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休宁县常绿阔叶林的类型及其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探讨了休宁县境内的常绿阔叶林类型及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休宁县常绿阔叶林可分为6种类型8个群落,不同类型常绿阔叶林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较大;而在同一个群落中,其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2.
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林地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云南金沙江流域退化林地的类型、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区域退化林地类型丰富,但各类型结构简单,垂直分布不明显.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乔、灌层按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的顺序递减,草本层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丛的顺序递减.退化程度大的类型,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退化程度较小的类型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3.
对舟山海岛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发生前设置的7个典型松林样地进行复查。结果表明:通过17 a的自然恢复,舟山海岛松材线虫病除治迹地已演替到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阶段,其乔木层的多样性有所增加,增加幅度顺序为:演替到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演替到落叶阔叶林的黑松P. thunbergii纯林>演替到针阔混交林的马尾松纯林>演替到落叶阔叶林的黑松阔叶树混交林>演替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更新层和灌木层的多样性下降,原更新树种极少的黑松纯林更新层多样性上升,其他林分的更新层和灌木层多样性变化不大,而草本层的多样性均明显减少。恢复形成至相同阶段的植被类型其多样性特征缺乏相似性,更多地取决于原有群落的组成结构。根据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海岛实际,提出应在除治迹地补植地带性植被的建群种或优势种的建议,以丰富物种和景观多样性。表2参21  相似文献   

4.
浙江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应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浙江省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台山次生森林从针叶林到针阔混交林到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呈先变大后变小的趋势。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次生演替序列3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包括幼苗及幼树)>乔木层>草本层。在3种群落类型中,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均大于草本植物。表4参9。  相似文献   

5.
川西亚高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川西亚高山6种典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类型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林>云杉冷杉混交林、云杉白桦混交林、冷杉糙皮桦林>冷杉纯林;②在海拔800~3150m范围内,各类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③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关系表现为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相近且明显高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④从群落起源看,人工林群落上层结构比天然林群落简单,且人工林群落中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层次;⑤人工林群落高位芽植物明显少于天然林群落,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则高于天然林群落;在天然林群落中高位芽植物在生活型谱中占绝对优势;⑥在森林经营中,应根据生境特点调控亚高山森林群落结构,丰富物种多样性,促进群落结构优化;同时,减少对天然林群落的人为扰动,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高校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合肥市高校森林群落的植物组成、分布、结构特征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高校植物群落主要有99科、224属、342种(其中含16个变种,7个变型种,13个栽培变型种).蔷薇科、豆科、木兰科和木犀科等为优势科;水杉、枫杨、女贞、桂花、圆柏、雪松、紫叶李和香樟等为优势种.乔木层树种有98种,少数种占有较大比例,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占有一定比例.树木径阶主要集中于5~26 cm.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以乔木层较高,灌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藤本植物种类少,应用率低.群落类型以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为主.笔者认为合肥市高校森林群落应以地带性落叶阔叶树种为主体,以提高植物多样性为基础,优化高校森林群落结构,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7.
对长沙岳麓山、湘潭昭山、株洲大京山等地部分天然林,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样方75块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长株潭地区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地区森林主要有15个天然群落,其中乔木46种,27科31属;灌木67种,29科35属;草本27种,13科19属.②群落类型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③15个群落植物种数量,灌木层最多,乔木层居中,草本层最少,植物分层分布格局基本符合较古老次生植被种的分布规律.④长株潭地区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值不高,反映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周边自然环境尤其是森林植被的日益破碎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典型群落样地调查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乔木层具有不同的物种多样性.处于演替前期和后期的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均较低.以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的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均较高,基本上处于演替的中期,是喀纳斯旅游区分布较为广泛的森林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环境与昆虫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于2014年7-9月采用巴氏诱罐法系统调查了该保护区内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EDB),针阔混交林(MBC),针叶林(CON),落叶阔叶林(BD),山核桃林(CC),常绿阔叶林(EBL),菜园(GAR)等7种植物群落的步甲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共诱捕步甲昆虫个体658头,分属于5属5种。其中,中华心步甲Nebria chinensis和大星步甲Calosoma maximovicz为优势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步甲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较高。基于IndVal方法的不同生境指示生物的指示值,中华心步甲可作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指示生物,而大星步甲可作为落叶阔叶林的指示生物。步甲群落结构与生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坡度、坡向和干扰程度是造成不同生境步甲群落组成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应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D)对区内10种主要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林分郁闭度影响林下植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不同森林群落林下植物多样性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阔叶林人工林;不同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建议在本区山地恢复重建中,以营造混交林为宜,注重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在选择树种时应优先考虑选择与其自然分布相适应的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浙江省桐庐县3种森林类型共9个森林样地的调查,分析了植物多样性、种群分布格局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在树种组成上,常绿阔叶林主要以中幼龄林木为主,针叶林以高大成熟乔木为主,针阔混交林介于两者之间;②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3种类型中重要值最大的树种是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重要值分别为31.27%,47.00%和96.92%;③乔木层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常绿阔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丰富度最大的是针叶林;3种多样性指数趋势基本相同,其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最大;而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的Shannon-Wierner指数远大于针叶林,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生态优势度针叶林草本层最大;④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大部分树种为随机分布,针叶林中主要树种马尾松为集群分布。