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福乐定(FLD)抗旱宝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地膜马铃薯上的喷施结果表明,于马铃薯现蕾期用不同生长调节剂连续喷施2次,均能提高地膜马铃薯的单株著重,大薯率和产量,增产率为7.15%~37.92%,其中,以福乐定,抗旱宝两种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最好,单薯重比对照分别为增加40.7g和38.3g大薯率分别增加18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单株产量分别增加0.120kg,0.113kg,单产分别增加102  相似文献   

2.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SDS沉淀值的变异与遗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麦品种高原602和甘81529幼穗来源的体细胞无性系R2代1041个单株和R3代117个单株及相应对照SDS沉淀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在63个R2株系中,44个株系的SDS沉淀值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异率达69.8%,并获得了27个高SDS沉淀会值株系;从R2高SDS沉淀值单株形成的39个R3株系中,获得SDS沉淀值显著高于对照的株系26个,显示出高SDS沉淀值变异是可以遗传的。SDS沉淀值提高的绝大  相似文献   

3.
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均年龄为40a的延边地区不同密度天然赤松林的单株赤松各器官及不同组分生物量,吉面积估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模型lnW1=a+blnD^2H+cD^2H适合于估测不同密度级赤松林的内单株赤松干,皮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模型lnW2=a+blnD+c.D适合于估测不同密度级赤松林内单株赤松枝,叶生物量及叶面积;  相似文献   

4.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S-10Ca在棉田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S- 10Ca 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30mg/kg 浸种,株高及单株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3-31% 和14-35 % ;浸种结合喷施( 喷施浓度分别为50 和100mg/kg) 单株蕾量分别较对照提高65% 和60 % ,总生殖量分别增加12-1% 和13-3 % ,单株成铃分别增加0-69 和2-27 个,单铃重分别增加0-04 和0-17g,子棉产量分别提高11-80% 和20-05 % 。  相似文献   

5.
利用3年时间对3种岩黄芪属(Hedysarum L.)和3种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的生长速率、生物量积累、家畜采食的幼嫩枝条比例、冠层结构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岩黄芪属植物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锦鸡儿属植物,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的生长速率为0.70 cm/d,锦鸡儿属植物为0.27 cm/d,岩黄芪属植物较锦鸡儿属植物能更早、更好地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岩黄芪属植物生物量积累迅速,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单株干重平均为41.17 g,产量干重为2 158.52 kg/hm2,锦鸡儿属植物单株干重为7.09 g,产量干重351.87 kg/hm2;生长3年的岩黄芪属植物单株干重平均为104.38 g,产量干重为3 132.63 kg/hm2,锦鸡儿属植物单株干重为14.23 g,产量干重703.88 kg/hm2,两属植物差异显著(P<0.05)。岩黄芪属植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供家畜采食的幼嫩枝条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生长2年的岩黄芪属植物8月份木质化枝条占总生物量干重的53.82%,生长3年的木质化枝条占总生物量的78.77%。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态型玉米干物质生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个生态型玉米夏播的干物质生产特点。这4个生态型是平丘中晚熟型(A)、低山中熟型(B)、中山晚熟型(C)和高山早熟型(D)。结果表明:①单株干物质生产量,C>B>A>D;②干物质相对生产效率和抽雄后净同化率,D>A>B>C;③抽雄后生产的干物质占单株干物质的比重,D>A>B>C;④干物质向经济器官的转移效率,A>D>B>C。不同生态型玉米的干物质生产受种子千粒重、单株叶数、叶面积、净同化率、生长期等因素的影响。收获指数在生态型之间的差异受品种、地域环境和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业》2010,(4):52-53
南开大学一项育种新成果,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300克。  相似文献   

8.
科技要闻     
<正>南开大学育种新成果可使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南开大学一项育种新成果,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仅有200~300  相似文献   

9.
<正>南开大学一项育种新成果,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g,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300g。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社区绿地常见27种园林植物进行夏季光合速率测定,比较分析其固碳释氧效应,同时对植物固碳释氧量与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社区绿地植物固碳释氧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27种供试树种单位叶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及单株植物固碳释氧量各有差异,其中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大为女贞;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大为垂柳;单株植物固碳释氧量最大为香樟。27种供试树种单位土地面积日固碳释氧量与叶面积指数、胸径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树冠直径、树高没有相关性;单株植物日固碳释氧量与树冠直径、胸径、树高、叶面积指数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正>南开大学一项育种新成果,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300克。  相似文献   

