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囊肿(cystic ovaries)是指在卵巢上形成囊性肿物,数量为1个到数个,其真径为1cm至几厘米,卵巢囊肿主要是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另外,卵巢囊肿可也表现为子宫内膜性囊肿,包含物性囊肿和卵巢冠囊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最佳妊娠时机和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分析206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排除其他不孕因素。结果术后随访期间总妊娠率为67.0%(138/206)。Ⅰ~Ⅲ期的总妊娠率明显高于Ⅳ期(P〈0.05);Ⅱ、Ⅲ期术后1~12月的妊娠率明显高于1a后的妊娠率(P〈0.05)。Ⅰ期无辅助药物治疗,Ⅱ~Ⅳ期辅助药物治疗者的术后妊娠率、流产率与无辅助药物治疗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后1~12月是妊娠最佳时机,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不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的疗效。方法:对98例EMT伴不孕患者行电视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内膜异位结节电灼、粘连分离、输卵管整形及通液等手术。结果:手术时间30~160min.失血量≤80mL.术后住院5~6d,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8例,随访时间12~48个月.53/88例妊娠,妊娠率为60.2%;术后6个月内妊娠31例占58.5%,7~12个月内妊娠12例占22.6%,12个月以上妊娠10例占18.9%。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T伴不孕具有损伤小、疗效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 ,该病虽为良性病变 ,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种植生长能力。当子宫内膜在直肠出现时 ,易误诊为直肠肿瘤 ,笔者曾遇 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 ,女 ,4 0岁 ,因便秘 ,腹泻交替数年 ,大便带血伴黏液就诊。左侧卧位 ,肛门指诊呈可疑阳性 ,似在直肠前壁扪及一柔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晰肿物。经肠镜检查发现 :距肛门约 10cm处前壁可见一肿物突出肠壁 ,大小约为 3.5 cm× 2 .5 cm×2 .5 cm,形状不规则、柔软、表面光滑、充血水肿明显、中央凹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未接受剥除术晚期增殖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育龄期女性依据子宫内膜病变状况结合用药方式分为异位对照组(正常培养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异位地诺孕素组(以50 nmol·L~(-1)地诺孕素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处理)各组46例;92例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正常并行子宫全切术者依据用药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正常地诺孕素组(以5092例nM地诺孕素对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处理)各46例。观察各组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等指标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细胞凋亡状况。结果异位地诺孕素组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地诺孕素组、异位对照组,且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经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等有关因子及NF-κB通路途径促使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抑制DNA合成,实现治疗目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卵巢巧克力囊肿属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和周围组织纤维化.超声显像可为本病诊断提供依据.现将有完整的超声检查记录,并经手术证实的4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总结分析如下,并对该病的超声显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2~42岁,平均33岁,因有临床症状或妇科检查发现包块而就诊。使用SAn-38A型复合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用3.SMHz.受检者经充盈膀优准备后,按常规行妇科超声检查,观察肿块大小、形态、周边及内部回声以及和子宫、附件等的关系,并摄片记录。2…  相似文献   

