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马尾松种子园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一代种子园开展氮、磷、钾、镁、硼等多元素配比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多元素配比施肥对种子园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体现在单株球果产量、出籽率、球果单粒重、种子产量在不同配方施肥组合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效应分析结果,马尾松一代种子园的较优配方施肥为:每株施尿素50g+过磷酸钙600 g+氯化钾150 g+硼砂10 g,即每株施纯N 25 g、P2O590 g、K2O 90.0 g、B 1.5 g,配比N:P2O5:K2O:B=1.0:3.6:3.6:0.06。该施肥配方,一代种子园产量可达37.61 g/株,是不施肥的8.78倍,单位面积产量大约可达20 kg/hm2,合理配方施肥可望大幅度提高种子园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配方对番茄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提高番茄种植效益。[方法]试验设计5个施肥配方,1个常规处理,通过试验筛选最适宜番茄种植的施肥配方。[结果]在5个施肥配方中,以N∶P∶K=22∶20∶20(62%)的配比表现最佳,产量达40 122.30 kg/hm~2,较当地常规处理增产6 750.75 kg/hm~2,增产率达20.23%,产值为80 244.60元/hm~2,较当地常规处理增加产值13 501.50元/hm~2。[结论]综合番茄经济性状、经济效益、产量来看,以N∶P∶K=22∶20∶20(62%)施肥配方最优,该施肥配方设置合理,有利于番茄生长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首个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L.)Nielsen无性系种子园为对象,根据南洋楹种子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南洋楹树种生理生殖特征,采用6因子混合水平正交设计L_(18)(6~1×3~5)设置了18种田间施肥试验组合对种子园母株进行施肥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后荚果重量和种子重量分别是对照(不施肥)的1.54~5.92倍和1.90~4.01倍,发芽率增幅达9.5%~75.7%。不同施肥元素对南洋楹产种量和种子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一定范围内较高浓度的大量元素(N、P、K)及B肥有助于提高产种量指标,2种微量元素(B、Mo)及K肥对种子品质相关指标影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南洋楹种子园高产优质施肥配方为N_3P_2K_2B_3Mo_2,即"每株施尿素400 g+过磷酸钙1000 g+氯化钾160 g+硼砂80 g+钼酸氨5 g"。  相似文献   

4.
探究配方施肥对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为华北落叶松高效施肥技术提供参考依据。以32年生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N、P、K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L9(34),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配方施肥对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及组分(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影响,分析华北落叶松各器官NSC及组分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月份呈显著变化,基本均在10月达到峰值,且3个器官中NSC均以可溶性糖为主。2)各施肥处理对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及组分含量的表现不同,其中针叶和细根的NSC含量分别在处理T4和T8较CK平均增幅最大,为29.65%、23%;而枝条的NS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CK的平均增幅相比表现为减少。3)相关性分析显示: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含量与其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细根NSC含量与针叶和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4)N、P、K肥对华北落叶松各器官NSC及组分含量均有一定...  相似文献   

5.
不同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根据N、P、K三要素不同水平设12种不同的养分比,对江西宜春幼龄油茶进行配方施肥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并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生长有促进作用,N、P一定时,增加K肥有利于树高、冠幅和叶面积的增大;N、K一定时,增加P肥有利于幼龄油茶叶面积的增大;P、K一定时,N的施用量为0.50kg·株-1·a-1,不利于幼龄油茶的生长.所设11个施肥处理中,以N2P1K1(2:1:1.3)和N1P1 K2(1:1:2.6)两处理表现较优,对树高、冠幅、叶面积、叶绿素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  相似文献   

6.
