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油茶种质资源丰富,为选择丰产抗病物种、品种及类型或优株提供了物质条件。为了研究它们抗炭疽病的特性及其抗病机制,我们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如下: 一、油茶抗炭疽病物种的选择 油茶抗炭疽病物种的选择,有些单位也曾进行研究。对攸县油茶(Camelliac yunsine-nsir Hu)抗炭疽病的看法有其共同性,但又不完全一致。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处油茶栽培的南缘地区,高温、高湿、强光导致油茶日灼和炭疽病的发生。在介绍广西油茶主要栽培物种、品种的基础上,概述了抗日灼和抗炭疽病品种的育种现状,并讨论今后抗病品种的选育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总结前人防治炭疽病经验及在生产中不断发现,不同油茶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单株,抗病性差异很大,抗病选育极有获得成功的希望。油茶品种资源抗性的研究,是抗病选育的物质基础。抗病性的可靠程度及稳定性,是发展油茶生产关键的一环。必须通过准确而简便的测定方法,有效地将抗、感病两者分开,使之标准化。测定树木抗性的常规方法,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人工接种,或把被测植株暴露在病害孳生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其感病情况。这首先是操作繁琐,工作量大,时间长。其次是选出的材料有限。还有伤口接种虽易成功,但避开了果皮抗侵入因素,以此来说明侵染与否,逻辑性还嫌不足,特别是人工接种把致病力强的病菌带到野外,要冒风险。此外,白然感染一般并不  相似文献   

4.
油茶炭疽病在我区的各油茶产区普遍发生。病害发生后常引起落果、落蕾、落叶和枯梢,严重地影响油茶的生长和结果。据调查,病落的茶果约占落果率30%~60%,病落的花蕾占落蕾率26%~45%。因此,防治油茶炭疽病是提高油茶产量的重要途经之一。 防治的方法有: 选育高产抗病良种:在油茶造林时用高产抗病良种,不但对营造油茶速生丰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是根除油茶炭疽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油茶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当前影响油茶丰产、稳产的原因较多,其中,油茶炭疽病的危害是主要原因之一。据在油茶主要产区调查,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一般在30%左右,中病落果占落果15%左右,严重的可达20-30%。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Ha)原是湖南省攸县的一种野生油茶,1962年后在进行油茶抗炭疽病品种调查中发现,混生在普通油茶林内的攸县油茶不感染此病。通过试验初步证明:攸县油茶是一个抗炭疽病物种。此外,还对它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了一些观测,在攸县油茶与普通油茶、小叶油茶和浙江红花油茶等8个物种、20个地方  相似文献   

6.
油茶果皮成分与对炭疽病抗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类型对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抗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们对油茶2个代表性品种类型的果皮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探讨与抗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攸县油茶原是湖南省攸县的一种野生油茶,长期以来作为薪炭材砍伐,致使其成为丛生状的灌木林,未被人们所重视和利用。1962年在进行油茶抗炭疽病调查中发现了这个品种。试验研究表明,攸县油茶具有抗病、丰产、优质等优点,是一个有希望的油茶良种。一、抗病力强。油茶炭疽病是影响油茶丰产稳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湖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安徽、贵州及江苏等省的调查,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一般在30%左右,落果中因病落果的占15%左右,严重的达20-30%。1963年在湖南和1976年在浙江进行炭疽病的调  相似文献   

8.
油茶不同品种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明6种供试油茶的抗炭疽病等级,分析油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4种酶活性,摸清油茶抗炭疽病与酶活性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活体针刺接种自然发病法评价抗炭疽病等级,采用光度分析法测试了酶活性,采用关联法分析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程度。[结果]结果表明:感病指数最小为博白大果油茶26.9,病斑长度(2.62±0.40)mm,感病指数最大为普通油茶68.8,病斑长度(8.01±2.03)mm。感病指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普通油茶岑软3号岑软2号陆川油茶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感病后,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陆川油茶和香花油茶POD活性均较其他高感油茶品种明显升高,CAT也明显升高(除岑软2号油茶外),SOD和PPO则表现各异;防御酶活性诱导增长率、酶AUEAPC综合增长率以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增长率高于高感油茶;健康油茶酶活性与病斑大小、感病指数相关性弱或基本不相关,感病后POD、CAT、PPO均与抗性呈正相关,而SOD与抗性呈负相关,相关性均在高度和中度以上。[结论]博白大果油茶为高抗品种,陆川及香花油茶为中抗品种,岑软2号、岑软3号、普通油茶为高感品种,且感病油茶酶活性与感病指数存在明显相关,试验进一步明确了油茶抗炭疽病及其防御酶在抗性评价中的作用,为早期鉴别油茶抗病性并筛选抗病油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普通油茶无性系抗炭疽病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110个普通油茶无性系对炭疽病的抗病性,为油茶炭疽病抗性种质材料筛选和优良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方法和病情指数法,调查2014、2016年两年中110个普通油茶无性系的抗病性。[结果]在参试的110个普通油茶无性系中,未发现免疫(I)、高抗(HR)、高感(HS)无性系,抗病无性系10个,中抗无性系30个,中感无性系65个,感病无性系5个,其中9号、21号、27号、40号、45号、66号、150号、164号、177号、219号是10份抗病无性系。[结论]综合两年调查结果筛选出9号等10份抗病无性系,为深入研究普通油茶抗炭疽病机制和抗病育种提供了育种基础材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油茶果皮花青素、糖含量和PAL活性与炭疽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油茶品种果皮花青素含量、糖含量和PAL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抗性关系.结果表明:花青素含量与油茶炭疽病的抗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溶性总糖含量和PAL酶活性与油茶炭疽病发病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花青素与可溶性总糖含量、PAL酶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在油茶抗炭疽病品种选育中,果皮颜色(花青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PAL酶活性可作为抗性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 油茶(Camellia oleifera)炭疽病是影响油茶的主要病害。但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油茶林内各植株的感病情况差异很大,经调查与人工接种测定发现,各单株的发病轻重于各年份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主要是由这些植株本身的抗病性决定的。因此,根治此病,主要应从提高林分本身的抗病成份入手,即寻找幼苗期营养器官的感病性与成株期果实感病性之间的关系,早期选留抗病、高产优良苗木,及时剔除病株入林。为探测普通油茶本株枝叶炭疽与果  相似文献   

