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寒牧区三种豆科牧草与燕麦混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13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进行的燕麦与箭舌豌豆、红豆草、毛苕子 3种豆科牧草混播栽培的试验研究 ,采用正交设计及极差分析方法对混播组合作择优评判。结果表明 :红豆草在年均温 - 1.7℃ ,≥ 5℃积温 10 0 0℃ ,海拔 32 0 0 m的高寒地区可与燕麦建立一年生混播割草地。其产量水平高于毛苕子与燕麦混播的草地而与箭舌豌豆与燕麦混播的草地相当。对豆科牧草种 (A)、混作方式 (B)、混播总密度 (C)和混播比例 (D) 4个因素进行择优组合可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 4种试验因素对混播草地牧草产量的效应大小依次为 C>A>D>B。本试验最优组合为 5号组合 (A2 B2 C3 D1)。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在含有微量黄曲霉毒素B1 (AFB1)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分解酶枯草杆菌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将120羽7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A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μg/kg AFB1、50μg/kg AFB1+0.1%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和50μg/kg AFB1+0.1%霉菌毒素分解酶枯草杆菌制剂,饲喂28 d后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抗氧化能力及AFB1在肝脏和肌肉的残留量。结果显示:试验期间,除B组鸡出现精神沉郁和6.67%死亡率外,其余3组鸡均未出现病理症状和死亡现象;净增重D>A>C>B组(p>0.05),料重比B>C>D>A组(p>0.05);脾脏指数A>D>C>B组,并且A、D、C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B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或极显著低于A、D组(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高于A、C、D组(p<0.01);各组肉鸡肝脏和肌肉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A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RPMet)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随机分组原则,将60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肉羊(滩羊)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肉羊饲喂不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的基础日粮,过瘤胃蛋氨酸组肉羊在基础日粮中依次添加4、8、12 g/d的RPMet.预试期7d,试...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SMAD1、ESR2基因多态性与鲁中肉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采用Sequenom MassARRAY誖SNP技术检测鲁中肉羊SMAD1、ES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SMAD1基因g.12485895A>G存在AA、AG和GG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5、0.45和0.50;ESR2基因g.73324006C>T存在CC和CT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8和0.02。g.12485895A>G位点在鲁中肉羊表现为中度多态(0.25T位点为低度多态(PIC<0.25);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g.12485895A>G位点在鲁中肉羊处于哈代温伯格不平衡状态(P<0.05),g. 73324006C>T位点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g.12485895A>G位点多态性与鲁中肉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关联(P>0.05), g.73324006C>T位点多态性与鲁中肉羊产羔数显著关联(P<0.05)。综上可知,SMAD1基因g.12485895A>G位点和鲁中肉羊产羔数性状没有显著关联(P>0.05),ESR2基因g.73324006C>T位点对鲁中肉羊产羔数性状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著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著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 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节约中小型养殖场在饲喂羊只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解决饲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试验设计了一套羊只饲喂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为主控制器,传感器采集数据反馈给PLC,依托SuKon-4G智能网关搭建云平台,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触摸屏对饲喂机器人进行近程控制,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现对羊只饲喂机器人行走状态和出料状态远程监控。以撒料均匀度和自然残存率为技术指标,使用玉米饲料和颗粒饲料分别验证。结果表明:羊只饲喂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和手动的行走控制和饲料的自动输送分配,在行驶转速为15 r/min、出料转速为120 r/min的条件下,颗粒饲料卸载均匀度为95.325%,自然残存率为1.40%;玉米饲料卸载均匀度为97.951%,自然残存率为1.36%。玉米饲料相对颗粒饲料卸载均匀度更好,自然残存率更低,且在出料转速相同的条件下,料斗中饲料量越高羊只饲喂机器人的自然残留率越低。说明羊只饲喂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行走和撒料控制,满足了中小型养殖场羊只饲喂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选用6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羯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了A(100%燕麦—箭筈豌豆捆裹青贮料,简称青贮料),B(80%青贮料+20%玉米)和C(63%青贮料+37%玉米)3种饲粮处理对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瘤胃液pH值为A>B>C,但A的瘤胃液总氮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处理C(P<0.05);除食前1 h处理间NH3-N浓度差异接近显著(P=0.085)外,其他时段A,B和C差异显著或不显著(P<0.05或P>0.05);瘤胃液中尿素氮仅B和C食后8 h的测值和平均值显著(P<0.01或P<0.05)高于A;C的瘤胃液蛋白氮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A(P<0.05),但3种处理差异不显著。因此,3种饲粮试羊的瘤胃液pH值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状况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日粮精粗比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进行不同精粗比日粮和培养时间对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试验日粮精粗比分别为40∶60的A日粮(粗料仅为秸秆玉米)、40∶60和60∶40的B和C日粮(粗料仅为青贮玉米)。结果表明:3种日粮培养液pH在培养36 h内均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到最低,随后有上升趋势;氨态氮浓度在2~84 h内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挥发性脂肪酸均在培养36 h内呈上升趋势;培养至24 h时乙酸/丙酸下降至最低值,之后在36~84 h内呈上升趋势;CH4产生量在48 h内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在60~84 h内均下降。pH、乙酸及丁酸浓度、乙酸/丙酸、产气量和甲烷产生量在各培养时间点基本表现为A>B>C,氨态氮及丙酸浓度为C>B>A。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苏氨酸对蛋雏鸡生产性能的饲喂效果,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均匀一致1日龄海兰褐商品代蛋鸡80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A、B、C和对照组D,每组200只,分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试验A、B、C组雏鸡分别饲喂苏氨酸0.70%、0.75%、0.80%的试验日粮,对照组D雏鸡饲喂不外加苏氨酸的常规基础日粮。6周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苏氨酸在雏鸡日粮中添加,可以提高雏鸡成活率(P0.05);促进雏鸡生长发育,提高雏鸡平均体重、增重、群体体重均匀度(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等生产性能。(2)适量苏氨酸水平,可以节约投入饲料成本,减支增效效果好。试验总体评价苏氨酸水平0.75%的雏鸡日粮饲喂海兰蛋雏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中草药添加剂"羊康灵"Ⅰ号对肉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30只150日龄的波尔杂交公羊,随机分为对照组(T)和试验组(A、B),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A组、B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B组肉羊的增重、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B组肉羊血液的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总胆汁酸、游离三碘甲状腺素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尿酸的含量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羊的日粮中添加2%的中草药添加剂"羊康灵"Ⅰ号可显著提高增重,提高肉羊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