闽北杉木二代种子园土壤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闽北杉木二代种子园的土壤N、P、K、Ca、Mg、B、Mo等主要营养元素和母株球果产量的关系,建立了种子园球果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分析探讨种子园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及与产量的关系、养分盈亏状况、适宜浓度范围及建议施肥配方。结果表明:P、Mg、B、Mo以及N-B、Mg-B、P-Mg、Mg-Mo的互作是影响杉木种子园产量的主导因子,P-Mg和Mg-Mo的交互对球果产量有促进效应,而N-B和Mg-B交互对球果产量存在负增产效应。营养元素P与Mg、N与B和Mg与B相互促进,而Mg与Mo之间相互抑制;种子园土壤养分适宜浓度范围即营养诊断标准为水解N 41.196~60.504 mg/kg、有效P 4.420~7.100 mg/kg、速效K124.702~225.253 mg/kg、交换性Ca 34.166~75.827 mg/kg、交换性Mg 18.623~31.077 mg/kg、有效B 0.135~0.365mg/kg、有效Mo 0.513~0.847 mg/kg;种子园土壤速效P、交换性Ca、交换性Mg以及速效Mo含量总体偏低,处于缺乏或极缺乏状态;速效K、速效N、有效B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种子园建议施肥配方为:每株施P2O549.082~129.289 g、K2O 0~97.875 g、CaO 8.881~144.119 g、MgO 29.830~77.746 g、Mo 0.988~2.538 g,配比为P2O5∶CaO∶MgO∶K2O∶Mo=(0.5~1.3)-(0~1)∶(0.1~1.5)∶(0.3~0.8)∶(0.01~0.03)。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红松和落叶松幼苗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苗圃内进行了 2a的重复施肥实验 ,研究了N、P、K施肥对红松 (Pinuskoraiensis)和落叶松 (Larixgmelinii)苗木各器官养分分配规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肥后N和P主要累积在叶中 ,K因树种而异 ,红松叶 >茎 >根 ,落叶松茎 >根 >叶。不同施肥方案对红松苗木体内N、P、K分配均无显著影响 ,对落叶松叶中N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4 7) ,茎中K含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0 1)。磷酸氢二氨、尿素 +硫酸钾、过磷酸钙 +硫酸钾最佳施肥水平应为 4 0g m2 ,磷酸二氢钾 +尿素最佳施肥水平为 2 0g m2 ,而氮磷复合肥施肥水平对苗木体内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氮(N)、磷(P)、钾(K)配方施肥对鸡骨草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人工种植鸡骨草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以不施肥为对照,设N、P、K不同配方施肥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鸡骨草药材产量及总黄酮、总多糖、总生物碱和总皂苷含量,并进行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与施肥量的回归分析.[结果]不同施肥处理下,鸡骨草产量及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处理6(N 180.0 kg/ha、P2O575.0 kg/ha、K2O 75.0 kg/ha)的产量最高,为2046.8 kg/ha;处理9(N 180.0 kg/ha、P2O575.0 kg/ha、K2O 37.5 kg/ha)的总多糖含量最高,为2.940%;处理11(N 270.0 kg/ha、P2O575.0 kg/ha、K2O 75.0 kg/ha)的总皂苷含量最高,为1.915%;处理3(N 90.0 kg/ha、P2O575.0 kg/ha、K2O 75.0 kg/ha)的总黄酮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188%和6.209 mg/g.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增产适宜的N:P:K为1:0.064:0.135,单施P肥(69.2 kg/ha)有利于提高鸡骨草总黄酮含量,单施K肥(55.4 kg/ha)有利于提高鸡骨草总生物碱含量,单施N肥(246.0 kg/ha)有利于提高鸡骨草总皂苷含量.[结论]N、P、K肥料对鸡骨草产量及化学成分含量有不同影响,合理配施有利于鸡骨草提质增产.  相似文献   

9.
