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籽饼粕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籽饼粕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资源,但因其含有一定量棉酚,影响了利用效果。用适宜的方法脱除或钝化游离棉酚,对开发优质蛋白资源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综述了棉籽饼粕中的有毒物质、目前的生物脱毒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棉籽饼粕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籽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同时也含有对畜禽有毒害作用的游离棉酚。研究适宜的脱毒方法脱除或钝化棉籽饼粕中的游离棉酚,使之变成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对缓解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和促进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棉酚的结构、中毒症状谈起,综述了目前棉籽饼粕主要脱毒方法的效果和优缺点,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棉籽饼粕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但使用不当,会引起动物中毒。其含有的游离棉酚为有害物质,是限制其利用的主要因素。我国生产的机榨或预压浸出的棉籽饼粕,游离棉酚的含量一般在0.06%~0.08%,这类棉籽饼粕不经过处理,直接与其它饲料搭配使用,用量过大会导致中毒。其在饲粮中的安全用量与畜禽的种类有很大关系。1猪对游离棉酚比较敏感,饲粮中棉籽饼粕的添加量应小于10%,同时,猪的饲粮中应适量添加赖氨酸、钙、胡萝卜素等。一般来讲,猪的饲粮中游离棉粕含量不超过100毫克/千克时,猪生长正常,含量在100~2…  相似文献   

4.
棉籽饼(粕)复合脱毒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资源的短缺,将一直是我国饲养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预计到2000年用于饲料的蛋白质缺口将达1190万吨。我国目前年产棉籽饼(粕)600万吨,棉籽饼(粕)含粗蛋白34%─38%,是很好的饲料蛋白源。但我国种植的棉花品种属腺体棉,棉仁中含有1.0%─2.0%的对禽畜等单胃动物有多种毒害作用的棉酚(gossypol),经加工提油后,饼粕中仍含有0.12%─0.28%的游离棉酚(Freegossypol),用于饲料,仍远远超过国家限定的标准。所以尽管我国饲料蛋白质资源短缺,棉籽饼(粕)一直没能充分利用。因此,研究一种工业化方法脱除游离棉酚(FG),…  相似文献   

5.
棉籽饼粕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是畜禽饲料中常用的饲料原料之一,但由于饼粕中含有棉酚,对动物具有毒性,因而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棉籽饼粕中的棉酚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游离棉酚其分子结构中的活性基团(醛基与羟基)未被其他物质“封闭”,能损害动物的细胞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的产棉大国,目前全世界年产棉籽约3000万吨,其中我国年产棉籽约1000万吨,占了三分之一。影响棉籽饼粕利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它含有以棉酚为主的有毒物质(如游离棉酚、棉绿素、棉酚紫、环丙烯类脂肪酸等);二、棉籽饼粕蛋白品质低下,尤其是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利用率都较低。当前对棉籽饼粕去毒问题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棉籽饼粕蛋白品质低下影响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研究得不够。棉籽加工工艺流程一般为:棉籽榨汕各道工序样品成分分析见表1。据资料报道,棉籽仁蛋白质消化率为88%─90%,赖氨酸有效性100%…  相似文献   

7.
棉籽饼粕毒性对动物的危害及脱毒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籽不仅是很好的油源,而且也是很好的蛋白质资源,对棉籽饼粕的开发利用,无疑会对我国畜牧和食品工业起到推动作用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棉籽饼粕中含有毒物质棉酚,应用时注意其毒性。  相似文献   

8.
棉籽饼粕是一种理想的用于水产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资源。但是,棉籽饼粕中含有的游离棉酚,具有活性醛基和活性羟基,毒性很大,直接利用会引发饲料安全问题,因此对棉籽饼粕进行脱毒处理,从而开发利用棉籽蛋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1棉酚棉酚存在于棉籽饼粕中,可分为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大部分游离棉酚可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成结合棉酚,对畜禽体无毒害作用。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含量虽小,仅有0.04%~0.06%,但毒性却很强,容易在畜禽体内蓄积产生毒害作用。1.1棉酚的危害棉酚在体内容易蓄积,造成  相似文献   

10.
<正> 棉饼粕内含蛋白质35—40%,是一种宝贵的蛋白质饲料资源,但由于棉饼内棉酚的存在,致使棉籽饼粕长期得不到合理利用。我国生产棉籽饼粕用作动物饲料仅少部分,其余均用作肥料,浪费很大。现在推广种植含棉酚在0.02%以下的“无腺体”棉籽,并将这种无毒棉籽饼作为饲料,对解决发展畜牧业所急需的蛋白质饲料问题将会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