7.
耳廓假性囊肿也称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间积液,是耳科的常见病,其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我科5年来采用穿刺抽液后注入医用无水酒精的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30例,女8例,年龄16~68岁.均为单耳发病,其中右耳者22例,左耳16例.全部均为初发病例,病变部位均位于耳廓前面三角窝、舟状窝处.病程15天~3年.囊肿直径0.8~2.5cm,均否认有外伤史.穿刺抽出液中,有35例患者为淡黄色清亮液体,3例为暗红色混浊液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异位妊娠孕囊与卵巢小黄体囊肿进行经阴道超声对比研究,以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异位妊娠(孕囊型)92例和小黄体囊肿104例的经阴道超声图像。结果:59.6%(62/104)的黄体囊肿周边可见小无回声区(小卵泡回声),而无1例异位妊娠孕囊有此特点(P〈0.01);58.7%(54/92)的异位妊娠孕囊囊壁回声高于内膜,而仅有1.0%(1/104)黄体囊肿囊壁回声高于内膜(P〈0.01);90.8%(59/65)的异位妊娠孕囊囊壁回声高于卵巢实质回声,而88.3%(83/94)的黄体囊肿囊壁回声等于或低于卵巢实质回声(P〈0.01)。结论:通过判断附件区囊肿与卵巢的关系,同时比较囊壁回声,超声可以鉴别异位妊娠和卵巢小黄体囊肿,异位妊娠孕囊位于卵巢外且囊壁回声大多高于内膜及卵巢实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取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NS G20型B超机,EC9—4型传感器,对2953例14~90岁(60.53±2.58岁)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对64例经直肠超声发现前列腺周缘区有低回声结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ng/ml和/或直肠指检(DRE)异常的患者,应用16—18GA导针器、18G×20cm活检针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1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3.6cm×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治疗。结果:①根据声像图变化分析:前列腺呈炎性改变1127例;前列腺增生1069例,其中轻度增生(3.6cm〈上下径〈4.0cm;2.6cm〈前后径〈3.0cm)715例、中度增生(上下径≥4.0cm;前后径≥3.0cm)354例;前列腺实质性占位病变待查67例;前列腺囊肿2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3.6cm×5.8cm)1例。②64例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活检,检出前列腺癌28例(占43.75%),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良性前列腺增生32例(占50.00%);前列腺炎4例(占6.2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③精囊腺囊肿1例(大小约4.1cm×3.6cm×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45ml,并注入无水酒精10ml促使囊壁蛋白凝固,1月后复查无复发。结论:TRUS可清晰分辨内、外腺,能精确测量前列腺体积,有助于前列腺增生的确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多部位穿刺活检术,无需麻醉、痛苦小、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病 ,也是早孕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其发生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1 ]。本文将我院近 3a来收治异位妊娠 10 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发病原因 ,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旨在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1 临床资料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共 10 5例 ,同期孕产妇 2 35 2例 ,发生率为 4.5 % ;年龄 2 0~ 45岁 ,平均2 8.5岁 ,其中输卵管妊娠 10 2例 ,宫颈、卵巢、残角子宫妊娠各 1例。本组病例均根据病史、妇科检查、血及尿 HCG测定、B超、腹穿或后穹窿穿刺结果而确诊。本组病因包括 :慢性输卵管炎6 …  相似文献   

11.
复方仙阳酊治疗奶牛不孕症续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1985年用复方仙阳酊治疗奶牛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观察疗效,1986年又用本制剂治疗55例,取得了与初报同样效果。同时对小白鼠子宫、卵巢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了该制剂的作用机理。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本试验55头病例中,青年育成牛1头,3~5岁32头,6~8岁12头,9岁以上10头;胎次:处女牛1头,1~3胎38头,4~6胎10头,7胎以上6头;病程(空怀时间):3~5个月25头,6~8个月16头,9~12个月7头,1年以上7头,平均空怀202天,最短90天、最长540天;不孕类型:持久黄体25头,卵巢静止18头,黄体囊肿2头,子宫疾患10头。  相似文献   

12.
1 插秧方式的改进 插秧方式改进主要是改30 cm × 10 cm,密植为30 cm× 13 cm或30 cm×17 cm,合理稀植,杂交稻一般密度为30 cm × 17 cm或30 cm×20 cm。改穴插4~5苗为3~4苗,杂交水稻改穴插2~3苗,少株稀植。近几年,盘锦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秦艽大田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生无病虫感染的种苗为试材,设置行距(101、52、02、5 cm)、株距(15、20、253、0 cm)各4个水平,共16个密度组合。移栽2~3年后的秋季9~10月采挖,称其干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株行距为10 cm×15cm和25 cm×30 cm的组合产量均较低,不利于秦艽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株行距为15 cm×20 cm2、0 cm×15 cm1、0 cm×30 cm和10 cm×25 cm的4个组合的经济效益最好,产量分别为3 295.203、280.203、270.153、336.45 kg/hm2,净产值分别为49 886.74、9 511.704、9 260.45和46 171.20元/hm2。[结论]移栽秦艽种苗时,株距保持在10~20 cm,行距保持15~30 cm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爱抚宠物(狗、猫)的家庭日渐增加,猫抓病也不时出现,作者近3年参与外科治疗该病1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本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8岁。全部病例均有家猫抓、咬史,抓咬后15~60天内均在同侧腋部出现肿块,有7例行肿块手术摘除,除1例伤口延期愈合外,均一期愈合。切下的肿块大的5cm×5cm×3cm,小的3cm×3cm×3cm。肿块病理检查均报告为淋巴肉芽肿改变。手术后随访至今手术部位无肿块再增大。有4例肿块合并感染经抗炎后出院。  相似文献   