三倍体毛白杨苗期不同配方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期N、P、K不同配方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方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期苗高、地径生长影响差异显著。N、P、K对苗木生理指标有不同的效应,氮和磷能明显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和叶绿素含量,氮和钾能增强叶片蒸腾作用,氮肥能明显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较理想的施肥配方为N(9g/株) P2O5(5g/株) K2O(5g/株),N、P2O5、K2O最佳配比约为2: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毛葡萄施用氮、磷、钾肥增产优质效应和筛选最佳配方,为毛葡萄生产施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N、P2O5、K2O三者2水平的施用量分别为:100.20、114.30和108.90 kg/ha),测定毛葡萄野酿2号的产量及品质,并对肥料及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土壤速效N含量为196 mg/kg、速效K含量为414 mg/kg的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毛葡萄产量促进作用较高的施肥处理组合依次为:N2P2K0 (28122.62 kg/ha)>N0P2K2(27819.57 kg/ha)>N1P1K2(25940.69 kg/ha)>N2P0K2(24849.73 kg/ha);P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K肥对毛葡萄有交互作用,N0P2K2的产量显著高于N3P2K2的产量(21970.80 kg/ha);随着K肥量的增加,其产量呈逐渐下降.不同施肥处理间对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结合土壤类型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毛葡萄不同生育期合理调配N、P、K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试验点土壤肥力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获得最佳肥料施用量和最佳养分配比,为湖南省棉花科学施肥技术研究提供依据,为长江流域其他地区的油后直播棉花高效施肥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 “3414”方案设计: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14个处理分别为:(1)N0P0K0;(2)N0P2K2;(3)N1P2K2;(4)N2P0K2;(5)N2P1K2;(6)N2P2K2;(7)N2P3K2;(8)N2P2K0;(9)N2P2K1;(10) N2P2K3; (11) N3P2K2; (12) N1P1K2;(13)N1P2K1;(14)N2P1K1【结果】 油后直播棉花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和推荐施肥量:低等级(AN 30~55 mg/kg、AP 2~4 mg/kg、AK 25~45 mg/kg)时,氮(N)、磷(P20 )、钾肥(K2O)施用量分别为300~350、120~140和270~320 kg/hm2;较低等级(AN 55~110 mg/kg、AP 4-8 mg/kg、AK 45~80 mg/kg)时,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250~300、100~120和225~270 kg/hm2; 中等级(AN110~220 mg/kg、AP 8~19 mg/kg、AK 80~155 mg/kg )时,氮、磷和钾肥用量分别为200~250、70~100和175~225 kg/hm2;较高等级(AN220-430 mg/kg、AP 19-43 mg/kg、AK 155~290 mg/kg)时,氮、磷和钾肥用量分别为145-200、50~70和125~175 kg/hm2;高等级(AN>430 mg/kg、AP>43 mg/kg、AK>290 mg/kg )时,氮、磷和钾肥用量分别为0~145、0~50和0~125 kg/hm2【结论】 以籽棉3 750 kg/hm2为目标产量,将土壤养分含量水平按相对产量划分为“高”、“较高”、“中”、“较低”、“低”和“极低”6个等级,建立了湖南省主产棉花油后直播棉花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开展氮磷配施,揭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对氮磷配施的响应,为优化云南松苗期养分管理及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2年生云南松盆栽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不施肥)、磷肥0.8 g·株?1(P1)、磷肥1.6 g·株?1(P2)、氮肥0.4 g·株?1 (N1)、氮肥0.8 g·株?1(N2)、氮肥0.4 g·株?1和磷肥0.8 g·株?1(N1P1)、氮肥0.4 g·株?1和磷肥1.6 g·株?1 (N1P2)、氮肥0.8 g·株?1和磷肥0.8 g·株?1 (N2P1)、氮肥0.8 g·株?1和磷肥1.6 g·株?1 (N2P2)等9个不同施肥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结果  各施肥处理的总生物量、苗木质量均大于对照组,N1P1处理下苗木总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最大。各器官的养分积累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茎、根。