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个杂交水稻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协优5968 协优5968(协青早A/台恢5968)系台州市农科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开发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3年3月通过省品审会审定.适宜浙江省宁波、台州及生态类似地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协优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t5968配组而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与汕优63相仿,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白叶枯病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杂交稻地区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协优7954系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2000—2002年试验、示范,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米质较优、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等特点。适宜在我县作单季和连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通过杂交晚稻协优9516抛秧栽培不同节位分蘖成穗情况,干物质积累过程,穗部性状构成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协优9516秧秧栽培主要靠分蘖成穗而获得增产,与移栽相比,抛秧栽培具有3 ̄5节位分蘖多、总的分蘖成穗率低的特点,其生育期干物质日增量高于移栽稻。  相似文献   

5.
协优963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产量高而稳,一般在7.500-8.250t/hm^2。抗病虫害能力强,抗稻瘟病、中抗褐飞虱、抗黑条矮缩病。生态期适中,适宜于浙江省杂交籼稻地区作连作晚稻或单季晚稻栽培。适应性强,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推广范围可达长江中下游稻区及部份华南稻区。协优963的这些优良特性,预示着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望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6.
杂交稻协优982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982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优质恢复系金恢982配组而育成的中熟晚籼杂交稻组合.2002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协优982在浙江金华、缙云和江西、安徽等地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穗多粒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耐肥抗倒、米质较好等特点,是一个穗粒兼顾型的连作晚稻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协优7954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协优7954系浙江省科院选育的籼型杂光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型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茎秆粗装,穗大粒重,结实率高,米质较好,耐肥抗倒,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特点,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或连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Ⅱ优3027是浙江大学核农所等单位选育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高,穗大粒多,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江西、安徽等地作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K优117是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连作杂交晚稻组合,具有生育期与汕优10号相仿、高产稳产、食味较好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2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0.
协优20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综合性状好,对稻瘟病和褐稻虱的抗性均明显优于对照汕优10号;米质优,2年区试中有9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以上标准,其中,2001年理化总分名列参试组合之首.于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晚粳稻浙粳22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浙粳2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选育而成的大穗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推广种植。总结了浙粳2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优20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高产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广,米质优。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杂交中稻中熟种和杂交晚稻迟熟种推广。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可在浙江省及邻近省籼稻区种植;作连作晚稻栽培时,可在浙中、浙南低海拔地区种植。2004~2005年在浙江衢州市早夏制种,一般产量2300kg/hm^2,高产田块可达3400kg/hm^2。现将其早夏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协优赣26号(协优1429)是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协青早A为母本与自育恢复系 C1429(系以美国长粒优质稻Lemont与明恢 63杂交育成)为父本选配而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命名为协优赣26号,2001年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 2005年我们对其特征特性进行了观察,同时通过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协优409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和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经2002~2005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青秆黄熟,适宜长江中下游稻区作杂交晚稻种植。2006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足苗穗,科学施肥促长势,病虫防治保产量。  相似文献   

15.
新优365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浙南水稻育种中心选育的杂交晚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易栽培、后期青秆黄熟,稻米食味品质较好等特点.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中、浙南及类似地区作连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秀水223”是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优质半矮生型连晚稻品种。2001年春海南繁育定型,当年秋人双季晚稻鉴定圃进行小区产量及农艺特性鉴定,2002年参加浙江省双季晚稻联合品比,2006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我市试种,该品种表现出矮秆包节,剑叶上举。穗长而着粒偏稀,根系活力旺盛,灌浆一致,稻米整体品质优于密穗类型,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宜我市作连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协优洲48是江西九洲种业有限公司用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洲恢48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稻早熟组合,该组合于2010年4月通过江西省审定,适宜在江西省双季晚稻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1996年种植杂交晚稻面积860.58万亩,占晚稻总面积45.4%。据统计全省种植组合有40余个,其中:汕优系统组合为372.8万亩,协优系统为352.4万亩,Ⅱ优系统为102.9万亩。这三个系统组合种植面积合计828.1万亩,占杂交晚稻总面积的96.2%。推广面积最大的组合协优46为297.25万亩,占杂交晚稻总面积的34.54%;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国际水稻所培育的品系IR209作母本,与强恢复系测64.7杂交配组,定向选育成早熟恢复系恢92。该恢复系具有生育期较短,米质较优,且恢复谱广,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等特点。所配组合汕优92、Ⅱ优92、协优92均通过浙江省审定,其中Ⅱ优92、协优92通过安徽省审定,Ⅱ优92通过全国审定。  相似文献   

20.
“协优5968”(“协青早A”/“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晚籼新组合。于2003、2004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单晚和连作晚稻种植。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在省内外共种植35万亩。1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浙江省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38.40、561.80kg,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产7.0%、16.2%,均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合第一位。2002、200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籼迟熟高产组合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2.7、525.1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7%、6.9%,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