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杉长卷蛾是一种猖獗性的柳杉食叶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二代,以2~3龄幼虫在被害的针叶内越冬。幼虫共6龄,2龄前幼虫在针叶内取食叶肉,为害状似叶部病害,3龄后钻出叶外吐丝缀叶形成虫苞,取食针叶和嫩枝皮。为害期长达230多天,一年有4月中、下旬,8月上旬二个为害烈期。化学防治该虫关键要抓住越冬代3~4龄幼虫,选用2.5%澳氰菊酯乳油,或50%甲胺磷,或90%敌百虫晶体弥雾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杨黄卷叶螟     
危害 杨黄卷叶螟又叫黄翅缀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速生杨叶部的主要害虫之一.此虫每年发生4代,幼虫孵化后,分散啃食叶表皮,并吐出白色粘液涂在叶面,随后吐丝缀嫩叶呈饺子形,或在叶缘吐丝将叶折叠,藏在其中取食.长大后的幼虫群集项梢吐丝缀叶取食.多雨季节最为猖獗,3天~5天内即把嫩叶吃光,形成秃梢,对树势的影响极大.幼虫...  相似文献   

3.
梨星毛虫又名梨叶斑蛾,俗称包饺子虫,筛子底虫,为害梨、苹果、山楂、板栗、沙果等。今年在我区沙果树上大量发生,以幼虫为害叶片,把叶片包起食成筛底状,叶片枯黄,严重影响了果树的结实和树势。 一、识别 1.被害状:(1)未展叶前钻到芽内或花苞内为害;(二)展叶后越冬幼虫把叶子边缘用丝粘在一起,包成饺子形,在其内取食叶片逐渐于黄,这是典型的被害状;(3)当年6~7月份出现的小幼虫群集在叶背面为害,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和叶脉,使叶片呈筛网状。 2.形态:主要是成虫和幼虫的识别,成虫体长9~12毫米,全身黑色,…  相似文献   

4.
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主要为害榕树Ficus microcarpa。为了迅速准确鉴别蛹和成虫性别,通过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蛹第8腹节有1纵裂缝,两侧平坦,第9腹节和第10腹节分节不明显;雄蛹第9腹节有1明显生殖孔裂缝,略微突起,第9腹节和第10腹节分节明显。雄虫体型较雌虫略小,雌虫触角鞭节白色,雄虫黑色;雌虫腹面体毛黑色,雄虫腹面体毛灰白色。雌虫腹部末端有明显的产卵器,轻挤腹部末端,伸出1黄色囊状腺体;雄成虫腹部末端有1对黑色尾须,轻挤腹部末端,抱握器分开,阳具外突。朱红毛斑蛾雌成虫的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卵巢管、1根中输卵管、2根侧输卵管、受精囊、受精囊腺、阴道支囊、导精管、交尾囊、1对附腺、产卵器;雄成虫的生殖系统包括1个睾丸、1对输精管、1对附腺、双精管、单精管、阳茎和抱握器。  相似文献   

5.
刺槐尺蠖属尺蠖蛾科,一年一代,以幼虫危害刺槐林,茧蛹在被害树根际表土层越夏和越冬。翌年三月中旬羽化成虫。成虫多于傍晚活动,在树干上交尾后雌蛾多爬上树冠,围绕1~2年生嫩枝产卵,每头雌蛾产卵400~700粒,四月初孵化幼虫。初孵幼虫具有吐丝下垂习性,可借风力传播,蔓延为害,幼虫  相似文献   

6.
芳香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科 ,在河北主要为害柳树、榆树 ,其次为害杨树、国槐等 ,以幼虫钻蛀树木枝干 ,常造成枯梢或整株死亡。1 生活史芳香木蠹蛾 2a发生 1代 ,第 1年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 ,第 2年幼虫离开树干在土壤内越冬 ,第 3年春天化蛹 ,4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 ,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将卵产于树干分叉处 ,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伤口及旧蛀孔处。卵单产或堆产 ,卵期 15~ 2 0d。初孵幼虫群集蛀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随后蛀入木质部 ,被害处排出白色或赤色木屑。一直为害到 9月下旬 ,开始在虫道的末端越冬。第 2年 4月上旬幼虫常…  相似文献   