12.
普通油茶对炭疽病抗性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普通油茶对炭疽病抗性的病理学研究张常青关键词普通油茶、油茶炭疽菌、抗病类型、孢子萌发与侵入由于油茶炭疽病菌(ColetotrichumcameliaeMassee)的危害,使普通油茶(CameliaoleifelaAbol)大量落花落果,这是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炭疽病是造成油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炭疽病引起落果的,占总落果数50%以上。炭疽病危害的油茶其含油量大大地降低,同时又能引起落叶落花,引起茎的正常生理活动,甚至能使茎枯死。因此,掌握炭疽病发生发展规律,解决其防治方法,就成为当前油茶生产上一项相当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了。现将我们对油茶炭疽病几年来的试验研究情况,整理如下,供有关同志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5个油茶物种的耐涝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油茶(Camellia spp.)物种1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通过调查淹水处理后不同时间植株的受害情况对其耐涝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油茶(C.oleifera)和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具有较强的耐涝性,淹水处理32天才完全死亡,而香花油茶(C.osmantha)、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和陆川油茶(C.vietnamensis)耐涝性极强,整个试验期60天后均有10%以上的植株还存活,5个物种的耐涝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普通油茶;5个物种内不同单株间耐涝性均有差异,其中香花油茶单株耐涝性分离最大,其次是博白大果油茶和陆川油茶.  相似文献   

15.
衡阳市油茶优良单株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连续2a对油茶炭疽病重感病区的优株的自然抗病性研究及多项因子的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油茶果实的抗病性(抗炭疽病)与其果实皮层厚度无关;与果实表皮层厚度呈负相关;与表皮层的细胞结构排列的紧密程度也有关,细胞结构排列越整齐、紧密,抗病性能越强,反之,抗病性能差。以及2001年对确选的优株无性系植株的考察、印证,最后筛选出了抗病的优良单株17株。为解决油茶炭疽病防治提供了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湖北省油茶炭疽病感病情况,调查分析了油茶长林系列CL3、CL4、CL23、CL40、CL18五个无性系品种和鄂油系列EY102、EY151、EY63、EY81、EY54 五个无性系品种的不同植株方向、不同植株部位及不同无性系品种间的炭疽病感病差异。结果表明:油茶植株东西向及植株上层、下层更易发生炭疽病;10个无性系品种间炭疽病感病率存在极显著差异,CL18、CL23、CL4 3个无性系品种更易发生炭疽病,感病率为6.97%~9.66%,达到感病2级,其余无性系品种均为感病1级,感病率仅为0.58%~2.74%;长林系列比鄂油系列无性系更易发生炭疽病,CL3、CL40和鄂油系列5个无性系品种对炭疽病的感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17.
科技简讯     
油茶炭疽病防治研究省林科所于1974年12月至1975年1月,由森林保护研究室主持,开办了两期油茶炭疽病防治研究学习班。参加的单位有郴州地区林科所,宜章、汨罗县林科所,永兴、桂阳县油茶研究所,茶陵县二仙林场及永兴县枣子大队油茶研究站等七个单位。参加的人员有工人、贫下中农、知识青年和技术干部。每期学习20天左右。学习内容除政治学习外,以油茶炭疽病防治为主,还学习了有关林病知识和植病研究方法,最后讨论落实1975年油茶炭疽病  相似文献   

18.
我区油茶分布面广,种类繁多,各品种、类型或单株之间,产量、品质以及其他性状良莠不齐,开展优良地方品种、类型和优树普查工作,对实现油茶基地建设良种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油茶品种在云南高原山地早期生长表现,对富宁县2010年引进的20个油茶品种开展了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抗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70%的引进品种生长表现良好,抗病虫害强,适应云南高原山地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省龙岩市油茶优树筛选的基础上,对筛选出的10个优树无性系和现有引种的9个油茶品种进行遗传测定。结果表明:5年生油茶无性系测定林的树高平均值为1.77 m,地径平均值为5.05 cm,冠幅平均值为1.50 m,且不同油茶无性系对这3个生长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单株产果量平均值为5.8 kg,鲜出籽率平均值为42.6%,干出籽率平均值为27.8%,种子含油率平均值为45.9%,果实炭疽病平均发病率为2.0%。其中红山1号、河田2号、上杭1号、武平2号、新罗2号和漳平2号等6个无性系表现优良,5年生的重要经济性状指标均超过入选标准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选育闽西油茶良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