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在中联水泥集团南阳分公司水泥熟料生产线二期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通过温度和应变监测,得出混凝土温度及应变的变化曲线,可随时掌握混凝土中温度应力的发展情况。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过程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始终大于相应的最大温度拉应力,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筑规模的增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但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内外温差增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一直是工程界所密切关注的课题。由于混凝土温度的剧烈变化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极为普遍,而其裂缝大多又是在早期产生的,开裂后,其性能与原状混凝土性能相差很大,尤其是对耐久性(渗透性)的影响更大,而混凝土渗透反过来又会加速和促使混凝土的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结构的长期安全和耐久运行。混凝土裂缝一直是影响工程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探讨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止裂缝的出现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综合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论述了控制裂缝的设计措施、材料措施、施工措施以及温控施工现场监测工作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铁尾矿粉作为掺合料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对比研究了铁尾矿粉-水泥复合胶凝材料(MITC)、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MFAC)的水化放热特点。制作了C40强度等级,边长为1 100 mm的大体积铁尾矿粉混凝土(ITPC)以及粉煤灰混凝土(FAC)立方体试块,每一试块内部埋设15个温度传感器,对不同龄期混凝土温度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通过ANSYS软件模拟了试验试块的温度场。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速率及峰值出现时间的延缓效果优于铁尾矿粉,但大体积ITPC与FAC的温升峰值分别为61.9℃、63℃;中层降温速率分别为0.46℃/h,0.51℃/h;最大里表温差分别为18.5℃,20.4℃,大体积FAC的温升峰值、中层降温速率、最大里表温差均高于大体积铁尾矿粉混凝土。从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降低效果来看,铁尾矿粉优于粉煤灰。ANSYS软件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ITPC试块与FAC试块中心点相对误差分别为0.65%,1.43%。可以较好的模拟出大体积ITPC内部的温度变化,为实际工程的现场施工及温控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引起的裂缝是较常见的裂缝之一,在施工中对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防止产生裂缝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分析了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防止产生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各种原因,使混凝土结构出现不同层次的裂缝.其中,温度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或完工后最常见的一种裂缝形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延吉长新高架桥扩大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情况,对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证明所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和切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9.
基础结构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基础工程中经常要使用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尺寸相比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尺寸更大,其质量控制难度也更高,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就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工程为例,对建筑工程中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相应的说明,以期能够为建筑工程中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得到有效控制,针对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特点,通过对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分析研究,认为混凝土内外温差、自身约束和外部约束共同作用产生的温度应力是形成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并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控制措施,并对温度裂缝的处理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大体积的水工建筑物中,采用少筋混凝土结构,有其特殊意义。本文介绍现行规范关于少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思想和原则,以便于结构设计的同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低掺量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了在水灰比为0.50、强度等级为C35条件下,不同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油菜秸秆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分析油菜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使用扫描电镜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随着油菜秸秆纤维长度的增加和掺量的提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纤维长度30~40 mm,体积掺量0.1%时,抗压强度为47.43 MPa,比对照组提高16.45%,当纤维长度20~30 mm,体积掺量0.2%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为3.71 MPa、9.1 MPa,比对照组提高9.12%、6.64%,扫描电镜对比观察0.2%和0.4%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证实0.2%掺量混凝土的纤维-混凝土交界面无大面积孔隙,纤维上水泥浆体均匀分布,与混凝土间形成良好的吸附黏结力与机械啮合力,混凝土内部纤维填充了有害孔隙,无纤维结团现象,减少了应力集中,增强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XYPEX是由水泥、硅砂及多种性质活泼的化学物质组成的防渗材料,根据XYPEX的抗渗试验成果,研究分析了XYPEX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依据对废旧轮胎橡胶粉碎料作为添加成分取代部分细骨料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制备了多组不同橡胶粒径和掺量的橡胶混凝土试件;试件采用的橡胶分别为胶粉和胶粒,掺量为细骨料体积的0,20%,40%,60%,80%和100%,以考查橡胶粒径和掺量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均随橡胶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具有密度小、韧性好、抗裂性能强、变形能力大等传统混凝土难以企及的卓越性能.  相似文献   

15.
再生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再生混凝土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再生混凝土能否用于结构承重.主要是看其强度能否满足要求,而配合比是决定其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水灰比又是配合比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再生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怎样取值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混合粗骨料+天然砂这一组合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额外增加用水量的计算公式.从理论上较详细地讨论了其他情况下再生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的计算,可供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研究比较,认为应根据修建及管理养护的费用、交通量等综合考虑选用路面类型。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高级、次高级路面增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水泥混凝土路同既有必要又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高强砼材料的经济性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高强砼材料具有投入高,产出更高,经济效益更趋合理的特点,其经济性优于普通低强砼材料。  相似文献   

18.
泵送混凝土要求有较大的流动性,水灰比较大;而某些防水要求较高的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有较小的水灰比,流动性较小。如何使混凝土既具有可泵性,又有较高的抗渗性,是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中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掺用UEA混凝土膨胀剂、RC—1高效减水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缝设钢板止水带及模板拉杆设钢板止水环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碎石粒形特性对砼性能的影响及粒形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碎石粒形进行质量分级的建议。同时对碎石砼的一些基本特性进行了具体分析,证明碎石砼更适合于在高强度、高流态的砼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相似性原理,对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柱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的强度相似条件进行推导,确定了模型试验中模型构件配筋率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理论取值,并采用误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对承载力相似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模型试验时,宜采用与原型相同的配筋率.对于轴心受压柱,模型保护层厚度不产生误差;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模型保护层厚度取原型保护层厚度除以0.5倍比例系数,此时误差可以控制在10%;对于大偏压柱,建议保护层厚度取原型保护层厚度除比例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