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橘小实蝇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橘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是一种世界危险性检疫害虫,寄主范围广,能为害250多种瓜果蔬菜,给果蔬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同工酶电泳、RFLP、核酸序列分析、微卫星分析及基因芯片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橘小实蝇分子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橘小实蝇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桃实蝇在西藏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桃实蝇在西藏的适生性,为科学制定检疫措施,防止其入侵和扩散,保护西藏水果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国760个(西藏39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和桃实蝇生物学数据为基础,运用CLIMEX模型和Arc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桃实蝇在中国,尤其是西藏的适生性进行分析。[结果] 桃实蝇在我国具有较高的适生性,适生范围包括34个省、市(区),其中海南、广东的南部、福建的南部、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南部、河南和湖北的北部以及台湾的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度适生区。而桃实蝇在西藏有3个适生站点。[结论] 我国很多地区是桃实蝇的适生区,并且高度和中度适生区的范围相对较大。存在桃实蝇入侵西藏并定殖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4种矿物油乳剂对柑橘小实蝇和柑橘木虱产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矿物油乳剂对柑橘小实蝇和其中2种矿物油乳剂对柑橘木虱产卵行为影响的特性。结果显示:4种矿物油乳剂对柑橘小实蝇的产卵拒避作用差异明显,其中"加德士-路易"夏用油对柑橘小实蝇的产卵拒避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其他3种矿物油乳剂则对柑橘小实蝇没有明显的产卵拒避作用。"绿颖"农用喷淋油和"加德士-路易"夏用油对柑橘木虱均有显著的产卵拒避作用。  相似文献   

4.
番石榴果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correcta (Bezzi)]是多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蔬菜的重要害虫,被我国列为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概述了该虫的地理分布、寄主范围及危害特性,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番石榴果实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未来番石榴果实蝇种群遗传与起源、扩散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瓜实蝇在云南生物学习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瓜实蝇是水果和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在昆明1年可发生5代,河口可发生7代,瑞丽可发生8代,世代重叠,全年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土越冬,本文对瓜实蝇不同虫态在不同温度下的历期和习性做了记录和描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类型的套袋对苦瓜上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实蝇对果长为3~4cm的苦瓜为害率最低,约为3%;套袋显著影响苦瓜的好瓜率,果长为3~4cm的苦瓜套袋后好瓜率显著高于果长为7~8cm苦瓜套袋后的好瓜率,且前者经高密度聚乙烯袋、无纺布袋和牛皮纸袋套袋后好瓜率均≥90%;套袋也显著影响苦瓜的发育和色泽,与未套袋的苦瓜相比,经塑料袋和无纺布套袋后苦瓜果长、横径和单瓜重显著增加,颜色之间并无差异。结合本研究,建议苦瓜套袋防治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适宜时期为苦瓜发育至果长3~4cm时,适合的果袋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和无纺布袋。  相似文献   

7.
橘小实蝇在上海局部暴发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橘小实蝇是近年来传入上海并局部暴发危害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根据上海地区实蝇监测及现场调查的结果,从入侵生物的一般特点着手分析橘小实蝇传入上海并暴发的成因。结果表明:橘小实蝇通过水果贸易传入到上海,废弃水果的无效管理是造成橘小实蝇疫情传入的重要原因;上海自然气候适合橘小实蝇的生存与繁殖,桃、梨、李等大量的寄主植物为其生存和种群扩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源。  相似文献   

8.
不同环境因子对桔小实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颖  王波  袁梦 《江西植保》2007,30(4):166-170
桔小实蝇是一种危害250多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蔬菜的重要检疫性害虫,已经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影响其种群变化的因子很多。本文综述了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因子对桔小实蝇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和现状,以期对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因子对桔小实蝇生长发育的影响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防治桔小实蝇的危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10.
就桔小实蝇寄生蜂种类、生物学特性、寄主选择行为、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及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12种杀虫剂对南瓜实蝇蛹的毒力和二元混剂的共毒系数。供试杀虫剂对南瓜实蝇蛹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毒死蜱>喹硫磷>氯唑磷>甲基异硫磷>辛硫磷>敌敌畏。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敌百虫、丁硫克百威、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对南瓜实蝇蛹的药效较差。敌百虫和辛硫磷(1:9)对南瓜实蝇蛹的LC50为96.2879mg/L,辛硫磷和毒死蜱(9:1)的共毒系数为590.77。  相似文献   