1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元明浩  孟广萍  朱阳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47-17449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形态的影响。[方法]以4个不同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始花期喷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及其混剂对大豆产量及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品种上的效果各不相同。综合比较表明,喷施硅丰环6000倍液,对改善大豆植株性状,增加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效果最优;喷施硅丰环6000倍液+复硝酚钠60130倍液和芸苔素1000倍液+复硝酚钠6000倍液+矮壮素l000倍液对改善植株性状,增加产量、单株荚数及单株粒数也有较好的效果。[结论]该研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高产栽培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生植物对N、P的富集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水生植物对N、P的富集能力在富营养化湿地的生态修复中非常重要。对温州三垟湿地18种水生植物生物量及其对N、P的吸收与积累能力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类单株生物量差异极为显著,蒲苇、美人蕉的单株生物量最大。不同植物种类地上部分含N量为23.52~55.00 g/kg,地下部分含N量为14.36~50.50 g/kg;地上部分P浓度为0.53~8.1 g/kg,而地下部分含P浓度为0.46~6.08 g/kg,物种间差异显著。不同物种各自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N和P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382和0.833,相关极显著。不同植物单株含N量为0.356~3.951 g/株,不同植物单株含P量分别和0.014~0.324 g/株之间,种间差异显著。其中含N量最高的植物单株为美人蕉、千屈菜和蒲苇,单株含P量最高的为千屈菜,其次为薏苡、水烛和菖蒲。美人蕉、水竹芋、水芋、水烛、菖蒲、伞草、细叶莎草、千屈菜、薏苡等对N、P具有较强的吸收与积累能力,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建议在湿地修复中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临泉县当地品种虎头姜为试验材料,开展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吡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提高的效果及安全性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吡能)处理的生姜长势较好,单株平均健数、单株平均产量与实际产量均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区,说明其对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作用。建议在生姜生育期喷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吡能)1 000倍液2~3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植物占位立体空间营养及其调控。方法:以4种不同玉米田间种植型式为素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果:群体作物密植过程中,植物占位立体空间与光、热、水、气(CO2)、肥(矿质元素)同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群体产量的要素;是植物存活和生长发育冠层营养和土体营养的承载依托;可以用植物单株内切圆面积或单株内切圆冠层圆柱体和根系土体的圆柱体体积大小对群体作物的营养状况进行量化比较。结论:人类可通过植物田间株、行距调节和采用不同田间配置型式对植物占位立体空间营养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6.
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叶面积测定方法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叶面积仪实测的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叶面积为参照,分别获得了用叶片上各小裂片的长径(L)与短径(W)计算叶面积的校正值(K1=0.63)和用叶片上3个羽片的长度(D)与羽片的开张度(E)计算叶面积的校正值(K2=0.52);得到了用L和W计算的单株叶面积为0.63∑ni=1LiWi(n为小裂片总数),用D和E计算的单株叶面积为0.52∑i=1DiEi(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几种紫薇属植物活体树干艺术造型模架设计与制作方法,包括:弓式育干造型模架、蓖齿式V形槽单株嫩枝育干模架及八棱柱型单株树干艺术造型模架.  相似文献   

18.
不同倍性麦类作物杂种优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冬性和春性四倍体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AABB)、普通小麦(T.asetivun,AABBDD)春性和冬性六倍体小黑麦(AABBRR)及春性八倍体小黑麦(AABBDD)等三种倍性六套材料,分别在每套材料中选取亲本并配成双列杂交以研究倍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冬性倍性材料间一致地表现出单株经济产量具有最高的杂种优势,单株经济产量优势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物产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南开大学研制成功的一项新技术,有望实现高质丹参新品的大规模栽种。课题组负责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力介绍,这一技术可使植物药材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 kg,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300 g。  相似文献   

20.
油菜五叶期至幼角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特别是喷施云大120能改善油菜的生长发育,对单株有效分枝、有效角果数、单株生产力都有明显提高,产量增加3.97%~17.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