡地也可做到精准灌溉施肥施药;有利于防止肥料农药淋溶而污染环  相似文献   

12.
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灌溉栽培技术,具有节水、增产、省工等效应。为解决海南省在旱坡地难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的问题、开发海南省大面积旱坡地资源,特研究了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在鲜食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膜下水肥一体化高效滴灌栽培技术在鲜食玉米生产上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应用常规喷灌技术节水35.2%、增产26.7%、每667m~2节约用工量6d。  相似文献   

13.
温泉县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托国家级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项目,开展了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温泉县选用的膜下滴灌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布管方法、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灌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技术措施,实现了水肥同步管理,节水节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常规玉米种植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增三改五提高"。"一增"就是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传统玉米种植模式栽培密度一般为4000株/亩,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后,栽培密度可提高至5000株/亩以上,近几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栽培密度最高可达到6000株/亩。"两改"一改是栽培技术,采用覆膜栽培,二改是灌溉技术,大水漫灌改为滴灌,三改是施肥技术,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实施玉米膜下滴灌吸肥肥效的试验,初步明确了在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施肥方法。探寻到了一些该地区实施膜下滴灌技术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为该地区旱作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宜东北半干旱玉米产区。依据玉米需水、需肥规律,利用膜下滴灌系统,进行科学补水、施肥,减少田间作业环节,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及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相似文献   

17.
<正>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结合,充分利用滴灌技术省工、节水、节肥优势,配合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除草等特点,从而达到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的目的。湖南新泰和绿色农业集团新建蔬菜基地大规模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辣椒等果蔬栽培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铺设方法基地水源为鱼池加深扩建的贮水池,由自动调压水泵将水通过地埋硬管输送  相似文献   

18.
<正>蔬菜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这种灌水施肥方法,是通过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对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肥一体化技术专业性强的特点,从田间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2个方面论述了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要点,包括土壤水分含量的判断以及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以期为马铃薯种植户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玉米膜下“9812”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玉米制种产量,实现水肥同步管理,从系统构成、栽培管理、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河西走廊玉米膜下"9812"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