12.
桔小实蝇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章玉苹  李敦松 《昆虫天敌》2007,29(4):173-18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桔小实蝇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概括了国内外对桔小实蝇起主要控制作用的主要天敌种类,论述了桔小实蝇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的利用;病原微生物中真菌、线虫、共生菌等的利用;对桔小实蝇具有引诱作用的水解蛋白、化学物质和植物次生物利用;桔小实蝇不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并讨论了今后持续控制桔小实蝇中生物防治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桔小实蝇持续控制提供生物防治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梨套袋对柑橘小实蝇的防控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连续3年在浙江大学果园监测柑橘小实蝇发生动态,调查其危害程度。结果显示,套袋梨区与不套袋梨区的柑橘小实蝇虫口数量和危害程度相差甚大,诱虫量后者比前者多5.35倍。2007-2008年套袋梨区在梨果采收前诱虫量很少,仅占总诱虫量的0.25%,盛发期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梨果几乎不遭受柑橘小实蝇危害;而不套袋梨区在梨果采收前诱虫量占总诱虫量的6.06%,成虫盛发期在8月中旬-10月中下旬,覆盖着梨果的整个转色至成熟采收期,采收期梨果受害率高达78%~95%。由此表明,采取梨果套袋和及时捡拾落果并加以妥善处理,能显著减少柑橘小实蝇对梨果的危害程度,推迟和缩短成虫盛发期,是控制柑橘小实蝇的安全、环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潘志萍  翟欣 《植物保护》2015,41(3):60-63
研究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6菌株对橘小实蝇成虫(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杨桃、番石榴与香蕉3种水果上喷施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橘小实蝇雌成虫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88.3±11.4)粒、(156.7±13.1)粒、(165.3±9.1)粒,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孵化的老熟幼虫数量分别(156.3±11.5)头、(130.3±8.3)头、(147.7±10.6)头,与对照差异也不显著;成虫存活率分别为51.1%、52.2%、62.3%,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为0.554 2、0.573 0、0.667 7,对橘小实蝇成虫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采于云南昭通的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tau(Walker)及存疑种B.(Z.)sp.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B.(Z.)tau与B.(Z)sp.为同一物种.本研究为实蝇存疑种鉴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增效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两种增效剂对桔小实蝇抗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三个种群的抗药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这三种药剂分别产生的桔小实蝇抗性种群,PBO和TPP均能对其抗药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对抗敌百虫、抗高效氯氰菊酯的两个桔小实蝇种群,TPP对敌百虫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均高于PBO,且增效作用显著,增效比分别达3.98和2.43,PBO的增效比为1.71和1.66;对抗阿维菌素的桔小实蝇种群则略相反,PBO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高于TPP,但增效作用均低于敌百虫与高效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17.
柑橘大实蝇诱杀方法研究及防治效果初步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柑橘大实蝇诱捕器悬挂高度及悬挂方位的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诱捕器在树冠中层悬挂最为合适,与悬挂高度无关;诱捕器在阴面或者平地北面效果最好,阳面最差。诱杀柑橘大实蝇的合适配方为5%橙汁 5%水解蛋白 5%酒或5%红糖液 5%橙汁 5%水解蛋白。在柑橘大实蝇不同防治方法中,结合防治效果、成本及生态影响评估结果表明,诱杀方法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Among target pests of the insecticide spinosad is the olive fruit fly, Bactrocera oleae (Rossi) (Diptera: Tephritidae). In Cyprus, spinosad has been sporadically used since its registration in 2002, whereas in Greece its use has been very limited since its registration in 2004, particularly in biological olive cultivars in Crete. By contrast, in California it has been the only insecticide used against the olive fruit fly since its registration in 2004. This study aimed at examining the resistance status of the olive fruit fly to spinosad. RESULTS: Populations from California, Greece and Cyprus, plus a laboratory population, were tested. Bioassays were performed by oral or topical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insecticide. Cypriot populations demonstrated no resistance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laboratory population. Among the Greek populations, only one from Crete demonstrated a fourfold increase in resistance, whereas five populations from California demonstrated a 9–13‐fold increase. CONCLUSION: The observed resistance increase was associated with spinosad applications in the respective areas. These values are relatively low and do not yet pose a serious control problem in the field. However, the observed variation documents that spinosad tolerance has increased in areas where the insecticide has been more extensively used. Copyright © 201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北方落叶果树产区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等,对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果园的发生、为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剂对成虫进行监测;测定了菊酯类、有机磷类、烟碱类、微生物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共12种杀虫剂对橘小实蝇的室内毒力;并开展了诱杀法田间防治橘小实蝇研究。结果显示,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4~5代,为害时期为6月-11月。敌百虫和毒死蜱对橘小实蝇成虫毒力最高。诱杀法中性诱剂黄板和实蝇生物诱捕剂的引诱作用持效期约为7 d。在苹果采收前后,香蕉精油和苹果精油对橘小实蝇的诱集效果最佳。在郑州地区需要在6月前对橘小实蝇的发生做好监测防范工作,单一使用诱杀法效果不佳,需在高峰期使用化学防治配合其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林玉英  曾玲  陆永跃  金涛 《植物保护》2011,37(4):158-162
应用药膜法、点滴法、圆筒滤纸法和饲喂法测定了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所适用的毒力测定方法并不完全相同。4种方法均适用于敌百虫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测定,饲喂法不适用于高效氯氰菊酯,圆筒滤纸法不适用于阿维菌素。应用点滴法和药膜法测定了橘小实蝇广州种群对辛硫磷、敌百虫、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甲维盐、阿维菌素的抗性程度。药膜法所测得的橘小实蝇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抗性倍数略低于点滴法。点滴法和药膜法的测定结果均能一致反映橘小实蝇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