7.
<正> 南华松叶蜂Diprion nanhuaensis Xiao是云南省针叶树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取食云南松针叶,受灾林分针叶被吃光,远看似火烧,幼树被害后当年可能枯死。1981年我们对该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做了防治试验,现整理如下: 一、形态特征雌虫:体长9—11毫米。身体黑色,具黄色或黄褐色斑,足黑色带黄色斑,爪红褐色。翅透明,翅脉暗褐色,翅痣基部黑褐色,前端红褐色。腹部背板Ⅰ、Ⅱ、Ⅲ前缘两侧及侧缘,有时Ⅳ—Ⅷ侧斑,腹板Ⅰ—Ⅵ浅黄色。触角节齿状,20—22节,唇基前缘呈浅圆形凹入。颚眼距约等于触角1、2节之和。单眼后区宽为长的1.5倍。淡膜叶间距为一个淡膜叶宽度的1.6倍。锯腹片短粗,10环。锯鞘较短,锯鞘刷垫近肾形。  相似文献   

8.
板栗兴透翅蛾Synanthedon castanovora Yang et Wang(N.S)sp.n.幼虫为害板栗,在树干或侧枝上形成虫斑,导致虫斑上部枯萎、树皮干裂,严重时栗树大枝或整株枯死。该虫一年2代,以幼虫在受害树的树皮裂缝内越冬。  相似文献   

9.
黄杨绢野螟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杨绢野螟在阜阳1年发生3~4代,10月份3龄左右幼虫陆续吐丝缀两叶成虫苞,在其中结茧越冬。以幼虫吐丝缀小枝条结巢,取食其内叶片、嫩梢为害,严重影响植株生长甚至致其死亡。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春季发生的越冬代和第1代幼虫。  相似文献   

10.
杨白潜叶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2010年对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Herrich-Schaffer)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杨白潜叶蛾在河南省濮阳地区1a发生5代,代数比较整齐。以蛹茧主要在树干粗皮缝内、落叶等处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开始交尾产卵,每头雌蛾产卵26~78粒,产于杨树叶片正面,90%在侧脉旁。孵化后幼虫直接钻入叶片内潜食叶肉危害,被害处呈黑褐色虫斑,之后叶组织枯焦。幼虫老熟后有吐丝下垂习性。9月上中旬第5代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并越冬。各虫态发育历期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成虫具趋光性,♀♂比为1∶0.93。幼虫期天敌有寄生蜂3种,其中寄生率最高的一种为杨白潜叶蛾绒茧蜂(Apanteles SP)。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小食心虫,是梨树的重要害虫,除为害梨、桃树外,也为害李、杏、苹果、山楂等,在梨树与桃树混栽的果园中为害严重,发生情况复杂,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及产量。春季幼虫主要为害桃梢,夏季一部分幼虫为害桃梢,另一部分为害梨果,秋季主要为害梨果。桃梢被害,幼虫多从新梢顶端2-3片叶的叶柄基部蛀入,在蛀孔处有流胶及虫粪,不久新梢顶端萎蔫枯死。  相似文献   

12.
1.茶梢蛾主要为害油茶的春梢和叶片、被害春梢失水枯死,影响油茶结实,造成严重减产,是我省油茶的主要害虫之一。2.茶梢蛾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虫态不整齐,冬至后,幼虫在叶肉内越冬。主要是幼虫为害,幼虫期最长。跨两年约315天。3.防治茶梢蛾,抓住该幼虫在叶肉时间长的弱点,即九至十一月和翌年三月越冬幼虫未转移为害春梢之前,使用浓度1∶1000的敌敌畏效果良好。但虫口密度较大和大面积防治,最好使用1∶500的浓度较好。4.人工防治,必须在六月份大量化蛹期进行,要逐株地将被害梢从羽化孔以下一公分处摘除。集中烧毁,方能达到防治目的。5.寄生蜂是防治茶梢蛾的根本途径。今后应该把保护、观察、饲养、繁殖寄生蜂的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3.
阿克苏地区枣树红蜘蛛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苏地区枣树发生叶螨危害,常见的为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二斑叶螨。现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生规律1.1山楂红蜘蛛一般位于叶背面为害,叶片受害后出现黄褐色斑点,于叶背吐丝拉网,此虫一年发生6~7代,以受精的朱红色冬型雌虫在主干或侧  相似文献   

14.
一、虫害郁分3.成虫产卵于苗木或幼树皮层内。形成一月1.为害枝于…………………………………2 芽痕,使被害枝、苗枯死…·、…·大青时蝉广 为害叶芽、叶片、花、花蕾和果实……6 3’.成、幼虫为害主侧枝……,…………··42.成、幼虫在嫩枝责面为害,吸食汁液;排4.幼虫蛀入枝内为害,蛀孔排出许多细长如 ;出的排泄物可招霉菌寄生;严重时可使枝 丝的粪便…………………………妞眼矢毕 条枯死,树势衰弱…………………介虫粪4’。成、幼虫在皮层处为害··、……………52’.成、幼虫在枝内为害·,………………·3 5.受害处变黑,隧道充满虫粪;围…  相似文献   

