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3日,上海合作组织粮食安全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会议主题为"加强农业产业化合作,共同保障粮食安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合作是上合组织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后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在以下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一是推动建立上合组织粮食安全合作框架,加强粮食安全政策交流与立场协调,建设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改善成员国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水平。二是推动成员国农业信息共享,加强粮农信息交流,推进粮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牧业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畜牧业发达国家引进一大批优良畜禽种质资源和先进实用技术,同时,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第四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的一个环节,上合组织畜牧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近日举行。会议重点探讨了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家畜育种、养殖、畜产品加工与贸易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农业部相关人士指出,未来将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多方面展开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3.
自2018 年6 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十八次元首理事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政府支持青岛建设中 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按照上合示范区总体建设方案中提出与上合组织国 家开展现代农业合作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上合示范区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了陕西、海南等地开展农 业国际合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上合示范区农业国际合作的路径,指出了如何用农业“飞地”,科技引领、生物育 种,区域联动,“农机装备+技术教学”等方式加强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农业合作,以农业为合作为抓手,助 推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间地方经贸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健  虞昊 《农业展望》2023,(2):114-120
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中国与东盟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自正式签署农业合作相关协议以来,双边农业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农产品贸易合作是核心,农业投资合作是重要领域,农业科技合作是新亮点”的主要特点,但仍然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贸易不对等、投资规模偏小和技术合作层次低等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需统筹农业开放总体布局,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合作;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推进产业标准国际互认;确保农业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投资引导与保障;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农业技术互联互通,推动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共同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东欧地区是亚欧间的桥梁,是连接欧洲大陆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和中东欧的农业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总体介绍了中国和中东欧农业合作现状,从对话与机制、科技、贸易、投资等方面对中国和中东欧农业合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自2012年"16+1合作"启动以来,中国和中东欧在科技、经贸、农业等领域合作发展迅速,引起专家学者们对中国和中东欧合作的研究兴趣,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贸易等方面,在农业领域具体深入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中国处于农产品贸易逆差局面,政治友好、地缘优势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是其合作的基础。通过剖析"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区域农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表明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合作的重点聚集在扩大农产品贸易、搭建农业投资平台、创新农业技术合作等领域;同时,提出推动企业联盟、打造农业国际产业链、便利化贸易环境、建立政府层面的中亚农业合作信息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5月18日,"中美农业投资合作论坛"在郑州举行。此次论坛是"第八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商务部投资促进局、河南省农业厅、中国美国商会等主办。论坛分为两个议题:一是中美企业如何加强种业领域的合作。由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杭州办事处总经理李风  相似文献   

8.
西亚是中国著名"丝绸之路"的陆上贸易通道,是连接亚、欧、非大陆的重要门户,还控制着海上交通要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农业合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介绍了中国和西亚农业合作现状,从贸易、科技、投资等方面对中国和西亚农业合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国内对中国和西亚农业合作研究总体偏少,研究主要偏向于贸易方面,研究国别集中在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目前还缺乏对各个国家农业各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首届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发展论坛于2021年12月8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并致辞。马有祥指出,近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落实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农业部长会议楠迪宣言》,与太平洋岛国开展了捕捞、养殖、加工等多种形式的渔业合作,推动项目合作向全产业链延伸,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俄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互补优势,通过中俄宏观经济、土地资源、人口和农产品产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了中俄农产品贸易与投资现状,提出中俄在农业投资、有机食品开发、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科技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建议中俄政府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和保障机制、完善配套优惠政策和降低关税等措施,深度开展中俄农业的双边合作与交流,实现中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俄农业领域合作互有诉求,两国初步建立了农业合作机制,但农产品贸易规模尚小、贸易结构单一、农业投资以及科技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两国农业合作潜力很大,但目前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阻碍合作进一步深化。文章从中俄农产品贸易、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方面出发,探讨了合作现状,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推进中俄农业合作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3日,白城作为中国和加拿大在农业领域合作的技术和产业代表,参加了两国农业部部长级会谈。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谈中指出,目前,中加两国农业合作基础良好,机制健全,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扎实推进两国农业科技、农产品贸易与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产业对接。韩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布基纳法索的农业贸易及合作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与布基纳法索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布农产品贸易起步晚、增幅快、波幅大,棉花是影响中布贸易的主要产品;农业投资项目尚未开展。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棉花同时也是布基纳法索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创汇产品。目前,积极发展中布农业合作具有巩固中非关系、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等重要意义,应当以提升布基纳法索农业生产能力为基础,全面妥善接管中国台湾地区"农耕队",重点发展棉花产业,挖掘高粱生产潜力,拓展芝麻、乳木果等新兴产业,全面开展中布农业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4.
正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记者纪翔王成林张磊李化成李玲宗韶峰赵峰)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大力发展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和技术交流,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吸引国际合作,逐步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近日,在青岛保税港区刚启用的国际保税冷链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中国国际绿色冷链食品产业俄罗斯联盟"成立。今后,俄罗斯的优质特色冷链食品,将以俄罗斯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2月15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上合组织各国总理齐聚郑州,这一选择包含了哪些深意呢?地处中原的郑州,在全国铁路网的布局中也处于中心地位,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2013年,郑州开通"郑新欧班列",不仅让郑州成为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桥头重镇",其途经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也让郑州成为上合组织合作框架内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6.
中亚国家与中国新疆地域相连,气候环境条件相似.但由于不同的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原因,农业生产与发展不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竞争性,而且也形成了农业资源、生产、加工、投资、技术、贸易等方面的互补,存在着进一步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潜力.本文从加强农产品贸易、加快农业投资合作、深化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人才交流和劳务输出、高层交流、商品展会、共建试验区等方面构建了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模式,即建立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多元化农业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被称为世界粮仓。当前,中拉时间已经开启,中拉农业合作面临历史新机遇期。本文系统梳理了拉美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与中国在农业合作机制、科技合作、农产品贸易、企业投资等方面的合作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中拉农业合作面临的新形势及挑战,并提出下一步加强中拉农业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提出中国将加强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在农业、投资、减贫等多领域的全面合作。本文在介绍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农业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农业贸易和农业合作现状,并对未来如何加强并推动中国同该区域的农业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斯坦是第一个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签订双边合作协议的国家。哈萨克斯坦也是中亚最大国家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研究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及中哈农业合作潜力,对推动两国农业合作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主要特点,农业种植业以粮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为主,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渔业资源也有一定优势。但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中哈农业合作有一定基础且潜力较大,农业合作机制已初步建立并以科技合作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农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新疆在两国农业合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基于对农业基础和合作现状的分析,本文对未来两国农业合作前景做出基本研判,即农产品贸易继续以互补性强的产品为主,科技合作以旱作节水和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为主,农业投资以全产业链投资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18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京会见了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部长阿格雷,就深化中乌农业合作交换了意见。韩长赋积极评价了中乌农业合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中乌农业互补性较强,未来合作潜力大,中方将继续加强与乌在农业科技、动物卫生和畜牧兽医、渔业及农产品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取得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