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公害蔬菜又称绿色蔬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农药、化肥及工业三废等污染,体内残留的有害物质低于国际或国家规定的含量标准的商品蔬菜。科学防治病虫害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关键因素之一。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好的蔬菜品种,可减少发病和使用农药的次数。如黄瓜春季栽培宜选用密刺王、长春密刺、新泰密刺、津绿3号等品种。秋季宜选用抗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津研6号、津研7号等系列品种。番茄应选用抗病毒病的品种。大白菜应选用抗软腐病、霜霉病的青帮型品种,或选用抗黑斑病的包头青等。各地区应依蔬菜主要病害及气候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防治是关键. 一、产前预防措施 1.选用抗病虫品种根据本地病虫的发生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虫能力强、抗逆性好的品种.如津研6号、津研7号黄瓜抗霜霉病、白粉病;津乐中青1号、中白1号白菜抗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佳粉17号番茄有兼抗病毒病、叶霉病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农业防治措施,减少或消灭病虫源1、推广抗病蔬菜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提高蔬菜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可减少农药使用量,从而减轻农药污染。如黄瓜的津春系列品种抗黄瓜霜霉病;津研6号、7号,津杂2号、3号、4号,长春密刺,春秋绿等抗黄瓜枯萎病;中农7号、8号、1101号,济杂1号等抗黄瓜白粉病。番茄毛粉802,西粉3号,强丰等品种对病毒病、叶霉病有一定的抗性;毛粉802还有很好的避蚜能力。白菜品种津白45,豫白3号、6号,小叶青白菜和蓉白4号抗病性较强。尖椒比圆椒较抗病毒病。2、清洁菜园,深耕土地。菜田及其周围的残枝落叶是多…  相似文献   

4.
1选用抗病品种如抗霜霉病的品种有津优2号、津春4号、北京102、北京101、津研2号;抗白粉病的品种有津优1号、2号、3号,中农4号、津绿5号;耐疫病的品种有津杂3号、4号、长春密刺、中农5号;抗枯萎病品种有津优1号、2号、津研4号、新泰密刺、长春密刺。2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从无病留种田采种,根据种子的来源及历年病害发生状况进行种子处理。①温汤浸种。②干热灭菌。③药剂浸种或拌种。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可防疫病;新植霉素200毫克/公斤浸种3小时或用次绿酸钠300倍液浸种20分钟防治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5.
1农业防治1.1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耐低温、弱光、抗霜霉病的津优3号、4号、津研3号、津春3号、津杂2号、山农5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番茄:毛粉802有很好的避蚜防病能力,尤其病毒病发生很轻。双抗2号抗叶霉病和病毒病。强丰、中蔬4号、佳粉10号等较抗病毒病、早疫和晚疫病;黄瓜:津研2、4、6号、津杂1、2号较抗霜霉病。长春密剌、津研7号、津果1、2号较抗枯萎病。大白菜丰抗70、85—1、鲁白3、6号较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等;抗辣椒病毒病的品种有沈椒2号、津椒3号、中椒2号、农大40号、天津8号  相似文献   

7.
<正> 济南密刺黄瓜品种是济南市农科所蔬菜室黄瓜育种组用抗枯萎病能力强的新泰密刺黄瓜为母本,以抗霜霉病和白粉病能力强的津研2号黄瓜为父本,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大棚适应性强,早熟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8.
黄瓜品种的抗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内对黄瓜不同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苗期猝倒病在供试黄瓜品种中均有发生 ,其发病率因品种不同有极显著差异 ,津春 3号发病率最低 ,津春 4号较低 ,而温棚 3号和山东密刺发病率较高 ;黄瓜霜霉病在生长期均有发生 ,津春 4号对霜霉病的抗性较强 ,温棚 3号和山东密刺对黄瓜霜霉病的抗性一般 ,津春 3号抗霜霉病较差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洛阳市农科所通过调查和试验认为,在洛阳市大棚黄瓜以津研一号、津研二号产量为最高,其优点是抗霜霉病和白粉病,稳产保收,尤其以津研二号较突出。但也有瓜码稀、早熟性差、不抗枯萎病、长龄苗易花打顶(津研一号)等缺点。长春密刺、叶三、麦黄瓜、平顶山早黄瓜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春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 春季栽培常规品种宜选用长春密刺、新泰密刺;一代杂种宜选用津春3号、津春2号等.  相似文献   