15.
卵巢恶性勃勒纳氏瘤发病率低 ,临床罕见 ,近 2 0 a来 ,国内文献报道共 7例 [1~ 4] 。该病术前难以确诊 ,治疗尚无成熟的措施 ,亦无评价预后的可靠指标。我院近来收治 1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49岁 ,已婚。因发现下腹包块 5 d于 2 0 0 0年 5月3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 5 d因“感冒、腹胀”在当地医院作 B超检查 ,发现“盆腔右侧卵巢区实性占位性病变”而就诊我院。并诉数月来体重减轻约 5 kg。查体 :消瘦 ,左锁骨上有一肿大淋巴结 ,大小为 4cm× 3cm× 2 cm,活动、无压痛 ,心肺正常。腹平坦 ,右下腹可及一包块大小为 16 cm× 14c…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老年患者下肢大面积慢性溃疡的治疗难题 ,我们自1990年 8月~ 1998年 8月 ,采用病因治疗、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 ,对 33例溃疡面积大 ,病程长 ,年龄大的患者进行治疗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3例 ,男 2 6例 ,女 7例 ;年龄 6 0~ 84岁 ,平均 6 9岁。病程最长 5 0 a,最短 1个月。溃疡面积 :最大 18cm× 17cm,最小 5 cm× 4cm。溃疡原因 :外伤 15例 ,感染 18例 ,伴动脉粥样硬化 5例 ,伴糖尿病 6例 ,伴下肢静脉曲张 3例。1.2 治疗方法1.2 .1 手术治疗  (1)皮片移植 :本组有 6例行肉芽创面植皮。 (2 )皮瓣…  相似文献   

17.
子宫颈类癌极为罕见 ,笔者曾遇 1例 ,现就其 B型超声诊断并复习有关文献作一分析。1 病例介绍患者 ,2 5岁 ,已婚 ,农民。因第 3次怀孕 G 34周 (L ap 1998.0 4.17)无诱因阴道不规则流血 14d,在当地医院以“边缘性前置胎盘”治疗 ,流血量有所减少。因出现规则宫缩和宫颈处有一肿物 ,遂急转我院。入院检查宫颈处有一约 8cm× 6 cm× 6 cm肿物堵塞 ,质中 ,一蒂宽约有 6 cm的 5 cm× 2 cm× 3cm肿物从子宫颈前唇突出阴道 ,质硬 ,表面光滑、色苍白 ,其表面坏死渗血。在我院行剖宫产下一男婴 ,并取肿物送检 ,病理诊断为凝血块及炎性坏死物。剖宫…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4岁,已婚。因停经40d,右下腹疼痛6d,加重1d于1999年3月11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1999年1月30日,停经后无不适。3月5日出现右下腹疼痛伴有低热,恶心,无放射痛,无呕吐。3月9日右下腹疼痛加剧,在当地医院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疗效不佳。3月10日求治于我院外科门诊。查尿HCG(+)。B超检查:子宫前位,大小为7.5cm×5.7×cm×4.5cm,边清,宫腔波清,于子宫底右侧见一8.6cm×5.6cm混合性包块,边欠清,提示盆腔混合性包块?阑尾脓肿?宫外孕待排。因外科排除阑尾脓肿转我科。患者拒绝治疗。3月11日患者右下腹疼痛加重,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19.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笔者用甲硝唑溶液对 38例前庭大腺脓肿行脓腔冲洗 ,并腔内注入 2 .5 %碘酒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8例均有外阴红肿热痛 ,致坐卧行走困难。初发者 12例 ,反复发作者 2 6例 ,均为单侧前庭大腺腔肿 ,最大的脓肿约 7cm× 7cm× 6 cm,最小的约 3cm× 3cm× 2 cm,触痛明显 ,有波动感 ,周围有不同程度红晕。1.2 治疗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消毒外阴和阴道口 ,在小阴唇内侧皮肤与粘膜交界线上波动感明显处 ,用 12号针头先抽出脓腔内的脓液 ,然后用浓度为 5 .0 g/ L 甲硝唑溶液反复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2例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皮瓣最小面积5cm×7cm,最大8cm×12cm。结果:12例中10例皮瓣生长良好,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2~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并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运恒定,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