各施肥处理的器官及单株氮、磷、钾储量与对照组之间总体上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N1P1处理下苗木根、茎、单株的氮、钾储量最大,根、茎、叶、单株的磷储量最大,N2P1处理下叶的氮、钾储量最大。氮、磷、钾养分分配格局从大到小依次为叶、茎、根。  结论  施肥促进了云南松苗木的生物量积累,提高了苗木质量,促进了苗木各器官的养分积累,并增大了根、茎的养分分配,减小了对叶的养分分配。氮磷配施的效果优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的效果优于单施磷肥,N1P1处理为最优配施组合。图6表5参38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化肥减量对春小麦的影响,为新疆塔额盆地春小麦化肥减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春小麦品种宁春16号为材料,设置5个处理,其中1个空白对照A(N0P0K0)1个农户处理E(N240P105K37.5)和3个对氮肥、磷肥的减量处理B(N120P52.5K37.5)、C(N120P105K37.5)、D(N240P52.5K37.5)的田间试验,对照处理为A、农户E处理,分析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不同化肥减量对春小麦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处理C施肥量下,在开花期LAI达到7.14,显著高于对照A、E处理,花前转运量、转运率及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在C处理达到最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达到75.29%。处理C比其它处理提高了5%~24%;氮肥减少50%、磷肥不变C处理时产量达到最高为7 964.84 kg/hm2,较对照显著提高,比其他减肥模式产量提高了4.52%~24.09%。【结论】小麦处理C模式下表现最优,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合理的减量施氮可以获得高产;C(N120P105K37.5)处理的化肥减量模式更适合新疆种植春小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化肥减施对滴灌冬小麦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分析最佳的减肥模式,为滴灌冬小麦化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施肥(N240 P105 K37.5)和空白处理(N0 P0 K0)为对照,设置4个减肥处理,测定滴灌冬小麦的产量及构成、农艺性状、干物质和肥料利用率.[结果]与常规种植相比,4个减肥处...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核桃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氮(N)、磷(P)、钾(K)配方肥对核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核桃施肥提供依据。以7年生早实核桃 “辽核4号”为试验材料,于核桃萌芽期、幼果发育期和硬核期进行施肥,在果实采收前调查产量并进行果实养分测定,研究不同配方肥对核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P、K施肥处理对核桃单位冠幅产量、单果重、出仁率影响显著,对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处理1的单位冠幅产量、单果重、亚油酸含量最高,其施肥量:N为345 g/株、P为345 g/株、K为345 g/株,施肥比例为N∶P∶K=1∶1∶1,水平组合为N1P2K2。处理4的出仁率、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其施肥量:N为690 g/株、P为345 g/株、K为0 g/株,施肥比例为N∶P∶K=2∶1∶0,水平组合为N2P2K0。处理7脂肪含量、亚麻酸含量最高,其施肥量:N为690 g/株、P为172.5 g/株、K为172.5 g/株,施肥比例为N∶P∶K=4∶1∶1,水平组合为N2P1K1。N肥与单位冠幅产量、亚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肥与出仁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各品质指标相关性不大;K肥与单位冠幅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不饱和脂肪酸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不同N、P、K、Ca配施处理对望天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其生长及生理表现筛选适宜的配施处理,旨在为望天树壮苗培育提供参考依据。以1年生望天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不同配施处理对望天树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生长表现最优处理是N2P2K4Ca1和N3P4K2Ca1,生理指标表现最优处理是N3P2K1Ca2和N3P4K2Ca1。相关性分析表明望天树苗高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地径仅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处理7(100 mg N+20 mg P+80 mg K)、处理12(200 mg N+40 mg P+20 mg K)对望天树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处理11(200 mg N+20 mg P+50 mg Ca)和处理12(200 mg N+40 mg P+20 mg K)配施下生理特性指标表现最好;N是望天树幼苗生长的必须因子,P和K对促进苗木地径生长作用显著,适量Ca有助于提高望天树幼苗生理活性,超过100 mg则导致生理胁迫。  相似文献   

17.