15.
朱红毛斑蛾(榕树斑蛾)(Phaudaflammans Walker)在广东省的广州、陆丰等10余个县(市)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榕树。于1983年和1984年的10月间,我们在广州市郊广东省林科所林内均观察到朱红毛斑蛾的为害情况,这虫尤其喜欢取吃大叶榕和小叶榕的叶子,严重时将整株树叶吃光,在发生期间,我们采集到不少染病死虫(图一、二),病虫背面变黑,腹部及两侧呈深红带黄的颜色,组织液化,经镜检发现有大量的多角体。据统计,自然界病毒染病率达60%。在室内重新接种健康幼虫,其病虫的症状及病毒多角体与上述相同。  相似文献   

16.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在鲁中地区一年发生1—3代,以3龄初幼虫于受害树枝端吐丝紧密粘合两片叶在内休眠,越冬。第1代和第2代各有1/3数量的3龄幼虫进入越夏、越冬休眠状态,其余2/3幼虫继续发育成为第2代或第3代。每年春季4月是该虫危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何标 《云南林业》2000,21(1):19-19
草履蚧(Drosicha Corpu Lenta Kuwena)属同翅目绵蚧科,又名草鞋虫。此虫分布较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及云南等地均有虫害发生。此虫危害的对象主要为核桃、梨、柿子、苹果、杏、桃等果树。革履蚧雌成虫和幼虫刺吸嫩枝幼芽汁液,果树被害后树体衰弱,发芽迟,叶黄枝枯,果实发育不良,并影响产果量和品质,被害严重的果树,往往枝条或全株枯死。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约 10mm,椭圆形,扁平,草鞋状,无翅,体背稍隆起,黄褐色至赤褐色,多皱纹。体缘、腹面橘黄色,体表面略露白色蜡粉,触角、足、…  相似文献   

18.
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于朝鲜,日本和我国北方,以北京、济南、兰州、唐山、南京等城市发生严重。幼虫蛀食为害侧柏属、圆柏属及柏木、罗汉松、杉木等。双条杉天牛是国家确定的35种检疫对象之一,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形态特征:1.成虫扁圆筒形,鞘翅黑褐色,有两条棕黄色横带。头部黑色,向体前方伸出。口器朝向前下方。触角黑褐色、较短。前胸黑色,中、后胸腹面均有黄色绒毛。足黑褐色。腹部棕色,腹部末端微露于鞘翅外。2.卵椭圆形似稻米粒,长约2毫米,白色。3.幼虫体圆形略扁,初龄淡红色,老熟幼虫体长22毫米,乳白色无足,头颅黄褐色,无侧单眼。触角3节。4.蛹长20毫米-25毫米,淡黄色,触角自胸背迂回到腹面第2节,末端达中足腿节中部。二、生物学特征:该天牛在我国1年1代,少数2年1代,8月下旬在木质部化蛹,9月上旬羽化成虫,成虫在被害树干蛹室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成虫活动高峰。成虫多在羽化后14小时-22小时交尾、产卵。卵期7天-14天,自然孵化率很高。幼虫孵化1天-2天后蛀入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形成一条条弯曲不规划的扁平蛀道,蛀道内充满黄白色粪屑。受害树皮容易剥落,为害枝干一圈后,上部枝干即行枯死。三、防治...  相似文献   

19.
2001—2003年研究了上海地区为害樟树的栗叶瘤丛螟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上海1 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越冬,1龄、2龄、3龄、4龄、5龄幼虫平均头壳宽分别为0.036±0.004 mm、0.062±0.014 mm、0.119±0.001 6 mm、0.173±0.014 mm、0.233±0.018 mm。幼虫食叶量约为39.09 cm2。初孵幼虫群集吐丝缀叶,在调查地区为害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20 0 0~ 2 0 0 1年在怀柔县赵各庄苗圃地和丰宁县发现棉铃虫Heliothioarmigera为害杨树 1年生苗木。该虫幼虫从 7月上中旬开始钻入杨树 1年生苗木距顶端约 30cm的幼嫩茎内蚀食为害 ,苗木被害后顶端弯曲、下垂 ,最后干缩变黑 ,枯死 ,下部新芽萌发 ,不仅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和商品价值 ,也大大降低了第 2年插条品质 ,因此要切实做好杨树苗木棉铃虫的防治工作。可采用以下防治方法 :1.从 6月下旬开始 ,喷施灭幼脲Ⅲ号或杀铃脲 15 0 0倍稀释液 ,90 0kg/hm2 ,每半月喷施 1次。 2 .发现有被害的苗木后 ,及时剪除被害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