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测定了肥力高对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肥力高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株高增加2.08cm,茎粗增加0.31mm,穗长增加0.27cm,小穗数增加0.97,穗粒数增加3.93,不孕小穗降低0.68,千粒重提高0.98g,平均增产22.34%。肥力高对小麦株高、茎粗、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的影响为叶面喷施>拌种,对不孕小穗和千粒重的影响为拌种>叶面喷施。小麦植株性状达预定目标和产量≥4500kg/hm2的肥力高用量为拌种5.45~15.43kg/hm2,叶面喷施浓度9.48~20.78g/kg。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西藏地区春青稞品种的选育与栽培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笔者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了西藏地区13个春青稞品种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退化小穗数以及生育期与单位面积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6334、0.6957、0.6394、0.7088、0.6955、0.7308、0.6241、0.6514;按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小穗数>株高>穗粒数>穗长>生育期>千粒重>穗数>退化小穗数。从结果来看,培育大穗与秸秆较高品种,提高单穗小穗数、穗粒数可能成为今后西藏地区春青稞育种与栽培管理工作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美洲星液肥对小麦冻害恢复的效果进行了试验.供试药剂为安徽省农科院生产的美洲星液肥,供试小麦品种为新麦18.采用小麦受冻后进行叶面喷施的方法,重复3次.于收获后,通过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小穗数、结实小穗、不孕小穗、每小穗粒数、每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667 m2穗数和实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叶面肥具有促使小麦冻害恢复、增加小穗数、提高结实小穗数、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降低冻害损失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云南省保山市优质硬粒小麦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数量性状基本苗、公顷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对产量影响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千粒重>公顷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基本苗.  相似文献   

5.
农大哥高效生物菌肥在小麦上喷洒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农大哥高效复合生物菌肥在小麦上进行的叶面喷洒试验,结果表明:喷洒该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平均单产538.12kg/667m2,比对照增产25.71kg/667m2,增幅为5.02%.喷洒生物菌肥处理的小麦,株高降低1.0cm,穗长多0.2cm,小穗数多0.5个,结实小穗多0.3个,不孕小穗少0.1个,穗粒数少0.5粒,千粒重高1.6g,小麦成穗数多0.5万穗/667m2.  相似文献   

6.
小麦应用促丰宝Ⅱ液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促丰宝Ⅱ液肥拌小麦种和叶面喷施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促丰宝Ⅱ液肥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量亦显著提高,平均增产23.57%。在本试验条件下,促丰宝Ⅱ液肥在小麦上应用拌种效应>叶面喷施效应。小麦产量≥5200kg/hm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美洲星液肥对小麦冻害恢复的效果进行了试验。供试药剂为安徽省农科院生产的美洲星液肥,供试小麦品种为新麦18。采用小麦受冻后进行叶面喷施的方法,重复3次。于收获后,通过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小穗数、结实小穗、不孕小穗、每小穗粒数、每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667m2穗数和实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叶面肥具有促使小麦冻害恢复、增加小穗数、提高结实小穗数、增加粒重、提高产量、降低冻害损失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径分析在春小麦产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黑龙江垦区优质春小麦10个新品种的6个产量性状及产量进行了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麦粒容重、小穗数、千粒重和穗长是影响小麦产量主要性状,小麦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依次为:穗长、千粒重、粒容量、小穗数、穗粒数和株高。小麦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综合作用依次为:粒容量、千粒重、穗长、株高、穗粒数和小穗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淮北地区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更替,产量和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单茎质量、经济系数显著提高,基节增粗,株高降低,基二节、倒二节和穗下节缩短,穗长、结实小穗和小穗数增加,抗病性增强,而分蘖成穗、生育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今后高产育种要主攻穗粒数,提高穗粒重。  相似文献   

10.
在玉门市下西号乡的大麦上喷施巨丰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各喷1次300倍巨丰465 kg/hm2处理的成穗数较对照增加37.05万穗/hm2、株高增加7.5 cm、穗长增加0.6 cm、穗粒数增加2.74粒、千粒重增加1.87 g,不孕小穗减少3.63个/穗,大麦产量可达到9 121.74 kg/hm2,较对照增产17.3%。  相似文献   

11.
云南旱地小麦抗旱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云南省近期育成和大面积推广的3个旱地小麦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3个小麦品种及10个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与抗旱性关联度大小为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茎节数〉穗长〉退化小穗数〉穗粒数〉株高〉茎粗〉不实小穗数。在选育抗旱品种时应注重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等性状的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到茎节数、穗长、穗粒数、退化小穗数、株高等其他性状的选择。各品种抗旱性的强弱依次为靖麦11〉云麦50〉云麦42。  相似文献   

