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农村主要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造成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乡镇企业与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大气、水体、噪声、固废、白色污染等。应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科学发展理念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制定并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工业与养殖业污染治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加强科技推广,发展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2.
固废拆解造成了包括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二噁英(PCDD/Fs)及多溴联苯醚(PBDEs)]的土壤复合污染。探讨了固废拆解土壤的污染源及污染现状,分析了复合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迁移转化规律,提出了控制土壤污染物对策及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旨在为发展绿色拆解产业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固废拆解导致的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其恶化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已经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正常生活。当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水、土壤、大气、固废污染,在治理方式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法律制度、政策支持、公众参与、农业技术及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农村固体废弃物收运线路进行最优路径规划,该文在利用物联网等技术采集深埋桶内固体废弃物容量信息,实现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并存储于服务器中等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农村固废收运系统最优路径规划的设计方案。该系统结合百度地图API接口,将地区区域内的深埋桶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同时对固废收运车进行实时定位,结合算法对固废收运车进行最优路线规划,实施导航,并在收运末端添加大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对运输车辆以及工作人员的实时监管,减少垃圾车运营成本,实现固废从收集到运输整个阶段的智能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水土流失、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牧渔业污染、农业固废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等构成的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澄江县的主要污染源。澄江县位于滇中,辖4个镇2个街道,2017年全县总人口141 536人(不含阳宗镇,下同),其中农业人口110 184人,占人口总数的77.85%。全县土地总面积773.00 km~2,耕地总面积1.32万hm~2(不含阳宗镇,下同),其中:水田面积5100 hm~2、旱地面积8100 hm~2。抚仙湖径流区耕地面积1万hm~2,其中:水田面积4300 hm~2、旱地面积5700 hm~2。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引入社会-经济因子,采用修正的排污系数法估算该流域污染负荷。首先基于流域28个区县2011—2017年的人口和农作物产量等相关数据,采用GM(1,1)预测法预测其在2021—2025年期间的变化趋势,其次采用修正的排污系数法计算各区县农业面源总磷(TP)污染负荷,最后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索2025年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21—2025年,TP污染负荷总体将呈逐年递增趋势,增量将为266.34 t,增幅将为2.18%,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贡献率将表现为畜禽养殖>农田固废>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与2017年相比,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TP污染负荷较高的区县将减少,而农田径流、农田固废和畜禽养殖TP污染负荷较高的区县将增加。2017年与2025年修正后的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最大值出现的区县具有较大的差异。2025年,修正前后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局部集聚特征差异显著,且修正后的各污染源TP污染负荷将表现为同污染程度集聚。因此,基于沱江流域社会-经济因子修正的流域各农业面源TP污染负荷评估不仅能考虑排污系数的区域差异性,也能更深层地揭示TP污染负荷的空间集聚效应,且该修正方法具有所需参数少、操作简单的特点,能推广到其他相似流域的水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中。  相似文献   

7.
綦江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綦江县畜牧业发展较快,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但是还存在生产水平不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就发展现代畜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綦江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典型固废处理处置场周边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污染来源,以浙江两家典型危废处理处置场和一家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场周边作为研究区域,采集并测定表层土壤样品中5种重金属(Cd、Hg、As、Pb、Cr)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统计法分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为首要污染物,三家固废处理处置场分别有56.25%、50.00%和58.82%的点位达轻度污染等级及以上;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处置场周边重金属来源不同,其中危废处理处置场周边Cd、Hg、As和Pb主要受处置危废种类、处置模式等因素影响,Cr主要受自然因子和历史原因影响。研究区土壤Cd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最高,三场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604.26、1 473.08和165.13,其次为Hg,三场地分别为202.99、441.83和139.64。研究表明,危废处理处置场周边土壤污染比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场周边严重,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As和Cr。危废处理处置场周边土壤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场高,且分布较不均匀,应引起警惕,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不断升级,其中"垃圾围城"已成为很多城市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掣肘因素之一。在此以南京市为例,在研究城市化程度与固废污染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固废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关于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选取山西省下辖11个地市部分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和入户访谈等方式,针对农村固体废弃物(农村固废)产生途径、处理方式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省农村固废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类、人畜粪便类、废纸类、塑料橡胶类、煤灰煤渣类等,其中以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为主。总体呈现种类多、数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等特点。随后,分析了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并提出了针对该地区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意见建议,以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农村固体废物种类增多,产生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农村固体废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和疾病传播源。因此解决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是农村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文章针对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的现状,从固体废物的组成危害以及现阶段循环利用出现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农村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相关措施及对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化是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明确农村固体废弃物含义及资源化意义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的种类、特点和现状,对还田改土、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烧发电的优势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面临的技术难题、政策问题及挑战,并提出了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作开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水体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乡镇企业污染加剧;小家庭作坊污染严重;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的废弃物污染日益加重且综合利用率低;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日趋严重,成为新的污染源。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新路子。 通过对相关地区的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首先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温州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由此产生了大量固体废弃物、废水和恶臭气体,成为温州市广大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分析温州市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现状和污染原因,指出该市畜禽养殖废弃物管理上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温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及环境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蕾  姜灵彦  牛俊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08-9610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农村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剧。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农具的过度使用,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排放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通过数据调查、列举试验结果等方法分析了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 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提出了几种新的环境生物防治措施。实践证明,环境生物防治技术比传统治理技术效率高、速度快,更有利于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四川革命老区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生产生活垃圾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白色塑料污染和养殖污染,当地领导、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淡漠,生态资源浪费严重,环境保护监管不力等都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的长效监管体制,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村污染表现在生活垃圾、水体污染严重,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生态污染,农用地膜处理不当导致土壤、大气污染,畜禽粪便排放导致江河、湖泊污染等。主要原因是环保意识薄弱、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治污设施不足和对污染治理不力等。可以通过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全面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完善治污设施及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进而解决广西农村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其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以株洲市为例,从水体污染、固体垃圾、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影响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并通过结合生态学及城乡规划相关知识针对这些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沈忠明  张成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90-6992,7017
在介绍綦江县域概况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綦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綦江县域的实际情况,提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有效解决綦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山区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特征及农用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代表,对山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理化性状及其周年变化作了系统分析,并进行大豆-大豆-蚕豆3季作物定位试验,以评估可降解类有机垃圾肥料化利用的潜能和风险。结果表明:可降解类有机垃圾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组分,占总量的43.64%,其N+P2O5+K2O(干基)养分含量约为3%,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9%,且周年变化稳定,但有机垃圾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且变异较大;与常规化肥相比,施用垃圾有机肥对前2茬大豆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第3茬蚕豆的产量;垃圾有机肥对大豆和蚕豆的品质和重金属含量影响不明显,是安全的;施用垃圾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同时也提高了土壤重金属含量,并有逐渐累积的趋势。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合适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将可降解的有机垃圾肥料化利用可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垃圾有机肥长期施用具有提高产量,培肥改土的效果,但也会带来重金属污染风险,对垃圾有机肥的施用量和时间需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