杉木种子园为培育高产稳产杉木良种提供重要保障,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探究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养分间的平衡规律,确定杉木种子园最佳肥料配比和施肥量,以期为闽北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杉木种子园提供推荐施肥配方。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方案,对闽北第3代杉木种子园开展N、P、K、Ca、Mg、B、Mo等元素施肥试验。分别设计大量元素氮、磷、钾三因素施肥水平(并增设施用钼肥处理)、中微量元素钙、镁、硼三因素施肥水平,以球果数量(质量)、出籽率、种子产量、胸径等为评价指标,拟合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研究各养分间的作用规律,并提出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结果表明:种子园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较低,B含量属于中等水平,而Mo含量较高;N、P、Mg以及N-K、Ca-B肥料联合对种子园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单施某一肥料效应较小,其中单施K、Ca、B几乎没有效果,而肥料联合施用效果较好。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种子园最大产量施肥量组合为:每株施尿素100 g+过磷酸钙897 g+氯化钾150 g+石灰150 g+硫酸镁105 g+硼砂75 g,并配施钼肥。N、P2O5、K2O、CaO、Mg、B、Mo的用量依次为46.0、107.7、90.0、75.0、31.4、2.3、5.0 g,其配比为N:P2O5:K2O:CaO:Mg:B:Mo=1.0:2.3:2.0:1.6:0.7:0.05:0.1。多元素配方施肥能很好地改善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单株球果产量、球果单粒重、出籽率及种子园产量等指标均比不施肥的母树有大幅度提高。本研究施肥方案,理论上种子园产量可达45.99~95.65 g/株,大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达到理论产量的80%~86%,中微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为理论产量的70%左右。现实种子园平均产量大约是预测产量的40%,通过合理配方施肥有望大幅度提高杉木3代种子园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配施对灰枣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为红枣产业施肥管理提供相关理论指导。【方法】以2020年阿拉尔市十三团七连4年生灰枣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10个施肥处理,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光合荧光的影响差异。【结果】与对照N0P0(不施氮磷肥)处理相比,各肥料处理下灰枣叶片FmFoqPFv/FmY(II)、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有所增加,最高增加了50%,且胞间CO2浓度和蒸发速率也明显降低;N1P3(N施用202.5 kg/hm2,P2O2施用540 kg/hm2)与N2P3(N施用405 kg/hm2,P2O2施用540 kg/hm2)处理更有利于红枣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N1P3(N施用202.5 kg/hm2, P2O2施用540 kg/hm2)、N2P2(N施用405 kg/hm2,P2O2施用375 kg/hm2)与N2P3(N施用405 kg/hm2,P2O2施用540 kg/hm2)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灰枣叶片的蒸腾速率;N1P2(N施用202.5 kg/hm2,P2O2施用375 kg/hm2)和N2P2(N施用405 kg/hm2,P2O2施用375 kg/hm2)处理在降低胞间CO2浓度方面表现较优。【结论】N2P3(N施用405 kg/hm2,P2O2施用540 kg/hm2)处理组合下有利于提高红枣叶片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砾石砂土土质条件下不同水肥处理对滴灌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阿勒泰地区小麦的水肥施用提供指导。【方法】设置30 mm(W1)、45 mm(W2)、60 mm(W3)3个灌水水平及尿素施用0 kg/hm2(N0)、300 kg/hm2(N1)、600 kg/hm2(N2)3个施肥水平,利用方差分析及响应面法进行结果优选。【结果】同一灌水水平下,N0处理相比N1、N2处理春小麦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较低,其中N0处理与N2处理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P<0.05);同一施肥水平下春小麦株高及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灌水量增加逐渐增加。灌水量对有效穗数有显著影响(P<0.05),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P>0.05)。施肥量对千粒重和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P>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生物质炭基尿素和普通尿素的施用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氧化亚氮(N2O)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为研发减缓土壤N2O排放的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杭州市临安区青山镇亚热带典型毛竹林样地布置野外控制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肥)、低水平尿素(100 kg·hm?2)、高水平尿素(300 kg·hm?2)、低水平炭基尿素(100 kg·hm?2)和高水平炭基尿素(300 kg·hm?2)。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毛竹林土壤N2O排放速率,分析在上述施肥处理下土壤N2O通量、温度、含水量、氮素形态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  结果  低水平尿素和高水平尿素处理使毛竹林土壤N2O的年累积排放通量增加了17.3%和36.0%,而低水平炭基尿素和高水平炭基尿素处理分别使其降低了3.1%和16.9%。尿素和炭基尿素处理均显著提高土壤铵态氮(NH4 +-N)和硝态氮(NO3 –-N)质量分数(P<0.05);尿素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水溶性有机氮质量分数以及脲酶和蛋白酶活性,而炭基尿素处理显著降低了上述3个指标(P<0.05)。另外,在上述5个处理下,毛竹林土壤N2O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NH4 +-N、水溶性有机氮、脲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与尿素相比,炭基尿素对毛竹林土壤N2O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主要机制是其降低了土壤水溶性有机氮质量分数和氮循环相关酶活性。图5表3参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