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湿地松纸浆材原料林经营模式的经营模拟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森林经营模式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湿地松短周期纸浆材原料林经营模式的经营模拟系统,并以简明的森林经营数表现出来,为湿地松纸浆材原料林的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森林经营模式理论为指导,依据湿地松纸浆材原料林经营模式的经营模拟系统,建立了该经营模式的经营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该经营模式提供的优化经营技术,经营湿地松纸浆材原料体,可获得最佳的经营效果,投入产出比高达494%。  相似文献   

3.
巨桉纸浆原料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密度、氮、磷、钾施肥与巨桉纸浆原料林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之间的效应模型,经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较好。通过对模型的主效应分析,明确了密度、氮、磷、钾肥4个因素中对巨桉纸浆原料林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作用大小依次为: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对两因素交互效应的分析得出:氮肥与钾肥之间交互效应不显著。氮肥与磷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磷肥与钾肥之间具有协同性。经微机模拟寻优,氮、磷、钾三因素取95%的置信区间的高产栽培措施组合为:氮肥71~79g/株,磷肥96~100g/株,钾肥32~67g/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和县原料林基地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原料林基地建设中存在小而散的山林,影响了原料林的规模经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和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提出加快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森林资源;创新方式,建立原料林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完善规划,细化原料林基地建设年度设计方案;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高原料林建设质量;摸索新形式,加大原料林建设资金投入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黔北撑绿竹林基地施肥供需状况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黔北纸浆原料林基地种植农户施肥情况的调查,结合基地土壤及撑绿竹体内营养物质的测定分析,研究黔北撑绿竹纸浆林基地的施肥供需状况及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目前基地施肥农户比例较少,仅为15.9%;施肥量水平低下,氮、磷、钾的施肥质量比为6∶1∶0,与适宜氮、磷、钾质量比约5∶1∶5存在较大差异;基地施肥时间普遍集中于4月初,施肥时间明显滞后.对此,针对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方式、施肥时间等方面提出科学的施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因素正交和单因素随机区组对比试验方法,对蓝桉培育进行了为期五年的定位研究,成功研制出容器壮苗培育、定植季节、造林密度、施肥措施等关键技术。纸浆原料林定向培育应3月初播种培育容器壮苗,6月及时出圃定植,初植密度2500株/hm2,重施有机类底肥,次年2-4月混施N肥和P肥。试验林分表现出显著的早期速生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展生物能源树种原料林的潜力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我国发展生物能源树种原料林的现状和潜力,指出了目前发展生物能源树种原料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乐山巨桉工业原料林的灾损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初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工业原料林受损严重。为合理有效地开展灾后林地生产恢复与重建,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巨桉工业原料林——乐山市市中区巨桉工业原料林的受损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受损巨桉工业原料林的生产恢复建议。研究区域巨桉工业原料林受灾面积达1892.25 hm2,占该区巨桉工业原料林的15.88%以上,约为受害人工林的26.50%。其中,80%的1~2年生巨桉工业原料林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占受损巨桉工业原料林的90%,灾损症状主要为枯梢、弯斜、倒地、翻桩等。另外,苗圃中99%的巨桉幼苗被冻死。因此,针对性进行林地清理、重植、树种调整与合理配置、加强幼林管理等是灾损巨桉工业原料林生产恢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杨(P.Russkii Jabl.)夏季扦插造林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大面积扦插造林在我国研究实用较少,美国在营造杨树纸浆工业原材料上,研究应用非常广泛,而夏季大面积扦插造林国内外未见报道.在克拉玛依"林纸一体化"项目上,短期内为了栽植6.67×104hm2(100万亩)纸浆工业原料林,新疆林科院开展了在特殊地区(风大、风多、干旱)全年造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0年秋季造林66.67hm2,2001年春季造林800 hm2,5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营养钵造林1 333hm2,在6~8月用俄罗斯杨扦插造林368.7hm2,在土壤和灌溉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扦插造林成活率达73;~90;,效果很好,造林成本低、速度快,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在闽中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的研究表明,湿地松速生期早,是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优良树种.湿地松造纸林树冠重叠系数为1.2517时,可获得较大的蓄积量.通过湿地松生长模型的建立,导出湿地松的适宜经营密度上限.根据湿地松短周期的培育目标,确定出湿地松纸浆林的两种密度模式,即间伐模式(初植密度为3247株/hm2,第10年间伐,强度25%,第15年主伐)和不间伐模式(初植密度为2438株/hm2,第15年主伐).