图2表3参17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浙江省西北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及高效马尾松的群落结构特征,以浙江西北重点区域马尾松公益林群落为对象,利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在聚类分析、多样性分析、相似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马尾松公益林进行全面剖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西北部马尾松公益林可分为7个类型,其中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类型Ⅶ)多样性较大、生态效益较高;选用常绿阔叶林和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Ⅶ)等2个类型作为优质高效公益林目标类型,并利用相似性分析将除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以外的马尾松公益林类型(类型Ⅰ~Ⅵ)划分为马尾松低效公益林。通过各森林类型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分析,对马尾松公益林从演替理论进行剖析,为低效马尾松公益林分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群落内乔木层的重要值、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H′)指数和Pielou(J)均匀度指数,以及郑元润改进后的M. Godron稳定性指数,对武夷山4个不同类型的针阔混交林群落进行所处演替阶段的分析和群落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 Makino.)处于从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演替阶段的中期;群落B(马尾松+细柄蕈树Altingia gracilipes Merr.)处于从阔叶马尾松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中期;群落C(马尾松+甜槠Castanopsis eyrei Tutch.)处于从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中后期;群落D (杉木+赤杨叶)处于从针阔混交林向阔叶混交林演替的初期;(2)群落内灌木层的物种构成及多样性将影响并决定群落演替的方向;(3)4个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仍有大量针叶树种存在,稳定性测定坐标值远离20/80这个点,表明这些森林群落均未达到顶级群落阶段,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自然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绝对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相对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 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和Jaccard指数5个指数,对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的季节雨林、山地雨林、落叶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性落叶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和热性竹林8种自然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在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的8种自然森林植被类型中,季节雨林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森林植被类型,热性竹林是物种多样性最不丰富的自然森林植被类型,其他6种自然森林植被类型介于二者之间;人为干扰是造成了糯扎渡自然保护区一些自然森林植被类型(如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物种多样性下降的诱因;各种自然森林植被类型之间具有较大的生境差异性,即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生境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25个样地,共计13.6 hm~2面积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内有维管植物273种,隶属于89科178属,其中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6.4%;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86.29%.构成群落乔木层的22种主要树种部属聚集分布,群落层次结构比较复杂,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可分为3个亚层.4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常绿阔叶林>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分布规律为中海拔最高,低海拔次之,高海拔最低;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纬度梯度上符合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升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闽北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在福建北部常绿阔叶林内随海拔梯度变化设置面积为1600m2的样地共6个,并应用不同的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高海拔的物种多样性较中海拔低,物种随海拔梯度变化呈现"中间高度膨胀"现象;物种变化速率较大值总是出现在受外界干扰及生境较严峻的低高海拔 同时提出了2个新的指标βz、βh,测度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建德市绿荷塘森林公园堇叶紫金牛Ardisia violacea生存群落为对象,应用标准样地法和每木调查法调查了群落种类和结构特征,并用群落学方法计算了群落内乔木层各树种的重要值,采用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研究了群落内3个样地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并根据胸径级频率分布的形状,将主要乔木层树种的种群结构分为3种类型.结果表明:该群落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116种(含变种),隶属于47科79属.从生活型上区分来看,堇叶紫金牛生存群落中共出现木本植物83种,其中针叶树2种,常绿阔叶树48种,落叶阔叶树33种,群落以小高位芽植物和矮高位芽植物的种类较多.根据分布生境、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可以将堇叶紫金牛生存群落分为3个类型:甜槠Castanopsis eyrei-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林,杉阔混交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在垂直结构方面,大体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此外还有一些层间植物,而且种类较为丰富,并且3种类型群落的高度结构大致相同.在3个样地中灌木层中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均为最大.杉阔混交林中草本层的Shannon-Weiner指数最大,而甜槠-栲树林和杉木人工林中灌木层Shannon-Weiner指数最大.Simpson指数在甜槠-栲树林和杉木人工林中乔木层最大,而在杉阔混交林中灌木层最大.主要乔木层种群结构为单峰型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阳性乔木树种,无正常更新能力,在演替后期比较稳定的群落中,将最终衰退消失;间歇型的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木荷Schima superba,乌药Lindera aggregata等为不连续生长型,更新具有波动性和机会性,介于顶极群落先锋种和优势种之间;逆J-字型的杉木、甜槠、栲树、山矾Symplocos caudata等常绿阔叶乔木树种,为顶极群落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8.
贵州野生山桐子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对贵州野生山桐子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山桐子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其在自然群落中的分布不是以群落优势种成分出现,而主要以伴生种出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中。不同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对山桐子所在群落的优势种多种间关联分析,其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多种间总体呈正关联。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隶属函数评价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反映出山桐子生存群落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