11.
读者互动     
《农村新技术》2014,(2):66-67
<正>四川读者刘应洪问:黄瓜白粉病怎样防治?答:可通过以下4项措施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除密刺类黄瓜易感白粉病外,大多数杂交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均较强。露地主栽新品种有津春4号、津春5号、中农4号、中农8号、夏青4号、津研4号等。大棚栽培新品种有津春l号、津春2号、津优1号、津优3号、中农5号、中农7号、龙杂黄5号等。温室栽培可选用津春3号、津优3号、中农13号、农大春光1号、津优2号、鲁黄瓜10号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蔬菜栽培的基本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 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措施,包括选育优良蔬莱品种,改进蔬菜栽培方式,加强菜田管理,科学用水用肥,就可少用农药和化肥,有效防治病虫害。这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措施。1.1 选育优良蔬菜品种 选用抗逆性强、抗耐病虫危害、高产优质的优良蔬菜品种,是防治蔬菜病虫危害,夺取蔬菜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比如,优良品种毛粉802番茄,因植株被生绒毛,不易受蚜虫危害,因而就减少病毒病的发生。又如,佳粉10号番茄,较耐抗病毒病、早疫病和晚疫病。津研4号黄瓜,较抗霜霉病,如果再采用与黑籽南瓜嫁接技术,还可预防黄瓜枯萎病。双丰2号菜豆,不仅能够抗锈病和根腐等病害,而且还较耐热。丰抗70大白菜,较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辽茄3号大茄子,可抗黄萎病。实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用科技》2006,(12):24-24
一、品种选择 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早熟、抗病性能好的品种,如山东密刺、箕密刺、新泰密刺、山农5号、津春3号、中农13号、保丰等,砧木选用黑籽南瓜。  相似文献   

14.
黄瓜枯萎病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枯萎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尤以棚室黄瓜发病受害最重。该病发病率一般为10~30%。严重的高达80~90%,对黄瓜的生产影响很大。用常规药剂防治,不但成本高、污染大,而且效果不甚理想。采用以下无公害技术防治,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抗枯萎病较好的黄瓜品种有“长春密刺”、“津杂4号”、“津研6号”、“中  相似文献   

15.
黄瓜抗盐选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对34个黄瓜品种发芽期的抗土壤盐渍化主要因子NaCl和Ca(NO3)2·4H2O协迫差异进行了研究。根据黄瓜在CK、4、10、16g/LNaCl和CK、15、20、25g/LCa(NO3)2·4H2O)胁迫下12、24h、2、4、6d相对发芽率、5d芽长、8、12d芽后死亡率等指标的生物统计结果选择出抗NaCl胁迫的长春密刺>津研506>中农七号>津杂三号>津研四号>鲁黄瓜九号和抗Ca(NO3)2·4H2O胁迫的长春密刺>中农1101>津春四号>津春三号>北京401>早春八号>兴丰88-8等抗盐品种及抗盐能力顺序。  相似文献   

16.
“五一”节前后是黄瓜消费的高峰,且可卖出个好价钱。选择品种应选择抗病、高产、早熟、耐寒性强的长春密刺、山东密刺、北京大刺、佳木斯青刺、津杂1号、津研2号、中农5号等。  相似文献   

17.
不同砧木与接穗对黄瓜嫁接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63,自引:5,他引:58  
以黑籽南瓜和新土佐为砧木,鲁黄瓜4号、长春密刺、津春3号、津春4号、津杂2号、津杂4号和津杂3号7个黄瓜品种为接穗,研究了砧木苗、接穗苗及嫁接苗的生长和抗冷性。结果表明,砧木苗黑籽南瓜生长和抗冷性优于新土佐,两者均优于接穗苗及其嫁接苗;7个接穗苗中,长春密刺、鲁黄瓜4号和津春3号抗冷性优于其它品种;黄瓜嫁接苗较接穗苗抗冷性显著增强,表现低温致死温度明显降低,在5℃低温胁迫下幼苗冷害指数变小,电解质渗漏率下降,胁迫后光合功能恢复较快等。研究认为,黄瓜嫁接苗的抗冷性与其砧木种类及接穗品种双方的抗冷性密切相关,抗冷性较强的长春密刺、鲁黄瓜4号和津春3号品种与抗冷性较优的黑籽南瓜嫁接获得了最强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8.
黄瓜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苗期植株喷雾接种和离体子叶点滴法接种,对28个黄瓜品种进行了抗黑星病鉴定。从中筛选出的高抗品种有中农9号,津春3号,中抗品种有中农11、中农5号,新泰密刺等,而病品种有甘丰3种,828,津杂3号,山东密刺等。  相似文献   

19.
黄瓜是保护地栽培作物的主要品种之一,在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品种,并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可实现黄瓜的周年供应。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用适合的品种是很重要的,早熟大棚生产黄瓜以选择耐低温品种为宜,如津春4号、长春密刺、津研1号  相似文献   

20.
张悦先 《吉林农业》2011,(18):90-90
1.品种的选择 一般选用抗病、丰产、品质好的刺瓜品种。如济南密刺、新泰密剌、津杂1号、津杂2号、农大12、牟瓜一号等;与早熟品种进行主副行栽培,既能早上市,又能延长供应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