研究结果可为湿地松纸浆林的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湿地松纸浆原料试验林早期冠幅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鄂中丘陵岗地下不同密度湿地松纸浆原料试验林前4年冠幅生长与树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湿地松幼林冠幅生长遵循逻辑斯蒂生长模型,中等密度湿地松幼林冠幅生长遵循严格苏玛克生长模型,低密度湿地松幼林冠幅生长则遵循指数生长模型,并对各密度冠幅生长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云杉人工林材性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云杉人工林主要材性指标与林龄、海拔梯度及林木等级间的关系,比较了人工林与60~100年天然林主要材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15,20和30年人工林主要材性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林分密度人工林纤维长宽比差异显著;不同海拔梯度人工林及不同林木等级间基本密度差异显著。人工中幼林与天然林主要材性指标差异不明显,均是优良纸浆原料。初步认为云杉纸浆材培育周期为25年。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密度巨桉纸浆林的生长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五年生巨桉林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巨桉林分生长最好的是洪雅试验区密度为1665株/hm2的林分;在不同的密度试验中,密度越大,林分蓄积量越高;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密度越大,树高和胸径越小;林分生长与林地土壤中全N、全K以及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纸浆材材性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了湿地松纸浆林管胞长度和长宽比、基本密度和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管胞长度、长宽比、基本密度和纤维素含量径向由髓心向外都呈递增、稳定的模式,8—10年后趋于稳定;木素、多缩戊糖含量在径向上表现出递减、稳定的模式,10—12年后趋于稳定。树干纵向,管胞长度、长宽比由基部向上先增加而后递减,木材基本密度则呈递减的模式。湿地松木材幼龄期为10年左右,其幼龄材管胞长度短、长宽比小,基本密度小,纤维素含量较低,木素及多缩戊糖含量高。基于湿地松木材管胞形态、基本密度和化学成分含量等纸浆材原料工艺技术指标要求,确定湿地松纸浆林最低主伐林龄12年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造林密度对湿地松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4种初植密度(900、1350、1800、2700株/hm^2)林分间树高、胸径、材积、蓄积量和单位面积上1-2级优势木数理等因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初植密度对其人工林木材管胞解剖特征、化学成份含量、干缩性状和木材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的程度。稀植的林分木材纵向干缩大、差异干缩大。1800、1350株/hm^2的林分,其木材管胞长、长宽比大、微纤丝角小,干缩特性适中,力学强度较高,适于培养建筑结构用材。1800株/hm^2林分单位蓄积量大,管胞长、长宽比大、纤丝角小,纤维纱与综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适于培育纸浆材。  相似文献   

16.
水杉纸浆材材性变异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水杉木材管胞长义、长宽比、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纤维素、木素、多缩戊糖及苯醇抽出物含量的变异模式。结合材积生长最给出了水杉不同树龄木胞形态特征、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含量的具体数值。确定了水杉木材幼龄期范围,讨论了水杉作为造纸材主伐林龄的 利用上存在的问题。12a树龄以上的水杉,其管胞长度范围为3.999-4.422mm、管胞长宽比85.7-89.1、壁腔比0.363-0.354、腔径比0.731-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判明低效林分改造试验林的现实林分结构具有趋同性的情况下,采用主成份分析和谱系聚类法进行聚类,依据聚类的结果作了水土保持效应的分析。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揭示了林分结构要素在控制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纸浆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10年来马尾松纸浆林基地建设、良种选育和培育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在总结马尾松纸浆林基地建设和研究的基础上,就培育目标、优良遗传型选育、推广和应用、立地选择、造林密度、主伐期确定、中幼林施肥、混交林营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仔细剖析,提出相应对策,为制浆造纸业“第一车间”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揭示与阐明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无性系在多点试验条件下的主要生长和材性指标遗传变异、无性系与栽培环境互作和稳定性信息,服务于各栽培地区的主栽品种选择。方法本文对设置在晋、鲁、豫5个试验点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区域化对比试验林7年生无性系植株进行了木材基本密度和主干生长指标的调查分析,估算了无性系间遗传变异与稳定性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栽培地点、无性系效应对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地点与无性系间的交互作用对生长性状和主干生物量具显著影响,对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重复力为0.92,略大于胸径(0.90)、树高(0.84)、单株材积(0.86)以及主干生物量(0.80)的重复力。通过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的稳定性分析,筛选出高产且相对稳定的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03,两个木材基本密度大且稳定性好的无性系B331、B302。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稳定性评价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两者间存在弱的负相关性有关。建议主干生物量可作为纸浆材新品种评价的重要指标。结论论文成果深化了对毛白杨材性变异与影响因子的认识,为优良纸浆材品种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对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科学地采伐利用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工业纸浆林,利用改进后的折现流(Discounted Cash Flow)方法,分析评价了日本落叶松的经济效益,确定了日本落叶松的经济成熟龄,并在经济因素预期变化趋势下得出了日本落叶松的预期经济成熟龄.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指数为15、1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