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SR模型下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析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结合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各个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部系统规律,构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以便为下一步开展耕地资源生态质量综合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阳市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利用贵阳市相关统计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耕地资源达一般可持续水平,耕地的生产性、稳定性、经济可行性及社会接受性可持续利用水平不同程度提高,但耕地的保护性可持续利用水平有下降趋势.提出了贵阳市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我国耕地资源利用可持续的20项指标,采用综合法对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并且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提出了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丁玲玲  郑景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51-16953
选取人均产粮、粮食单产、耕地面积等指标作为天门市各乡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用灰色评价法对各乡镇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天门市各乡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乡镇存在耕地资源生产力水平低、稳定性差、经济投入不高等情况。最后,提出了实现天门市各乡镇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聊城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选择了11个指标作为参评因子,进行了可持续利用评价,认为聊城市耕地的可持续性是不断提高的,但目前仍处于初步可持续阶段。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和林格尔县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PSR模型综合评价法和熵值法对和林格尔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量化评价。构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主要用于评价乡村振兴背景下,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T综=0.451,可知在子系统评价中,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处于初步协调的情况,和林格尔县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初步协调,处于可持续利用初始阶段;在综合系统方面,除了在2010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都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2017年,和林格尔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将近0.8。由此可见,和林格尔县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资源利用方式。本文在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福建耕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阐明了福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改善的相关对策。文章同时也指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耕地资源利用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生态可持续为目标,生态足迹模型和GIS技术为方法,采用生态可持续指数评价分析2013年13个地市耕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耕地资源总体呈现生态盈余;总体上由北向南呈现耕地利用可持续状态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态势,临界可持续地区与弱可持续地区的生态安全得到重视;修正可持续状态分析得出,哈尔滨、大兴安岭地区、黑河的耕地生态可持续程度下降或改善不明显;耕地生态可持续指数预警值为0.449。该研究可为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耕地生态安全预警和政府部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结合DPSIR模型构建山东省潍坊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2006—2016年综合评价指数,并利用GM(1,1)模型对2017—2022年潍坊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6—2016年潍坊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仅处于初步可持续性阶段;经预测,2017—2022年潍坊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并将在2022年达到一般可持续性水平阶段。  相似文献   

10.
杨锦伟  谢丽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71-19673
依据1998~2009年平顶山市耕地面积数据,采用灰色预测和耕地压力指数法,对2010~2020年平顶山市耕地资源数据进行灰色预测和可持续利用度评价。结果显示,2010~2020年耕地资源量保持平衡;平顶山市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位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下限附近;耕地压力较大,耕地资源保护不容乐观。为了实现平顶山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努力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实行更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做好耕地资源占补平衡、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自然资源,应不断提高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程度,实现耕地 资源的持续利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并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进行相 应阐述,以期为水土保持与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天祝县耕地地力等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耕地地力调查数据为基础,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壤分布图、农用地地块图、灌溉分区图、地貌类型分区图、行政区划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等方法,将县域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特征提出了合理利用和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县域耕地地力的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智  张学俭 《贵州农业科学》2012,(3):217-219,223
为建立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直观准确地反映耕地地力状况,为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耕地地力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壤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等方法,进行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永宁县耕地总体水平较好,现有耕地共划分为1~6等,其中,一等地面积为70 585.9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71%;二等地面积为219 047.67hm2,占30.15%;三等地面积为230 101.46hm2,占31.67%;四等地面积为132 079.65hm2,占18.18%;五等地面积为39 328.14hm2,占5.41%;六等地面积为35 502.53hm2,占4.89%。针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指出了研究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和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分析认为,土地利用过程可以分为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两个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之间的转变、区域上的差别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与不同方式的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可以分为土地利用类型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后者实际上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质量评价既是全面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使耕地由数量管理转变为数量、质量以及生态管理,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也是当前研究耕地质量变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为了保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的现势性及了解耕地质量的发展趋势,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在GIS的支持下对耕地等级质量成果更新工作进行研究,进而了解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次夷陵区更新评价后的国家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的等别分布与上一轮成果基本保持一致,保证了更新评价成果的连续性,同时耕地总面积呈增长趋势,耕地质量也有一定的提升,主要归因于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可拓工程是以开拓创新规律与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根据耕地利用的特点,按照物元模型、可拓数学方法与关联函数理论,建立了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通过计算其综合关联度,将多指标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给出定量的数值评定结果,利用综合关联度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直观全面地衡量了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选择江苏省耕地利用状况作为评价实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等级。物元可拓评价方法结构合理,实际意义明确,评价结果直观,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77-179
以辽宁鞍山为研究对象,基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成果,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划定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监测渐变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鞍山耕地质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耕地质量两极分化严重,引起耕地产能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不同渐变类型的特点,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耕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河北省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资源保护十分严峻的现状,提出了4项战略措施,可为指导河北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