12.
分析小麦种植过程中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在不同播种密度及播种方式影响下的表现,从而确定合理的小麦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保证小麦种植产量。以河南省漯河市农田试验基地作为试验区域,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区为播种密度,副区为播种方式,播种密度设4种,分别为112.5 kg/hm2 (D1)、150 kg/hm2(D2)、187.5 kg/hm2(D3)、225 kg/hm2(D4);播种方式设3种,分别为条播(T)、穴播(X)、宽幅播(K),分析其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对小麦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有不同的影响,在播种密度方面,表现最佳的为D3和D4,这2种播种密度下的小花数、小穗数及小穗结实率较高。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小麦群体总茎数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在播种方式方面,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苗期小麦群体总茎数由多到少依次为穴播、宽幅播、条播,返青期和收获期小麦群体总茎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条播、穴播、宽幅播。在穗粒数和产量方面,穴播要高于宽幅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施N量对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施N量为0(CK),50,90,130,170,210,250,290和330 kg/hm2共9个处理,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各处理垂穗披碱草的每m2生植枝数(X1)、每生植枝小穗数(X2)、每小穗小花数(X3)、每小穗种子粒数(X4)、种子千粒重(X5)和每公顷种子产量(Z),分析施N量与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施N量与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的种子产量、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和种子千粒重均与种子产量间极显著相关,每m2生殖枝数与种子千粒重极显著相关,每小穗种子粒数与种子产量、每m2生殖枝数、种子千粒重间均达显著相关。【结论】施氮能够显著促进生殖枝和每小穗种子粒数的形成,千粒重也随之增加,但对每生殖枝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无显著影响;施氮还可提高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的实际种子产量,其中以施N 250 kg/hm2的效果最好,产量可达2 016.5 kg/hm2。  相似文献   

14.
应用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18个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皮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与苗数、分蘖、茎数、株高、穗长、穗粒数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生育期苗数穗长小穗数株高成穗率单株穗数分蘖茎数穗粒重千粒重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与分蘖、穗数、成穗率、单株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成穗率千粒重单株穗数分蘖穗长生育期株高小穗数穗粒重穗数苗数茎数穗粒数。在裸燕麦品种中,鲜草产量与苗数、分蘖、生育期、茎数、穗数、单株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鲜草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穗长小穗数单株穗数生育期穗数株高穗粒重千粒重茎数分蘖苗数成穗率穗粒数,籽粒产量与茎数、小穗数显著正相关,与苗数、分蘖、生育期、穗数、株高、穗长正相关,各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小穗数穗长茎数单株穗数苗数成穗率穗粒数株高生育期千粒重穗粒重分蘖穗数。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来看,皮燕麦和裸燕麦品种表现不尽相同,在品种选育时,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确定相应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连续4a对优质强筋小麦郑农16公顷穗数(X1)、穗粒数(X2)、千粒重(X3)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60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郑农16成产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依次为千粒重〉公顷穗数〉穗粒数;7500kg/hm2产量水平,该产品成产因素对产量的效应依次为千粒重〉穗粒数〉公顷穗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麦巨金对德抗961小麦产量和株高的影响。[方法]以小麦耐盐品种德抗961为材料,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喷施麦巨金,对小麦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穗下各个茎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喷施麦巨金次数的增加,穗下各个茎节长度缩短越大,尤其是倒二节间和穗下茎,最终显著降低株高;能够改善小麦的产量构成要素,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越大,最终小麦产量增幅越大。[结论]在小麦起身期间隔14 d连续喷施2次麦巨金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株高,还能够明显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7.
旱地春小麦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小麦品种甘春2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密度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逐渐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而穗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小麦的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375万粒/hm~2处理的产量最高,300万粒/hm~2处理的次之,分别比产量最低的525万粒/hm~2处理显著增加了4.12%、2.81%(P0.05)。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993,而籽粒产量与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497(P0.05)。通过关联分析可知,小麦种植密度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穗数、产量、株高、小穗数、千粒重、穗长、穗粒数,表明受密度影响最大的性状因子是穗数。虽然小麦种植密度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合理密植仍是旱地小麦增产的关键。在本试验条件下,甘春27号小麦品种的最佳播种密度为375万粒/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追肥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底肥225 kg/hm2,2月中旬追肥225 kg/hm2的施肥效果最佳,能有效减少不孕小穗、增加结实小穗、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施肥过早不能达到理想产量,施肥过晚不但不能提高产量反而会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秸秆还田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小麦秸秆、种植密度5因素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增加株高、茎粗、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品质有显著的作用。密度对千粒重的影响最大,氮肥次之。密度对穗位高影响最大,而氮肥影响最小。在本试验条件下,兼顾高产和优质,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组合为N4P2K4S4D4,即每公顷施用纯N315kg、P2O5 37.5kg、K2O135kg,小麦秸秆6750kg,密度为67500株/hm^2。  相似文献   

20.
以小麦品种川育16为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穗长、分蘖数、有效穗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小麦遗传育种与引种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小麦川育16植株总体偏高,基本都在100 cm以上,穗长平均值为6 cm,有效穗数基本在15个以下,小穗数平均为17个,穗粒数平均为50粒,部分单株产量比较高,达到了25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